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體大?。?a target="_blank" >大 中
小北京故宮館藏瓷器精品展<9>
(2008-02-03 17:28:20)
轉載▼標簽:
北京故宮瓷器國寶分類:
至尊國寶1 東青釉描金天雞花澆,清乾隆,高18.3cm,口徑2.3cm
花澆呈天雞形,昂首直立,長尾垂地,背馱一個曲柄膽瓶,雞嘴為流,瓶口為注水口。花澆通體施東青釉,雞身遍體以金彩描繪羽翼,瓶體上以金彩描繪蕉葉與螭龍紋。
天雞是一種祥瑞的神鳥,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有“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之句。此花澆是一件清代宮廷的傳世器皿,器形小巧精致,描金一絲不茍,體現(xiàn)出皇家用器的高貴大氣。此器既可用來澆花,又可作為陳設器擺放于殿堂中,將實用性與觀賞性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2 青釉鏤空粉彩描金夔鳳紋套瓶,清乾隆,高32.8cm,口徑7.2cm,足徑11c
瓶呈膽式,細長頸,垂腹,圈足。瓶內施松石綠釉。瓶口、足沿涂金彩,瓶頸近口沿處、圈足外墻以黃地軋道粉彩花卉紋裝飾,頸部飾藍地軋道粉彩勾蓮紋,腹部飾青釉鏤空描金夔鳳紋。瓶內附一小瓶。足內施松石綠釉,外底心方形留白處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此瓶先在高溫下將青釉、白釉一次燒成,完成彩繪描金后再經低溫燒成,體現(xiàn)出當時制瓷工藝的高超水平。
3 醬地描金凸雕靈桃瓶,清乾隆,高21.3cm,口徑5.2cm,足徑7.2cm
瓶體呈三瓣花形,口微撇,長頸,圓腹,圈足。瓶內壁施松石綠釉,外壁施醬釉,其上繪金彩纏枝菊紋。頸部堆塑卷曲的枝葉和5枚鮮嫩欲滴的桃實,肩部加綴靈芝。外底陰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此瓶的三瓣造型在視覺上取得了多層次感與立體效果,避免了普通長頸瓶略顯呆板之弊。瓶身堆塑的桃實和靈芝表明此瓶應為乾隆皇帝壽辰時的賀壽之物。
4 粉彩霽藍釉描金地開光花鳥紋瓶,清乾隆,高32.8cm,口徑10.2—7.9cm,足徑11.6—9.3cm
瓶呈四方委角形,口微撇,長頸,直腹,四方委角外撇圈足。瓶內施松石綠釉。瓶外通體霽藍釉描金纏枝蓮紋地裝飾,頸、足部各飾描金樹葉紋一周。瓶腹四面均有長方形留白開光,其內以粉彩分別描繪鴛鴦蓮花圖、桃花雀鳥圖、文竹螳螂圖和牡丹菊花圖。瓶足內施松石綠釉,外底署礬紅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此器造型為方形委角,成型工藝復雜,燒造難度頗大。開光內圖案設色淡雅,與霽藍釉描金地形成鮮明的對照,相得益彰。
5 紫地軋道粉彩描金帶托爵杯,清乾隆,高28cm,口徑7.8cm,足徑7.9cm
爵杯扁長圓口,二柱,柱頂為圓球形,有尾有流,深腹,下腹弧收,小平底,三足外撇。托盤中間有凸起的山形支柱,支柱的三個凹槽恰好支撐爵之三足,盤底三長弧形條足。
爵杯外部與托盤通體以胭脂紫釉為地,爵杯內壁與托盤底部均為藍地。爵杯與托盤的裝飾風格相同,用軋道工藝飾底紋。爵杯以粉彩黃弦紋或黃地藍勾蓮紋帶為界將主體紋樣分隔為幾部分:杯身粉彩描金夔龍紋,足上部繪獸面紋,下部繪變體蟬紋。盤中的山形支柱滿繪青花海水江崖和壽桃紋,盤內底外緣和外壁繪夔龍紋,與爵杯紋飾相呼應。盤底中心留白書青花“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
