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拜經樓主人吳騫的編輯刻書活動

為慕一廛藏百宋,更移十架庋千元。 
生兒即以周官子,俾守楹書比孝轅。

這是清末葉昌熾贊揚東南百年藏書樓——拜經樓的詩句。陳鳣在《愚谷文存·序》中說:“筑拜經樓,聚書數十萬卷,丹黃甲乙,排列幾筵。又有圖繪、碑銘、鼎彝、劍戟、幣布、圭璧、印章之屬,丹漆、陶瓬、象犀、竹木之器,充牣其中,皆辨其名物制度,稽其時代款識,著之譜錄。”對吳騫拜經樓作了高度概述。拜經樓的開創(chuàng)者吳騫與其子壽照、壽旸,孫之淳、之澄、之柟,經過三代拜經樓主人的百年慘淡經營,使之成為東南著名的藏書名樓。

1  著述豐富的學者

吳騫(1733—1813),幼字益郎,又字槎客,號愚谷、兔床、漫叟、葵里、海槎、揆禮、月樹、兔床客、桃溪客、滄江縵叟、墨陽小隱、兔床山人,72歲時署名齊云采藥叟(主要紀念祖籍休寧縣)、西施亡國人家、夜明竹軒主人、虎步挫絳司馬、小桐溪上人家、百卷人家,有拜經樓、十駕齋、富春軒、雙聲館、桃溪山館、耕煙山館等,祖籍休寧縣,因其曾祖父吳萬鐘徙家浙江海寧長平鄉(xiāng)尖山陽新倉里小桐溪而入籍海寧,故《清史列傳》說是海寧人。吳騫“生負異稟,過目成誦” ,因年幼多病而棄舉業(yè),僅獲“明經”貢生出身,“性慈善,嘗買一婢,詢之,良家女也,撫為己女,嫁之。一時咸頌其厚德”[1]。他工詩善文,少與陳鳣講訓詁之學,所為詩文,旨趣清遠,晚年間繪山水,實為多才多藝的大儒,是乾嘉間與黃丕烈、陳鳣、鮑廷博齊名的文獻學家。陳鳣也在《愚谷文存·序》中稱:“ 吳槎客先生品甚高,誼甚古,而學甚富,著述等身,顧不屑為流俗之文,夙共當世賢士大夫相往還,與之上下議論。晚年益深造自得,遠近學者宗之”,“粹然為儒林之望”。

