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獵豹瀏覽器,查看更多圖集
“海水稻”長勢喜人。交匯點記者張宣攝
7月底,“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又上了熱搜:這一次,他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fā)中心團隊在阿聯酋迪拜熱帶沙漠中的“海水稻”試驗種植取得階段性成功,引發(fā)廣泛關注,“人類福音”、“袁隆平真的配得上諾貝爾和平獎”這樣的點贊聲不絕于耳。
但就在前不久,《科技日報》報道,我國著名水稻栽培專家凌啟鴻稱“海水稻名不副實”,一時間眾說紛紜?!昂K尽钡恼嫦嗍鞘裁??記者專門來到位于黃海之濱的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fā)示范區(qū),一探“海水稻”的究竟。
稻田隔壁鄰居是海生植物鹽蒿菜。交匯點記者張宣攝
實地探訪:“海水稻”與鹽蒿菜為鄰
7月27日,頂著36度的高溫,記者來到了距離黃海海岸線僅3公里的國土資源部海岸帶江蘇南通野外基地,這里近260畝的實驗田中,50個多個品種的“海水稻”長勢喜人。
一眼望去,“海水稻”種植和傳統水稻種植方式相似,外觀也無二致,都是水田中密布著水稻秧苗。田埂上長得密密麻麻的鹽蒿菜,似乎在提醒人們這里鹽堿地的屬性。記者走上前去,用手指蘸了一下稻田里的水嘗一嘗,有一股淡淡的咸味,細看甚至還有灘涂特有水產——泥螺在爬來爬去。
負責該項目實施的江蘇省華東有色地勘局海洋地質研究院副院長姜夏燁告訴記者,媒體和公眾常說的“海水稻”其實并不種在海水當中,嚴格意義上應該稱之為“耐鹽堿水稻”。高級農藝師白善軍告訴記者,水稻田中的水來自隔壁的如泰運河水,種植的土壤經過改良和淡水沖洗,從原先的2%左右含鹽度已經降到了0.3%,而稻田水的咸度來源于鹽堿地里鹽的析出。
“海水稻”的根部有海生動物泥螺在爬。交匯點記者張宣攝
專家質疑:“海水稻”的提法不嚴謹
“海水稻”階段性種植成果的消息牽動著網友興奮的神經。網友紛紛表示,“我國的沿海灘地可以開發(fā)成為新的商品糧基地,吃貨不用再擔憂……”更有媒體寫道:如果在1億畝鹽堿地推廣“海水稻”,按畝產300公斤保守計算,年產量也將達到300億公斤,能養(yǎng)活8000萬人口。
這種句式我們并不陌生,它經常出現在企業(yè)上市前路演的PPT或者立志要成為世界500強的企業(yè)市場分析報告中,“如果13億中國人都使用我們的產品……”
我國著名水稻栽培專家凌啟鴻并不這樣認為。最近由他執(zhí)筆的《鹽堿地種稻有關問題的討論》一文中提出,目前水稻耐鹽育種取得突破性進展,尚不能改變鹽堿地種稻還必須靠淡水灌溉洗鹽這一基本規(guī)律;其次,實現灘涂鹽堿地開發(fā)種稻,必須以建設長距離輸送淡水灌溉工程為基礎,淡水需求量巨大,工程巨大,時間長,因此,實現大面積灘涂種稻較困難。凌啟鴻認為,上億畝大規(guī)模發(fā)展的灘涂種稻,是一個長期的理想目標,缺乏現實性,而“海水稻”的名稱,過分夸大了耐鹽育種的作用,忽視了引淡水灌溉的基礎作用,會引起誤導。揚州大學農學院戴其根教授也明確表示,“海水稻”只是耐鹽堿水稻的一種形象化稱呼,并非字面理解的“直接利用海水對水稻進行灌溉種植”。
把“耐鹽堿水稻”稱之為“海水稻”,確實朗朗上口、便于傳播,但兩位專家的質疑,從科學家特有的嚴謹來看不無道理。采訪中有專家擔心記者這樣的外行吃不透采訪要義,事后特別發(fā)來微信強調,“海水稻離不開淡水,離不開長期水土監(jiān)測,土壤改良加上水旱輪作,兼顧選種,多管齊下,保證成活,兼顧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不盲從,不夸大,不妄論,是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p>
“海水稻”近景。交匯點記者張宣攝
去掉虛名:“海水稻”依然前景可期
以“海水稻”技術目前達到的水準,現在就說“養(yǎng)活8000萬人口”還為時太早,不乏商業(yè)推手抑或以訛傳訛的成分。不過,白善軍依然樂觀地表示,“一定面積內種植“海水稻”具備足夠的可行性?!?/p>
在互聯網上搜索關鍵詞“海水稻袁隆平”,相關結果有169萬個,而包括“海水稻之父”陳日勝在內的全國各路致力于耐鹽堿水稻研究的專家,受關注程度就要低很多。但事實上,各地耐鹽堿水稻種植取得成果的不勝枚舉——浙江省舟山市火箭鹽場今年初試種的14畝試驗“海水稻”目前長勢良好,在新疆喀什岳普湖、黑龍江大慶、山東東營軍馬場、山東青島、浙江溫州、海南……很多團隊在選種育種、測產等部分指標上甚至取得不亞于袁隆平團隊所取得的成績。
