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專家觀點丨劉魁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回望與思考

二十年來中國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的歷程,有助于分析非遺的基本內涵,以及與保護傳承相關的若干理論問題,論述非物質文化的本質特點,指出傳承人問題是非遺保護的核心問題,保護非遺事象的基質本真性是非遺生命延續(xù)的真髓和靈魂。中國非遺保護傳承的當代實踐在現(xiàn)實社會歷史條件下創(chuàng)造出寶貴和有效的經驗,使傳統(tǒng)文化展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

【關鍵詞】非遺;基質本真性;公產意識與契約精神;當代實踐

2001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申報的“昆曲”入選。2004年,我國成為第六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國家?!胺俏镔|文化遺產”這一新鮮的術語,在短短數(shù)年時間里,在我國各地、各民族,以及在各領域中,成為最熱門的詞匯之一。大家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非遺是一項與廣大民眾生活密切相關、具有重大意義的寶貴財富,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不僅日益深入人心,還使各族人民進一步提高了認識,自覺地、熱心地投身于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工作,這是時代的賜予,也是非遺的幸運。今天,我們的非遺保護與傳承不是懸在空中的虛無飄渺的概念,也不是寫在紙上的文字或者在會議當中的號召和宣示,更不是僅僅體現(xiàn)為傳承人活動的個體行為,而是落在實地、充滿生機,活在民眾心中和手上,歷久而彌新,通過無數(shù)鮮明多彩的活動體現(xiàn)出來的波瀾壯闊的社會實踐。

非遺保護與傳承作為文化領域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其問題的提出及其備受關注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廣義上說,文化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那些被人類創(chuàng)造或改造過的、滿足人類某種需求,表達某種意圖的“物”,通常被稱為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chuàng)造的不以物質載體形式呈現(xiàn)的成果。人出生下來,不單單靠物質存在于世。物質僅僅提供人作為生物體生存的基礎性條件。更重要的是,人要靠非物質文化的創(chuàng)造、習得和傳承,才能不斷成長,才能成其為人,才能不斷地生產出不竭的物質財富。從學說話、學走路,到懂得道理、豐富知識、掌握技藝,一天天、一年年都在和非物質文化打交道。對于社會群體來說,尤其如此??偟膩碚f,有寶貴發(fā)達的非物質文化作為基礎,才有豐富的物質文化以及幸福和諧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

然而,人們長期以來對文化的認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常常是特別關注文化的物質層面,而輕視了物質中蘊涵的智慧、技藝、情感、精神,以及整個非物質文化的重要意義和價值。極而言之,長此以往,人們或會淪為“拜物教”的俘虜。另外,在以往關注非物質文化的時候,又特別重視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對蘊藏在廣大民眾中間的最普遍、最常用、最基礎的非物質文化反倒視而不見。這種對于文化的認知偏見,容易造成文化的民族性及其深厚歷史底蘊的弱化,使文化日益趨同化,缺乏應有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再者,就整個國際社會的文化發(fā)展格局和走勢而言,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一直很少被納入關于整個人類文化發(fā)展歷程的主流話語范圍。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處于強勢地位,這嚴重影響著發(fā)展中國家的文化發(fā)展走向。當前大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保護和發(fā)展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舉步維艱,這影響了他們的國家形象和民族心理,使得其民族平等和民族自豪的心理基礎變得越來越脆弱。

國際社會為了彰顯和維護人類整體價值和長遠利益,提出保護人類文化多樣性的主張。因為繼承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堅持文化發(fā)展多樣性是人類創(chuàng)造力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xiàn)形式多樣性公約》還特別指出,“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一項基本特性”,“文化多樣性創(chuàng)造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類有了更多的選擇,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形成價值觀,并因此成為各社區(qū)、各民族和各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股主要推動力”。

當下21世紀的人類社會,非遺保護與傳承問題的提出可謂恰逢其時,不僅對我國的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世界各民族平等和積極地參與和推進人類文化發(fā)展進程,對提升整個人類文化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每個民族是否善待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是否繼承和弘揚自己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也是關乎人類文化如何發(fā)展的大事。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民族的立場和全人類的立場并不是截然對立的。以我個人的理解,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非遺保護的設計理念之一,就在于正確處理民族文化與人類文化的關系,在于確認特定民族文化的人類文化地位。

