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以我國古代的天干地支,相互配合,來紀時間、天時、人事的周期性歷法就稱為干支紀歷。
從第一個天干“甲”開始,配第一個地支“子”,陽配陽,陰配陰,組成60組干支。干支顧名思義,干相當于樹干,支相當于枝葉。天干在天,地支在地,天干主天象,地支主地事,天干為陽,地支為陰,天干地支相互配合,是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
《史記.律書》有“十二子配十母”之說,即十二地支與十天干,這里不說父而說母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遠古母系社會的痕跡。
干支也可以理解成客觀天奠地庳、天上地下、天覆地載的自然情形,天干在上引領,為頭,為領;地支在下載覆,為支撐,為輔佐。
關(guān)于干支的起源和歷史,在出土的殷商甲骨上,就已經(jīng)有“甲辰日,起大風,月蝕……”的字樣記載大風和月蝕事件的發(fā)生。可見干支紀歷紀日在殷商時期已經(jīng)完善了,文字也已經(jīng)是非常成熟了,而根據(jù)事物的一般發(fā)展規(guī)律,再加上遠古時代事物的演進發(fā)展遠比現(xiàn)代來得緩慢,以文字為代表的文明更是如此,經(jīng)歷了符號、象形繪畫、象形字,再到聯(lián)合字,限定字,需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時期。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干支的起源、發(fā)展和歷史更為久遠,更可在殷商之上追溯更古老的時期。
《燭神經(jīng)》中記載干支紀日的起源:
夫六十甲子者,起于軒轅,作于大撓。
大撓是黃帝時期的一位史官,他“深五行之情占年綱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div style="height:15px;">
黃帝時代遠在公元前27世紀,殷商在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我們即便不作嚴格的時間考證,也能由此看出干支紀歷的悠遠歷史。
甲骨文中數(shù)字記法
甲為動植物堅硬的外殼,古代軍人革制等護身衣為護甲,辭海中“世家大族”為甲。
乙甲骨文之狀象魚腸,《爾雅.釋天》“太歲…在乙曰旃蒙”
丙五行屬火,《爾雅釋魚》“魚尾謂之丙”
丁釘?shù)南笮巫郑稜栄裴岕~》“魚枕謂之丁”
戊象一柄長柄寬刃的大斧子,商周盛行有一種兵器,青銅制,像斧,比斧大,圓刃可砍劈,還有玉石制的。
庚道路
己《爾雅.釋天》“太歲…在己曰屠維”
辛《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
壬象水,北方,大水
癸測度,《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又“月…在癸曰極”
干支紀日
日出而落,日落而息,古代對于“日”的印象非常深刻,術(shù)數(shù)中的“擇日法”很早就產(chǎn)生了,比四柱八字和星命學還要早,遠古更有“太陽”圖騰崇拜。甲骨文的殷歷甲子表就象月份牌一樣編制了完備的60甲子周期,也就是60天為一周期,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兩個月。
《尚書.伊訓》記“惟元紀十又二月乙丑”的干支日,合于公元前的1734年的十二月乙丑朔日,《史記.殷本紀》記述伐紂時“甲子日紂兵敗,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即在公元前1000多年就有甲子紀日了。
有研究者(徐振韜,1978)考證“至遲春秋時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起,連續(xù)紀日,一直到清代宣統(tǒng)三年(公元1911年)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
總之,干支紀日至少有26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連續(xù)使用時間最長的歷法,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nèi)不斷不亂,而且有史記載,這對于歷史學、考古學、歷法學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更深入的程度上對文明的傳承有著異乎尋常的意義,可以說我國的老祖先對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
干支紀時就是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夜晚23點至1點為子時,然后依十二地支順序分布,丑、寅、卯…地支固定了,天干卻不是固定的,由當日的天干決定,這種日上起月法稱為“五鼠遁法”,歌訣如下:
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fā),壬子是真途
干支紀月
人們在晝夜交替中生活,除了注意太陽的變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還注意到月亮的周期性變化規(guī)律。月亮有圓有缺,大約三十天周而復始,人們把月亮的變化稱為“盈虧”,天文學叫做月相。
月相變化圖
月相的變化主要有四個:朔(新月)——上弦——望(滿月)——下弦。古人老早就總結(jié)出月亮變化的規(guī)律,殷商甲骨文中就已記載大月30天小月29天,由于已經(jīng)有干支紀日的經(jīng)驗,自然也就用干支來紀月了。
關(guān)于干支紀月法早在《史記.歷書》中就有詳細記載,也就是說漢朝就已經(jīng)成熟應用干支紀月法了。
地支有12個,早在夏朝就把每月份的地支固定下來,即正月為寅,二月為卯……月序的地支固定了,再加上天干就構(gòu)成了干支紀月法。與干支紀日法一樣,五年一周,60個月周而復始(農(nóng)歷閏月沒有干支)。
地支固定了,天干卻不是固定的,月份天干由改年所屬的天干推算,這種年上起月法就是擇日法和八字命理中常用的“五虎遁法”,歌訣如下: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寅順水順.
