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為剛開始資金量比較小。當然也因為一些曾經(jīng)看好的股票跌得血本無歸(例如華融),養(yǎng)成了分散小部隊小倉位的習慣。
最后,我的券商傭金免5,某種意義上也縱容了我做小額交易的壞習慣。
現(xiàn)在資金量已經(jīng)到百萬級別了(當然也就剛過線)。但每筆股票交易一般也就在5000~8000之間,即使多次補倉也不超過3W。轉債每筆也是五六十甚至更低,單個轉債總持倉也不超過小額剛兌線。
時至今日,股票持倉和轉債持倉都有上百個左右。
這樣的好處無疑是總體上足夠安全,不會重倉踩雷,除非股災,否則每天持倉都有紅有綠,高拋低吸不亦樂乎。
缺點就是操盤太忙,看不過來,畢竟是業(yè)余看盤的,還有就是收益率總體上跟著大盤走,即使大牛股也沒啥大倉位。
當然歸根到底是對持倉缺乏信心,問題是在大A,信心有用嗎??尤其是對單個股票。現(xiàn)在隨著年齡變化,覺得這毛病多少還是得適當改一下,要不然吃不消。
大家能不能給點意見建議?或者說說自己的資金量對應的持倉結構。
謝謝
PS:一些朋友提到買指數(shù)基金或者行業(yè)ETF,這方面確實考慮過,優(yōu)點么不用說了,缺點一是不能打新股,前幾年確實在新股上收益不少,這兩年新股收益很少,但還是有點思維慣性。
二是當初在ETF上吃過大虧,某ETF持有一個停盤股票,因為基金被贖回比較多,原來停盤股只是ETF的一般倉位,到最后變成了ETF的第一重倉(因為不能賣出這個股票),結果復盤后連續(xù)跌停,帶動凈值暴跌,也算遇上了黑天鵝。從此多少有點一朝被蛇咬。當然我也在想,要是ETF基金份額比較大,分開多買幾個,應該不至于再次倒霉吧。
最后,有時候總想試試自己能不能比ETF基金經(jīng)理更強,比如同樣看好煤炭股,可以選擇煤炭ETF,也可以選擇煤炭股中彈性比較大的幾個股票。白酒股,銀行股也是如此。當然最終結果很難說了。
易爾奇
集中或者分數(shù),還是見仁見智。不能既要又要還要吧?
畢竟,就我個人而言:分散是對無知的保護,分散是對無常的敬畏。
白湖水
集中還是分散,是爭論不休的話題。經(jīng)過了這些年的摸索,看了國內外投資大家們的著作和經(jīng)歷,我有了一個哲學性的答案。
有多大的把握,給多大的倉位。巴菲特崇尚集中投資,說過分散是對無知的保護。沒錯,絕大多數(shù)散戶最需要保護。
施洛斯崇尚分散投資,持有大幾十支股票。同一個老師、同一個老板教出來的學生和徒弟呀。
因為巴菲特對公司研究的透,有重倉的底氣。實在不行,可以加倉,進入董事會,再不行,威脅控股公司,重組董事會。最終,董事們會從了巴菲特。
施洛斯是一個老好人,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基本上不會拜訪公司,避免跟人發(fā)生沖突。他曾經(jīng)說過,我就買了幾萬股,還要跟大股東打官司犯不著。
有把握重倉,沒有把握輕倉,就這么簡單!
陪伴成長
“盡管我總體上擁有1400只股票,但我將管理的麥哲倫基金的一半資產(chǎn)投資于100只股票,將2/3的基金資產(chǎn)投資于200只股票,將1%的資金分散投資于500只目前只能算是二流投資機會卻有可能在以后成為一流投資機會的股票,我定期監(jiān)視追蹤這些股票的發(fā)展變化?!?-- 彼得 林奇
分散持倉本身不是問題,但是倉位需要同預期收益和預期風險進行匹配 。。。
hhw_3
首先,對于每一個投資標的自己應該清楚屬于哪一大類,明白安全屬性;然后,根據(jù)風險程度、預期收益等策略決定持倉比例,而不是均分的攤大餅。例如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投資思路,即:
第一層(頂層):考慮大類資產(chǎn)配置(僅限于可交易類的流動性資產(chǎn),房產(chǎn)、保險不在此討論),考慮因素為股票、可轉債、固收+、現(xiàn)金等投資品的權重配比。
第二層:在選定大類資產(chǎn)配置的基礎上,投資配置采取分散攤大餅,擇優(yōu)重點配置優(yōu)勢行業(yè);滬深市值配置比例;高收益分紅股票持倉占比等;
第三層:最后是個股操作策略??紤]因素包括:衛(wèi)星倉位配置自己看好的行業(yè);跨市場的風險對沖(國內、國外、商品)等。
這樣,雖然持有幾十上百只投資標的,在自己投資框架內,絕大部分不需要頻繁操作、看盤,也就是每天打新,定期(季度、半年)跟蹤一下大類配置比例、行業(yè)配置是否合理就可以了。
可期可夢
集中你就慘了,不出意外會跌到你想不到的程度,崩潰割肉,還是就這樣吧。
超弦資本
分散是對無知的保護,要是你重倉了,更加心態(tài)不穩(wěn)。其實你分散就說明了你求穩(wěn),既然求穩(wěn)了,要那么高收益干嘛。
cdhr
持有一只,風險100,持有兩只50,可以算算,或者搜索一下,大概20只左右就合適了,滿倉單調很爽很刺激,就是容易失眠。
十年且悠長
這不是個習慣的問題,而是策略的問題。既然已經(jīng)如此分散,何不直接搞指數(shù)基金,既然都搞指數(shù),何不搞期指?用等值期指替代持倉市值,空閑出來的資金拿去理財或者手癢的話隨便小倉位玩玩。效果上應該和非常分散的持倉差不多,但是可以額外吃到貼水和理財收益,化繁為簡,不但干得少了,賺的還多了。
東楚散漢
分散好?。∽銐虬踩?,足夠冷靜,足夠全倉。條件單伺候足夠悠閑。這個策略牛市能跟上指數(shù)就不錯了,熊市輪動絕對遠超指數(shù)。我總怕自己分散的不夠,因為多次吃虧以后,我漸漸收起了自己的貪婪。
solino
各有各的好處。分散的好處:
1.踩雷損失不大,總體上對買有利于重倉。
2.對轉債期權價值而言,標的多多益善。指數(shù)期權標的太少是硬傷。
壞處是規(guī)避不了系統(tǒng)性下跌,也不利于深研,但對轉債都無所謂。
集中的好處:
1.股票需要嚴肅面對,深研是必須的,適合集中。
2.系統(tǒng)性風險分散規(guī)避不了,那還不如集中投幾只熟悉的自己認為不會死的股票。
說到底,股票還是不敢重倉,情愿少掙,不想死去。
mx2007
轉債可以采用極限估值法來計算買入倉位,比如看好的一個標的,預計最低100,從現(xiàn)在開始買入,下跌到100的過程中分三次買入,總倉位占20%,這樣你第一次可以買到3-4%。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