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傷寒論》。 【組成】茯苓12g,炒芍藥、炒白術、附子各6g,生姜10g。 【用法】水煎,3次分服,每日1劑。 【方解】本方為治療脾腎陽虛,水氣內停的主要方劑。腎為水火之臟,主化氣而利水,腎陽不足,則氣不化水,故惡寒而小便不利,不渴苔白,脈象沉細。水氣內停,則腹痛下利;溢于表,則四肢疼重,或肢體浮腫。寒水內動,上凌心肺,下犯清陽則心悸,頭眩。如此種種,雖成因見證各有不同,但都與陽氣衰微,水氣內停有關,故立溫陽利水法以治其本。方中附子大辛大熱,溫腎陽,祛寒邪之水,為主藥;茯苓甘淡滲利,健脾滲濕,以利水邪,生姜辛溫,既助附子之溫陽祛寒,又伍茯苓以溫散水氣,均為輔藥;白術健脾滲濕,以扶脾之運化;其用白芍者,一是取其利小便,一是取其緩急止腹痛,《本草經》稱芍藥“主邪氣腹痛……止痛,利小便”,或取其斂陰緩急,以解身之眶動,為佐藥。綜觀全方,溫中有散,利中有化,脾腎雙補,陰水得制,故為脾腎陽虛,寒水為病的有效之劑。 【功效】溫陽利水。 【主治】 1.腎陽衰微,水氣內停。見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惡寒腹痛,或肢體水腫,或咳嗽,或嘔吐,或下利;口不渴,苔白滑,脈沉細者。 2.表證過汗,陽氣衰微,寒水內動,見心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口不渴,苔白滑,脈沉小者。 【加減】本方為治療陽氣衰微、寒水內停之證的一首良方,在臨床應用時,如兼咳嗽者,加干姜、細辛、五味子以溫肺化飲兼以斂;兼下利者,去白芍,加干姜以溫運脾陽,兼腹脹者加厚樸、草豆、澤瀉以行氣利水;若嘔吐者,去附子,加重生姜用量,以溫胃散水止嘔。 【禁忌與注意事項】 1.方中生姜宜按比例使用,不可忽略作藥引而用量不足。 2.真武湯與附子湯藥雖只差一味,主治大有不同。真武湯意有溫腎以祛在里水氣,適用于陽虛水氣內停、水腫、心悸、頭眩之證;附子湯意在溫補以祛經絡寒濕,適用于陽虛寒濕侵犯經絡,肢體關節(jié)疼痛之證。臨床醫(yī)生在臨證時,須加以注意。 1.產后泄瀉 運用真武湯加減治療產后泄瀉,療效滿意。處方:附子4 -6 g,炒白術、茯苓各15g,炒白芍、五味子、砂仁各9g,炮姜6g。病程長,泄瀉較甚者加訶子5一9g,炒芡實30g,腹痛甚者加烏藥、炒小茵香、延胡索各9g;腰膝酸軟加炒杜仲、續(xù)斷各12g,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結果:42例痊愈(泄瀉停止,癥狀消失),6例好轉(泄瀉次數減少,癥狀減輕),2例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本文附病案1例。服藥4劑,腹瀉止。隨訪3個月,未復發(fā)。 2.陽虛不寐 附子、白芍各9g,生姜15g,白芍、茯苓各12g,龍骨、牡礪(均先煎)各30g,酸棗仁20g。情志不暢,脈弦者,加柴胡、香附;便秘者,加肉從蓉;氣虛者,加黃茂、黨參;陰虛者,加龜甲、鱉甲。每日1劑,水煎服。癥甚用谷維素或地西伴3 --- 5天。用藥8-24天,結果:30例中,痊愈20例,顯效、有效各5例,總有效率為100%【張祥麟.真武湯加味治療陽虛不寐30例臨床觀察.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1998,21(1):18】。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