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丹
作者簡介:余丹,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12級本科生,保送2016級碩士生,古代文學(xué)唐宋方向,曾任南山詩社社長。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標(biāo)跨蒼穹,烈風(fēng)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優(yōu)。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吳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云正愁。
惜哉瑤他飲,日晏昆侖丘。
黃鶴去不息,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非能銷憂,徒生百憂!
天寶十一載(752)秋天,杜甫和高適、岑參、儲光羲、薛據(jù)一起登慈恩寺塔,五人還分別作了一首詩。杜甫原注說:“時高適、薛據(jù)先有作?!倍鸥υ诟哌m、薛據(jù)之后作詩,所以稱為“同諸公”,“同”即和。慈恩寺,在唐代位于長安東第一街進(jìn)昌坊,北魏道武帝時在此建凈覺寺,隋文帝在凈覺寺故址上修建無漏寺,后來都荒廢了。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為生母文德皇后建寺,命名慈恩寺。唐高宗永徽三年(652),三藏法師玄奘在寺中建塔,便稱為慈恩寺塔,又名大雁塔。
此詩共二十四句,前兩段各四句,后兩段各八句。首四句總領(lǐng)全詩?!案邩?biāo)跨蒼穹,烈風(fēng)無時休。”出語奇突不凡,“高標(biāo)”極言塔高,蒼穹指穹窿行狀的天,中間妙用動態(tài)有力的“跨”字,突出塔高聳入天之氣勢。杜甫此句僅是極度夸張的寫法嗎?天寶年間這慈恩寺塔到底有多高?宋代張禮《游城南記》詳細(xì)記載了此塔最初仿造西域佛塔而成,有五層,長安中催倒,武則天及王公籌錢重建到十層,后來又慘遭兵火,只剩下七層。就一直固定為今天所見大雁塔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估摸一算,相當(dāng)于站在北師大圖書館頂樓看北京城呢!可見,此詩言塔高并非一味的夸張??啥鸥@樣夸張地描寫塔高還不夠,又引出“烈風(fēng)”來襯托。古樂府《滿歌行》里說“暮秋烈風(fēng)起”,滿目秋意。這風(fēng)啊不僅勁烈,它還沒完沒了地吹!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毕肫鹜豸釉凇兜菢琴x》起句言“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實際銷憂與否不論,起碼嘴上是說暫且在這閑暇的時光里消解憂愁吧。然而杜甫則不是,他說自己就不是那曠達(dá)絕俗之人,登此高塔不僅不能排憂解悶,心中反倒翻滾起百憂!那這無窮無盡的憂慮是什么?杜甫在末段才點了出來。
登塔太不容易:穿窟出幽
次四句杜甫拋開“百憂”,轉(zhuǎn)寫登塔過程: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毕葘懡ㄋ摺蠼?,也寫作像教,即佛教。佛家有正、像、末三法之說:佛雖去世,法儀未改,謂正法時;佛去世久,道化訛替,真正之法儀不行,惟行像似之佛法,謂像法時;道化微末,謂末法時。那什么是“象教力”呢?趙次公說:“言危樓高觀,世間無有,唯讬之象教而后可營。”杜甫近觀此塔,驚嘆只有佛教的力量才能建造如此高塔!接著寫登塔者在這高遠(yuǎn)幽深的塔中登攀探索。冥搜就是探幽,杜甫《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詩也有“曠原延冥搜。”登塔時都有這個體驗,目光先行,腳呢隨著目光不停攀爬,也就是杜甫所謂的“追”。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贝司溆皿@人筆力突寫塔的奇險,寫詩人如何穿窟出穴,就是前句“冥搜”的細(xì)節(jié)版!枝撐,指塔中斜柱。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河梁幸未拆,枝撐聲窸窣?!秉S庭堅評析這句是“慈恩寺塔下數(shù)級皆枝撐洞黑,出上級乃明?!笨上胍?,詩人逐步向上攀爬,然而越往上啊,視線越幽暗!階梯越狹窄曲折!就如同穿過龍蛇的洞穴。詩人逐步艱難地繞過塔內(nèi)盤錯的斜柱,終于登上了塔頂,才豁然開朗!后人章元八《題慈恩寺塔詩》化用這句詩:“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也很形象地表述了登塔的過程。
這二句既照應(yīng)首句“高標(biāo)”,又引出后面站在塔頂所見的景象:仰觀于天,想象夜晚時眼前仿佛看到北斗七星在北窗外閃爍,耳邊似乎正響著銀河水向西流淌的聲音,是巧妙的曲喻。白天那羲和鞭趕太陽迅速西進(jìn),秋神少昊給人間帶來了清秋,點出登臨正值清秋日暮時分,為后文抒發(fā)憂思醞造氛圍。俯視于地,見山川微渺,終南諸山散落成大小相雜、高低起伏的碎塊,極其有神。涇渭乃關(guān)西大川,韋朝宗引渭水入金光門,置漕于西市,然登高遠(yuǎn)望卻不能分別其清濁。再從上往下一眼望去,長安城內(nèi)人煙、宮殿、屋廬、城郭,一切莫辨,成了迷蒙的一片。前后順承,行文極為嚴(yán)謹(jǐn)自然!