他著述豐富。據《海寧州志》《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等不完全統(tǒng)計,著有《蠡塘漁乃》一卷、《拜經樓》正續(xù)十七卷、《愚谷文存》正續(xù)十六卷、《桃溪客語》五卷、《唐石經考異》二卷、《蜀石經毛詩殘本考異》二卷、《典裘購書歌》一卷、《遺訓箋釋》一卷、《涉園修禊集》一卷、《皇氏論語義疏參訂》十卷、《海寧經籍志》不分卷、《海寧經籍備考》二卷、《海寧倭事始末》二卷、《小桐溪錄》一卷、《隨筆》二卷、《尖陽叢筆》十卷、《尖陽載筆》一卷、《槎客日譜》六卷、《尺苑》二卷、《陽羨名陶錄》二卷、《續(xù)錄》一卷、《國山碑考》一卷、《陽羨摩崖紀略》無卷數、《子夏易傳義疏》二卷、《子夏易傳釋存》二卷、《孟子外書附訂》四卷、《拜經樓詩草》不分卷、《拜經樓詩稿續(xù)集》一卷、《兔床清玩錄》、《拜經樓研錄》一卷、《愚谷文稿》不分卷、《愚谷文存》不分卷、《哀蘭集些》一卷并輯《挽篇》一卷、《愚谷詩稿》五種六卷、《詩譜補亡后訂》一卷、《孫氏詩評摭遺》一卷、《吳氏儀則》一卷、《煙云供養(yǎng)錄》一卷、《尺苑》不分卷、《拜經樓雜鈔》一卷,《商卣唱和詩》一卷、《拜經樓詩話》三卷、《拜經樓詩話續(xù)編》二卷、《萬花漁唱》一卷、《海寧州志校勘記》一卷、《壺口辨》一卷、《西湖紀勝》二卷、《拜經樓書目》不分卷、《觀復堂藏書總目》一卷、《分目》一卷、《拜經樓分撥總記》一卷、《拜經樓碑帖目錄》一卷,《蜀石經毛詩考異》二卷、《耕厓先生傳》一卷附海寧周廣業(yè)撰、其子編《題辭》一卷、《陳乾初先生年譜》二卷、撰《兔床日記》不分卷、《桐陰日省編》不分卷、《白虎通義校稿》一卷,輯《扶風傳信錄》一卷、《南宋方爐詩》一卷、《四朝經籍志補》、《明詩綜姓氏表》不分卷、與清黃虞稷同輯《千頃堂書目》三十二卷附《四朝經籍志補》、《集俎》一卷、《汪義婦辭》一卷、《論印絕句》二卷、《小桐溪吳氏家乘》八卷、《拜經樓詩話》四卷、《沈蘧翁壽懷歌》一卷、《桐陰小牘》一卷、《休寧吳氏濟美集》一卷、《許氏詩譜鈔》、《孫氏爾雅正義拾遺》《唐開成石經考》二卷,校訂《明黨禍始末記》二卷,校注《疑年錄》四卷,還輯《董令升遺事》不分卷、《禺園悼往錄》不分卷、《金樓子附?!妨?、《古今樂府聲律源流考》一卷、《孫氏爾雅正義鈔》一卷、《蛟橋折柳圖題詠》一卷、《輶軒續(xù)錄》一卷,輯宋潛說友纂修《[咸淳]臨安志鈔》不分卷、編《海昌麗則》五種十卷,纂修《休寧厚田吳氏宗譜》六卷等著作輯注等近百種。其中,除吳騫及一門已刻部分著作外,收入吳騫兔床著《拜經樓未刊各書》就達十九種四十卷(不分卷按一卷計)[2]。收入清吳騫撰并輯《拜經樓詩文稿》十三種十三卷[3]。收入《愚谷詩稿》五種六卷[4]。

吳騫的著作大多仍在世,藏于全國及海外各大圖書館等公藏機構,且大都均列為善本??梢?,其學術質量高、版本價值大。

2 藏書豐富的拜經樓

吳騫的拜經樓藏書多達5萬卷,有吳騫與兒輩輯錄《拜經樓書目》不分卷與四卷兩種,著錄珍藏1000余種。其中,四卷本依四庫分類,《經部》約200種,《史部》 150種,《子部》250種,《集部》550余種。而《集部》中大多為清人文集及鄉(xiāng)賢師友文集?!栋萁洏遣貢}跋記》五卷、《附錄》一卷,系其子吳壽晹輯吳騫藏書跋語,系清代著名目錄學著作,蔣光煦認為比《讀書敏求記》好。還著有《海寧經籍志備考》一卷及東來閣書店專收吳氏拜經樓善本書目的《東來閣書目補遺》一卷。

他有多枚藏書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一個長文木刻朱印為:“聚書藏書,良匪易事。善觀書者,澄神端慮,凈幾焚香,勿卷腦、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頁、勿把穢手、勿展食案、勿以作枕、勿以夾刺,隨損隨修,隨開隨掩。后有得吾書者,并奉贈此法?!笨梢?,這些藏書大家多么重視藏書文化。他的藏書處名拜經樓,據吳騫自己解釋說:“予以庚子歲(按指乾隆四十五年,1780)筑藏書之樓,名以拜經。頃淥飲游新安,購得明鄭旼畫《拜經圖》見貽,率酬二絕:‘學古名樓事偶符,故人攜贈出天都。只緣個里詩書氣,不共煙云化綠芙?!龔交臒煄Р萸啵Ц图u竹自娉婷。主人未必全如我,不解窮經只拜經?!毕蹬c武進臧庸有拜經家塾同義。如拜經樓千元十駕,蔣光煦在《東湖叢記》里說:“黃蕘圃主政百宋一廛,吳兔床明經以千元十架相敵,故老風流,猶令聞者色飛眉舞?!卑萁洏堑氖{齋,諸家均記作插架的“架”,但黃蕘圃在《席上輔談跋》中說:“余藏書所曰‘百宋一廛’,海昌吳槎客聞之,即自題其居曰‘千元十駕’,謂千部元板,遂及百部之宋板,如駑馬十駕耳。潛研老人《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即此十駕之義。”可見,學者們之趣同趨。

