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與中國東北史前玉器文明的
回顧與探索(七)
162、東山嘴遺址。東山嘴遺址在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大城子鎮(zhèn)東南大約4公里的大凌河西岸,距牛河梁遺址30公里,與建平縣交界。它的東、西、北三面被一長弧形黃土山梁環(huán)抱,遺址就坐落在山梁正中一個平緩?fù)黄鸬呐_地上,大凌河從山咀下奔騰而過,有名的馬架子山和大山山口隔河與其遙遙相對,中間則是一望無際的大凌河河川,群山環(huán)繞,氣勢雄偉。
163、圓形的祭壇直徑約二點五米。
164、綠松石鸮。高2.5厘米,寬2.8厘米,厚0.4厘米。遼寧省喀左縣東山嘴遺址出土,現(xiàn)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你可以看到鸮的頭部,它與牛河梁出土的雙首玉鸮佩的頭形是一樣的。但是在牛河梁,至今并未出土一只這樣的標本。我們說牛河梁是一個地區(qū)的宗教中心,所以她與周邊的文化遺物還是有區(qū)別的,特別是玉器資源,大部分都集中在神職人員的手里,周邊的部落,能擁有玉器的只是部落的頭領(lǐng)以及少數(shù)基層的神職人員。如果牛河梁住著“教皇”和“大主教”們,那么周邊部落,最多住著一些地區(qū)的“主教”和“神父”,所以,我們在牛河梁所見最多的是精美的宗教禮器或者法器,而在周邊地區(qū),這些法器的尺寸相對比較小,但宗教標志物卻是非常常見的,這代表著周邊居民的信仰,也可以視為一種護身符。
165、玉交龍。也有人叫它雙龍首玉璜。其實,紅山文化所有的云形佩和獸面齒形佩,它們的上半部分都這個題材,都是這個結(jié)構(gòu),所表現(xiàn)的都是兩龍在交尾。就算是后來的太極圖,也離不開“一陰一陽謂之道”。它長為4.1厘米,沒有系孔,所以并不等同于后來的玉璜。但是,玉璜確實是按照這個理念發(fā)明的。中國南方的玉璜起源于長江流域,是按照虹的形象發(fā)明的,而紅山的這個玉璜,表現(xiàn)的是云龍,弧的外型,應(yīng)參考了虹的形象。夏、商時不見雙龍首璜,也不見龍紋玉璧,或者是不多見。但是到了春秋晚期,周人開始“復(fù)古”,龍文化盛行一時,而鳳則退居于從屬的位置。同樣,周以后的玉璧是良渚玉璧的復(fù)古,夏和商反而不多見良渚式的玉璧。此玉現(xiàn)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66、東山嘴祭祀遺址出土了很多這樣的陶人,表現(xiàn)的都是孕婦,也就是一個部落的女性祖先。盡管當時的男性可能已經(jīng)掌握了神權(quán)和族權(quán),但是,女性祖先神仍然是神壇上的主角,商和周民族幾乎都說不出他們的男性祖先是誰,但都記得他們的女性祖先的名字,這說明女性祖神在很長時間以內(nèi)一直都受到崇拜。
167、 玉鳥。翼展3.8厘米。1973年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墓地1號墓出土,遼寧省博物館藏。 胡頭溝遺址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化石戈鄉(xiāng)胡頭溝村,是紅山文化積石冢墓地。
168、玉魚墜飾。胡頭溝出土。
169、 玉鸮。高3.1厘米。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墓地出土,現(xiàn)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170、玉鸮反面。
171、玉鸮。長3.3厘米,高2厘米,厚0.4厘米。1973年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墓地1號墓出土,現(xiàn)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172、玉鸮反面。