這是一首政治寓言詩嗎?
此詩與《樂游園歌》是同時期作品。相比可見,樂游原歌重在傷身,此作則多憂世。杜詩因為現(xiàn)實針對性強(qiáng),往往容易被過度闡釋,句句被附會為現(xiàn)實的影射。但就此作而言,這一闡釋方法是有合理之處的。詩歌從一開始便強(qiáng)調(diào)登樓所帶來的動蕩感,以下俯視所見皆渾茫一體,落到“皇州”二字,便有政治性的指向。這便同李白“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句,長安已為薄暮陰翳所籠罩,這如同一個時代變亂的暗示,暗示著長安即將淪陷于亂世紛爭之中。末段用“虞舜”“西王母”典故,一“愁”一“惜”,暗示詩人的吊古包含著復(fù)雜的心緒。末二句將個人的不遇之感融化在黃鵠、隨陽雁這傳統(tǒng)比興手法的意象之中,不明說,卻又沒有不說。
此詩并非因此便成為一首政治寓言詩。妙處在于將政治影射容納在詩意中,渾融不露,不使政治寓意有傷于詩意的表達(dá),因此此詩的形象依然是較為飽滿的。秦山數(shù)句是時代的暗喻,同時也是精妙的寫景之句。虞舜、西王母的用典拉開了時空的距離,使詩歌的視角不僅變換于俯仰之間,更有廣角的鏡頭四處環(huán)望,既緬懷蒼梧云煙,又遐想昆侖宴飲。蒼梧云和昆侖丘仍是較高視野方可見到的景致,與其登高望遠(yuǎn)的情態(tài)相一致。再如末二句,其比興手法較為明顯,但若理解為單純的寫景,也無不可。詩中帶有影射意味的詩句均可是登高所見之景。末段吊古之余,忽有哀鳴,將黃鵠陽雁視為實境,因而既悲往哲,又傷物類,哀嘆黃鵠是詩人的同類相感。要之,全詩簡單從字面意思理解,也未嘗不可。詩無達(dá)詁,見仁見智。
他們并非站在同一高度!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fēng)。連山若波濤,奔走似朝東。青松夾馳道,宮觀何玲瓏。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guān)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瘏?/p>
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垂。地靜我亦聞,登之秋清時。蒼蕪宜春苑,片碧昆明池。誰道天漢高,逍遙方在茲。虛形賓大極,攜手行翠微。雷雨傍杳冥,鬼神中躨跜。靈變在倏忽,莫能窮天涯。冠上閶闔開,履下鴻雁飛。宮室低邐迆,群山小參差。俯仰宇宙空,庶幾了義歸。崱屴非大廈,久居亦以危?!獌怍?/p>
香界泯群有,浮圖豈諸相。登臨駭孤高,披拂欣大壯。言是羽翼生,回出虛空上。頓疑身世別,乃覺形神王。宮闕皆戶前,山河盡檐向。秋風(fēng)昨夜至,秦塞多清曠。千里何蒼蒼,五陵郁相望。盛時慚阮步,末宦知周防。輸效獨無因,斯焉可游放?!哌m
仇兆鰲評價這同題四詩:“岑、儲兩作,風(fēng)秀熨貼,不愧名家;高達(dá)夫出之簡凈,品格亦自清堅。少陵則格法嚴(yán)整,氣象崢嶸,音節(jié)悲壯,而俯仰高深之景,盱衡今古之識,感慨身世之懷,莫不曲盡篇中,真足壓倒群賢,雄視千古矣。三家結(jié)語,未免拘束,致鮮后勁。杜于末幅,另開眼界,獨辟思議,力量百倍于人?!?/p>