吳騫藏書也確實來之不易。他在64歲時曾說:“吾家先世頗鮮藏書,予兄拙巢先生始稍稍購置,然尚不多。予乃有獨嗜,蓋由束發(fā)及壯,無日不以此為事。奈所居僻左,鄰里又乏同志者,每出游過通都大道,恒遍閱于市肆,日夕忘返,比歸必載數簏以還,置之瓦屋東西,以借對床之樂。乾隆歲在庚辰(二十五年,1760) ,先君子以食指殷繁,為予兄弟析箸,凡資產器物三股分授,而書籍、字畫、碑帖亦均作三股鬮分,大房得□字號,二房得□字號,三房得仁字號。予既受而藏之,念門類未廣,乃益多方搜覓,又??嗔τ胁蛔?,往往摒擋稱貸,僅而獲酬。間聞人有異書,則必展轉借錄,露鈔雪購,具費苦心。蓋自少迄老,孜孜矻矻,數十年如一日,亦不自知其所以然。昔人方諸銜姜之鼠、穴紙之蠅,殆不為虛語矣。每自顧姿稟凡平,不能沉研精討,為淹通博貫之儒,良用內愧。忽忽年逾耳順,精力日衰,學殖益落,一切世味皆淡漠視之,惟嗜書之癖如故。今年(乾隆六十年,1795)春,與兒輩逐加點檢,先成《草目》,以備尋覓,約可三四萬卷,九千余冊,雖不為多,亦一生心力之所萃也?!?br>
當年吳騫收藏名聞東南,《海昌備志》中說:“海昌百年來藏書家,若前步橋許氏之惇敘樓,今遺籍蕩然,樓亦毀矣。胡陳村胡氏華鄂堂,所藏僅有存者。獨拜經樓完好無恙,賢子孫善守之效也?!?br>
藏書家往往事與愿違,個人保管更有不測風云,拜經樓雖然對圖書保管采取了有力措施,但也往往出現意想不到的天災人禍,如遭偷盜之類?!肚皦m夢影錄》卷上就記載了拜經樓中“所藏碑帖、書籍、字畫,因居住幽僻,未遭兵火劫。有飛鳧人結伴至其家,捆載至申,約直三千余金。蓋與槎客酬酢者,皆乾嘉名士,不但卷冊等可得厚值,即往復詩箋尺牘,無不爭先購去。唐鷦翁得南宋巾箱本《老子》《文子》二種,又鈔本明末國初野史等數冊?!辈貢沂詹卦缤硎敲獠涣艘饬魃⒌亩蜻\的。

3 吳騫的古籍整理活動

吳騫在古籍整理方面的杰出貢獻主要體現在閱讀、整理古籍、抄輯古籍工作上,這也是出版古籍的重要準備階段。他的貢獻之一是對古籍留下大量批校、題跋文字,體現了文獻學家對所涉古籍的功力、見解及其編輯思想。之二是抄輯整理了大批古籍。抄書也是一種重要的復制、傳播手段,屬于出版范圍。因此,也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方面。

