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有山深吾不臥,云如郊島太清寒
——淺談詩詞創(chuàng)作中擬古的現象
今天和《重慶詩詞》的編輯網聊,她知我素來關注詩詞,并好寫些評論性的文字,遂問我能否談談關于今人擬古的看法。想到這個話題頗有意思,所以就應承了下來。
實際上這個話題隨后在和另一位詩友聊天時,再次觸及到了。當時談到個人編的《網人七絕五百首》,她說你編選的特色一曰表達新,二曰有時代感。我點頭說是。事實上,這兩點都是擬古的反面。所以我說,凡是陳陳相因的作品,我都不取??墒?,擬古真的就一無是處了么?事實上也不是。
學詩如人的成長一樣,有不同的階段,我想至少可以劃分為這樣三個階段:學步、自立、變化。而所謂的學步,就是擬人擬古的階段。眾所周知,文學史上有唐詩宋詞之稱,那么學詩詞唐宋兩個朝代的佳作是不可能繞開的。事實上大量佳作還分布在魏晉以及有清和民國等時期。今人作品當然也不乏佳作,當比較而言,獨辟門戶、別開生面的作者還是太多,而且今人的作品缺乏刪汰,未免蕪雜,不及古人作品品類豐富,大家小家都有各種選本可供參考,所以對于詩詞的初學者而言,擬古實際上是無法繞開的道路。即以個人為例,我曾經做過這樣的總結:
“七絕方面。大概2014年十月前后,自己突然對未來創(chuàng)作明晰了許多。檢視過去,確定保留原來的健拔、瘦硬,再加入溫潤、從容等味,隨即進行了嘗試。這期間老杜(對拗體的接受)和小李(對其意境瑰麗與深婉的吸收)的七絕都對我有不小的影響。同時對宋人黃山谷、晚清陳散原的諸體作品也有所留意,力求稍變舊嗜,有所吸收,開拓己作?!睂嶋H上,龔自珍的七絕對個人創(chuàng)作也曾有影響。
七絕如此,相信其他體裁的寫作同樣需要借鑒古人的詩詞遺產。不過在借鑒的同時,需要特別注意擬的分寸,最好做到貌不似之而神似之。白石老人曾說:學我者死。難道他是說其畫不可學嗎?當然不是,只是不可僅僅學得像而已。可惜的是,似乎很多人都忘記了創(chuàng)作的尺度。這里不妨舉兩個例子(作者略去):
例一、有寄
心香一炷乞平安,曲水橋邊望木蘭。
冷月依稀聞雁語,教人誤作遠帆看。
殘荷按,盡管轉結看起來有些巧妙(古人類似比喻其實也頗多,如櫓多疑雁聲、雁聲如櫓沁河邊等),但不能不說這樣的意境太隔。因為從該詩乞平安和遠帆等字面來看,這顯然不是短距離的輪渡,而應該是遠航??墒侨缃竦倪h航港口會如詩人所描寫的“冷月依稀聞雁語,教人誤作遠帆看”這樣嗎?我想這顯然只是作者一廂情愿的想象吧。不能不說,一味地搬弄古典意象來形容現代意境并不合適。
例二、昭君墓
男兒無計凈胡沙,遠嫁嬋娟出漢家。
青冢千秋埋國恥,只今不敢聽琵琶。
殘荷按,歷代寫昭君詩無數,此篇并無新意,試看看宋人的兩首同題七絕,我想高下立見:
王昭君 盛世忠
漢使南歸絕信音,氈庭青草始知春。
蛾眉卻解安邦國,羞殺麒麟閣上人。
昭君辭 釋智圓
昭君停車淚暫止,為把功名奏天子。
靜得胡塵唯妾身,漢家文武合羞死。
事實上,類似擬古不化的作品還有很多,如:
江南
輕舟蘭槳坐吹簫,半逐楊花半逐潮。
千里畫圖誰寫出,亭臺煙雨綠楊橋。
秋菊
淺紫錯金黃,坡斜野韻長。
從容飲風露,自在散芬芳。
平淡路人眼,淑嫻秋嶺妝。
分儂一枝秀,掩我鬢邊霜。
我今天剛剛在一個微信號上看到一篇對詩詞名家劉斯翰先生的專訪,有一段話頗值得玩味,他說:現在一些年輕人喜歡追隨晚清的詩風,矯揉造作,我不太贊成,我甚至覺得年輕人去學杜甫也是不太適宜的,因為杜詩基本上是杜甫中年以后的作品,而且是一個時代由盛世走向亂世的作品,這與現在年輕人的人生感受、青春心態(tài)并不符合。正如辛棄疾所說,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不能不說,劉先生所說的現象確實是存在的??墒俏覀兡芎唵握f晚清的詩風就不好么?顯然不是,問題就在于,作為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不能在形式和氣息上都對古人亦步亦趨。如果這樣,問題當然就出現了。本來天下頗為太平,但很多人的筆下卻像一片亡國之景。我甚至看過一首今人的七古,竟然用了東晉新亭墮淚的典故,這讓我很是驚訝,因為這首詩寫的不過是南京的一次尋常雅集而已。年輕人寫的詩不像年輕人。那么,反要老年人寫得像年輕人才好么?這顯然讓人不免詫異了。
所以,概言之,擬古固然是學詩人不能不經歷的一個階段,但是我們總應該有一天走上書寫自家的性靈,而不是始終仰人鼻息、借人拐杖的道路。而這個過程,就用得著王國維三境界中第二重境界的精神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沒有這樣自覺、不悔與憔悴,那就只能一輩子醉在古人的茶煙酒氣里了。
最后,用我寫過的一首七絕作為收尾吧:
城居口號
年來漸愛大城看,萬國人歸得所安。
縱有山深吾不臥,云如郊島太清寒。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