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但是不可置否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暴力的舉動。在我國“打罵教育”被很多家長們所推崇,即便不崇尚“打罵教育”家長們在教育中的情緒化也時常顯現(xiàn)。
早前有這樣一個新聞,杭州的王女士生了二胎,一家人很開心,本來就重男輕女的家庭對于這個“男丁”的到來更是非常重視。于是一家人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兒子的身上了。有一天,王女士忙著做飯,讓女兒去照顧弟弟,結(jié)果女兒看動畫片看得太入迷了,忽略了弟弟的存在。不多一會兒到處亂爬的弟弟從床上掉了下來。
弟弟的哭聲驚動了媽媽,王女士趕緊過來查看,看著兒子被摔了,心里特別的心疼。于是順手用手里的棍子打了女兒。等王女士安撫完兒子后,覺得還沒有消氣,于是又用木棒打了女兒,誰知木棒打破了孩子的脾臟,女兒開始大口吐血,這時王女士才回過神來,趕緊送孩子去醫(yī)院。在路上,孩子虛弱的說著“媽媽,抱抱?!毕氡睾⒆右呀?jīng)很久沒有被媽媽好好抱過了。最后女兒傷勢過重,沒有被搶救回來。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容易情緒化,不懂得控制情緒的父母很容易對孩子有暴力行為。而孩子是這場父母情緒化的犧牲品,在情緒化的教育中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恐懼和慌張,從中接收到的教育引導微乎其微。那么父母們要怎樣做才能避免情緒化教育呢?
學會控制情緒。當面對孩子的不聽話或者是犯錯的舉動時,父母們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在對孩子進行教育。如果情緒不能得到平復,那么父母可以先轉(zhuǎn)移注意力或者與孩子隔離,等到情緒平復后再和孩子溝通。
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父母教育中的情緒化很多時候也是因為對于孩子教育的無力感。父母有意識地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對于孩子的教育會更加容易做到有的放矢,掌握教育的技巧,教育中的情緒化會少一點發(fā)生。
保持與孩子平等的心態(tài)溝通。父母們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常處于居高臨下的位置上,這本身就是不對等的溝通關系,所以這樣的狀態(tài)下,父母更加容易做出暴力行為。保持與孩子平等溝通的心態(tài)更加容易消解父母內(nèi)心的急躁。
在父母的情緒化中,孩子是弱勢的一方,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而孩子對父母的愛同樣如此,即便父母會對自己發(fā)脾氣,但是孩子仍然會給父母打個高分,即便父母對動手打了自己,孩子也仍然會希望能夠被父母抱抱。大家對于父母教育中的情緒化有哪些看法呢?對此有哪些好的建議呢?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