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內容:
愛國教育,培養(yǎng)角色意識:
先識字,再學拼音:
規(guī)范的書寫方式、筆畫規(guī)則:
動手、動腦、動眼:多管齊下
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形式:
課內親子閱讀,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學拼音:
順口溜:
當的有交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使學生盡可能體驗各種場合的交際行為。這里面特別強調真實的情境,既不是小貓遇到小狗啊,也不是曉明碰到小華,他會說些什么?所有的必須是你遇到這個情況,你會怎么做?一定要把交際主體的人放在這個交際的情景中去,看他真實的體現當時的一個交際的氛圍,所以這樣的交際情境中,學生不再是旁觀者,不是別人怎么說,而是自己的想法。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一年級上冊的四個口語交際。
第一課口語交際:是我說你做。右下角有“注意聽”“讓別人聽得見”起步階段交際習慣的培養(yǎng)。每一次口語交際都有要點提示,通過這個我們就可以去明晰整套教材的口語交際的目標和策略,教學重點也很明了,這個可以很好幫助老師教學的設計。這次口語交際最大的改革就是去明晰它的學習目標,以前口語交際僅是多了一次活動的機會。如果一課一得的話,可以得什么呢?老師和學生都不清楚,這次我們安排了這個學習要素。我們第一是以游戲的形式開展交際活動。起步階段習慣的培養(yǎng),不管任何場合,都要去用,這是彼此尊重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前提。我們與人交往,首先是一個尊重的態(tài)度。這是具體的一個習慣。
第二課:是我們做朋友。這一次這個安排打破“自我介紹”“認識新同學”的常規(guī)做法。語文教材或品德教材在開學之初都會讓學生做自我介紹。這次雖然是自我介紹,放在
學期中間,引導的是班里還有學生不認識同學,去做個自我介紹,聊聊天,重現認識,這是個很重要的交際場景,而且學生也有交際需要。應該說這是個很人性化的安排,關注到了學生不同交際需要,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這里提出的一個要素是“說話的時候看著對方的眼睛”——鼓勵學生勇于交往,自然大方。特別是一些比較害羞的孩子,我們要鼓勵他們通過這樣的活動,很自然地去與人交往。既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克服自己心里的交際障礙。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每一次的教學要求,是自動向前兼容。這一次訓練有這次訓練的重點,但是前面提過的要求要不斷重復,持續(xù)運用,成為自然而然的交際習慣。只要我們第一次提出來,后面的就要一以貫之的去實踐。從認識到實踐,從規(guī)則到具體的行為是有一個過程,學生的行為或許會遺忘,會有反復,一定是個持續(xù)的過程。
第三課:說話的聲音。這是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培養(yǎng)交際能力。通過不同的交際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角色意識,對象意識和場合意識。對象和場合,這個特別重要,是對今天特別有現實意義的一個話題。學生在這方面都有欠缺,我們要培養(yǎng)的學生,不管是在任何場合,能注重自己行為的邊界。即使是在公共的場合,他也知道自己要做一個不會打擾到別人的人,這個看起來好像不是我們口語交際去完成的一個話題,但實際上口語交際是大有可為的,讓小孩子在起步階段
就樹立起對象意識和場合意識,逐漸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交際習慣。那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個段子,有教養(yǎng)從好好說話開始。兩個例子很有意思,值得我們反思。爺爺和孫子逛商場。媽媽和女兒買衣服。要引導我們的孩子文明有禮的交際,以前我們不教,孩子可能不知道,現在我們有這么好的教材提升、訓練,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一定會更謙遜有禮。
第四課:唯一一個延續(xù)了人教版教材的一個口語交際話題《小兔搬南瓜》,但是里面的形式和內容也略有不同。這個話題還是比較受小朋友歡迎的,觀察、想象與表達的有機整合在一起。這里是通過一個故事情境,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孩子的表達能力有多個層級,那么一年級我們定位為“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為什么說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呢?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往往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小朋友回答得非常好,老師也做了充分的肯定,那么讓其他孩子再說,其他孩子就不敢說,怕說不好受人嘲笑,怕沒有別人說得好,給小孩子口語交際畏難情緒。所以我們要創(chuàng)造一個孩子起步階段敢說的這么一個氛圍,不用特別多的條條框框去要求他。很高的要求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表達的氛圍,更勇敢的去說。如果實現了這樣的口語交際的第一步,到后面才有可能說,在說的過程中才能有針對性指導,所以一年級的重點放在了敢說這個點上。
假期讓孩子慢慢適應,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和說話訓練吧!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