說到民族文化的人類意義的時候,我們會聯(lián)想到一個慘痛的歷史教訓:當一個民族把自己的文化吹噓成是超過其他任何民族文化的“最優(yōu)秀的文化”,因此要凌駕于其他民族文化之上,從而貶低甚至要取代和消滅其他民族的文化時,其結果不僅是人類文化的災難,同時也是人類的災難。例如,在作為人類極大災難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有的民族無限制地膨脹自己的文化霸權,只許我發(fā)明,不許你創(chuàng)造,把自己看成是“優(yōu)等民族”,把其他民族看成是“劣等民族”,從而侵略別的國家,要殺害甚至滅絕其他民族。我們應當銘記這種令人刻骨銘心的歷史教訓。

每個民族都會把自己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當作鼓舞自己的精神力量,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但絕不應該以自己的文化為借口,貶低和否定其他民族的文化。非遺不是也不應該是隔絕不同民族的文化壁壘,不是也不應該是荒謬地指認民族優(yōu)劣的標準。非遺的可共享性特點使它成為聯(lián)系和溝通不同民族的紐帶和橋梁,是不同民族加強交流與合作的廣闊天地,是推動文化多樣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談論非遺保護與傳承問題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再次澄清我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基本概念的認識,因為在某些場合中,人們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并不都是準確的。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是彼此相依、密不可分的,正如一件產品和這件產品的設計和制作技術及其實施過程不可分開一樣。但同時,在我們的認識和語境中,它們又是可以區(qū)別得開的截然不同的兩種事物。顧名思義,非遺保護的對象是與物質文化相對而言的非物質文化,因此,“非物”是我們認識何謂非遺,以及如何保護和傳承非遺的重要切入點。

國際層面的文化遺產保護在總體上經歷了一個由關注“物”到“非物”的過程。197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諸如長城、故宮等世界文化遺產,九寨溝、三江并流等世界自然遺產,以及泰山、黃山等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等,均被納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它們都是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年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比如“樣式雷”建筑圖樣和《本草綱目》(1593年金陵版)即是該名錄中的保護項目,但它們仍不是非遺,而是非遺的文獻檔案。如果把非遺比喻成是活生生的人的話,那么,這些記憶項目,僅僅是人的畫像和照片而已。直到2003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我們才有了專門保護“非物”的國際公約,比如體現(xiàn)在工匠身心之上的卯榫結構營造技藝,這是與人相關的智慧和技藝。隨著時間的推移,物質性的對象可能會耗損、衰敗和消亡,但非物質文化卻是可以傳承的,借助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的智慧和技藝就可以無數(shù)次地創(chuàng)造出物質性的對象來。

作為新術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其定義和特定范圍。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社區(qū)、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xiàn)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qū)和群體適應周圍環(huán)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chuàng)造,為這些社區(qū)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xù)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尊重。在本公約中,只考慮符合現(xiàn)有的國際人權文件,各社區(qū)、群體和個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順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span>②

就其范圍來說,“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1.口頭傳統(tǒng)和表現(xiàn)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實踐、儀式、節(jié)慶活動;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tǒng)手工藝?!?span>③

根據201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以及與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一)傳統(tǒng)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tǒng)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傳統(tǒng)技藝、醫(yī)藥和歷法;(四)傳統(tǒng)禮儀、節(jié)慶等民俗;(五)傳統(tǒng)體育和游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結合這兩個權威文件給出的“非遺”定義和范圍,我認為,理解非遺的關鍵在于認識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對象不是有形的“物”,而是“非物”。正如本文開頭就已談到,它指向的是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這意味著它從昨天而來,被這一代關注、守護和傳續(xù),會發(fā)展到明天。非遺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性文化,不僅在今天是活態(tài)的,在未來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同時,非遺又是社區(qū)、群體相互傳遞,彼此認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對今天和未來的民眾生活,都會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如果非遺僅僅是意味著昨天的話,就失掉了它作為遺產的價值和意義。因此,隨著我們的生活追求和社會發(fā)展的變化,非遺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地適應著時代的變化,演繹著文化傳統(tǒng)的歷史進程。簡單地說,非遺是歷史傳承的、共同創(chuàng)造的,被今天的人們共同視作文化財富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體現(xiàn)著我們的價值觀,同時豐富著我們的生活,也承載著我們對生活的熱愛、我們的幸福感。   

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共同構成了我們的生活內容。但為了表述的方便,我們只有在與物質文化的比較中,才可以更清晰、更深刻地體驗到非物質文化的本質特征。當然,這也是我們深入認識和理解非遺,做好保護與傳承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非物質文化區(qū)別于物質文化的一項基本特征是其共享性。

每一個具體的物質文化對象,都是不能夠被不同主體所共享的,而非物質文化對象則是可以實現(xiàn)共享的。比如,父輩的某處住宅、某件古董給了哥哥,弟弟和其他人就不可能再有,但祖先留下的智慧、經驗、習俗和手藝,卻是后人可以共同領會、掌握、繼承和擁有的文化遺產。

