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土豆 作品
首發(fā) 一個壞土豆 陪我的國一起逆襲
公眾號ID:iamhtd
注:
本文為 那些權謀、制衡與猜忌,解讀安史之亂 的續(xù)篇,可以獨立閱讀;
本文從獨立視角,解讀大唐帝國背后的秘密,從安史之亂剖析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的千年爭鋒的核心!
第一部分:安祿山終于造反了,除了李隆基,所有人都很開心!
第二部分:李隆基作死永無止境,終于將大唐拖入深淵;
第三部分: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千年爭鋒;
第四部分:從長城讀懂帝國的最大難題!
第五部分:大唐,從一開始就強敵環(huán)伺!
第六部分:帝國的極限,節(jié)度使,為什么是最好的選擇?
第七部分:李隆基,終于玩砸了,史詩級帝國的崩潰;
第八部分:突破農耕文明的極限,夢回大唐
自己最看重的愛將造反,生生打了自己的臉,李隆基茫然失措,還不愿意接受現(xiàn)實。但是不開心的恐怕只有李隆基一個人,其它所有人心里都憋著笑。各地的節(jié)度使都恨透了安祿山,恨不得殺雞宰羊慶祝:好你個昏君,這就是你天天給予重賞厚賜的所謂忠臣!哈哈,安祿山,等著,老子馬上出兵弄死你,我看你再得瑟。太子李亨臉上掛滿了憂慮,心里頭早就樂開了花:你個老糊涂,你信楊國忠,信安祿山,就是把自己兒子當賊一樣防著,哈哈,你也有今天。當然,最開心的還是楊國忠,簡直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悅,看到人就說:安祿山,你還敢造反,就憑你?摁死你就和摁死一只螞蟻一樣!此時的大唐,正是巔峰,開元盛世,萬國來朝,是世界的中心。李隆基已經算好賬了,這個時候的大唐,一共有50萬邊軍,8萬中央軍;他安祿山才20萬人。38萬人打20萬人,肯定能打贏,而且大唐人心所向,安祿山必然總叛親離。他們都沒有想到,這場動亂,終結了大唐的盛世,7年時間,整個大唐北方淪為戰(zhàn)場,人民流離失所,十室九空。安史之亂后,雖然大唐擊敗了叛軍,并且延續(xù)了近150年,但長期處于藩鎮(zhèn)割據的內戰(zhàn)狀態(tài),盛世再也不復存在。數天時間,安祿山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河北全境,這個時候,李隆基還在恍惚之中:他真的就造反啦?6天之后,等李隆基醒過神來,安祿山已經兵臨城下,打到了東都洛陽。高仙芝、封常清趕緊募兵鎮(zhèn)守洛陽,可是,不到15天,洛陽失陷。安祿山前鋒的兵力已經逼近潼關,過了潼關,叛軍將一馬平川,直指長安!安祿山的20萬邊防軍長期與彪悍的游牧民族作戰(zhàn),戰(zhàn)斗力爆表,豈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中央軍可以比擬?何況其它的30萬邊防軍和中央軍又不是說集中就集中,說跑過來平叛就平叛,做火箭也要時間啊。為了湊人數,高仙芝、封常清在長安和洛陽找了幾萬平民充軍,抵抗叛軍,那簡直就是過去送的,被安祿山切瓜砍菜一樣的剿滅了。長期經營和修筑,地勢險要,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潼關死死的把安祿山擋在長安前面。安祿山硬啃了一個月,恨不得拿牙齒咬,潼關紋絲不動,自己損兵折將沒有任何進展。對于任何叛軍來說,一定要快速打閃電戰(zhàn),把中央王朝拉下馬。因為時間在中央這邊,中央畢竟掌控著80%以上的錢糧和稅賦,況且自己妖言惑眾的所謂「清群測」的謊言,時間拖得越久,越不得人心。高仙芝長期不出兵,就在潼關防守,楊國忠心里先慌了。因為安祿山造反,打的旗號就是要除掉皇帝身邊的小人,這個小人就是他楊國忠。