具體而言,四詩在語辭和景物上有著不同的特點。
語辭上,岑參、儲光羲、高適三詩均使用較多的佛教語匯,在詩歌起首便為佛塔定性,著力描寫塔為佛教圣地、高聳雄偉、遠(yuǎn)離塵世,正體現(xiàn)佛理的精妙廣大。而杜甫全詩僅僅用“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二句表現(xiàn)慈恩寺塔為佛塔的性質(zhì),其他筆墨著重刻畫塔之高,與佛教并無關(guān)系。因此明人胡震亨認(rèn)為,岑等三詩均以吟詠佛塔為重心,是合法度的詩作,突出了慈恩寺塔的本體特征,即其宗教屬性,并在詩中著力描繪塔的形貌。特別是岑、儲兩詩相同重點是在寫佛寺中的浮圖,把登塔時所看到的景物與佛家教義緊密聯(lián)系。而杜詩在簡筆帶過后轉(zhuǎn)入七星在北戶,以下八句均寫觀塔之景,側(cè)寫塔高,突出塔高帶給詩人的獨特視覺感受。
景物上,四首詩是站在同一高度來觀景的,但各自詩作所呈現(xiàn)的高度卻有所不同。岑詩和杜詩一樣工于起首,氣勢非凡,也著力突出塔高入天際的雄偉之貌。但岑詩中這一高度并不統(tǒng)一:“連山若波濤,奔走似朝東”、“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guān)中”,意境闊大,視角高遠(yuǎn),而“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夾在以上四句之間,描寫細(xì)致,與前后略微顯得不協(xié)調(diào)。同樣,高、岑二詩開頭的高度與中段寫景的高度存在一定落差。這可能是由于開頭數(shù)句重在描繪佛塔,因此需要塑造為迥別人間的高聳之物,而真正落實到寫景時,其筆調(diào)又較為樸實。就杜詩而言,七星在北戶的八句寫景始終緊扣“高標(biāo)跨蒼穹”一句來寫,其所站視角是臨近天穹的。秦山忽破碎數(shù)句同是寫山,卻體現(xiàn)出俯視的視角,其藝術(shù)場景的描繪是較為統(tǒng)一的。將“宮闕皆戶前,山河盡檐向”和“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進(jìn)行對比,更可見這一特點。
要之,岑等三詩的創(chuàng)作或關(guān)乎佛理,或關(guān)乎自身,唯杜甫關(guān)乎天下國家,其立足點有高低之分。程千帆先生指出,對于觀察自然景物來說,他們都站在同樣高度的七級浮屠上,可是對觀察社會現(xiàn)象來說,杜甫卻獨自站在一個迥然挺出的高度上。杜甫除了高塔遠(yuǎn)景之外還看到了塵昏滿目,除了個人命運(yùn)蹭蹬之外還感到了國家命運(yùn)的危機(jī)。這正是杜甫的獨特之處。便如清人薛雪所言,“有胸襟然后能載其性情智慧”。杜甫與三人胸襟之別造成詩境之別,進(jìn)而使其創(chuàng)作之旨亦有所區(qū)別!他們站在同一高度觀景,卻又不是站在詩國的同一高度!
責(zé)任編輯 畢錚 李敏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