我這里所說的“共享”,不是指不同的人對同一文化對象能夠共同感知、共同感受、共同欣賞、共同品味,等等;而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社群、族群能夠同時持有、共同享用、共同傳承同一個文化創(chuàng)造成果。這種可共享性不受時空的限制,同樣是“春節(jié)”,中國諸多民族、各個地區(qū),乃至韓國、越南等國的民眾,均可共享其文化過程和文化意涵,亦可在此基礎上再創(chuàng)造出自身的具有族群或地域特色的春節(jié)文化。所以說,人類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既是文化創(chuàng)造的歷史,同時也是不同人群、社群、民族、國家文化共享的歷史。文化共享的歷史與人類文化發(fā)展的歷史共短長。

非遺的共享性的實現(xiàn),必然要具備一定的條件。首先,其功能要適應共享者的需求;其次,共享者對這一遺產具有相應的價值評估;此外,還要具備適宜的社會歷史條件。

非物質文化共享性實現(xiàn)的結果,對群體內部而言,會促進共同價值觀的形成并增強群體的內聚力,形成一種我們大家特別重視的社會團結與社會和諧,同時也會成為這一群體共同身份的標志。對不同群體、不同民族而言,將會彼此借鑒以豐富各自的文化內容,促進其發(fā)展并增進彼此的共識,進而有利于和諧關系的建立。不同社群、族群之間的平等和互相尊重對文化共享是極為重要的。

共享性不應也不會導致文化的趨同。共享的目的不在于盲目追隨他人,從而貶低、否定,甚或是拋棄自我,成為他種文化的俘虜;而在于廣泛吸納、借鑒其他民族所創(chuàng)造的人類文化的精華,以豐富和建設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增強每個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為整個人類的文化發(fā)展做出更巨大、更輝煌的貢獻。

非物質文化共享推動著人類文明的整體繁榮和發(fā)展。中國通過非遺保護極大地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作為中國人,我們不僅在創(chuàng)造今天的生活,也要為我們的歷史感到驕傲。民族自信的基礎在于民族自覺。我們要認清自己民族的歷史,以及我們對人類的貢獻。比如,茶、絲綢在很早以前就傳到歐洲。天然野生茶樹的馴化、炮制的過程有多種制作方法,是非物質性的技藝。蠶的飼養(yǎng),蠶絲的提取、繅絲、刺繡都是絲綢相關的非遺技藝。這些中國人的創(chuàng)造并成為中國人與世界交往的物產及其蘊涵的智慧和技藝,是我們與其他文明交流對話的極好范例,是中華文明的象征,也是人類文化發(fā)展進步的象征。

同非遺共享性相關聯(lián)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是文化多樣性。非遺共享性無疑會對文化多樣性的充分實現(xiàn)提供強大助力。以我的理解,教科文組織推動非遺保護的意義,恰恰在于借助這個文化舉措為人類社會尋求一個超越物質獨占、抵制文化霸權、消弭由之而造成的人與人、社會與社會之間的紛爭,并能推進人類文化繁榮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因此,針對非遺的保護,就需要有民族的視角,同時還需要有人類的視角。用人類的視角來認識和保護我們各自民族的非遺,從而使我們的保護工作具有更廣泛、更長久、更深刻的意義。

其次,非物質文化的另一特性在于它的活態(tài)性。

非遺是始終處于過程中的文化,它的生命活力體現(xiàn)在發(fā)展演進的過程中,如果它不能適應社會之需求,就會被歷史所擱置、所舍棄;但如果它沒有像一時閃亮的流星那樣殞滅于長空,成為歷史塵埃的話,它就會在運動中獲得長久的生命。非遺的活態(tài)性體現(xiàn)在傳承過程當中,它的每一次的具體呈現(xiàn),都是一次與眾不同的文化演繹,都是它無限的生命鏈條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我們可以以端午節(jié)為例,來演繹一個非物質文化事象生成、發(fā)展和變化的情況:

