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府, 現(xiàn)在的泰安市,是山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泰山的所在地。位于山東省中部,城市位于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五萬年前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六千至四千年前,位河兩岸的氏族部落創(chuàng)造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 境內(nèi)的泰山是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海拔1545米,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是國內(nèi)首批獲得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chǎn)稱號。泰安市于1982年被國務(wù)院列為第一批對外開放旅游城市。
?以下的老照片是由:法國人,沙畹于1907年在當(dāng)時的泰安府拍攝的?,敿~埃爾-愛德華·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是學(xué)術(shù)界公認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中國學(xué)大師,1865年出生于法國里昂一個新教徒家庭,畢業(yè)于巴黎高等師范學(xué)院。1889年,24歲的沙畹以法國駐華使團譯員身份前往北京。1907年沙畹第二次來到中國,對中國北方——河北、山東、河南、陜西、山西諸省進行考察。他在這些地區(qū),尤其是在龍門和云崗石窟地區(qū),在考古和碑銘方面取得了重大收獲,從而成為第一個系統(tǒng)地考察這些石窟的人。1916年,沙畹當(dāng)選為英國皇家亞細亞協(xié)會會員。1918年,在巴黎去世。
1907年6月19日,泰安府城隍廟(現(xiàn)如今的關(guān)帝廟)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文廟。(該廟現(xiàn)已逝去)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南北主街道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城外的田地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岱廟前門東岳坊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 昔日的岱廟“經(jīng)幢”
“經(jīng)幢”現(xiàn)狀,仍坐落于岱廟內(nèi)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岱廟天貺殿前乘水的鐵器。(現(xiàn)有一對擺放于岱廟天貺殿前)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岱廟遙參亭前的雙龍池(現(xiàn)如今在遙參亭前的繁忙交通要道中)
1907年6月17~25日,泰安府岱廟閣老池
1907年6月20日, 泰安府城西南的靈應(yīng)宮,(現(xiàn)如今靈應(yīng)宮已重建,但不是原貌了)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岱廟宋天貺殿一角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岱廟西南角的古唐槐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岱廟內(nèi)的扶桑石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岱廟內(nèi)的古漢柏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泰陰碑
1907年6月23日,泰安府,蒿里山的碑刻
1907年6月20~21日,泰安府 岱宗坊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泰山頂,玉皇廟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登山盤路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泰山十八盤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登山盤路上的快活三里
1907年6月20日-21日, 泰安府,泰山頂上俯瞰孔子廟
1907年6月20日-21日,泰安府,泰山碧霞祠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泰山頂玉皇閣前的漢代無字碑
1907年6月20日-21日,泰安府,玉皇閣
1907年6月20日-21日,泰安府,泰山極頂標(biāo)示
1907年6月20日-21日,泰安府,泰山頂碧霞祠
1907年6月20日-21日,泰安府,泰山碧霞祠
1907年6月22日-,泰安府,梳妝院
1907年6月22日,泰安府, 泰山腳下的玉皇廟
?以下照片有荷蘭人于1907年在泰安府拍攝。邁耶,全名弗蘭克 · 尼古拉斯 · 邁耶。原本是荷蘭人,1875年出生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1901年10月,26歲的邁耶為了更好地研究植物學(xué),乘船由荷蘭轉(zhuǎn)赴美國。1905年,時年30歲的邁耶,受美國農(nóng)業(yè)部派遣,第一次孤身來到中國,進行探險考察并采集木本植物,這項工作進行了3年,1908年回到美國。后來,他又于1909~1911年、1912~1915年和 1916~1918年,3次來到中國,繼續(xù)進行探險考察。1918 年5月28日,他乘船沿長江返回上海,準備回國。但3天后的5月31日,神秘失蹤。一周后的6月5日,他的尸體在長江里被發(fā)現(xiàn)。年僅43歲。
岱廟內(nèi)被譽為有2000年歷史的古柏, 1907年9月11日
岱廟外的一棵古檜,年齡介于6~7世紀,岱廟西北角, 1907年9月11日
英國傳教士花園內(nèi)的一盆非常難得的小蓮花品種,花色白色, 1907年9月11日
岱廟內(nèi)的國槐至少200年歷史,岱廟西北角, 1907年9月11日
河中洗衣的婦女, 1914年3月20日
雨后的道路已成小河, 1914年3月20日
泰安府岱廟內(nèi)的唐槐,1914年3月14日
岱廟內(nèi)的一棵老銀杏樹樹桿,1914年3月14日(邁耶的翻譯周先生)
坐在城門旁賣山楂、柿餅和花生的老漢,1934年3月20日
太廟華斌庭院內(nèi)有幾百年歷史的古紫藤,是我見過最大的。1907年9月11日
泰山頂部,泰山碧霞祠。1907年9月10日
岱廟前的谷子地,岱廟西北角,1907年9月9日
漂亮的泰山,可樹木已被砍伐一空。左下方的小路是疲憊的朝圣者攀登到頂部的唯一路徑,一個非常艱難的攀登。1907年9月10日
?以下老照片是有赫達.莫里遜【德國】于1942年拍攝赫達·莫里遜,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生于1908。中文名:赫達·莫里遜,外文名Hedda Morrison,出生日期:1908年,逝世日期:1991年,職業(yè):攝影家。赫達·莫里遜(Hedda Morrison,1908-1991),德國籍女?dāng)z影家。1933年-1946年她在中國度過,1991年Hedda Morrison在澳大利亞去世,根據(jù)遺囑,她在中國大陸13年間拍攝的一萬多張底片和六千幅照片全部捐贈給哈佛大學(xué)的哈佛—燕京圖書館。赫達得過小兒麻痹癥,右腿略短,有點跛行。她少年時代就愛好攝影,自1929年起,在慕尼黑國立攝影藝術(shù)學(xué)院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學(xué)習(xí)。畢業(yè)后,赫達與當(dāng)時眾多的藝術(shù)家和知識分子一樣,決定離開納粹統(tǒng)治日益加劇的德國。 隨身僅有的重要物品就是一架柔來福來的雙鏡頭反光相機?! 『者_其后十三年里在北京度過的歲月,就是靠著這架相機,騎著一輛自行車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名勝古跡,拍攝下如今大多蕩然無存的舊日景物,留給后人嗟嘆其珍貴價值的照片。題頭的照片攝于一九四一年,正是赫達·莫里遜風(fēng)華正茂的年齡。
赫達.莫里遜【德國】于1941年拍攝
泰安府,岱廟城門前的東岳坊(赫達.莫里遜【德國】于1942年拍攝)
城樓與農(nóng)田(赫達.莫里遜【德國】于1942年拍攝)
升平街西頭的牌坊(赫達.莫里遜【德國】于1942年拍攝)
泰安城門前(赫達.莫里遜【德國】于1942年拍攝)
百年的老照片,映射出當(dāng)年老泰安府的時代狀況,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舊中國的歷史縮影,分別欣賞了這3部分《洋鏡頭里的泰安府》老照片,欣然敬佩這三位極具代表性的洋攝影師的勇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業(yè)耗盡一生的精力。還能看到他們的作品是幸運的,感謝他(她)們,感謝網(wǎng)絡(luò)影像提供者的辛勤付出! ??岱鼠于2016~3~15便于岱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