173、玉三聯(lián)璧。高6.4厘米,最寬3厘米。1979年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3號墓)出土,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174、玉龜。長3.9厘米,寬3.6厘米,厚0.6厘米。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墓地1號墓出土,現(xiàn)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75、玉龜反面。
176、玉龜。長4.8厘米,寬2.8厘米。1973年遼寧阜新化石戈鄉(xiāng)臺吉營子村出土,遺址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化石戈鄉(xiāng)臺吉營子村,是紅山文化積石冢墓地。
177、綠松石魚。左:長2.7厘米;右:長2.5厘米。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墓地3號墓出土,現(xiàn)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178、棒形玉器。最大殘長29厘米,直徑1.8厘米。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墓地1號墓出土,現(xiàn)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79、玉鳥。遼寧省阜新縣福興地出土。
180、勾云形玉器。長12厘米,寬4.5厘米,孔徑0.3-0.5厘米。敖漢旗出土,現(xiàn)藏于敖漢旗博物館。
181、玉豬龍。高5.1厘米,寬5.0厘米,大孔徑1.3厘米,小孔徑0.5厘米。敖漢旗牛古吐鄉(xiāng)大五家村西出土,敖漢旗博物館藏。
182、玉豬龍。高7.1厘米,寬5.9厘米,中孔徑1.6-1.9厘米,小孔徑0.2-0.6厘米,體厚2.1厘米。敖漢旗下洼鎮(zhèn)河西出土,敖漢旗博物館藏。
183、玉豬龍。高7.5厘米,寬5.8厘米,大孔徑1.9-2.7厘米,小孔徑0.3-0.8厘米,厚2.4-2.7厘米。敖漢旗薩力巴鄉(xiāng)干飯營子出土,敖漢旗博物館藏。
184、玉箍內(nèi)芯。長11厘米,最寬6厘米。敖漢旗豐收鄉(xiāng)駱駝營子小東山出土,現(xiàn)藏于敖漢旗博物館。
185、玉箍形器。最大直徑9.4厘米,高15.2厘米。敖漢旗敖音勿蘇鄉(xiāng)燒鍋地出土,敖漢旗博物館收藏。
186、墨綠玉斧。敖漢旗潤蘇莫蘇木羊羔廟出土。
187、白玉壁。長9.9厘米、寬9.4厘米、內(nèi)徑3.8-4.1厘米、穿孔徑0.3-0.5厘米、厚0.5-0.3厘米,2001年敖漢旗草帽山祭祀遺址出土,現(xiàn)藏敖漢旗博物館。
188、鑲蚌人面飾。2002年敖漢旗興隆溝22號房址出土。
189、匕形器。長6.5厘米,下端寬1.2厘米。1976年敖漢旗大甸子鄉(xiāng)旺興溝出土,敖漢旗博物館收藏。
190、碧玉錛。興隆洼文化,敖漢旗博物館藏。殘長3.3厘米,上寬2.4厘米,刃寬2.8厘米。2001年敖漢旗寶國吐鄉(xiāng)興隆洼遺址采集。
191、碧玉八角骨朵。直徑:11厘米,厚:3.2厘米,孔徑:2.5厘米--3厘米。敖漢旗薩力巴鄉(xiāng)七道灣子遺址出土?,F(xiàn)藏:敖漢旗博物館。
192、碧玉斧。長19厘米,寬7厘米。敖漢旗長勝鎮(zhèn)北泡子沿出土,現(xiàn)藏于敖漢旗博物館。
193、墨玉斧。長25厘米,刃寬7.1厘米,端寬4厘米。敖漢旗牛古吐鄉(xiāng)千斤營子遺址出土,現(xiàn)藏于敖漢旗博物館。
194、石鉞。長15.6厘米,寬14.2厘米,中心孔徑2.8厘米,邊緣孔徑1.2-1.4厘米。敖漢旗份子地遺址出土,現(xiàn)藏于敖漢旗博物館。
195、白玉鐲。2001年敖漢旗草帽山出土。
196、瑪瑙玦。敖漢旗寶國吐鄉(xiāng)興隆洼出土。夏家店下層文化。
197、玉丫形器。長12.1厘米,最寬6厘米,厚0.3厘米。遼寧省阜新縣福興地公社遺址采集,遼寧省博物館藏。玉丫形器是紅山文化常見的特色玉器之一,具體象形及意義不明。
198、黃玉鷹形佩。敖漢旗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