社會是動態(tài)前進的,節(jié)日的涵義亦是如此。比如端午節(jié),從最初“避邪”的天人較量,到包含忠孝道德內涵觀念的祭奠行為,以及不斷附著其身的種種道德理念,無不反映了人們對自身、對人群、對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訴求。嚴格地說,端午節(jié)最早或許并不是一個人文性的節(jié)日,而是人類與自然對話的呈現(xiàn)。眾所周知,端午節(jié)的背景是:在季節(jié)變化過程中,陽氣發(fā)展到極致,陰氣開始萌生。而陰陽交替的關節(jié),可能或者一定會發(fā)生某些矛盾或是斗爭。關于端午時節(jié)的這一點,《禮記·月令》有明確的記載:“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那么,如何能夠平順地度過陽竭陰生的關口,智慧的先人們選定了一些相應的活動來面對,以應對這個重要關口。端午節(jié)時,人們要戴五彩線、掛艾蒿、喝雄黃酒、制五毒符、吃五毒菜,等等。人們進行這些活動,其良好愿望就是為了在陰氣萌生之時,留住和發(fā)揚一切祥瑞,避免一切不好的事物發(fā)生。這即是端午節(jié)的最初生發(fā)淵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早期的端午節(jié)無疑是人們發(fā)現(xiàn)自然陰陽交替的時間,并借助各種活動來平順度過這個時間節(jié)點,其目的和意義也可以解說為“避邪”或是“辟邪”。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要不斷進行生活秩序的維護和重新建構。如何來處理隨之而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呢?比如,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民族?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國家?應該如何對待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應該如何對待周邊的人以及自己?有意思的是,在人與社會不斷契合的進程中,端午節(jié)隨之被賦予了兩個重要的道德觀念——“忠”與“孝”。

提到這個“忠”的觀念,便離不開先人屈原。作為戰(zhàn)國末期楚國重要的政治家,屈原滿懷才學與抱負,從建功被重用,到遭小人嫉恨,再到不得志被流放,最終自投汨羅江結束生命。對于屈原的一生來說,他要忠于自己所處的一種制度或是環(huán)境,他所做的一切,不管是對制度的妥協(xié)還是抗爭,都緊緊圍繞一個“忠”字。于是,人們選擇在端午這個陰陽交替、百害將生的時節(jié),來祭奠屈原,反映的也是一個“忠”的道德觀念。這個觀念仿佛一種生命體,隨動態(tài)的社會歷程而不斷涵養(yǎng),不斷演進,不斷豐富,在端午這個節(jié)日里也得到了極好的彰顯。

另一個隨時代衍生的重要道德觀念就是“孝”。而這個觀念的發(fā)端,始于曹娥的故事。曹娥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女,會稽上虞人。她的父親曹盱是個巫祝,負責祭祀方面的工作,東漢漢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駕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子胥,不幸掉入江中,生死未卜,數(shù)日不見尸身。此時曹娥年僅14歲,她晝夜沿江哭尋父親。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這一天她也投了江。五日后,她的尸體抱著父親的尸體浮出水面。這個故事在《后漢書·列女傳》中有詳細記載。且不論人們對故事本身作何評價,重要的是,循著這個動人的故事,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特別重要的被人們所關注的道德觀念“孝”。這個故事逐漸附會到端午節(jié)上,民眾開始傳頌端午節(jié)正是為了紀念曹娥而設置的。至此,端午這個節(jié)日,它也發(fā)展成為一個宣揚孝道的節(jié)日。

當然還有些其他的內容和理念,也附會在這個節(jié)日里,并讓這個節(jié)日變得豐滿,充滿無窮的韻味。但關鍵的是,對于我們來說,節(jié)日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節(jié)慶活動,它已經成為一種觀念建構和關系重建的載體。通過這個載體,我們內心的美好理念得以建成、加固和完善,人際關系以及人與整個社會的關系得以重新梳理和構建。

因此,在傳承中變異,不斷融入當代社會,正是非遺在民眾生活中活態(tài)性的具體表征,這也是某些特定的非物質文化能夠綿延、流傳、發(fā)展至今,乃至于進一步走向未來的根本動力之所在。

說到非遺保護,有時有人會不經意地使用“原生態(tài)”一詞?!霸鷳B(tài)”這一術語在一些場合的應用,或許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在涉及非遺保護議題時,使用這一詞匯就未必是恰當?shù)?,而且可能造成某種混亂。關于“原生態(tài)”,我想可能有三種理解:1.原始狀態(tài);2.根據記憶重新建構的某個時段的狀態(tài);3.現(xiàn)實存在的自然狀態(tài)。圈定上述三種當中任何一種時段和狀態(tài)對非遺加以保護,都是不正確的,也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而“傳承”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著發(fā)展、衍進和再創(chuàng)造的意涵?!霸鷳B(tài)”這個術語,常常會使我們在意念中不自覺地消解事物的發(fā)展過程,而去追尋事物在某個時間節(jié)點上的表現(xiàn)狀態(tài)。另外,“原生態(tài)”從字面上看,會造成一種印象:這里著重言說的是對象的表現(xiàn)形式,而沒有特別指出它的核心本質。

