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本期開始,小編將為大家整理出孫老師在講座中推薦的一系列散文名家,按類別分成5期推送,姑且作為“當代散文閱讀指南”。這些作家有的如雷貫耳,如錢鐘書、王小波、史鐵生,有的大家可能不甚了解,比如孤陋寡聞的編者就不知道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竟然也寫閑情野趣一類的散文。此外孫老師本身也是優(yōu)秀的散文家,即使是口頭表達也常有妙句,讀他的文字能亦想見孫老師深厚的學識和修養(yǎng)。
近代以來,對中國的散文最有貢獻的是學者之文。而當今的學者之文越來越小眾,成為象牙塔的一部分,這不得不說是文章學在當下凋敝的一個標志。
學者之文對民國時期散文的影響非常大,這首先要從周氏兄弟說起。周氏兄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十分有心得,比如說魯迅整理鄉(xiāng)邦文獻,周作人對于民謠、民俗學的打量,對野史的、特別是晚明以來野史的瞭望,所呈現(xiàn)出的思想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而像俞平伯等人,雖然不及周氏兄弟,對國故的深切,以及對西學的神往之情,都使他們從晚清士大夫的、儒家的說教的話語體系中走出來,形成了一種既可以益智、又可以怡情的學者之文,豐富了中國的文章之道。
學者之文代表有很多,前期如王國維、陳寅恪、馮友蘭、朱自清、俞平伯和廢名、冰心等。陳寅恪的文字有一種古樸的蒼涼;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用一種詩化的語言描寫中國哲學發(fā)展,表面平淡,卻實有一種內(nèi)美蘊含其中;冰心的《致小讀者》是舊代的文人的趣味和西洋的思想結合的產(chǎn)物……他們有意地在找屬于自己智慧的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在他們身上亦能感受到學者之文的精妙之美。
這里重點談談錢鐘書、唐弢和呂叔湘。
錢鐘書:游走在東西方的智者
錢鐘書早期寫過《談藝錄》,他在文革后期60年代的時候開始寫《管錐編》,當然,他還有一個小冊子叫《七綴集》,談文章之道,談學術之道,可以說是智性散文,寫得非常之好。
錢鐘書很有意思,他在中國學界開始用八股式的白話文寫作的時候,他使用文言文寫作。那這種寫法也恰恰應了我前面講的“逆”的精神,就是龔自珍說的“逆謠俗”。他在《管錐編》中運用了“串糖葫蘆”的寫作方法,大量摘取中國古代文獻:《周易》、《漢書》、《史記》等等,包括一直到唐宋詩文。他把其中一些很好句子連起來,里邊也有英文和意大利文的連綴,形成了一個的寫作方法。他成為一個游走在東西方的智者。他早在《談藝錄》里面就說過,學問之道并不是陳獨秀和胡適當年講的那樣:東方文學怎么樣,西方文學怎么樣。他認為要打通,要有化境,那在他的文章里你就會發(fā)現(xiàn)真是:“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所以錢鐘書的文章里就有一種大智慧,他寫古人的時候?qū)湃思扰杏仲澝?,而且他看古人的問題,他那種嘲笑、戲謔古人的筆法,讓人心動?!豆苠F編》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我們進入這個世界,在東西方文論里游覽,我們需要一種智慧,就是人如何來攝取東西方文化的養(yǎng)料來成為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精神參照。錢鐘書在《管錐編》里將這種學者之文的智性就提高到一個很重要的地位。
唐弢:有趣、好玩的文字
另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社科院的唐弢,剛剛誕辰一百周年。他算是魯迅的弟子,在60年代對當時八股化的寫作十分不滿。他自身非常喜歡周作人,但他不敢說,他說自己是研究魯迅出身的,但是他的文章里周作人的痕跡非常明顯。唐弢在60年代出了一本書叫《書話》,談民國以來的版本目錄,文章寫得非常老道,與當時文壇完全不同。他是用周氏兄弟的筆觸來寫的,這樣的文章就一下把一般學者談文學史時冗長、僵硬的話語方式顛覆,進入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文本里。他在這本書中談到民國的許多作家時往往有會心之言。但是這個書發(fā)行量很小。到了80年代,他寫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在北京當編輯的時候曾經(jīng)編過他很多的論文和隨筆。他的論文可以當隨筆看,隨筆也可以當論文看,我們在閱讀時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文章是有趣的、好玩的。
呂叔湘:人氣與知識維度
除了唐弢外,能在文字里面給我們帶來智慧和詩情的還有一位——呂叔湘,著名的語言學家。他是一個周作人迷,他翻譯過好多民俗學的文章,包括心理學方面的文章。他的隨筆和散文寫得非常好,但是一般的散文家都不講他的散文,但他的散文要比現(xiàn)在當紅的那些在書攤上售賣的散文家所寫的東西要好得多得多。
他是一個學者,可是他寫閑情,寫野趣,寫人對自然的認識,寫歷史,每一句話都有韻味,而且詞章之間的講究,看了后不得不佩服,但是又讓你在閱讀時不覺得他在講究詞章。他的寫作是有人氣的,并且具有很強的知識維度。
作者:孫郁,大連人,著名作家、學者,前魯迅博物館館長,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