此爵杯在造型上仿照三代青銅器式樣。生產和使用瓷質爵杯作為祭器是元明清三代的通例,此種形制的帶托盤爵杯,目前所知最早見于乾隆朝,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八年(1743年)御窯廠奉旨燒制的“洋彩”器中就有此種爵杯,一為胭脂紫色地,一為黃色地,軋道錦紋和夔紋,制作都極為精細。所見實物還有青花器,同類器物在光緒朝也有仿造。
6 斗彩花卉酒杯,清嘉慶,高4.4cm,口徑6cm,足徑2.4cm
杯撇口,深腹,矮圈足。外壁以斗彩為飾,繪山石、蘭花等內容。足底署“大清嘉慶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這種造型與紋樣的小杯是對康熙十二月杯簡化的結果,是乾隆朝不再生產十二月杯以后的一種替代品,從嘉慶朝到宣統(tǒng)朝都有燒造,其造型、紋飾大體一樣。由于其紋樣多為蘭花、山石,故也稱斗彩蘭石酒杯(或盅)。
7 黃地粉彩勾蓮開光“萬壽無疆”碗,清嘉慶,高8.1cm,口徑18.2cm,足徑7.4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里白釉,外壁黃地上繪粉紅、綠、白三色勾蓮紋,四個圓形開光內分別書藍料“萬”、“壽”、“無”、“疆”四字,圈足底部書紅彩“大清嘉慶年制” 三行六字篆書款。
纏枝蓮紋始見于唐代,是佛教藝術影響的結果,從唐代開始纏枝蓮紋在官式建筑、工藝品制造中一直流行。自宋代開始,一種變相的勾蓮紋(或稱為寶相花紋)出現(xiàn)并流行,此碗上的粉彩勾蓮紋樣就屬于寶相花一類,是清代御窯瓷器上常見的官式紋樣之一。和乾隆時期的同類器物相比,此碗紋飾纖細而拘謹,構圖較為呆板,有明顯的嘉慶朝瓷器特征。
8 青花折枝花果紋蒜頭瓶,高28cm,口徑3.7cm,足徑8.6cm
瓶口內斂,呈蒜頭狀,直頸,溜肩,垂腹,圈足外撇。腹部主題圖案繪6組折枝花果紋,輔以回紋、纏枝花卉、如意紋、蓮瓣紋及海水紋。紋飾布局疏密有致,青花艷麗,畫工精細。足內有青花篆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優(yōu)美,紋飾畫法與乾隆朝青花蒜頭瓶頗為近似,是嘉慶早期青花瓷中的優(yōu)秀作品。
9 紅地五彩描金嬰戲圖碗,高9.7cm,口徑21cm,足徑17.5cm
碗敞口,口下漸斂,弧壁,圈足。外壁繪五彩描金嬰戲圖,襯以紅地。一群在欄桿、山石、花草、樹木之間玩耍的童子千姿百態(tài),場面熱烈活躍。碗內施白釉,底足內青花篆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款。
嘉慶朝承襲了乾隆時期的制瓷工藝,此時的景德鎮(zhèn)御窯廠繼續(xù)生產御用瓷器。此碗色彩鮮艷,圖飾活潑,紅色地更襯托出嬰戲圖的熱鬧氣氛。
10 紅彩云龍盅,清嘉慶,通高4.7cm,口徑6cm,底徑2.8cm
盅敞口,圈足。外壁以釉上紅彩描繪舞動的云龍與海水,口沿與圈足處各飾兩道青花弦紋。底部書 “大清嘉慶年制”青花篆書六字款。
此盅仿清康熙器形燒制,曲線流暢,器形優(yōu)美,所繪云龍線條一絲不茍,為一件清代后期官窯制作的精美的酒具。
11“懋勤殿”款龍紋印盒,清嘉慶,通高7.7cm,口徑22.5cm,足徑14.5cm。清宮舊藏
印盒扁圓形,子母口,圈足。蓋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云紋為地,其上各繪兩條金彩五爪行龍飛騰于云海之間。底足內施白釉,書“大清嘉慶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書款。盒蓋面正中金彩方框內署“懋勤殿”金彩三字。