楊國忠一看你高仙芝為啥不出潼關與安祿山決戰(zhàn),又一想歷史,心都顫了。當年漢代時期的七國之亂,吳王劉濞造反,也是說要清君側,結果御史大夫晁錯就被漢景帝給殺了。你高仙芝長期不出戰(zhàn),不會是想和安祿山議和,最后說服李隆基,要殺了我祭天吧。于是,楊國忠加上監(jiān)軍太監(jiān),天天在李隆基面前說高仙芝的壞話。大唐還搞不定叛軍?還把洛陽給丟了?現(xiàn)在居然不敢出戰(zhàn)?此時的李隆基,心中又羞又怒又怕,早就失去了基本的判斷能力,結果斬殺了高仙芝。可憐高仙芝為大唐一代名將,戰(zhàn)功赫赫,就這樣死于楊國忠的讒言之下。接下來鎮(zhèn)守潼關的,是唐代另一名將哥舒翰,哥舒翰為大唐開疆拓土,與吐蕃的戰(zhàn)爭中屢建奇功,是不世出的良將。這個時候,一部分邊軍回防,加上征集的中央軍和臨時募集的兵丁,哥舒翰統(tǒng)兵20萬。安祿山絕對沒有任何可能性拿下潼關,最終會不戰(zhàn)而潰。但是楊國忠的命令是:趕緊給老子進攻,一天都別耽誤,否則高仙芝就是你的榜樣!最后將所有的精兵都潛伏了起來,就留下了5000老兵在潼關之外叫陣。安祿山的詭計,被久經沙場的哥舒翰一眼就看穿了,依然堅守不出。但是李隆基已經出離憤怒了,就他媽的5000敵軍,你傭兵現(xiàn)在數十萬還躲在潼關,你想干嘛?趕緊給老子出去打。萬般無奈,哥舒翰撫膺慟哭,倉促應戰(zhàn),以20萬臨時抽調的兵力對抗安祿山的20萬精兵。果不其然,哥舒翰被安祿山打得大敗,20萬兵力,就剩下8000人逃回了長安,自己也被俘虜了!朝廷人心盡失,上朝的官員不到百人,大家都想著卷鋪蓋走人了,李隆基肝膽俱裂!隨后,就是大家知道的馬嵬驛兵變、絞殺楊玉環(huán)、肅宗即位.....李隆基終于失去了皇帝的寶座,成為太上皇,因為自己曾經百般擠兌自己的兒子,最終也被自己的兒子百般擠兌,剩下的是幾乎被封禁的歲月;雖然在郭子儀等中興三杰的鼎力扶持下,唐軍用近8年時間最終平定了安史之亂,但整個北方已經生靈涂炭。因為南方完好無損,且大唐有別于大明,始終控制著南方的稅賦,且后面有唐憲宗、唐武宗等一批勵精圖治的皇帝,甚至于大唐在隨后的150年中興了三次,但始終無法扭轉頹勢,再也不會呈現(xiàn)萬邦來朝的局面。其中的一個關鍵局面是,安史之亂,讓所有的節(jié)度使看到了大唐的虛弱;我和吐蕃、突厥去拼命互砍,風險大收益低,那幫人都彪悍得很。在150年的大唐后期,就一直在設置節(jié)度使和削弱節(jié)度使的兩難選擇中左右橫跳,而最終,權力又落到了宦官的手中,終于在878年爆發(fā)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tǒng)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談到大唐由盛轉衰,節(jié)度使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所謂節(jié)度使,就是一個地方的長官,集軍、民、財三政于一身,幾乎統(tǒng)管區(qū)域所有事務,類似于民國期間的軍閥,幾乎已經可以看成一個獨立王國。所以,很多人談到大唐的衰落,都認為首先是李隆基昏庸糊涂,設置了這個崗位。李隆基設置節(jié)度使的時候,不過40多歲,正當盛年,他就糊涂到這個地步?我們今天在看古代的沿革,往往會陷入一種誤區(qū),用現(xiàn)在的管理和技術看古代的制度。同時,我們往往會忽視掉大唐所處的環(huán)境,就是強敵環(huán)伺!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爭鋒了數千年,這是古代軍政制度設置的重要標準。但是唐朝的敵人都被我們忽略了,我們認為大唐,實在是太強悍了!我們就記得安史之亂是內戰(zhàn),最后大唐被起義軍推翻。撥開歷史的迷霧,我們需要了解這個古代歷史上最強悍的王朝背后的秘密!古代為什么要修建長城,那么低矮的城墻,能阻擋游牧民族嗎?