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理論:怎樣拍攝清晰的照片
初學攝影者都知道,要拍攝一張清晰的照片,一般須做到:采用較高速度的快門,將光圈由最大口徑縮小四級;要有大量光線照射到被攝對象上面,被攝對象要保持靜止不動;三腳架要放穩(wěn),按快門時動作要輕等等。然而,即使注意了這些,很多有經(jīng)驗的攝影師仍覺得拍出的照片不夠清晰。一些攝影家也認為,拍攝動態(tài)照片,最難掌握的是照片的清晰度。那么,造成影像模糊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英國攝影家D·林奇指出:“攝影最有趣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是綜合了多種因素,一個因素總是影響著另一因素。就影像清晰度來說,曝光組合的選擇就能影響消晰度。當討論到影像清晰度時,很多攝影者首先想到的是聚焦問題。然而,林奇卻認為:“照片之所以不清晰,除了聚焦這一因素之外,還有一系列其他的因素。如被攝體的移動、相機的震動、鏡頭的污染、景深不夠、曝光過度、光滲、顯影過度、膠片或鏡頭上有潮氣等等。
具體來說,造成影像模糊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由于拍攝動體題材時快門速度太慢,結(jié)果造成影像虛動。動體動作越快,快門速度越慢,影像模糊得越厲害。美國攝影家凱普勒曾介紹了鑒別是否由運動導致照片中影像模糊的方法:“在照片中,如果部分景物模糊,尤其是某些形成一定角度的部位似乎更明顯,那么,調(diào)焦不是主要原因,而是運動造成的。如果僅僅是主體模糊,而主體又是活動著的、搖晃的(如野外擺動著的樹或花)或運動著的物體,那么這種模糊現(xiàn)象就是主體運動造成的。
凱普勒告誡攝影者:“不要以為使用了1/125秒的速度就能像某些表格上說明的那樣能足以抓住動體,除非你使用高速閃光燈,否則,不可能把動體拍攝得像靜物一樣清晰。即使用l/1000秒拍攝奔跑著的足球運動員,在放大了的照片上,其清晰度也不如這個球員站著不動時的照片。”當然,如果用足夠快的快門速度,還是能把任何動體拍攝清晰(此時,拍攝者的反應也要相當快)。這里,關(guān)鍵是要注意運動者與相機所成的角度。例如,要拍攝5米以外一個正在跑步的人,如那人跑步的速度是3米/秒,且方向與拍攝者的視線.(即相機的方向)成90º角,那么,使用50mm鏡頭,便須使用1/3500秒的快門速度·拍攝。這樣呈現(xiàn)在照片上的影像模糊范圍(可容許的不清晰程度)將是0.03mm左右,相當于35mm單鏡頭反光相機景深表所采用的標準。然而大多數(shù)的相機都沒有這樣快的快門速度,補救的辦法是將你的視線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角度減為30。,這樣只要使用1/1750秒的快門拍攝,就可得出同樣的清晰效果;如再將視線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角度減為10。,那么只要使用1/500秒快門就夠了。當然拍攝時要同時兼顧其他使照片清晰的要點。D·林奇歸納出了拍攝較為清晰的動體照片必瑣注意的三點:一是動體的速度不是太快;二是如果動體的速度很快,那么不要使運動成為相機前的橫向運動;王是如果動體是快速橫向運動,那么就用最快的快門速度,拍攝距離要盡可能遠一點。林奇對于這三種情況認為:第三種可能用途最小,因為出現(xiàn)在膠片上的影像可能太??;第二種也許既能產(chǎn)生清晰的影像,又能表現(xiàn)動感;第一種要取得好的效果,大概不會有問題。
造成影像模糊的第二個原因是焦點不實,或者說被攝體處在焦點之外。相機調(diào)焦不當,就會使拍攝的景物模糊,甚至整個畫面沒有一處清晰的地方,在被攝體的各部分之間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并使強光區(qū)域的四周發(fā)虛。
