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中,趙文子對叔向說:“詩以言志?!薄渡袝虻洹分校匆驳溃骸霸娧灾?,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薄肚f子·天下篇》里莊子更是直言:“詩以道志?!彼^的詩言志,不是說詩言什么目標(biāo),夢想,而是講詩是天理明德自明后的自然呈現(xiàn),念念不忘存天理,良知澄澈,自能出口即詩,“思無邪”是詩,反過來講,詩也可以是“思無邪”的一切。志是心之所向,心之廣居所在,詩和樂的根本都在志上,在德性修養(yǎng)上,詩言志,本質(zhì)即是詩言自身的德。
持志的狀態(tài)即是明德常明,良知誠致的狀態(tài),也是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人德潤身,喜歡通過詩歌,或是舞蹈呈現(xiàn)出來,就是很自然的了,正如王陽明先生所言:“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若復(fù)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
再進(jìn)一步說,人世間一切上等的音樂,詩歌,都是人的心性修養(yǎng)達(dá)到一定程度后的產(chǎn)物,養(yǎng)得人心和平,作出來的音樂詩歌自然盡善盡美。經(jīng)典的詩歌,音樂里的喜怒哀樂也是恰到好處,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不過也沒有不及,就因為創(chuàng)作人創(chuàng)作時是修得了中和之體的,絲毫沒有意必固我等刻意的東西,正如王陽明先生所言:“喜怒哀樂,本體自是中和的,才自家著些意思,便過不及,便是私?!?/span>
人心氣和平時吟誦詩歌,演奏音樂,聽者也自然悅懌興起。人修得中和之體,也自然能與天地參,心通于道,準(zhǔn)確感知時令節(jié)氣的變化,時時致廣大而盡精微,以天觀己,借天正己,順天而動,最終修得人天合一,以此得以長生久視,福慧雙收,王陽明先生對此即舉例說明道:“古人具中和之體以作樂,我的中和原與天地之氣相應(yīng),候天地之氣,協(xié)鳳凰之音,不過去驗我的氣果和否?!?/spa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