涉及活態(tài)的非物質文化,我個人認為,“基質本真性”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與通常使用的術語“原生態(tài)”“真實性”不同,“基質本真性”是一個更側重歷時性的范疇,因為基質本真性是一個關心事物自身在演進中的同一性的范疇。有時間維度才有先后時間里是否保持自身同一的問題。我這里所說的基質本真性,是指一事物在演進過程中仍然是它自身的那種專有屬性,是衡量一種事物不是他種事物或者沒有蛻變、轉化為他種事物的一種規(guī)定性尺度。對于非遺事象來說,基質本真性是它的真髓,是它的靈魂。靈魂在,則事象在;靈魂變了,則事物也隨之變了;靈魂的消亡意味著事象生命的結束。

構成基質本真性的基本要素包括構成該事象的基本性質、基本結構、基本功能、基本形態(tài),以及作為主體的個人、社群、族群對該事象的價值評估。

文化與特定人群相聯(lián)系,具有表征這個人群、鍛造和展現(xiàn)這個人群的精神特質的作用;反過來說,文化又代表這個人群,成為這個人群的身份標志。人的變化、社群的變化、時代的變化帶動著文化的變化。文化會變化,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才有文化保護的問題?;|本真性的概念是在承認文化事象在變化的同時,保證文化事象的變化保持在一個同質限度之內?;|本真性的概念并不無視尤其并不反對文化的變化和演進,而是在尊重和遵循文化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承認社群自身進行文化調適的正當性的前提下,為了建設明天,而保持特定文化事象的基本的同一性。

以我個人的理解,非遺保護問題或許可以簡單地表述為保持非遺的基質本真性的問題。保護,是通過自覺的努力讓非遺項目在理想的狀態(tài)下盡可能保持其原有的屬性。最起碼的要求是,依照其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使該項目避免喪失它最基本的屬性。因為喪失了最基本的屬性,該項目就不再是它自身了。

文化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變化不失其基質本真性,只要文化事象的基本性質、結構和功能、該事象對人的價值關系,不發(fā)生本質改變,就是可以當做正常來看待的。文化的變化和演進,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在這規(guī)律當中,自然也包含著外部影響的因素。但任何人為的、違背規(guī)律的“催化”,都將損害文化事象的正常生命進程。關注事物的基質本真性正是將保護和發(fā)展這樣兩個似乎對立,但卻完全統(tǒng)一的概念,結合在一起,達成辯證的統(tǒng)一。

第三,非遺是以人為載體的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成果一旦被人創(chuàng)造出來,它便脫離開人而獨立存在;而非物質文化則以人為載體、為主體,以人的觀念、人的知識、人的技能、人的行為作為其表現(xiàn)形態(tài)。比如說我們過年時的扭秧歌、踩高蹺、耍獅子等文化娛樂活動,它們既要通過人的身體動作呈現(xiàn)出來,同時也是為了人的自身歡慶、供人欣賞與人同樂而存在和流傳的;又比如景泰藍制作技藝,這種技能知識是通過人來實踐、傳承和表現(xiàn)出來的,它可以制造出無數(shù)的物,同時這些物又是要人來享用才能實現(xiàn)其特定價值的。因此,談論非遺保護時必然要涉及人,沒有人,就沒有我們談論的非物質文化,非遺始終是一種與人同在的遺產類型。可以說,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物為中心,是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的關鍵之所在。

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國內層面,人們都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非遺保護的核心在于人,尤其是傳承人群體。非遺的持久賡續(xù)、面向未來,主要依賴于我們對傳承人群體的關愛、保護和代代相傳。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建立“人類活珍寶”國家體系指南,以及關于建立“人類活珍寶”制度的指導性意見中分別指出:

實現(xiàn)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持續(xù)性保護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進一步發(fā)揚這些知識和技能,并將這些知識和技能傳給下一代。

盡管生產工藝品的技術乃至烹調技藝都可以寫下來,但是創(chuàng)造行為實際上是沒有物質形式的,表演與創(chuàng)造行為是無形的,其技巧、技藝僅僅存在于從事它們的人身上。

承載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技術或知識的傳承人是非遺延續(xù)的決定性因素。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遺政府間委員會在2015年12月第十屆會議上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倫理原則》:

確認了相關社區(qū)、群體和個人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地位,重申了“尊重其意愿并使之事先知情和認可”原則,旨在尊重利益相關方,確保各方全面、公正地參與一切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計劃和活動的權利,同時承認社區(qū)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中的中心作用。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也專門針對認定代表性傳承人(包括認定條件、認定程序等)、對代表性傳承人的支持措施,以及代表性傳承人應當履行的義務等內容做出了具體規(guī)定。

