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方的阿倫:獨立紀錄片導演,Skypixel 天空之城簽約攝影師,旅行自由撰稿人,自媒體【在遠方】創(chuàng)始人。獨立拍攝制作的《單倫單車游中國》和《圍城隨筆》紀錄片系列,既發(fā)現旅途中的【山河湖?!浚灿涗浽诼飞系摹敬髧∶瘛?。
導演|在遠方的阿倫
攝影|在遠方的阿倫
剪輯|在遠方的阿倫
今天放出紀錄片
《伊犁河谷·冬與春之歌》
《圍城隨筆》旅行紀錄片第七集
《伊犁河谷·冬與春之歌》,是阿倫導演于 2021 年 3 月 -4 月游歷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期間拍攝的旅行紀錄片,途徑博州的賽里木湖、木特塔爾沙漠胡楊,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伊犁河谷的那拉提山、庫爾德寧雪嶺云杉森林、 那拉提草原、昭蘇草原、特克斯,昌吉 101 省道、硫磺溝和棉田等地。
“在時凍若嚴寒,歸來恍如盛夏”,是這次旅行給他的最深印象。接連幾場的暴風雪不僅打亂了他的拍攝計劃,還凍結了天山南北以及伊犁河谷地區(qū)的所有農牧生產活動??梢哉f,這場來自西方的寒冷空氣對他和其他游客而言是何其的不幸;而且對于當時當地的農民和牧民來說也是影響深遠。但是當他返回上海重新開始拼接整個旅途的記憶碎片,剪輯制作紀錄片時才發(fā)現,他又是何其幸運的從新疆的冬季穿越到了新疆的春季,并且在這過程里見證了天山以北包括伊犁地區(qū)萬物開始蘇醒的蓬勃生機。
3 月底 4 月初的賽里木湖其實已經開始逐步解凍,湖面已經有了巨大的裂縫。這些冰裂縫分開了大塊的浮冰,浮冰又在強風和水流的作用下相互碰撞,不但在裂縫處隆起了大量的冰塊,還在岸邊堆積了一片片的藍冰。這種自然現象叫做【推冰現象】,其實在其他地區(qū)的高寒湖泊也會發(fā)生,整個景觀的持續(xù)時間不算太長也不算太短,只不過對于這個季節(jié)到訪賽里木湖的南方游客來說,這些藍色的冰塊已經足夠讓他們(和我)興奮。上圖中在破冰戲水的其實是兩撥候鳥,黑白相間的叫做鳳頭潛鴨,據說主要遷徙路線是從南方遷徙到中國的東北,但看這樣子貌似新疆也有;綠脖子的叫做綠頭野鴨,也就是傳說中家鴨的祖先,每年的遷徙路線是從長江以南往北飛行,有部分會繞過天山,在賽里木湖休整之后再前往西伯利亞濕地——這才是真正的漫長旅行啊。晚上的時候雪停了,風小了,我拿出相機打個哆嗦鉆出來想拍個星空啥的,發(fā)現我想多了,周圍是漆白的一片,所以只能拍個車,因為我覺得車燈在雪地里亮著還蠻好看的嘿,至少覺得遠遠看去像個房子,溫溫暖暖。木特塔爾沙漠的胡楊林,位于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托托鎮(zhèn)以北的托托河流域兩岸;既屬于【木特塔爾國家沙漠公園】,又處在【艾丁湖濕地國家自然保護區(qū)】范圍內。你別說,這個沙漠公園你手機地圖上還搜不到,我還是湊巧看見塊路牌才跟過去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鞏留縣東部山區(qū)的【庫爾德寧風景區(qū)】,是我此行最喜愛的地方之一。一個原因是我很喜歡未經雕琢過的原始林區(qū),特別是寒溫帶的針葉林;另一個原因,恐怕就是庫爾德寧最符合此行,我對早春的所有想象。冰雪開始消融,花朵逐漸綻放,庫爾德寧的雪嶺云杉似乎已從寒冬里醒來,我一開心,就在陽光把秋褲給脫了,但到晚上又給穿回來了。在庫爾德寧草灘草坡開放的【白番紅花】是新疆春季最早開放的花朵之一,但是卻被很多人誤認為是【頂冰花】。白番紅花不產花蜜,并且全株有毒,所以帶小朋友的各位家長要防止小孩兒誤食哈,你看!咱就沒這種煩惱。伊犁州的昭蘇縣處在一個神奇的地理位置上:北側是伊犁河谷內的烏孫山脈,南側則是天山中脈連綿的雪山——天山最高兩峰[托木爾峰]和[汗騰格里峰]聚集在此,孕育了新疆天山多條規(guī)模巨大的冰川。夕陽西下,牧民艾力莫一家的氈房上升起裊裊炊煙,遠處的城市則是昭蘇縣城。鞏乃斯河北岸的一個山脊上坐落著一個牧民的家,只要一出家門,眼前就會出現一幅無敵的雪山美景;遠處的群山就是那拉提山脈,如果你能翻過去,那么你一定會看到一片大草原,這片草原就是巴音布魯克大草原。鞏乃斯河北岸的山麓和山谷,密密麻麻的長滿了野生的杏林,就算不進杏花溝景區(qū),其實照樣可以在附近山谷里看到美麗至極的杏花。山谷里的帳篷是蜂農的家,門口的防雨布上曬滿了花粉——花期來臨,這是蜜蜂們最忙碌的時節(jié)。吐爾根鄉(xiāng)的杏花溝景區(qū)(下圖)
縱觀網絡和不少自媒的簡介,大都是說“新疆杏花溝是一片中世紀遺留下來的最大的原始野杏林”。這讓我感到相當的疑惑,因為“中世紀”一般指代的是歐洲古代和近代之間的一個世代,而這句話本身也沒提及到這里的杏樹是被誰傳播和怎樣傳播的,所以像咱這種吃瓜群眾結合上下文乍一聽,還以為是歐洲人過來給留下的呢。但根據新疆農業(yè)大學科研組的一份調查來看,通過對基因組的研究和對比,揭曉了伊犁河谷是普通杏種的發(fā)源地,其根源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三紀時期(開始于 6500 萬年之前),并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之中,伊犁地區(qū)的杏種不僅往天山以南傳播,還通過絲綢之路,將基因擴散至中亞和歐洲。可以說歐洲以及中亞地區(qū)的杏樹源自伊犁河谷,而杏樹和杏花從新疆一路向西,也見證了絲綢之路的繁興歷史。“我從來沒有在山區(qū)遇見過這么惡劣的天氣,也從來沒有在一個地區(qū)'最不適宜看風景’的時季到達此地,我從來沒有如此盼望過脫掉身上的秋衣秋褲......
我現在靠著一棵樹,坐在一個無人的山坡上:山坡的青草是綠的,身后的杏樹開滿了杏花,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我發(fā)誓,我也從來沒有見識過,新疆還有這么撩人心扉的春季....'
4 月 15 日下午
來自我的手機備忘錄
本期所有圖片與影像版權均為「在遠方」Aaron所有,拍攝不易請勿盜用,轉載請聯絡原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