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趙孟頫 王羲之軼事帖
經(jīng)典回顧:元代書法
紙本,行書
縱:45厘米,橫:200厘米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羲之書始未有奇,殊不勝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極。嘗以章草荅庾亮,亮以示翼,翼嘆服,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書十紙,過江亡失,常痛妙跡永絕,忽見足下荅家兄書,煥若神眀,頓還舊觀。
羲之罷會稽,住蕺山下。一老嫗捉十許六角竹扇出市。王聊問一枚幾錢,云直二十許。右軍取筆書扇,為五字,嫗大悵惋,云:“舉家朝餐,惟仰于此,何乃書壞?”王云:“但言王右軍書字,索一百?!比胧?,市人競市去,姥復(fù)以十?dāng)?shù)扇來請書,王笑不荅。
羲之常自書表與穆帝,帝使張翼寫効,一毫不異,題后荅之。羲之初不覺,更詳看,乃嘆曰:“小人幾欲亂真!”
羲之性好鵝,山隂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十余,王清旦乗小船故往,意大愿樂。乃告求市易,道士不與,百方譬說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久欲寫河上公《老子》縑素,早辦而無人能書,府君若能自屈,書《道徳經(jīng)》各兩章,便合群以奉之。羲之便住半日,為寫畢,籠鵝而歸。
元 趙孟頫《王羲之軼事帖》欣賞
趙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其父趙與訔曾任南宋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臺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于江南”,將趙孟頫引見于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贊賞其才貌,兩年后任集賢直學(xué)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濟(jì)南路總管府事。元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實錄》。鑒于元廷內(nèi)部矛盾重重,趙孟頫便借病乞歸。累官翰林學(xué)士承旨、榮祿大夫,名滿天下。至治二年(1322年)卒,年六十九,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謚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趙孟頫博學(xué)多才,能詩善文,懂經(jīng)濟(jì),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chuàng)元代新畫風(fēng),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其書風(fēng)遒媚、秀逸,結(jié)體嚴(yán)整、筆法圓熟,創(chuàng)“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并稱“楷書四大家”。
書畫縱橫網(wǎng)編輯整理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