民眾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享有者,也是最直接的保護者、傳承者。不過,在非遺與人的關系論述中,我們還要注意界分兩種不同性質的“傳承人”:有些門類的非遺表現(xiàn)形式,比如傳統(tǒng)習俗、節(jié)慶活動等,是全民參與、全民傳承的,是大家共同的生活方式,人人都是傳承人。但是有些門類的非遺項目,其傳承主體并非是社會全體成員,比如傳統(tǒng)手工藝的技能是掌握在一部分有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傳承人手里的,全社會所有成員通過他們非遺活動的物化的成品,來欣賞和分享這份文化遺產。所以,全部的社會成員,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個保護和傳承大軍當中發(fā)揮著這樣那樣的作用,扮演著這樣那樣的角色。

進入21世紀,作為傳承主體的傳承人問題已成為非遺保護和傳承的核心問題。非遺是一種歷史傳承、群體享有和關注的共享文化,它不是今天的發(fā)明,也不是單純的個人創(chuàng)造。因此,我們的傳承人和實踐者群體在面對各類非遺時必須要樹立“公產意識”,具備“公有意識”,也就是說,非遺是一種公共文化財產。這種公產意識是建立在非遺本身特性的基礎上的,所以任何將其視為私有的觀念,以及企圖獨占的意識都是不可取的。

從“公產意識”的角度來看,我們所說的代表性傳承人實際上是延續(xù)文化傳統(tǒng)的志愿者,他們的傳承工作是建立在對文化的敬畏、真愛、情懷和責任基礎上的。有時,我們對工匠精神的認識常常局限在技術上,而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本質性內在因素,正是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恭敬和堅守,孜孜以求,不斷追求一個又一個的理想境界,把自己的全部知識、心力和情感都編織在所展現(xiàn)的技術中,創(chuàng)造一個自己可心又施惠于社會的理想境界。

現(xiàn)在,我們的各級政府都在非遺保護的工作框架下遴選、認定、批準和公布代表性傳承人,這是對傳承人的支持、關心和關愛,在為傳承人盡可能提供一切可能的保護非遺的便利條件。提出申請并被認定為代表性傳承人的人,類似于向公眾、向歷史簽訂了保護公共財產的契約,其核心和基礎是代表性傳承人的歷史擔當和責任感,他們要完成這一許諾。他們的榮譽感來自于作為志愿者而具有的榮耀感。簽訂契約,不代表他們對項目有不同于對其他傳承者的額外的專屬的權利,而在于有責任比任何人做得更用心、更努力,做出更多更優(yōu)異的貢獻。因此,保護具有“公產”性質的非物質文化,作為志愿者的傳承人群體要樹立和大力倡導契約精神。

當今時代,“功利”常常會壓倒“意義”,這往往會使我們在功利面前,短視地把為文化發(fā)展提供助力的傳統(tǒng)文化作為追逐功利的手段。在這時候,尤其要特別關注保護非遺,特別強調非遺的基質本真性,大力宣揚“公產意識”和“契約精神”。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今天,應該充分發(fā)揮非遺的可共享性的特點,充分發(fā)揮民族文化的全人類意義,使之為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發(fā)展提供良好基礎,使人類社會變得更祥和、更幸福、更多彩多姿。

  肆

進入21世紀,隨著非遺保護和傳承問題的提出,從“物”到“非物”的文化遺產觀念變遷,以及我們對非遺基本特性和保護方略認知的不斷深化,中國當前的非遺保護實踐正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

與“民俗”“民間文化”等概念相比,“非遺”是一個新鮮概念,使我們對傳統(tǒng)的民族民間文化有了更新的價值判斷,我們日常的生活方式,我們講故事、唱民歌、過年過節(jié),這些普通的日常生活都獲得了文化意涵,具有了重要的文化地位。整個社會對非遺的尊重意識、保護意識和傳承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護”和“傳承”這兩個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強調過,非遺保護喚醒了民眾對于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尊重、熱愛和自豪。而中國通過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和持續(xù)性地推動非遺申報和保護工作,也提升了我國在國際上的文化地位,我國與世界許多國家一道正在成為推動人類文化多樣性、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力量。