筆者在寫《徽州刻書史長編》資料時對吳騫及其家族整理古籍工作進行了系統(tǒng)的統(tǒng)計。現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海內外各公藏善本書目的不完全統(tǒng)計,凡經吳騫親自整理或原本已失,但他整理古籍留下的文字被別人轉錄的古籍現作為善本存世,不包括吳氏抄書計有205種1723卷(不分卷按1卷統(tǒng)計)。其中,卷數較多的名書有清吳騫、丁丙跋明刻《九經》九種十卷 [5],清吳騫跋、清朱允達校清振鷺堂影宋刻宋王偁撰《東都事略》一百三十卷[ 6],清吳騫跋元至正間嘉興路儒學刻漢高誘注《呂氏春秋》二十六卷[7],清吳騫跋并錄清何焯批跋題識清抄宋洪邁撰《容齋隨筆》十六卷、《續(xù)筆》十六卷、《三筆》十六卷、《四筆》十六卷、《五筆》十卷計五種七十四卷[8],清陳鳣校、吳騫跋明許自昌刻宋李昉等輯《太平廣記》五百卷、《目錄》十卷[9],清吳嗣廣批點并跋、清吳騫跋康熙四十一年(1702)徐惇復白華書屋刻宋梅堯臣撰《宛陵先生文集》六十卷、《拾遺》一卷[10],清吳騫、朱昌燕跋清抄清呂留良撰《何求老人詩稿》七卷、《集外詩》一卷[11],清吳騫跋并錄清汪師韓跋清乾隆間刻清厲鶚撰《樊榭山房集》十卷、《續(xù)集》十卷[12],清吳騫、陳鳣批,清吳騫跋嘉慶十二年(1807)塾南書舍刻清王昶撰《春融堂集》六十八卷、清嚴榮撰《年譜》二卷[13],清吳騫、唐翰題跋清抄宋趙孟奎輯《分門纂類唐歌詩》一百卷[1 4],清吳騫跋康熙間刻清朱彝尊輯《明詩綜》一百卷[15],清吳騫批康熙三十八年(1699)張錫琨味芹堂刻清黃宗羲輯《明文授讀》六十二卷[16],清吳騫校清抄清趙一清撰《水經注釋》四十卷、《附錄》二卷[17],吳騫校并跋、朱允達臨盧文弨校乾隆二十六年(1761)查開雨香齋刻清查慎行撰《東坡先生編年詩補注》五十卷、《年表》一卷[18]等。

吳騫在抄書活動中很注意??庇営灐⑴⒉㈩}跋,集中體現了他整理古籍的廣博知識和見解。用同樣的原則來審視吳氏抄書,其中公藏善本抄書據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存世的尚有87種394卷。其中,著名的大部頭抄書有褚德儀跋語的吳氏拜經樓抄吳騫自輯《拜經樓雜鈔》四種四卷[19],清吳氏拜經樓抄清吳騫自輯的《拜經樓叢鈔》二十二種二十五卷[20],有清顧廣圻校并題款的清吳氏拜經樓抄清王夫之撰《四經稗疏》四種十四卷[21],清周春家及吳氏拜經樓抄由吳騫輯《拜經樓鈔書七種》又名《拜經樓叢鈔》七種八卷[22],有清吳騫跋的清抄吳騫輯《書畫題跋五種》五卷[23],清拜經樓吳氏抄《海昌閨秀詩》五種[24],拜經樓藏抄本中的清谷應泰撰《明史紀事本末》八十卷[25],吳騫跋、吳壽旸校并跋本線裝兩冊的嘉慶間海寧吳氏拜經樓影宋抄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音義《京本點校附音重言重意互注周禮》十二卷[26],清朱允達校、清吳騫批校并跋、清陳鳣跋乾隆四十五年(1780)吳騫家抄宋趙彥衛(wèi)撰《云麓漫鈔》十五卷[27],清吳氏拜經樓抄唐李吉甫纂修《元和郡縣圖志》四十卷[28]等。

除上述卷數比較多的著作外,更多的是對某一方面進行闡述所謂不太受世人重視的專著,流傳極稀,全賴出版家們以傳抄形式存世。最能集中體現吳騫在整理古籍中業(yè)績和思想的是拜經樓藏書目錄和吳騫的題跋??蔽淖?。據《拜經樓藏書題跋記》大體統(tǒng)計,收有宋版21種,元版24種,蒙古中統(tǒng)本《史記》、元抄《方叔淵稿》及16人稿本,抄本150余種,名人校本50余種及有大量題跋及其校勘的古籍。他也因此而成為大文獻學家。所幸的是由他整理的古籍,尤其是所抄的古籍,今仍大部分留存人間,且大多作為公藏機構善本,成為簿籍中的稀世之珍。