若問戊癸何處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干支紀年
除了每天的日出日落,時間長了,人們從循環(huán)往復的冬去春來,寒來暑往中逐漸產(chǎn)生了年的概念,而且還發(fā)現(xiàn)年的概念同一天的白晝黑夜一樣與太陽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具體來說,年與太陽的視運動有關(guān),因為白天太陽太亮,所以白天的太陽視運動不易被人察覺。因此人們總結(jié)太陽視運動規(guī)律主要是在晚上,從黃昏開始。久而久之,人們發(fā)現(xiàn),黃昏時候也就是太陽即將落山時,西方總有一個最接近太陽的星座,并且過一段時間,大約是一個月,這個星座變成了另外一個星座,總共有是二個不同的星座,對應十二個月份。
而且每個月新出現(xiàn)的都是原來星座東面星座,這說明太陽自西向東移動了。古人把這個太陽在天空中由西向東的移動路線稱為黃道,把月亮移動的路線稱為白道。
太陽視周年運動和十二宮
太陽沿黃道移動一周360度,每天移動1度。因為地球繞日是一個橢圓軌道,所以這個1度也不是固定的,有時候多一點,有時候少一點。
另外,地球與其自轉(zhuǎn)軸垂直的平面相交的線為赤道,而地球的自轉(zhuǎn)軸是傾斜而不是垂直黃道的,也就是說赤道與黃道不是重合的,赤道和黃道有一個23度30分的夾角,由于地球與太陽相對運動和太陽直射的原因,地球緯度南北的23度30分分別成為了南回歸線和北回歸線。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夏至日,到下一個夏至日為一回歸年,時間是365.2422日。
從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測定出了回歸年的長度,早在《尚書堯典》就記載“期三百有六旬六日”,殷商以后一回歸年定位365日1/4,到了秦漢,這個數(shù)值被規(guī)定為“歲”。
古代“年”和“歲”的含義是嚴格不同的,年歲年歲,既然用兩個字表述“時間”自然有它的差別,古詩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句。
古人將陰歷的正月朔(初一)到下一年的正月朔稱為一年,即354天。也就是說歲時由太陽定的,年是由月亮定的。
年以月亮的運動為依據(jù),是陰歷的時間單位,歲是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jù)的,是陽歷的時間單位。不過,我國傳統(tǒng)的立法—農(nóng)歷,是陰陽合歷,綜合了月亮和太陽的運動規(guī)律,因此不要簡單的把農(nóng)歷與陰歷混合等同。
還有研究者提出一種更早的太歲紀年法,這是古代根據(jù)天文觀測發(fā)展來的,具體來說是以木星的公轉(zhuǎn)規(guī)律指定的。木星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需要12年,所以古人把木星稱作歲星。把歲星運行的軌道分為十二部分,歲星每走完一部分就是一年,叫做“歲星紀年法”。
由于歲星的運行方向是自西向東,跟人們實際觀測的星象運動相反,于是人們假設出一種“歲星”,其運轉(zhuǎn)周期與真歲星一樣,運行方向相反,這個假想的“歲星”就是“太歲”。以太歲每年所在的軌道位置記錄年份的方法稱為“太歲紀年法”。
干支紀時
古人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夜間的時間開始并不重視。
后來,一天內(nèi)的紀時逐漸變得重要,干支這種現(xiàn)成的紀時方法也就被拿來運用。
干支紀時一天劃分為12等份,對應十二地支,清朝西方24小時制引入后,子時對應23時-次日1時,丑時對應1時-3時,以下依次對應。
其中23:00–00:00為子初,00:00-1:00為子正,也就是說前一個小時為“時初”,后一個小時為“時正”。術(shù)數(shù)中還有時辰三分法,即時初、時中、時末。
一天十二地支為一晝夜,配以天干按60甲子循環(huán)一周為60個時辰,也就是5天。周而復始,6個5日周期正好是30天。
干支紀時中地支不變,天干是變化的,術(shù)數(shù)中推算時辰天干的方法為五鼠遁,因為從子時開始,子為鼠。
五鼠遁訣:
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起壬子,周而復始求。
口訣釋義:
日干是甲或己時,子時的時干從甲上起!
日干是乙或庚時,子時的時干從丙上起!
日干是丙或辛時,子時的時干從戊上起!
日干是丁或壬時,子時的時干從庚上起!
日干是戊或癸時,子時的時干從壬上起!
早子時、晚子時
一年12個月,一天卻有13個時辰,所以日推時的道理跟年有一點不一樣。
時辰一天有13個,因為有早子時,晚子時。
如甲己日的早子時是丙子,即甲己日的凌晨12-1點和晚上23-24點是甲己日的子時;
晚子是戊子,即乙庚日的凌晨12-1點和晚上23-24點是乙庚日的子時。
而月份一年有12個;時辰從子開始,月份從寅開始,其他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