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德意志精神的象征(附照片)
□李永平
在荷爾德林之前,歌德被視為德意志精神的化身,其地位之崇高,幾乎無人能夠撼動與替代。但20世紀自荷爾德林復興以來,歌德與荷爾德林,究竟誰能夠代表德意志精神,成了人們經(jīng)常提出的問題。
20世紀初,最先引發(fā)荷爾德林復興的哲學家狄爾泰,幾乎將歌德與荷爾德林比肩而立,艷稱后者“是歌德以來最深刻的德國抒情詩人”。迄至上世紀30年代,德國學者鮑姆勒在他的《希臘與日耳曼》一文中已骎骎乎將荷爾德林抬高到歌德之上,他說:“對于所有時代來說,歌德就是他自己。而我們崇拜荷爾德林,他是我們命運的化身。他的道路就是德意志精神的命運之路。他經(jīng)過希臘找了返回日耳曼的道路。”更有甚焉者,則是海德格爾,在他的哲學“轉(zhuǎn)向”之后,荷爾德林成為其思考的中心之一,他試圖通過對荷爾德林詩歌的闡釋,來發(fā)揮自己的思想。荷爾德林也因此被海德格爾提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謂其為“詩人中的詩人”。在所討論的德國詩人中,海德格爾幾乎很少提及歌德,顯然在他的心目中,荷爾德林要高于歌德。海德格爾之所以有這樣的評價,乃在于他把人類的歷史或西方的歷史看作是存在的歷史,在這一歷史中,就超越和克服西方形而上學而言,荷爾德林比任何人都走得更遠,即使尼采和里爾克都瞠乎其后,歌德則更無論矣。
近代以來,形而上學已彌漫歐洲,其最尖銳的表現(xiàn),即技術統(tǒng)治了全球,西方文化處于危機之中。海德格爾認為,德國人的使命是“扶大廈之將傾”,拯救西方于危難之中,而荷爾德林則指出了一條拯救并走向未來之路。因此,荷爾德林不僅是“詩人中的詩人”,亦是德國人中的德國人。在1943年荷爾德林逝世100周年的紀念演說中,海德格爾稱荷爾德林塑造了“德國人歷史本質(zhì)的未來”。
海德格爾當然是從自己的思想視角作此評價的,但此一評價“雖不中亦不遠矣”。確實,在荷爾德林的詩歌中,詩人不斷地談及德意志和德意志人的使命,這不僅體現(xiàn)在諸如《致德意志人》(AndieDeutschen)、《德意志人的歌唱》(Gesang des Deutschen)、《耳曼尼亞》(Germanien)、《德意志之歌》(Deutscher Gesang)等直接標明“德意志”和“德意志人”的詩歌中,而且也體現(xiàn)在《面包與酒》(Brotund Wein)、《歸鄉(xiāng)》(Heimkkunft)、《萊茵河》(DerRhein)、《多瑙河源頭》(AmQuelle der Donau)詩中。在這方面,歌德的作品和言談固然經(jīng)常涉及德意志與德意志人的民族性格和氣質(zhì)的問題,其中不乏褒貶,但我們在他那里卻很少看到像荷爾德林那樣的詩歌。
如果我們對歌德與荷爾德林稍作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各自的性格氣質(zhì)和生活命運可謂大相徑庭。在荷爾德林所處時代,做一個詩人是十分艱難的,要想“鬻文為生”,生活幾乎難以為繼,像歌德那樣,既從事文學寫作,又在宮廷為官,過著優(yōu)渥生活的詩人,實在是鳳毛麟角。與享盡無上榮寵,聲名滿天下的歌德相比,荷爾德林則是顛沛流離、窮困潦倒,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也不斷受挫。歌德長荷爾德林20多歲,文學創(chuàng)作達60年之久,荷爾德林則只有短短的十多年,就陷入了精神分裂。他的那些被后人美稱為“德國詩歌中最寶貴財富”的后期詩歌,則大多塵封箱底,不為人知。對于荷爾德林,歌德一直以晚輩視之,他承認荷爾德林的詩才,卻對其甚為得意的“索??死账狗g”,不敢恭維,極盡嘲笑,以為“譯筆不通”,幼稚至極。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荷爾德林雖然同其時代的眾多詩人一樣,對歌德敬仰有加,但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從一開始就沒有追慕歌德,而是更多受到克洛卜史托克詩風的影響。與諾瓦利斯、弗·施萊格爾、蒂克的野心一樣,荷爾德林也想在詩歌上超越歌德。兩人之間,歌德興趣廣泛,博學多方,在詩歌、戲劇、小說,甚至自然科學上,都有卓越的建樹。而荷爾德林則興趣單一和“專精”,多在哲學和詩歌上深入開掘。他的詩歌,尤其是后期詩歌,與歌德的詩風大異其趣,就其詩歌的張力和思想的深度而言,荷爾德林顯然逾歌德而上之。
盡管歌德與荷爾德林二人在性格、氣質(zhì)和詩風上頗不相同,但他們在思想上也有頗多暗合和相似之處。這種暗合和相似,在根本上乃是他們對德意志精神的共同塑造?!暗乱庵揪瘛痹诒举|(zhì)上表現(xiàn)為“浪漫精神”。
伽達默爾認為,德國有一個悠久的人文主義傳統(tǒng),而貫穿于這個傳統(tǒng)的就是“浪漫精神”?!袄寺瘛辈煌凇皢⒚删瘛保诮邮堋皢⒚伞钡乃枷肱c價值的同時,德國哲人和詩人亦對其進行了批評和糾正,提出了“更高啟蒙”的要求,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德意志精神氣質(zhì),即“浪漫精神”。正如狄爾泰所言,正是在18世紀末產(chǎn)生的浪漫精神塑造了“德意志民族全部的心靈生活”。此“浪漫精神”,在外延和內(nèi)涵上,要比作為文學流派的“浪漫主義”豐富得多。