“懋勤殿”位于紫禁城內乾清宮西廡,殿名取其懋學勤政之意,其中藏貯圖書典籍。清沿明制,凡圖書翰墨之具皆貯于此。此件印盒即為當時殿內所陳設的御用文具,至今盒內還殘存有當時用過的朱砂印泥。
12 粉彩“御窯廠圖”雙耳大瓶,高63cm,口徑22cm,足徑22.5cm
瓶洗口,粗頸,長圓腹,圈足,沙底。頸肩處安雙異獸耳。瓶腹內里施白釉,由肩至頸部及里口施松石綠釉。瓶外通體描繪清代景德鎮(zhèn)珠山御窯廠實景圖,以御窯廠內倚山而建的“御詩亭”為中心,左右的東西轅門上各掛一面黃地墨書“御窯廠”大旗,兩側白墻黑瓦,有回廊、洞門。正中的高大廳堂內,幾人在商量事情,廠內匠人各司其職,正專心勞作,開采、送料、拉坯、成型、施釉、吹釉、畫坯、畫彩、利坯、燒窯、出窯、裝運等,一派繁忙的景象。此瓶以粉彩紅、黃、綠、紫、藍、黑、金等色共繪61人,真實地反映了清代御窯廠的生產場景,印證了有關文獻中記載的御窯廠的建制、分工、生產等情況,可作為我們研究御窯廠的第一手實物資料。
13青花鳳穿牡丹紋罐,高37.5cm,口徑15.5cm,足徑15.4cm
罐直口,溜肩,圓腹,圈足,有蓋,蓋圓頂,寶珠形鈕,蓋與罐子母口相合。蓋面繪纏枝牡丹花與變形如意紋,罐口繪朵花4組,兩兩相對,腹部主題圖案滿繪鳳穿牡丹花紋。足內有青花篆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
此罐胎體厚重,青花呈色鮮艷明快,紋飾清晰,生動活潑,鳳凰圖案用筆奔放,簡潔凝練。此罐之造型與繪畫風格均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14 青花八寶勾蓮紋雙耳瓶,高37.1cm,口徑8.5cm,足徑9.5cm
瓶撇口,長頸,溜肩,橢圓腹,圈足,頸飾對稱雙如意耳??诓坷L如意頭紋,頸部繪折枝蓮花,下繪回紋,肩部繪蝙蝠和折枝蓮紋,頸部與肩部以回紋隔開,下繪變形如意頭紋一周,腹部主題圖案繪八寶勾蓮紋,近底處繪變形蓮瓣。足內有青花篆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端莊沉穩(wěn),青花呈色艷麗,紋飾繁而不亂,花紋工整,層次清晰,主題紋飾突出,是道光青花瓷器中的優(yōu)秀作品。
15 紅彩繩紋狀元紅酒壇,清道光,通高15cm,口徑4.8cm,底徑6cm
紅彩繩紋狀元紅酒壇,清道光,通高15cm,口徑4.8cm,底徑6cm
酒壇小口,寬肩,肩下漸收,平底。通身施低溫紅釉,肩、腹部飾仿竹編黃色提兜狀紋。肩部兩個雙方框內分別墨書“狀元紅”、“老酒”字樣,近底處有“浙紹德潤濂記”方形印記。
此酒壇大小適中,工藝精巧,壇口外撇便于系繩,表現(xiàn)出質樸自然的情趣。
16 紅彩繩紋狀元紅酒壇,清道光,通高15cm,口徑4.8cm,底徑6cm
紅彩繩紋狀元紅酒壇,清道光,通高15cm,口徑4.8cm,底徑6cm
盆口菱花狀,微撇,短頸,圓腹,底有4個如意形足。頸、腹分繪八寶紋,八寶間均繪折枝蓮花數(shù)朵,足外壁繪卷枝及朵花紋。足內白釉無款識。
此器是晚清花盆的標準式樣,胎體厚重,造型飽滿古樸,青花艷麗泛紫色,紋飾排列井然有序,是咸豐朝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17 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高28.5cm,口徑8.6cm,足徑11.5cm
瓶撇口,長頸,圓腹下垂,圈足略高微外撇。頸部繪蕉葉紋,下繪卷草和變形如意頭紋,腹部主題圖案繪翠竹、芭蕉、洞石、花草和欄桿,近底處繪變形蓮瓣,足外墻繪朵花紋。足內有青花楷書“大清咸豐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優(yōu)美,線條流暢。頸變粗短,腹部加大,是清代晚期玉壺春瓶的標準式樣。其青花發(fā)色趨于淡雅,紋飾富有層次感,構圖、用筆雖不如康熙、雍正朝之青花優(yōu)美,但也精工秀麗。咸豐官窯器存世較少,此瓶為咸豐官窯青花的代表作品。