以下幾種情形往往會導致焦點不實:
1.由于粗心、匆忙而造成調(diào)焦不準或沒有調(diào)整焦點。這種缺點隨著經(jīng)驗的增加是不難加以克服的。
2.由于視力的障礙導致焦點不準。對于視力不佳的攝影者來說,最好是在取景器上安裝視力調(diào)整鏡片。
3.對自動對焦的相機使用不當。一般這類相機的自動焦點是對準畫面的中心區(qū)域的,如果拍的是兩人握手的畫面,那么
焦點往往會從兩個人的中間對到遠處的背景上去,結(jié)果主體反而不清楚了。解決的辦法是把取景器的自動對焦區(qū)域?qū)逝臄z對象,或者運用相機上的自動對焦記億鎖。有人甚至認為自動對焦相機根本靠不住,尤其是那類不可更換鏡頭的“自動對焦”袖珍相機。因為據(jù)相機設(shè)計入土透露的信息表明,這種相機幾乎沒有一架能自動對焦。它們只能完成區(qū)域?qū)?;一般鏡間快門相機使用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分被動式和主動式兩種。被動式自動對焦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是比較被攝物體的相位或分析其反差;主動式自動對焦系統(tǒng)是在曝光前由相機發(fā)射出一束紅外線,遇到物體后反射回來,再由相機讀取,并據(jù)此控制鏡頭的移動。早期的“自動對焦”鏡問快門相機,多數(shù)有4個對焦點,加上這類相機常用的廣角鏡頭,景深本來都很大,因而基本能獲得足夠的清晰度。但是,要相機精確地對焦在被攝物體的平面上,只能靠運氣。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能滿足于對焦在景深范圍之內(nèi)。較新式的鏡問快門相機,通常設(shè)有多于4個(有的多至8個以上)的對焦點,這樣,取得較佳畫面清晰度的可能性也越大。然而,如果希望隨時都取得極銳利的清晰度,恐怕仍會大失所望造成影像模糊的第三個原因是相機在拍攝時因持握不穩(wěn)而產(chǎn)生振動,結(jié)果即使是靜止的被攝體也會表現(xiàn)得模糊不清。
一般來說,手的顫動速度大約是每秒5mm,頻率是每秒約20個循環(huán)以下;移位的范圍是0.25mm,而如果手部左右顫動,跋卷也會左右移動,使用1/250秒快門,移動的范圍只是0.02mm,問題還不大,但如使用1/125秒快門,移動的范圍也倍增,就會影響照片的清晰度。因而,練習持穩(wěn)相機或使用三腳架,是拍得清晰照片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有人認為氣流也是影響照片清晰度的一個因素。如透過氣流拍攝,會使影像不清晰,遇到此種情形應該設(shè)法避開。大氣霧霜也會使照片缺乏反差效果,反差低的照片,也會給人一種欠清斷的感覺。反之,一張高反差的照片,邵使對焦略有不實等,也會給人較為清晰的感覺。因而稍微提高反差效果,也能在視覺上提高照片的清晰程度。
據(jù)有人分析,另一影響照片清晰程度的因素是來自膠片。這里不是指膠片的微粒效果或感光程度,而是指膠片在曝光時是否保持平直和靜止不動。如果鏡頭景深小的話,膠片稍有彎曲,照片中影像就會顯得模糊。研究表明,如果35mm膠片放在膠卷盒內(nèi)已有一小時以上,而很快將膠片拉卷并曝光,膠片最有可能變得彎曲。如能將膠片再拉卷十下才開始曝光,膠片便不會變得彎曲。當然,如時間許可,最好是拉卷好膠片后相隔一段時間再開始拍攝,膠片便會更平直。另一方面,使膠片在曝光時保持靜止不動也很重要。照片曝光時要注意不要讓拇指靠在卷片扳手上,以免手指的壓力使膠片位置移動。一般膠片在拉卷后常會略微回彈,此時按快門,照片便會顯得不清晰。用自動卷片相機連續(xù)拍攝的照片,后幾張往往不如第一張來得清晰,就是這個道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