甚至有人說:修建長城,是中華民族沒有進取心的表現(xiàn)。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即使用我們今天的思維,我也想不到比修建長城更好的方法。就如同玩帝國時代一樣,除非點亮整個地圖,把所有的游牧民族全部清理干凈,否則,他們總會卷土重來。他們靈活快速的機動性,打不過總能跑得過,即使是在漢武帝時期,使用全國之人力與財力,也沒有將匈奴完全剿滅,只是讓他們遠遁而去。要知道,數百年之后,五胡亂華的起因就是匈奴貴族劉淵起兵于離石,史稱前趙。匈奴、鮮卑、羯、羌、氐.....沒有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追蹤系統(tǒng)、強大的機動能力,能搞定誰?其次,在古代的技術下,農耕文明永遠無法同化游牧民族。我們看長城的地圖,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長城,幾乎就是按照中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的這條線修建的。這并非歷史的巧合,而是因為,低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的北方,無法進行農耕。或者說這樣的地理環(huán)境和天氣環(huán)境,農耕文明無法存活,產量極低。這里的地理環(huán)境,只能適合游牧民族生活,根本無法進行耕作。而中原王朝的文化、政治、制度,全部是按照農耕文明的特點來的,追求的是編戶齊民,進行人丁管理。但是這一套東西,根本不匹配農耕文明,人家著水草而居,不斷的變化地點,怎么管理?所以,農耕文明的極限,是北上到400毫米的等降水量,就是長城!因為游牧民族有馬,他們跑得快,他們在廣漠的草原和大漠潛伏,隨時可以過來進行搶劫,讓農耕文明防不勝防!為什么農耕文明沒有馬,或者農耕文明的馬沒有游牧民族好?但這個問題對于游牧民族來說就不是問題,草原上到處是草,隨便吃,人家是零成本。所以,我想不出有比修長城更好的方法,有了長城,游牧民族人過得來,馬過不來,他們就廢了。而且長城能夠快速集結,并將所有的對游牧民族的貿易點有效的控制在朝廷手中,打擊走私商人。好了,以上我們說的是,農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千年爭鋒,是中國古代王朝永遠要面對的主要威脅。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大唐的獨特基因,大唐有別于漢,也有別于明,他是一個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的中心帝國。因為北方的長期戰(zhàn)亂,產生了大量的土地,公元582年,隋文帝楊堅頒在北齊、北周均田的基礎上發(fā)布均田令。隋唐的地域,跨度不限于400毫米的等降水量,深入到了草原、沙漠和高原的腹地。我們僅僅記得隋煬帝三次出征高句麗,但不知道隋朝和突厥長期作戰(zhàn),平定北方,楊廣,還是草原帝國的大可汗。而大唐在隋朝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李世民被稱為天可汗。因為有著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的兼收并蓄,大唐一開始就有著更為強烈的進取心。中亞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圍南至羅伏州「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國土面積達1237萬平方公里或者1076萬平方公里。可是,大唐已經深入了游牧民族的腹地,被強敵環(huán)伺。