在江蘇,“海水稻”也已“開花”甚久。2017年江蘇省華東有色地勘局海洋地質研究院在南通市政府、江蘇省國土資源廳的推動下,在通州灣啟動耐鹽水稻試驗項目,這是我省首次系統性、科學性地實施耐鹽水稻項目——5月平整土地,6月份洗鹽降鹽,7月份插秧,通過科學管理和實施,當年見效,最終實測畝產340公斤。去年9月,李強、楊岳等省領導對該項目做出批示:“這項試驗很有意義,要科學規(guī)劃,加大推動力度,強化科技支持,加快有序開發(fā)利用。”鹽城農科院從事耐鹽堿水稻的研究已有多年,育種成果顯著;省沿海集團2015年在鹽城東臺條子泥灘涂上試種“海水稻”,到2017年種植面積達到4810畝,平均畝產稻谷達433斤……
袁隆平院士領銜的青島海水稻研發(fā)中心(官方名稱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鹽堿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心)今年5月份主動找到華東有色地勘局海洋院,雙方達成協議,在通州灣的耐鹽水稻試驗區(qū)選取40畝試種袁隆平團隊的“超優(yōu)千號”耐鹽水稻。對比實驗,“我們的品種長勢不比袁院士他們的差呢?!爆F場的工作人員很是自豪。
殊途同歸:“海水稻”兼顧生存與發(fā)展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糧農組織不完全統計,全世界鹽堿地面積約9.5億公頃,占世界總耕地面積的20%,我國有2.8億畝鹽堿地可供開發(fā)利用,這2.8億畝鹽漬化土地中,有1.4億畝在18億畝耕地紅線以內。因此,開發(fā)和利用這些土地資源,一定程度上可緩解我國的耕地壓力。
從出發(fā)點來看,袁隆平團隊因為其農業(yè)背景,更側重增產,通俗地說,就是不停地選種育種,選出越來越適應惡劣環(huán)境的良種求得高產;而通州灣項目因為華東有色海洋院的“地質”基因,加上江蘇特有的省情,更多地從土地資源開發(fā)利用、鹽堿地土壤改良特性的角度和生態(tài)環(huán)保角度出發(fā)。
“江蘇擁有遼闊的灘涂資源,尋找一條適合江蘇灘涂生態(tài)改良利用之路,解決土地問題為重,兼顧糧食增產,何樂而不為?”華東有色地勘局副局長兼海洋院院長程知言說,在耕地占補平衡工作的大背景下,江蘇用于養(yǎng)殖的166.92萬畝沿海灘涂資源作為重要的耕地后備資源,蘊藏著巨大的潛力,經過科學規(guī)劃、有序開發(fā)和逐步改造,將增加補充耕地指標,有效緩解耕地占補平衡的壓力;而且,鹽堿地在連續(xù)耕作多年之后,能夠有效地改善生態(tài)。記者看到實驗田上低空盤旋著多群海鳥,當地農民說,海鳥在此地已經銷聲匿跡多年了,如今吃蟲子的海鳥多了,連農藥都不必用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我省力推的耐鹽水稻項目不僅能增產糧食,還帶來沿海灘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提升和改善。
無論出發(fā)點怎樣,“海水稻”的發(fā)展有利于解決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問題,百利而無一害。讓記者感慨的是近期“海水稻”的各類新聞——表達往往但求吸“睛”不求科學;把模擬種植和大田種植、把小試和中試混淆,把最理想情況下數十年之后可能達成的“養(yǎng)活8000萬人”描述成立等可就的前景,一方面是缺乏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一方面還是出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心態(tài),而這一切顯然不利于科技的進步和傳播。袁隆平院士的貢獻、“海水稻”成果的含金量包括他的人品都無懈可擊,但有關他的報道比其他成果卓著的海水稻研究專家或團隊多出N倍,客觀上名人效應的成分要大于純粹的科學判斷,對其他同樣在一線奮斗多年的科研工作者缺乏足夠的關注和尊重,其實未必是袁院士所樂見的。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