4  吳騫及其后人刻書

吳氏刻書重點是第一代吳騫,其子壽晹、孫之淳也刻了些書。吳氏家刻主要有: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清吳騫撰《陽羨名陶錄》二卷附《書畫說鈴》《頻羅庵論書》《賞延素心錄》《漫堂墨品》《筆史》《金栗箋說》[29]。

乾隆嘉慶間吳氏拜經樓刻清吳騫編《海昌麗則》五種十卷[30]。

乾隆嘉慶間海昌吳氏拜經樓刊清吳騫自輯《拜經樓叢書》又名《愚谷叢書》三十一種九十八卷[31]。

乾隆間吳氏拜經樓刻宋劉攽注《孟子外書四篇》四卷[32]。

乾隆嘉慶間原刻、嘉慶八年(1803)刻清徐貞撰《珠樓遺稿》一卷[33]。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清吳騫撰《桃溪客語》五卷[34]。

乾嘉間吳氏拜經樓刻清吳騫校輯《海昌麗則》又名《海昌麗則四種》八卷[35]。乾隆嘉慶間吳氏拜經樓刻清吳騫輯《海昌麗則》五種十二卷[36]。

嘉慶十一年(1806)拜經樓刻清吳騫輯《孫氏爾雅正義拾遺》一卷[37]。嘉慶間刻清吳壽照、吳壽旸撰《吳兔床行述》一卷[38]。

嘉慶間清海寧葵里輯刻《拜經樓叢書》十種二十七卷(不分卷按一卷計)[39]。嘉慶間刻清吳騫輯《扶風傳信錄》一卷[40]。

嘉慶十二年(1807)刻吳騫撰《愚谷文存》十四卷[41]。

嘉慶間刻清吳壽照、吳壽旸撰《吳兔床行述》一卷[42]。

嘉慶間刻吳騫撰《愚谷文存續(xù)編》二卷、《再續(xù)編》一卷[43]。

嘉慶間刻清海寧吳騫撰《拜經樓詩集》十二卷、《續(xù)編》四卷附《萬花漁唱》一卷、《文存》十四卷、《續(xù)編》二卷附《補遺》一卷[44]。

嘉慶間授梓清吳昂駒撰《〈敬業(yè)堂集〉參正》一卷[45]。

嘉慶辛未(十六年,1811)刻清吳騫撰《愚谷文存》十四卷、《續(xù)編》二卷、《補遺》一卷、《拜經樓詩集》二十卷、《續(xù)編》四卷、《萬花漁唱》一卷、《拜經樓詩話》四卷[46]。

道光二十七年(1847)吳氏家刻清吳壽旸撰《拜經樓藏書題跋記》五卷、《附錄》一卷[47]。

道光二十七年(1847)吳氏家刻清吳壽旸輯《拜經樓藏書題跋》五卷[48]。民國二十一年(1932)吳氏后裔還在家刻清吳騫撰《愚公文存續(xù)編》二卷、《再續(xù)編》一卷[49]。

