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啦!孩子們有沒有進入狀態(tài)呢?有些孩子已經(jīng)迅速適應了學校生活,也有些孩子還不在狀態(tài)。無論孩子適應得如何,家長們都不能閑著,該給他們一個有力的助攻啦!
剛開學有一個關鍵的“兩周黃金期”。第一周里,孩子因為新鮮感和自信心,老師和家長的叮囑也比較能聽得進去;到了第二周基本適應了,但依然對新學期有比較大的期待和憧憬,所以對自己也有一定的要求和信心。正是這段時間,是重塑孩子行為習慣的好時間。如果能乘勢抓好,對孩子后期的學習生活大有裨益。
今天,知名小學資深班主任、語文教研組長明月老師 ,給大家談談怎樣利用好這“兩周黃金期”。
有人會說小學教育就是習慣教育,這話不無道理。因為小學階段的教育就是學生養(yǎng)成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過程,是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基礎的過程,只有這個基礎牢固了,孩子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好、更穩(wěn)。
小學要培養(yǎng)的習慣有很多,我覺得,有四個習慣是最重要、最急需養(yǎng)成的。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小學一節(jié)課有40分鐘,這就要求孩子們在這40分鐘里集中注意力。可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這一點。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或者你自己意識到他在這方面比較薄弱,就要去幫助孩子糾正。
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不是天生的。
有的孩子在做作業(yè)或者讀書時,媽媽總會來送牛奶、送水果,其實這就影響了他的注意力。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就沒有辦法長時間集中,一會兒做這個一會兒做那個。
所以家里人首先要克制自己的行為,不去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此外,還要看看孩子的周圍是不是存在其他的誘惑,比如桌子上機關很多的文具,小朋友會很想要研究這些機關,上課的時候,他的注意力就會被這些文具吸引。
周圍的誘惑減少,對孩子的干擾也就減少了。
可以從生活的方方面面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要求孩子做事情時,指令要清晰,不能一下子讓孩子做幾件事情,這對孩子來說要求太高了。
很多家長反映,有些孩子做事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可看動畫片、打游戲的時候倒是高度專注。
這說明什么?專注力的培養(yǎng)要對路。培養(yǎng)專注力可以從孩子感興趣、易操作的方式開始,比如舒爾特方格游戲。此外,閱讀也是一種很好的培養(yǎng)專注力的方法。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每天的閱讀時長從15分鐘到20分鐘,最后練習到每天閱讀30分鐘。
讓孩子樹立起時間觀念,就是要培養(yǎng)他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規(guī)定任務的習慣。
樹立時間觀念的最佳時期,就是小一新生剛入學的上半學期。如果已經(jīng)錯過,就不要再錯過現(xiàn)在這個開學初的“兩周黃金期”。慢慢教孩子: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你應該怎么完成每天的學習?
要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首先要讓孩子對時間的長短有意識。一節(jié)課大約40分鐘、一部電影大約一個半小時……在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強調(diào)時間,并規(guī)劃出合理的作業(yè)及休息時長。
放學后,先不著急讓孩子做作業(yè)。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理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教會孩子自己去安排事情的先后順序。
我們推薦的順序是這樣的:
放學到家先洗手,再吃點心,休息一刻鐘的時間,之后的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內(nèi),坐在自己的小書桌邊開始做當天的作業(yè)。
當天的作業(yè)可能有口頭作業(yè),也有書面作業(yè)。建議先做書面作業(yè),口頭作業(yè)可以等爸爸媽媽回來以后再進行。
很多孩子都有備忘錄,上面有老師布置的任務。
備忘錄上列了哪幾條,就按照條目一項一項完成。完成了的,攤開放在一邊。全部完成了,等家長簽字。
檢查作業(yè)時,家長也要認真仔細,不能敷衍。時間一長,你會發(fā)現(xiàn),即使加班很晚很晚才回家,孩子也會把做完的作業(yè)攤好等你簽字。良好的習慣就這樣養(yǎng)成了。
沒有孩子不喜歡獎勵,所以家長也可以建立一些獎懲機制。獎懲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制訂,只是注意,和孩子約定好后,一定要言出必行。
對孩子來說,他的時間分為“學習日”和“休息日”——
學習日是周一到周五,白天在學校學習,晚上回到家里;休息日一般是周六、周日,以及寒暑假等節(jié)假日。
這兩個時間段里,孩子的作息時間應該是不一樣的。
學習日,孩子白天在學校,晚上回到家里,是很有規(guī)律的。大人不要輕易打亂孩子正常的生活、學習節(jié)奏。
除非一些特殊情況,學習日的晚上不應該安排帶孩子出去吃飯、看電影等活動。
充足的睡眠對孩子第二天的學習來說非常重要。
孩子一天在學校要上7節(jié)課,并且注意力要十分集中,晚上就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如果晚上拖到很晚睡覺,早上起不來,整個生活節(jié)奏就混亂了,直接影響孩子第二天的聽課質(zhì)量,還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到了休息日的時候,需要給孩子一個調(diào)劑。一周的學習生活是非常辛苦的,所以一定要給孩子娛樂休息的時間。
所以,休息日的作息和學習日應該是不一樣的,絕對不建議雙休日兩天還都安排學習補課內(nèi)容,這需要家長協(xié)調(diào)好。
生活自理其實應該是在上小學之前就該培養(yǎng)的。孩子如果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自理習慣,會直接影響學習習慣。如果以下幾點孩子沒有做到,那么開學伊始,就該補補課了:
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要求孩子帶回學校的回執(zhí),有些孩子說不知道放在哪里,我們打電話去問家長,家長立馬就說:“老師,我放在他書包的哪個夾層了。”
這就是問題!因為書包是家長給理的,孩子當然不知道。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就必須要讓他有自理的機會。
比如,每天回到家作業(yè)做完后,就讓孩子自己理書包。書和書放在一起,作業(yè)和作業(yè)放在一起,還可以準備一個作業(yè)袋,找起來也很方便。要交的作業(yè)可以夾起來,其他的本子可以放在另外一邊。
一般來說,整理書包這種活,只要要求,孩子都能做。但有的家長嫌孩子整理書包太慢。你要知道,速度是練出來的。一旦形成了習慣,速度的提高也就順理成章了。
常有家長抱怨孩子總丟文具。偶爾丟失沒什么,但如果孩子經(jīng)常丟文具,就要引起重視了:這很可能是孩子缺乏責任心的表現(xiàn),他覺得文具丟了無所謂,爸媽再買就是了。
有的孩子很有趣,自己的文具丟了之后老師撿到還給他,他還說“這不是我的”。對于這類孩子,爸爸媽媽一定要反復強調(diào),可以準備一些姓名貼貼在文具上,然后告訴孩子,一旦丟了屬于自己的東西,馬上要把它找回來。
教學中有個四字箴言,叫作“從扶到放”。老師每教授一個新的知識點,就要先扶一扶,給孩子一個臺階,看看他能不能往上走。有了臺階他能往上走了,那么我們就把這個臺階撤掉,看他能不能一下子跳上去。
養(yǎng)成新習慣,也是這樣的過程。今天我們提到的雖然都是細節(jié),但就是在這樣的堅持中,孩子的好習慣會漸漸培養(yǎng)起來。當我們放手之后,看到的會是一個更自立、更優(yōu)秀的孩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