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ttp://www.huaxia.com/zhwh/gjzt/2009/02/1314713.html?------------------------------------------------------
圖片:
http://wgang01.blog.sohu.com/261112230.html?---------------------------------------------------------------------------------
?馮其庸先生經(jīng)過研究和實地考察,認定項羽并非自刎烏江,而是死于安徽定遠境內(nèi)之東城。2007年,他在《中華文史論叢》(第二期)發(fā)表《項羽不死于烏江考》長文,追根溯源項王自刎烏江的說法是從唐代《史記正義》開始的,元代雜劇《蕭何月夜追韓信》將這一訛傳推至家喻戶曉。本文僅就馮其庸先生的《項羽不死于烏江考》(下稱馮文)談點管窺蠡見,以就教于馮先生兼及專家學者,以期通過討論,澄清史實,還歷史固有面貌。
“檢驗核正”有悖史實
馮文共分四節(jié),其在第一節(jié)“司馬遷對項羽敗、死的敘論”中云,“檢驗核正”了《史記》、《漢書》、《資治通鑒》、《通鑒紀事本末》等史籍有關(guān)項羽之死的全部文字。“除《項羽本紀》中有''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兩句涉及烏江……其余無一處寫到項羽烏江自刎,相反卻是明確說''身死東城’?!辈⒄f:“項王乃欲東渡烏江”中之“欲”字,是意向性之詞,說明“它的未遂性”,因為一個“欲”字,不可能把項羽一下(從東城)轉(zhuǎn)到二百四十華里外的烏江。項羽既沒有到烏江,“烏江亭長怎么可能艤了船,跑到東城來接項羽呢?這是文章明顯的紕漏”。
果如馮先生“檢驗核正”的這樣嗎?請看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敘述項羽到了烏江臨江不渡,贈馬與亭長之后的一段文字:
乃令騎皆下馬步行,特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余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shù)十人……。
司馬遷這里明顯地記敘了項羽在烏江渡口與漢軍激戰(zhàn)后“乃自刎而死”,后之《漢書》、《資治通鑒》、《通鑒紀事本末》等都著錄了這段史實,稱項王在烏江渡口“蹙自剄”、“乃自刎而死”、“乃刎而死”。這表明班固、司馬光、袁樞等歷代史學大家,對項羽自刎烏江不持有任何疑義。否則項羽與漢軍激戰(zhàn)前與烏江亭長那段對話,以及自刎后王翳、呂馬童等五人搶奪項羽肢體邀功封侯的記載又從何而來?應(yīng)該說,司馬的記載是真實可信的。
?
?陰陵大澤不在定遠境內(nèi)
馮文在其第二節(jié)“司馬遷對項羽自垓下至東城的戰(zhàn)斗歷程的敘述看項羽的死地”中云:項羽“直夜?jié)铣觯陵幜隇樘锔杆H,誤陷今定遠古城村西澤中”。其時與楚軍“還隔著一段距離”,項羽“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因此司馬遷在論贊中說項羽身死東城是十分確切的,無可懷疑的”。