注釋
[1]王鍾翰點?!肚迨妨袀鳌の脑穫魅肪砥呤?891至5892頁,北京:中華書局,1987。
[2]其細目為:《子夏易傳》卷(僅二卷),《孫氏詩評摭遺》二卷,《孫氏爾雅正義拾遺》不分卷,《皇氏論語義疏參訂》十卷,《唐石經考異》二卷,《陽羨摩崖紀略》不分卷,《尺苑》不分卷,《東江遺事》二卷,《海寧倭事始末》不分卷,《蘇祠從祀議》不分卷,《海寧經籍志備考》一卷,《陳乾初先生譜》一卷,《小桐溪錄》一卷,《小桐溪隨筆》二卷,《宗要覽》一卷,《祠墓家規(guī)》一卷,《槎客日譜》六卷,《湖海詩存》不分卷,《龍出三子詩鈔》三卷。
[3]其細目為:《荊南游草》一卷,《陽羨磨崖紀錄》一卷,《徐姬小傳》一卷,《附詩》一卷,《一壑小游仙集》一卷,《可懷續(xù)錄》一卷,《拜經樓詩稿》一卷,《拜經樓續(xù)稿》一卷,《中吳游草》一卷,《七秩贈言》一卷,《壽雪山房雅詩集》一卷,《十三經札記》一卷,《王昭平先生遺卷》一卷。
[4]其細目為:清吳騫撰《中吳游草》一卷,清吳騫、查揆撰《江上玲瓏集》一卷,清吳騫、沈樹撰清沈樹跋《東山紀游唱和詩》二卷,清吳騫撰《述古器詩》一卷,清吳騫撰《哀蘭集些》一卷。
[5]《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總類》第4頁著錄,南京圖書館藏。
[6]《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史部·紀傳類》第81頁、《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史部·紀傳類》第253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14冊本。該刻本半頁12行,行24字,黑口,左右雙邊。
[7]《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雜家類》第496頁著錄,上海圖書館藏。
[8]《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雜家類》第538頁、《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子部·雜家類》第1441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4冊本。該抄本半頁9行,行18字。
[9]《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小說類》第738頁、《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子部·小說家類》第1507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26冊本,還有1部100冊本由傅增湘錄清陳校、吳騫題識。該刊本半頁12行,行24字,白口,左右雙邊。
[10]《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宋別集類》第220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
[11]《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清別集類》第1007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
[12]《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清別集類》第1112頁著錄,上海圖書館藏。
[13]《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清別集類》第1181頁著錄,上海圖書館藏。
[14]《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清別集類》第1622頁、《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集部·總集類》第2785頁著錄,北京圖書館僅存天地山川類4卷、草木蟲魚類卷三至八計10卷4冊。該抄本半頁10行,行18字,無格。
[15]《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清別集類》第1720頁著錄,杭州市圖書館藏。
[16]《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清別集類》第1741頁著錄,上海圖書館藏。
[17]《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史部·地理類二》第1027頁、《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史部·地理類》第796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10冊本。該抄本半頁10行,行 22字,無格。
[18]《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集部·宋別集類》第2143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16冊本。
[19]《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總類》第33頁、《中國叢書綜錄續(xù)編·匯編· 雜纂類(清代)》第59頁、《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經部·總類》第9頁、《中國叢書廣錄·類編叢書·經類·群經總義類》第404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1冊本。該抄本半頁10行,行22字,黑格,細黑口,左右雙邊。
[20]《中國叢書廣錄·匯編叢書·雜纂類》第165頁、《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叢部 ·匯編叢書(三)》第403—404頁著錄,上海圖書館藏。
[21]《中國叢書廣錄·類編叢書·經類·群經總義類》第400—401頁、《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書目·叢書部·自著類》第532頁著錄館藏16冊本,天津人民圖書館藏?!吨袊偶票緯俊そ洸俊た傤悺返?3頁、《中國叢書廣錄·類編叢書·經類 ·群經總義類》第404頁著錄,山東省博物館藏。