在文學史中,歌德與席勒被并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代表。但文學史的視角常常會使我們局促于狹義的認識,而忽視了更深更廣的方面。歌德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對“浪漫”的那句評價:“古典是健康的,而浪漫是病態(tài)的”。長期以來,我們卻習焉不察,誤解甚深。實際上,歌德是在客觀精神與主觀精神的意義上,來揄揚古典,批評浪漫的。在他看來,一切主觀的東西都是不健康的,而浪漫恰恰體現(xiàn)了這種主觀性。然而,我們看到,他并不是對德國“浪漫精神”的批評。因為,德國“浪漫精神”在本質(zhì)上,恰恰追求的“綜合”和“和解”,它與古典文學的精神旨趣,根本上是一致的。故從文學史研究的意義上,德國古典文學與德國浪漫主義可能有風格上的差異,但從思想史的意義上,二者都共屬于“浪漫精神”。
在這方面,可以說,歌德與荷爾德林以不同的方式塑造了德意志精神的基本內(nèi)核,即“浪漫精神”。所謂“浪漫精神”,當然是博大精深,限于篇幅,不可能在此作深入闡發(fā)。但我們不難于其中看到,“萬物一如”的思想乃是德意志“浪漫精神”的一個基本元素,而恰是在這一點上,顯示了歌德與荷爾德林精神上的內(nèi)在連接點。
德國“浪漫精神”的一個重要的旨趣,就是它對“理性”和主體自由的批評,試圖克服近代以來的人與自然的分裂,重建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這一旨趣,在歌德的作品中隨處可見。歌德并不截然反對“理性”,但他對將一切都置于理性的法庭之前來審判,卻是不能茍同和不滿的。在《威廉·麥斯特》中,他寫道:“用理性來除我們生存的總數(shù),沒有一次除盡,總剩下一個奇異的小數(shù)?!崩硇砸赃壿嫼颓逦裕ㄟ^知識(科學)將生命和豐富的自然簡化了,使人脫離了活潑潑的生命,如《浮士德》中對皓首窮經(jīng)、與世隔絕的老年浮士德的描寫。歌德曾寫過一首詩《自然》,表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大自然,我們被她包圍和吞噬——既無法擺脫她,又不能深入其內(nèi)?!盐覀兗{入她的循環(huán)舞蹈?!磺腥嗽谒闹虚g,她也在所有人中?!?br> 歌德關于“理性”以及“人與自然關系”所表達的思想,與荷爾德林甚為契合。同樣,荷爾德林亦認為,“理性”是“冷冰冰的”,剝奪了一切活生生的東西,正是“理性”將人與自然分裂開來。在小說《許佩里翁》中,荷爾德林寫道:“我在你們那里變得真正理性起來,學會把我徹底地與我周圍相區(qū)別,現(xiàn)在孤立于美的世界,被這般拋出自然的花園,我曾經(jīng)在那里生長、盛開,而今枯萎在正午的烈日下。”荷爾德林詩的全部旨趣,就在于重建人與自然統(tǒng)一:“與生命萬有合一,在至樂的忘己中回歸自然宇宙,這是思想和歡樂的巔峰,它是神圣的峰頂,永恒的安息地?!?br> 在看待自然,以及重建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上,歌德與荷爾德林都強調(diào)了“詩”的重要性?!霸姟背蔀樗麄兛创驼J識萬事萬物一種基本方式。荷爾德林認為,詩是一切的源頭,甚至科學也應建立在“詩”的基礎上,“只有詩將超越其他一切科學和藝術而永恒存在”。作為自然研究者,歌德反對近代以來將自然數(shù)學化方式,而是以詩性的直觀來把握自然,從而理解自然的變化、整體性和統(tǒng)一性。
無論是歌德還是荷爾德林,都充分表達了“萬物一如”的思想。歌德不僅強調(diào)萬物的“變化”、對立和差異,同時也強調(diào)了差異中的統(tǒng)一,和統(tǒng)一中的對立。在歌德看來,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例如,《個體與全體》、《無常中的永續(xù)》、《二裂葉銀杏》等詩歌都表達了歌德的這一思想。歌德總是從自然的整體中,去解釋個體的存在:“為了置身于無限之中,個體情愿消逝無蹤。”同樣,“萬物一如”也是荷爾德林的基本思想,如其詩句所言:“萬物皆親密”。在荷爾德林看來,一切都是相互聯(lián)系、互為一體的,天地間沒有任何獨立無依的東西,所謂“天、地、人、神共屬一體”,即此之謂。處于整體關聯(lián)之中,即處于“親緣性”(Innigkeit)之中,乃是人的一種“詩意的”存在。荷爾德林否認有一個純粹自己設定自己的自我,每一個人都必然處于一個更大的關聯(lián)之中,并從此“更大關聯(lián)”的親緣整體性中獲得其意義。
歌德與荷爾德林在思想上,其實有諸多相似之處。而將兩人在文學史和思想史上排出座次,辯論他們孰高孰低,實在是不明智之舉。歌德逝世后,謝林曾將歌德視為“德國精神和心靈的一座豐碑”,這句話,我們同樣也可以移用到荷爾德林身上。不過在今天,我們也確實看到,就思想史意義而言,歌德的許多作品除《浮士德》等以外,已不太為人所閱讀了,而荷爾德林的作品卻大放異彩,尤為思想家們所極力推重,其思想之價值,似乎超過了歌德。但我們依然不能否認,歌德與荷爾德林共同代表了德意志精神。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