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石如(1743年——1805年),原名鄧琰,字石如,年五十四歲是,因避清仁宗顒琰的名諱,遂以字行,名曰石如,字完白,號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完白山人,或完白。安徽懷寧人。據鄧石如家藏《鄧氏宗譜源流序》記載,鄧石如祖輩原住在江西省鄱陽縣,是漢代高密侯鄧禹支裔,元末明初遷居到了安徽,到鄧石如時已經有十三代了。
鄧石如是中國的書法家、篆刻家,是鄧派篆刻的創(chuàng)始人。他年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遂工四體書,尤長于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
鄧石如在印壇中的異軍突起是晚明時期和浙派篆刻衰敗后仿佛被注入了新鮮血液,為當時的篆刻創(chuàng)作乃至整個中國的篆刻藝術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以一身布衣,成為了清代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篆刻家。他將書法中以隸意作篆的筆意論對入印文字做了重新的拆分和整合,豐富了線條的變化了律動,形成了“印從書出”新的創(chuàng)作觀念。
漢代以來篆刻當中崇尚以“方”為美,鄧石如勁健婀娜的印風開創(chuàng)了新的篆刻風格。鄧石如用刀如用筆,強化了筆意在篆刻當中的表現。他將自己的篆書風格作為入印的文藝,以刀代筆,豐富了印文的線條。他計白當黑的章法構成,也表現了他獨特的章法意識。
他在書法上提出了“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將這種觀念也安排在了篆刻藝術當中,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感。他“印從書出”的理念,將他獨特的篆書風格融入到篆刻的藝術創(chuàng)作當中,增添了篆刻的藝術性,形成獨樹一幟的鄧派,成為清代書法、篆刻中具有突出貢獻的大家。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