[22]《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總類》第33頁、《中國叢書廣錄·類編叢書· 經類·群經總義類》第404頁著錄,山東省博物館藏。
[23]《中國叢書廣錄·類編叢書·子類·藝術類》第711頁、《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子部·藝術類》第1335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5冊本。
[24]《中國叢書廣錄·類編叢書·集類·地方藝文類》第814頁、《拜經樓藏書題跋記》、《歷代婦女著作考》著錄。
[25]《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第225頁著錄。
[26]《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書目·經部·禮類》第16頁著錄,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27]《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雜家類》第544頁著錄,湖南省圖書館藏。[28]《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史部·地理類一》第722頁著錄,南京圖書館僅存卷一至十八、二十一至二十二、二十五至三十四、三十七至四十計34卷。
[29]《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普通古籍目錄·子部·藝術類》第298頁著錄,中國歷史博物館藏2冊本。
[30]《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總集類》第1543—1544頁、《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集部·總集類》第2836至2837頁著錄,北京(5冊本)圖書館及群眾出版社藏。該刊本半頁9行,行17字,黑口,左右雙邊。
[31]《中國叢書綜錄·匯編·雜纂類(清代前期)》第一冊第138頁、《中國叢書綜錄補正·匯編·雜纂類(清代前期)》第28頁、《安徽省館藏皖人書目》第147頁著錄,北京、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上海、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不全)、上海師范大學、吉林市、南京大學、蘇州市、安徽省、浙江、杭州大學、河南省、江西省、四川省、重慶市(不全)圖書館藏?!对鲇喫膸旌喢髂夸洏俗ⅰ返?52頁僅著錄21種系不全本。民國11年(1922)上海博古齋據清吳氏刻本增輯影印《拜經樓叢書》本收藏更多。此版實是吳氏版余緒。類似還有,光緒十一年(1885)會稽章氏鄂渚刊《重刊拜經樓叢書》中的七種二十一卷,光緒二十年(1894)吳縣朱氏校經堂刊清吳騫輯《重校拜經樓叢書十種》又名《重定拜經樓叢書》二十六卷。
[32]《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子部·儒家類》第1181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 1冊本,有吳騫校跋。該刊本半頁9行,行20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雙邊。該館還藏清抄宋劉注《孟子外書四篇》四卷、清吳騫撰《孟子外書附訂》四卷稿本一冊。該稿本半頁10行,行25字,無格。
[33]《清人別集總目》第1851頁著錄,上海圖書館藏,收入《重校拜經樓叢書》《叢書集成初編》中。
[34]《清人別集總目》第858頁著錄,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
[35]《中國叢書綜錄續(xù)編·類編·集類·總集(清代)》第330頁、《叢書書目匯編》第三冊第326頁著錄。
[36]《中國叢書廣錄·類編叢書·集類·總集類·通代》第749頁著錄,北京圖書館、群眾出版社藏。中國書店收購竹紙8冊本,應屬不全叢書。
[37]《販書偶記·經部·爾雅類》卷三第63頁著錄,收入《拜經樓藏書》中。[38]《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史部·傳記類》第453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1 冊本。該刊本半頁8行,行19字,白口,左右雙邊。
[39]《匯刻書目》第六冊第5頁著錄。
[40]《安徽省館藏皖人書目》第146頁著錄,安徽省圖書館藏,但誤為當涂人。[41]《販書偶記·集部·別集類》卷十六第411頁、《安徽省館藏皖人書目》第1 47頁、《清人別集總目》第858頁著錄,四川省、福建省圖書館藏。
[42]《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史部·傳記類一》第497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43]《清人別集總目》第858頁著錄,南京圖書館藏。
[44]《販書偶記·集部·別集類》卷十六第411頁著錄,并指出近代影印《拜經樓叢書》中缺《文存續(xù)編》及《補遺》。
[45]錢泰吉《曝書雜記》卷中“吳子撰校《史記》”條說:“(吳椿照)其兄醒園昂駒,亦好古籍,近?!毒礃I(yè)堂集》、撰《參正》一卷授梓,老年猶不倦也。”
[46]《清人別集總目》第858頁著錄,上海圖書館藏。此七種四十六卷應為匯集前的單行本。
[47]《香港所藏古籍書目·史部·目錄類》第141頁著錄,香港新亞研究所圖書館藏4冊本。
[48]據該書蔣光煦《跋》中稱本來秘不示人的此書,因之淳至友蔣光煦要借拜經樓善本以校所藏不足處,“鱸鄉(xiāng)曾手錄其稿以見遺,因授之梓,而附其父子詩文若干首于后”。
[49]《清人別集總目》第858頁著錄,北京圖書館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文獻學書籍目錄
影印類古籍重點圖書歷年經典——書目版本
百年中國學人域外訪書瑣談
新世紀20年的古籍影印出版?zhèn)扔[(上):“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成果”概覽
鄭昕、孫振田丨當代民間古籍收藏與保護的重要收獲——讀羅鷺編《采山樓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
書畫往事過云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