18 斗彩描金纏枝花紋碗,清咸豐,高5.8cm,口徑10.5cm,足徑4.8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碗內外及圈足內均施白釉。碗內光素無紋飾,外壁以斗彩描金裝飾。近口沿處繪變形回紋,腹部繪纏枝花紋,近足處繪如意頭紋,圈足外墻畫青花雙弦線。外底署礬紅彩楷書體“大清咸豐年制”雙行六字款。
此碗在施彩技法方面獨具特色,即外壁六朵花均循青花輪廓線再勾描金彩,金彩的使用協(xié)調了各種彩料之間的關系,避免了不同色彩之間的對比過于強烈,使畫面顯得柔和悅目。
19 黃地粉彩開光“萬壽無疆”碗,清同治,高8.1cm,口徑13cm,足徑6.2cm
碗直口微敞,深腹,圈足。口描金彩,口沿內外及足墻均飾紅色回紋帶。碗內白釉地上滿繪蝴蝶和花卉紋,外壁黃釉地上飾四個圓形開光,內分別書“萬”、“壽”、“無”、“疆”四個楷書紅字并以如意紋相繞,開光之間繪蝙蝠、桃及盤腸紋,寓意“萬?!薄ⅰ叭f壽”。外底白釉地上以紅彩書“長春同慶”四字楷書款。
“長春同慶”款瓷器一般都是精美的官窯器。此碗是同治皇帝大婚時的喜慶用瓷。
20 青花花卉紋水仙盆,長21.5cm,寬16.5cm
盆長方形,口微撇,直腹,平底,底四角各有一小足。口沿上繪變形回紋一周,沿邊繪卷草紋,腹部四面各繪一組水仙花。底心寫有青花篆書“體和殿制”四字款。
此盆胎骨厚重,青花發(fā)色淡雅,花卉描畫細膩柔和,花朵、枝干脈絡清晰,幽雅清淡,是清同治朝宮廷用器的精美之作。
21 青花云龍紋賞瓶,高39cm,口徑10cm,足徑13cm
瓶撇口,長頸,溜肩,圓腹,腹下漸收,圈足略高,俗稱“賞瓶”。頸飾云龍紋,腹部主題圖案繪二龍戲珠紋,近底處繪江崖海水紋,足外墻繪回紋一周,口沿和足邊各飾線紋2道。足內有青花楷書“大清同治年制”六字款。
賞瓶多以纏枝蓮為飾,畫龍紋的極為少見,故此瓶愈顯珍貴。
22 紅釉開光金囍字碗,清同治,高9cm,口徑17cm,足徑8.2cm
碗直口微敞,弧腹,圈足??诿杞鸩?,口沿內外均有描金回紋一周,碗內壁紅地上描金“囍”字,里心飾金彩團壽字,外壁紅地上有四個圓形開光,其內皆飾龍鳳“囍”字,開光之間以花蝶紋相隔。外底白釉地上以紅彩書“長春同慶”四字楷書款。
全器以紅色為主,并用藍、白、綠等色點綴,畫面喜慶熱烈,這是同治皇帝大婚時所用之器。
23 黃地紅彩開光“福祿壽喜”碗,清同治,高8cm,口徑13cm,足徑6.3cm
碗直口微敞,深腹,圈足??陲椊鸩?,內壁紅地繪粉彩如意云紋和纏枝葫蘆紋,外腹黃釉錦紋地上繪紅彩如意云紋,主題圖案為四個圓形開光,內分別為“福”、“祿”、“壽”、“喜”四個楷書紅字,每個字周邊都配有五只蝙蝠和一周如意紋,含“五蝠捧壽”之意。外底黃釉地上繪筆、錠、如意組合圖案,寓意“必定如意”。
此碗在黃釉地上飾多種紋樣,突出了吉祥寓意,這是晚清同治、光緒、宣統(tǒng)三朝瓷器裝飾的共同風格。此碗是同治皇帝的大婚用器。
24 粉彩描金壽字盤,清同治,高5cm,口徑22.2cm,足徑13.2cm
盤撇口,淺腹外弧,圈足。口描金彩,內外皆以粉彩裝飾。盤內黃釉地上繪六個描金團壽字,每個壽字圍以五只蝙蝠,折枝桃及萬字飄帶紋穿插于各組圖案間,取“五蝠捧壽”、“萬福萬壽”之意。外壁白釉地上飾三組折枝花。外底紅彩書“同治年制”四字楷書款。
此粉彩盤飾以黃、藍、綠、粉、金等色彩,盤內花紋密布,盤外紋飾疏朗。其紋飾輪廓均用金彩勾勒,色彩富麗堂皇,充分顯示出宮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