筆者認為,首先得明確項羽真正迷道于何處陰陵,然后才能確定項羽是自刎于秦置的東城縣烏江亭,還是身死定遠之東城。熟悉楚漢爭霸歷史的都知道,項羽自垓下突圍到烏江自刎這段時間,淮南首府壽春與江北重鎮(zhèn)廣陵(今揚州市)之間,漢軍勢力還未完全到達。項羽通過鐘離(臨淮關(guān))、當涂(蚌埠西涂山),直趨江東,一則比較便捷,二則阻力較小。為盡快爭取時間東渡,他不可能舍近求遠繞道定遠西北60余里的陰陵,然后再折向烏江東渡。即便如此,但于定遠靠山集之南的古陰陵城(今名古城集),近旁也并無“大澤”可尋。經(jīng)古城集向南,地勢逐漸趨于低平。由青洛河再流經(jīng)一段很長的路程,一直到爐橋北轉(zhuǎn)成窯河匯入高塘湖,方形成積水洼地。即使這里算作“大澤”,項羽其時窘急萬狀,急待渡江,怎么也不能繞到爐橋以北方誤陷于此;何況這里離陰陵古城很遠,也不能算作“陰陵大澤”。馮先生未綜合更多史料進行認真考證,便率爾定論,將項羽迷道于歷陽(今和縣)之陰陵山而認定為定遠之古陰陵城,這是有悖史實的。
筆者之所以持如是說,一是《史記》、《漢書》寫山,大多將山字省卻。如《史記·韓世家》的“今楚兵在方城之外”、《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遂解閼與之圍”、《漢書·魯元王傳》之“教皇帝居霸陵”等等,這些在引文中的諸如“方城”、“閼與”、“霸陵”等無不是山的簡稱,《項羽本紀》中的”陰陵“亦可作如是觀。
二是查閱史籍,也不難得到印證:《讀史方輿紀要》云:“陰陵山,在全椒東南二十五里,項羽東渡烏江,道經(jīng)此山……項羽迷道陷大澤處也。”《和州志·輿地志》載:“陰陵山,州北八十里,即項羽迷道處。”《歷陽典錄·山川》就直接把“大澤”明確在陰陵山近旁:“陰陵山,州北十八里,旁有澤名紅草湖,春夏之交,潦水漲發(fā),彌漫無際,所謂陰陵大澤者也?!奔t草湖即今和縣綽廟境內(nèi)陰陵山畔之裕民圩?!毒V鑒易知錄》云:“陰陵山,在今安徽和縣北,接江蘇江浦縣界。”類此記載,仍有很多。
三是從古代詩文中也能找出佐證:唐代詩人劉禹錫被貶為和州刺史,在其《歷陽書事七十四韻》里,就有“一夕為湖地,千年列郡名,霸王迷道處,亞父所封城”這樣的詩句。收入《全唐詩》中的張祜一首《過陰陵山》,亦有“壯士凄惶到山下,行人惆悵到山頭:生前此路已迷失,寂寞孤魂何處游”的喟嘆。這里明確是過陰陵山,而不是過陰陵城。此外,再結(jié)合項羽的行軍路線與陰陵山和烏江之間距離及其沿途戰(zhàn)況來看,項羽誤陷之陰陵大澤,亦當以今和縣綽廟集之裕民圩為是。弄清了項羽迷道處的真正所在,及其“身死東城”之東城究竟是何處之東城也就不難確定。從史籍來看,采摭繁富的《太平寰宇記》載:“烏江本秦烏江亭,漢東城縣地,項羽敗于垓下,東走至烏江,亭長艤舟待羽處也?!笔煜D籍、深諳歷史的唐朝宰相李吉甫在其《元和郡縣圖志》中也持如是說:如果說項羽至定遠東城即被斬殺,又怎么能“東走至烏江”?
細心的讀者還可以發(fā)現(xiàn):班固在《陳勝·項羽列傳》中除幾乎全部援引《項羽本紀》所述,還特意加了一句“于是引其騎因四潰山而圜陳外向”。這可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筆。項羽從陰陵山向東至烏江,實際上當時只到了一座無名山,就被漢軍團團圍住,這就是《項羽本紀》里所謂“乃分其騎四隊四向”之處。因當時此山無名,司馬遷無法記述。二百年后班固考核后才特意在《漢書》予以補述,并正式定名為“四潰山”(今名駟馬山)。明代《和州志·地輿志》有記載:“四潰山在州北七十里……項羽既敗垓下走至東城,所從二十八騎,漢兵追者千余人,乃引其騎依四潰山為圜陳即此山也……漢兵四面圍羽,楚兵四向馳下,潰圍斬將于此?!?見《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及《辭源》“四潰”條目注釋)
?
?很明顯,陰陵山、四潰山,均在秦置歷陽縣境內(nèi)。明乎此,我們對項羽的行動路線就清晰了:直夜(當夜。馮疏解為半夜,不確),垓下突圍南馳——平明(天剛亮)渡淮加速東奔——陰陵山迷道(當日)——四潰山圜陳(時間緊接迷道之后)——烏江自刎(四潰山斬將潰圍之后)。這就吻合了《項羽本紀》記述。項羽垓下突圍,東渡江東,是他擺脫困境、再起東山的最大愿望,當時這只是愿望而并未形成事實,司馬遷于此用了一個“欲”字,何其精準,何其傳神!怎能因為一個“欲”字,就斷定項羽自刎烏江是“以訛傳訛”的民間傳說?
