黃巢畫像
本文主人公,乃唐末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黃巢。此君曹州冤句縣人,出身鹽商家庭,善騎射,少有詩才。成年之后,曾幾次應(yīng)試皆名落孫山,遂滿懷憤恨地寫了一首《不第后賦菊》后離開了長安,繼承祖業(yè)成為鹽幫首領(lǐng)。乾符二年六月,響應(yīng)王仙芝起義攻陷鄆州,乾符五年成為起義軍領(lǐng)袖,號稱"沖天大將軍"。廣明元年進入洛陽,突破潼關(guān),進入長安,即位于含元殿,國號"大齊",年號"金統(tǒng)"。兵敗退出長安后,戰(zhàn)死于山東萊蕪狼虎谷。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畫作:院內(nèi)菊花圖
青帝,神話中掌管春天的神。詩的前兩句說:滿院子里的秋菊,在颯颯的西風中昂首怒放了。因為是在深秋,所以不僅花蕊和花香是寒冷的,而且蝴蝶也很難飛來。后兩句說∶有朝一日我如果做了掌管春天的神,我就叫菊花和桃花同時開放。
這是一首借寫傲立風霜的菊花來抒發(fā)自己情懷的詩。詩人認為讓菊花在寒冷的深秋開放是不合理的,他要立志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狀況。黃巢有立志推翻腐朽的李唐王朝的雄偉抱負,躍然紙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淺讀此詩,起句即若驚雷,不同凡響。意思是重陽佳節(jié)未到,我即賦詩遙慶之。“待到”二字突兀,詩人不寫“九月九”而寫“九月八”,恐不單單是為了押韻,他高考失利,欲表達一種迫不及待,欲響應(yīng)起義軍行為的情緒哩。
“我花開后百花殺”,用金菊傲霜盛開與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強烈對比,凸顯菊花生機盎然的頑強生命力。似還暗示:農(nóng)民起義風暴一旦來臨,腐敗的唐王朝立刻就會像“百花”遇霜一樣,變成枯枝敗葉。
“沖天香陣透長安”,此香非幽香,非清香,而是“沖天香陣”?!皼_天”寫出了菊花香氣濃郁、直沖云天的非凡氣勢;“香陣”說明金菊絕非一枝獨放,而是群體皆榮;“滿城盡帶黃金甲”,則是對菊花遠景的預見和憧憬。
這首詩,被稱為“千古最重殺氣詩”。詩人運用比喻手法,賦予菊花以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把菊花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集團,形象地顯示了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果決堅定的精神風貌。全詩設(shè)喻新穎,想象奇特,意境瑰麗,氣魄非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