近二十年,特別指出,作為傳承主體的傳承人問題是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核心問題。過去歷朝歷代,對民間的手藝人不曾有過特別的尊重,講故事的人、演唱史詩的人大都沒有留下名字,他們不被歷史所關注。我們稱贊那些手藝人,稱贊那些非遺傳承者的智慧和技藝,只是贊嘆其成果的美妙絕倫,但不知他們究竟是誰。過去通常珍惜的是物,并不特別關注傳承者和他的智慧和手藝。所以,今天“傳承人”概念的提出和實際尊崇,是找到了非遺保護傳承的根。在這一保護過程中,傳承人有了榮譽感和自豪感,建立起了文化自信,甚至有了責任擔當。作為傳承主體,他們的觀念和情感也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些變化讓他們的技藝和智慧重新煥發(fā)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從前“自在”發(fā)展著的非遺現(xiàn)在被“自為”地加以保護和重視,這是我們這個時代一個特別重要的變化,它正在開創(chuàng)著一個全新的非遺保護傳承局面,我們記錄非遺、傳承非遺和傳播非遺的手段都出現(xiàn)了與過去大不相同的變化。

首先,數(shù)字化技術,尤其是錄音、錄像正在使非遺的記錄變得更加真實和完整。在過去的大部分時間內,我們的非遺都是“自生自滅”,通過口耳相傳等多種方式在民間“自在”延續(xù)和流傳,而少有人關注和記錄這些來自民眾的草根文化和生活方式。20世紀下半葉末,我們主要是靠語言和文字來解說作為過程性文化的非遺。而現(xiàn)在,隨著影音記錄手段日益平民化和普及,一些以往難以客觀描繪和忠實記錄的影像可以得到更好的呈現(xiàn)。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數(shù)字化技術也不是萬能的,其實有很多非遺必須通過身體實踐、言傳身教才能真正領悟。比如,普洱茶制作技藝傳承人李興昌去采茶,我們只看見他的手在采茶,看不到他手上細微的動作,并不知道他是怎么把茶樹上那一針一葉掰下來的;在蒸茶的時候,他把手往罐子上一搭,就知道溫度是否合適。所以,即使是數(shù)字化,也還不可能完全把知識傳達出來,但是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們可以用語言等多種信息技術的辦法加以補充。

其次,在非遺的傳承方面,我們傳統(tǒng)的師帶徒制度還在延續(xù)。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的傳承手段和方式也在涌現(xiàn),比如說非遺進課堂,非遺進校園等,學校通過開展相關的非遺教育課程將這些民眾知識納入正規(guī)教育體系,這樣的話,一些出類拔萃的學生就可能發(fā)展成為我們下一代杰出的非遺傳承人。從娃娃抓起的非遺教育正在拓充著非遺傳承的路徑,與過去相比,我們當前的非遺傳承是在用“兩條腿”走路:傳統(tǒng)的師徒制和正規(guī)學校教育并行不悖,這樣的傳承路徑也使非遺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年輕的新人身上得以更好地發(fā)揮。

再次,非遺的橫向傳播與其縱向傳承一樣重要。在這方面,我們取得了許多比較重要的突破。非遺的宣傳展示活動對推動非遺發(fā)展、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能夠發(fā)揮且已經發(fā)揮了特別巨大的作用。非遺的傳承與傳播,是非遺保護和發(fā)展的兩個翅膀,沒有有力的傳播,就不可能有持久的傳承。現(xiàn)在的非遺公開課、非遺旅游、非遺電商購物節(jié)、非遺扶貧,以及非遺扶貧活動優(yōu)秀單位和優(yōu)秀個人的評選,所有這些活動都極大地拓寬了非遺的傳播方式和渠道,提升了整個社會對非遺保護的關注、熱愛和積極參與,提高了非遺傳承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非遺傳播也為擴大傳承人隊伍,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當前,人們還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非遺的傳播不僅僅是相關機構和傳播單位的事,更是整個社會和我們每個人的事。非遺的傳播不是單純的信息翻制、轉換和廣泛散布,它還能夠喚起和動員社會力量;提升群體對非遺的價值評估和深厚情感;鼓舞傳承人群、激勵傳承,提升社會對他們的尊重;為未來廣大的傳承人群提供后備力量;促進非遺交流、借鑒,從而推動非遺的發(fā)展和推廣,等等。因此,非遺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更新著人們認識非遺、尊重非遺的觀念。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里,口頭傳統(tǒng)、表演藝術、儀式、節(jié)慶活動,廣泛的民眾知識與實踐等項目需要全社會上下一致、共同努力、熱愛尊重、守護與傳承,這些自不必說,其他如傳統(tǒng)手工藝等門類往往是通過物質形態(tài)呈現(xiàn)非遺的真實內涵。在這些非遺門類的當代保護實踐中,人們看待“物”與“非物”的觀念也在經歷著一個革新的過程。沒有非物質技藝的展現(xiàn),就不可能有這些物化的成品,享用這些物化的成品,也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這些物化的成品隨時代變遷而有所演進,其非遺內涵自然也會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順應時代的現(xiàn)實要求,經過一路的創(chuàng)造和再創(chuàng)造,不斷淘洗、琢磨、演進、發(fā)展而走到今天。傳承是在認真保護它的基質本真性的原則基礎上進行的,但不是墨守成規(guī),一成不變,永遠不越雷池一步。如果不回應現(xiàn)實生活的需求,不順應今天的現(xiàn)實生活,這份遺產就會僵死,不是我們拋棄它,而是它會拋棄我們。