高昌、吐蕃、突厥、回鶻、南詔、吐火仙、小勃律、石國.....多到我們記不清,甚至于波斯!終于在武則天時期,大唐的外部防線在進攻的過程中,遭遇了一連串的打擊。吐蕃在幾次大會戰(zhàn)屢敗唐軍,一度占領安西四鎮(zhèn);「我國家開元、天寶之際,西陲青海之戍,東北天門之師,磧西怛邏之戰(zhàn),云南渡瀘之役,沒于異域數十萬人。天寶中哥舒翰克吐蕃青海,青海中有島,置二萬人戍之。旋為吐蕃所攻,翰不能救而全沒。安祿山討奚,契丹于天門嶺,十萬眾盡沒。高仙芝伐石國,于怛邏斯川七萬眾盡沒。楊國忠討蠻閣羅鳳,十余萬眾全沒。向無幽寇內侮,天下四征未息,離潰之勢豈可量耶?」以后的戰(zhàn)爭,將是與各族之間的來回拉鋸戰(zhàn)。但是,這里大唐所面臨的問題,絕非武則天和李隆基的能力問題!我們說大英帝國,疆域在最廣闊的時候達到3400萬平方公里。沙俄帝國,疆域最廣闊的時候達到2200萬平方公里。因為英國和俄國,是用工業(yè)時代的機動能力、軍備能力在進行管理;而大唐帝國是在用7世紀的農耕文明管理這個廣袤的帝國;以為公元7世紀的技術,如此大的版圖,僅僅在后勤運輸這一塊,已經難以承受,從江南運一升米到漠北,成本已經是30倍甚至50倍以上!而且我們說過,農耕文明的管理制度,租庸調、編戶齊民等根本無法管理游牧民族,最適合游牧民族的始終是部落首領制。所以,在幾百年的歷史中,如突厥,臣服后反叛,反叛后再臣服,或者分裂成數個敵人。我曾經推薦過一本書「全球通史」,這本將全球歷史分割為1500年前的世界和1500年后的世界,歐洲人的大航海殖民將全球聯(lián)系成了一個整體。但事實上,歐亞非成為一個整體從漢代時候的絲綢之路開始。大唐僅僅所面對的突厥,就已經不是簡單的游牧民族,而是走就走上了國際化的道路,是一個超級強敵。突厥,和中亞古老的族群粟特人聯(lián)合「安祿山就是粟特族生意人,販賣馬匹出生,精通9國語言」,走上了國際貿易的道路,粟特人將東方的商品沿著突厥草原,一直送到波斯,再到歐洲,粟特人,為突厥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讓突厥整合成了一個強大的草原王國,在幾百年的歷史上,死而不僵,一直是大唐的強勁對手之一。而且,在這個時候,大唐的府兵制和傭兵制,都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帝國要求了。大唐的府兵制,起源于隋,簡單來說,就是給士兵發(fā)土地,士兵平時種地,戰(zhàn)時當兵,拿一個長矛和弓箭,其它的國家來管,而且士兵不用服勞役。府兵制不僅節(jié)省了國家的軍費開支,還保障了經濟農業(yè)建設。第一,土地兼并是中國古代王朝的通病,到了李隆基時代,伴隨人口的快速增長,早就沒有土地可以發(fā)了。第二,帝國的疆域已經擴展到了草原的腹地,這個時候哪里有地可以分?分高原和草地?第三,如果讓普通的步兵和游牧民族去打仗,這個時候9成打不贏。在大唐剛立國的時候,突厥頡利可汗率領數十萬大軍,一路攻殺至長安城下,李世民不得以親自出面議和,才解決了這一次危機。但這也充分說明,平時耕地,戰(zhàn)時出征的「民兵」,可以平定內亂,但無法和游牧民族一較高下。當然,4年之后,李世民就一血前恥,大敗突厥,并俘虜了頡利可汗,這就是后話了。既然府兵制無法滿足大唐的要求,很快,募兵制就成為大唐的主流。李隆基時代開始,就開始征募職業(yè)士兵,國家發(fā)工資,給裝備,給糧餉,這樣很快就有了一支強有力的軍隊。但是很快的,李隆基就發(fā)現(xiàn)這樣玩不轉了。士兵的工資,大唐還勉強能夠承受,最痛苦的就是后勤補給。經過了南北朝的長期戰(zhàn)亂,北方幾百年生靈涂炭,大唐的經濟中心已經在江南了,蘇州等地區(qū)是全國的重要補給區(qū),即使是廣州,這個時候也成為了全球的海洋貿易中心。從江南地區(qū)將糧食物資運送到邊陲?即使到了今天,很多快遞都不愿意送呢!這樣的運輸難度根本不足夠支撐大唐的邊疆戰(zhàn)事,遲早會把帝國的經濟拖到崩潰!