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后于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注釋
(1)防,魯國地名,靠近齊國,是臧武仲受封的地方。
(2)求,《說文》以“求”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與戰(zhàn)國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義是皮衣。本章指請求,干請,乞助。
(3)為后,立繼承人。
(4)要,《說文》:“要,身中也?!奔瓷碥|的中段。象形。小篆字形。中間象人形,兩旁為兩手形。表示兩手叉腰。本義是人腰。本章通“約”(yuē),脅迫。
譯文
孔子說:“臧武仲憑借封地防邑請求魯國立他的兄弟為繼承人,雖然有人認為不算是脅迫國君,但是我不相信?!?/p>
解讀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后于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前面第12章提到過“成人”一項中有“臧武仲之知”。本章所說的臧武仲的事情,記錄在《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臧武仲,就是臧紇,魯國的大夫,是臧文仲的孫子,臧宣叔的兒子。他的母親是魯宣公夫人穆姜妹妹的女兒,其從小在宮中長大。臧武仲和季武子的關系很好,但一直受孟孫猜忌。孟孫多次向季武子說臧武仲“將為亂”,最終季武子對臧武仲惱怒。受孟孫污蔑,季武子攻打臧武仲,臧武仲逃往邾國。臧武仲派人去告訴臧賈、臧為兩位同父異母的兄弟,請他們出面拿著大神龜殼去請求季武子,不能因為自己犯了法就廢了他們家族封地防的繼承權。于是魯國便立了臧為。臧武子獻出防邑并奔往齊國。我們再看本章,孔子不相信什么呢?不相信有的人的說法“不要君”,不脅迫魯國的國君。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臧武仲該如何做呢?他無論怎么做,也不該返回自己的封地防邑向魯國要條件。這樣做不是脅迫又是什么?臧武仲以防求為后于魯。以,憑借。防,防地,求,請求。為后,立繼承人。這里的“以防”就不是請求了,盡管有人認為不是脅迫,而孔子不相信。說明“以防求”,就是“要”。如果不是在自己的封地提出條件,那就是請求,而不是脅迫。
各位君子,“天山國學苑”公眾微信平臺,“集百家之說,近一家之言”,每日一句《論語》解讀,告訴你被誤解的《論語》背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