至于說“烏江亭長艤船待”是“空穴來風”,更是無視事實:其時歷陽、烏江同屬楚地,項羽垓下突圍東渡又每每受阻,烏江人民能不早有耳聞而寄予深深關(guān)注?尤其是戰(zhàn)火燒到陰陵山、四潰山一帶,近在咫尺的烏江父老,對其一向景仰的項王的險惡處境能掉以輕心、置若罔聞而不為之謀?當然要千方百計地提供方便,助他過江,好讓他十年生聚,再展宏圖。因此作為當?shù)厝嗣翊碇疄踅らL,艤船待于江邊以渡項羽也實在是情理之中。
項羽既到了烏江為何欲渡而又拒渡呢?《項羽本紀》說得很清楚: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zhuǎn)漕,項王渭漢王曰:“天下洶洶數(shù)歲者,徒吾兩人耳……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边@還是“楚漢久相持未決”時,項羽就深深感到百姓深受戰(zhàn)亂之苦,心生惻忍。而今當年隨自己南征北戰(zhàn)的八千子弟無一生還,單身獨渡,一則無顏見江東父老;二則渡江后漢軍勢必要窮追不舍,把戰(zhàn)火引到江東連累百姓,則更加于心不忍。明禮部郎中汪佃在《重修霸王廟記》中說得很精辟:“王自分天亡……,不忍覬倖福于萬一,重困江東之子弟也。故予謂其不除沛公近于義,不渡烏江憐于智,顯存故交信也,陰全江東仁也。夫義以制事,智以決之,守之以信,成之以仁,四德具……”項羽臨江不渡的人格之美,在這里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
《史記正義》疏解有據(jù)
馮文第三節(jié)主要論點是:“因《史記》原文敘述上的矛盾,引起各家疏解上的矛盾”,并引《項羽本紀》正文“期山東為三處”注為例,《史記正義》注云:“期遇山東分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羽處?!独ǖ刂尽吩疲?'九頭山,在滁州全椒西北九十六里’。《江表傳》云:''項羽敗至烏江,漢兵追羽至此(九鬥山),一日九戰(zhàn),因名?!瘪T文說《項羽本紀》正文未提到九頭山,注文卻突然冒出了個九頭山;并說經(jīng)過調(diào)查,全椒、和縣都沒有九頭山,“《括地志》和《江表傳》只是以訛傳訛,不可輕信”。那么長于地輿之學、歷來被史學界認為《史記》地名“考證尤為精僻”的張守節(jié),怎么能在《史記正義》中,偏偏在地名考證中“突然冒出了個九頭山”呢?筆者檢閱史籍和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張守節(jié)并沒有注疏無據(jù):
九頭山,亦名陰陵山,九鬥山,位于江浦、和縣、全椒兩省三縣交界處?,F(xiàn)屬和縣管轄。由插花山、灰頭山、龍王山、馬鞍山、癩頭山、犁頭山、寶塔山、蔡家山、橫山等九個小山構(gòu)成。從全椒南看,九個山頭,一目了然。和縣、江浦稱陰陵山,全椒稱九頭山。
《太平寰宇記》載:“《壽春圖經(jīng)》曰九鬥山,一謂陰陵山?!督韨鳌吩?;項羽敗,東走烏江,取此山過,漢遣灌嬰追羽。兵至此,一日九戰(zhàn),因名九鬥山。其西五里有迷溝,相傳項羽迷道處也?!?br>
它如《元和郡縣圖志》、《方輿勝覽》、《讀史方輿紀要》、《和州志》等史書都有明確記載。由此可知,張守節(jié)這條注釋有根有據(jù),填補了《集解》、《索引》的疏漏,點出了楚漢雙方在陰陵山一日九戰(zhàn)的緊張、激烈的戰(zhàn)況,可謂功不可沒。說“誤解”濫觴于《正義》是很難成立的。馮先生之所以要否定九頭山之存在,無非是想抹煞項羽戰(zhàn)經(jīng)此山敗走烏江的史實罷了。
再就馮先生多次考察之垓下、東城、陰陵、虞姬墓、九頭山等遺址來看,說“九頭山有名無實”。實則,九頭山(即陰陵山)至今仍然矗立在滁河南岸之和縣境內(nèi)。再以虞姬墓為例,定遠有、和縣有,垓下亦有,就在靈璧垓下舊址之東。靈璧縣《重修虞姬墓碑文》云:“……或謂定遠之南,亦有姬墓,彼葬其首,此葬其身,花歌草舞,傅會有之,頭岱腹嵩,荒唐頗甚?!笨梢姸ㄟh之虞姬墓,系附會而成。馮先生偏偏只說定遠有虞姬墓,不知出于何意?