但是我們在非遺保護實踐中也不能完全忽視“物”之于“非物”傳承和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在某種意義上,是整個社會共同推動了傳承人群體的手藝的傳承和保護,如果大家都不關心“物”,非遺傳承人的實踐活動就變得沒有意義;因為沒有市場,這些非遺項目的存在也就沒意義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也是通過傳承人創(chuàng)造的“物”保護和傳承了相關非遺項目。

近年來,我們的非遺保護工作又有了一個新的進展——“非遺+扶貧”。通過非遺扶貧,不僅使非遺的傳承活動和傳承群體日益擴大,還極大地拓展了非遺的社會功能。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在中華大地的各個角落,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有效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育扶貧對象本身的造血機能,只有這樣才能使貧困地區(qū)徹底脫貧、永久脫貧,走上致富的康莊之路。過去有很多說到手藝與貧富關系的民間諺語:“無藝如貧。”“手藝是活寶,走遍天下餓不倒?!薄皩W藝終身福,是藝不虧人?!狈沁z扶貧,就是要讓貧困人口掌握非遺的技藝,以藝致富,這才是徹底脫貧的長久之計。而這些非遺的技藝,正是他們以往就比較了解的、非常熟悉的,或者是曾經從事過的謀生手藝。所以,他們做起來相對說比較容易,能夠很快見效。我就知道有很多非常成功的實例,比如非遺的能人+農戶+合作社的形式,在很多地方的實踐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有效地改變了一些農村的面貌。

在我看來,非遺扶貧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效果是很好的。非遺扶貧改善了貧困家庭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們生活的信心和致富的信心。非遺現(xiàn)在已經構成了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目標的一個重要途徑。這些貧困地區(qū)往往還保留著傳統(tǒng)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說,非遺在這里還有著天然的深厚基礎,很多人在生活實踐或記憶中還保留著許多傳統(tǒng)手工藝的智慧和技能。我曾經和邊遠山區(qū)的漢族,以及海南島黎族、黔東南侗族、云南傣族等同胞交談過,他們不約而同地說以前過窮日子的時候,生活沒指望,沒信心,也沒有歡樂,情緒沮喪,看什么都不順眼??墒?,自從拾起了編織、刺繡、陶藝等非遺的手藝,不僅生活改善了,家里也有了笑聲。這些原來就會的手藝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面貌,也增強了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通過非遺扶貧,這些地區(qū)的非遺得以保護,得以傳承;同時,他們的致富也有了盼頭。

非遺在取得扶貧的效果之外,越來越積極地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發(fā)掘自身潛力,發(fā)揮應有作用,在保護自然環(huán)境、推進鄉(xiāng)村建設、繁榮市場經濟、構建社會安定和諧、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生活幸福感等諸多方面,都發(fā)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非遺自身的角度來說,保護和傳承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領地,非遺的社會評價得以提升,傳承人隊伍得以擴大,保護和傳承的意識得以普遍加強,非遺在廣大民眾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非遺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因為它在當代社會的活力旺盛而得到了延續(xù)和強化。作為歷史文化積淀的非遺正活躍在我們今天現(xiàn)實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我們珍視這份遺產,尊重和保護這份寶貴的遺產,感恩它給我們今天的生活帶來的豐厚滋養(yǎng),也正在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意義是深遠的,是長久的!

(注釋從略,詳見原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20年 第01期)

作者簡介:劉魁立,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民俗學、民間文學。

來源: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媒體融合背景下的非遺傳播演變和挑戰(zhàn)(陳睿)
#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快手有非遺
誰的原生態(tài)?為何本真性?——非物質文化遺產語境下的“原生態(tài)”現(xiàn)象分析
實現(xiàn)民間文化與產業(yè)化要素的“基因”重組
#民俗文化 禮儀!結婚送日子書繼續(xù)書寫!#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tǒng)文化
保護傳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2015-01-29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