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下邊這張圖片
我認為:
親戚之間的關系,親或不親,存在著客觀意義和主觀意義的描述。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這段順口溜,是作為父母的子女,總結出來的親戚關系。也就是說,這是站在子女的角度,來看以父母為主角所延申出來的親戚關系。
簡單的說,有血緣關系的人之間,就有親戚關系;無血緣關系的人之間,就無親戚關系。血緣關系就成了:維系是否有親戚關系的紐帶。這就是客觀存在的親戚關系。
華夏文明五千年,人與人之間實際上都是以血脈相傳的。在遙遠的母系氏族社會,也就有親戚關系的。那時的親戚關系,是以母親的血緣而延申出來的。
那時的人類,血緣關系比較混亂,人與人之間的生育繁演,母親生下的兒女,根本確定不了父親是哪一個,所以那時候的親戚關系,只能以母親的血緣關系來確定。而與父親之間本來就有的血緣關系,也就主觀上屏蔽了。
文明,是社會和自然共同發(fā)展的產(chǎn)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文明的推進,親戚關系也只能算得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親戚關系是一脈相通的關系,是不可改變的血液相溶。
現(xiàn)在,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太多了,太復雜了!
除親戚關系之外,我們還有好多無血緣關系的關系。如:朋友關系、同學關系、師生關系、上下屬關系、男女關系、鄰里關系、國與國的關系…還有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宇宙的關系……
我們再回到“親戚關系的順口溜”
例如:“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姑舅,實際上就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是同一個父母所生的兒女,你說親不親!這本來就客觀存在的親戚關系。
可是在當下,就有許多這樣的姑舅,為了經(jīng)濟利益而相互傷害,相互算計,真是骨肉相殘??!所以說,親情有時也未必靠譜。你說呢?
而相反,有些萍水相逢的人,卻能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即便相互陌生,也會勝似親人。這是為什么?
華夏文明五千年,說到底,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禮儀之邦!我們要用“善良”來戰(zhàn)勝藏在骨子里的“邪惡”!
失去“善良”,再好的親戚關系,也是形同陌路!
擁抱“善良”,也許你就擁有全世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