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儒學發(fā)展史就是儒學不斷自我更新、揚棄、發(fā)展的歷史。儒學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與時俱進,“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唯變所適”“與時偕行”等等,說的都是這個意思。
近代以來,面對西方科學、民主、自由等文化沖擊與挑戰(zhàn),儒學開始了自我調整、尋求自我突破的歷史過程。當今,中國的社會經濟正在快速發(fā)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成為全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引擎,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物質上的富有與充裕,應該轉化為精神上的富有與高尚。古人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如何引導人們過一種理性、高雅、有品味的精神生活,是當代儒學研究者和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儒學有一個重要特性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儒學是生活的智慧學,是實踐的學問。儒家思想主張,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并非是輕知識,而是倡導首先尊重實踐。為知識而知識,不是儒家傳統(tǒng),也不是儒家精神所在。儒學思想所追求的目標說到底就是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給人們提供一種富有、優(yōu)雅的生活方式,其學是因行而學、為行而學。宋朝詩人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律》中寫道:“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泵鞒瘜W者林鴻也留下了“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的名句。行是儒家思想的邏輯起點,也是儒家思想的邏輯終點。儒家思想是從行的角度立論的,而儒家思考的最終目的是利于行、為了行。
在中國歷史上,自漢代以來,知識分子中就存在有空談止觀的現(xiàn)象。一些經生文士偏重于皓首窮經,而忽視社會實踐。宋明理學以佛、道兩家的“止觀工夫”替代儒家的“實踐工夫”,應該說是認識論上的一個退步。如果一味地強調為知識而知識,那么,文以載道、學以成圣的價值趨向以及儒家思想追求的學以致用的“實踐工夫”,就會被趕到儒家學問研究的門墻之外。從坐而論道到起而行之,應該成為今天儒學思想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一個關鍵。
儒學的意義與價值絕不僅限于中國和東亞地區(qū),也絕不僅限于過去。無論東方人還是西方人,無論是過去的人還是現(xiàn)在、將來的人,只要想使自己成為完美的、理想的人,想追求社會的進步,儒學就有意義與價值。(摘自山東大學教授顏炳罡在“國際儒學論壇--威尼斯會議”上的發(fā)言;整理:雪翠、好文;如需轉載,請注明轉自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微信公眾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