?
?戲劇訛傳不能成立
馮文第四節(jié)中的重點是:“到元代金仁杰把項羽之死戲劇化了,于是才有了項羽烏江自刎之說,一直以訛傳訛到現(xiàn)在?!边@真令人大惑不解:金仁杰這出《蕭何月夜追韓信》的雜劇,即使影響再大,也只能影響元代中期以下的歷朝歷代,對于元以上有關(guān)項羽于烏江自刎的文字記敘,又當作何解釋?
請看:唐開成元年(公元836年)宰相李德裕的《項王亭賦并序》云:“……艤舟不渡,留騅報德(指項羽贈烏騅予烏江亭長),亦可謂知命矣。自湯武以干戈創(chuàng)業(yè),后之英雄莫高項氏。感其伏劍此地(烏江自刎)……尚識艤舟之岸焉,嘆烏江之不渡。……謝亭長而悵然,愧父兄兮不渡、既伏劍而已矣……”唐詩人杜牧,作《烏江亭》絕句云:“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宋王安石《題烏江霸王廟》詩中云:“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宋烏江縣令龔相《項王亭并敘》云:“……慷慨悲歌,潰圍南出,臨江不渡,留騅報德?!彼卧娙岁懹?,在七絕《項羽》中云:“八尺將軍千里騅,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盡無施處,路到烏江君自知?!彼闻~人李清照《夏日絕句》云:“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散見于歷代的詩文還有很多。
元代金仁杰雜劇“戲劇化”“訛傳”,怎么也不能訛傳到唐、宋諸代。筆者認為:烏江是秦置東城縣的轄境,太史公之所以前提項羽自刎烏江,后說“身死東城”無非是一種變文避復(fù),互見足義的修辭手段罷了。《史記·匈奴列傳》載:“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于白登”,而《高祖本紀》卻說:“……匈奴圍我(高祖)平城,七日而后罷去”。因平城縣有山曰“白登”,司馬遷說“圍高帝于白登”,和“圍高帝于平城”都是一回事,猶如太史公前說項羽于烏江“乃自刎而亡”,后說其“身死東城”,與上述記述手法完全一致,并無矛盾可言。
宋代和州領(lǐng)歷陽、烏江二縣,這里的東城也明顯指的是烏江。曾任和州巡檢之宋代詩人賀鑄,在《遷家歷陽江行夜泊》詩中寫道:“黃泥潭口杈征蓬,回首東城只眼中?!薄包S泥潭口”,即今離烏江很近的石跋河的一個叉江口,東城即烏江,句意十分明顯。否則賀鑄絕不能看到二百里外定遠東城的燈火夜景。北宋進士郭祥正在《姑熟乘月泛魚艇至東城訪耿天騭》的詩中云:“姑熟東城,長江八十里。”依《中華大字典》注:“為往返也。”姑熟(今當涂)至烏江來回水路正好八十里。再如家住烏江之唐代詩人張籍,在烏江《閑居》詩中云:“東城南陌塵,紫幌與朱輪”,非身在烏江豈有是見?馮先生主觀臆斷,硬把“身死東城”之東城扯在離烏江“二百四十華里”之定遠東城,豈不有違史實么?
至于《項羽本紀》出現(xiàn)一些衍文,如“漢軍數(shù)挑楚軍戰(zhàn)……大司馬咎、長史翳、塞王欣……”這段文字中之“翳、塞、王”以及“項王已定東海來”之“已定東海來”等字句都是錯簡和后人魯魚亥豕所致。這些都不是太史公司馬遷的過錯,輕率地指摘《史記》原文敘述矛盾,是有欠公允的。
總之,《史記》是一部信史,“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班固評《史記》語)司馬遷是一位偉大的史學家,項羽于烏江自刎是鐵定的事實,不容置疑!
呼安泰 來源:文匯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