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李隆基時代,面臨東北、漠北、西北、西南的四面敵人,全國一共設置了9個戰(zhàn)區(qū),要如何做到計劃的準確性才能保證每個軍區(qū)的士兵能得到補給和裝備?即使到了1000多年后,有計劃委員會這么個組織,也足夠他們頭疼了!于是,李隆基最后做出了決定,設置節(jié)度使,統(tǒng)管當地的民政、財政和軍務。一旦節(jié)度使有了收稅的權力,就離軍閥不遠了!從理論上來說,大唐一共設置了9個節(jié)度使,相互制約,并進行合理的調度和輪崗,是沒有大的毛病的。然而,在安祿山的超級馬屁功夫下,李隆基最終糊涂昏聵,讓安祿山擁有了近20萬強大兵力,占到了全國的2/5,最終釀成了大禍。安祿山一個人任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幾乎就是平盧、范陽和河東三大重要邊區(qū)的土皇帝,對領域內的各種人士、軍備簡直是信手拈來;而且,安祿山的轄區(qū)已經深入到了河南腹地畢竟陜西,到洛陽咫尺之遙,其它邊區(qū)的節(jié)度使即使想過來救援,時間也來不及;而內陸的8萬中央軍,又如何是是久經沙場的邊軍的對手?所以,到了宋代,趙匡胤死死的記住了安史之亂的教訓,對軍隊的監(jiān)管到了極限,將所有的精銳士兵編為京城禁軍,走向了極端,這就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而安史之亂最大的禍害,就是安祿山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讓所有的節(jié)度使看到:隨后,大唐的各鎮(zhèn)節(jié)度使再也無法讓中央做到如手指臂,如臂指手,而是在削番和設置節(jié)度使之間不斷橫跳。而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各鎮(zhèn)節(jié)度使救援中央,導致邊防空虛,各地烽煙四起,最后大唐的疆域收縮到了550平方公里。大唐,是一個流光溢彩的時代,是一個雄心萬丈的時期,在安史之亂后,至少涌現(xiàn)了3代雄主,希望中興大唐。所有能開啟中興的皇帝,首要的成績,就是遏制了節(jié)度使的野心并削減他們的權力,并有了李愬雪夜襲取蔡州,擒獲吳元濟之役的傳奇之戰(zhàn)。但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跳出與節(jié)度使博弈的輪回。好在江南一直平穩(wěn),為大唐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稅賦,最終續(xù)命150年。大唐,是一個讓中華民族目眩神迷,讓我們無限崇拜的輝煌時代。我們今天說的民族復興,復興就是漢唐時的輝煌業(yè)績。而大唐的博大精深,海納百川的精神,更是超越了時代,永遠釋放著奪目的光彩。大唐節(jié)度使的設置,并不能說是一次完全的失敗,而是一個雄心萬丈的傳奇帝國的不斷嘗試與實踐,去努力完成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的融合。我們永遠不能用今天的技術去評判大唐,因為我們早已突破了農耕文明的極限。因為大唐的管理難度,超越了任何一個朝代,而這個難度,真是來源于大唐的不懈追求!所以,大唐囊括了大宋的全境,或者說大宋的版圖是大唐的腹地,由于不斷的開拓創(chuàng)新,勇于進取,大唐的內陸,才保得了近300年平安!壞土豆工作室已開始全面招聘。
現(xiàn)在的文章都是壞土豆一個人寫,太累了,希望有深入研究的歷史專業(yè)的同學加盟,一起對歷史進行研究和探討,碰撞火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