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內科方劑
內科方劑  胃炎老中醫(yī)驗方 一、益氣溫胃湯   方藥組成:黨參12g,黃芪30g,白術12g,山藥15g,扁豆10g,白芍15g,陳皮10g,茯苓12g,砂仁5g,干姜10g,炙甘草10g.寒象明顯加良姜12g、肉桂6g,甚者加附片10g、吳茱萸10g、川椒6g;泛酸加海螵蛸12g、煅瓦楞子12g。   主治:慢性胃炎癥見胃脘不舒,隱隱作痛,脘部如墜,空腹為甚,食入稍減,喜熱喜按,遇寒加重,便溏不實,神疲乏力,少食納呆,舌淡胖大,苔薄白或白滑,或邊有齒印,脈沉細弱或浮大無力等。胃鏡檢查見胃黏膜呈淡紅色或蒼白色,黏膜粗亂,或見散在斑片狀充血。中醫(yī)辨證屬脾失健運,胃陽不足,脾胃虛寒者。   二、益陰養(yǎng)胃湯   方藥組成:沙參15g,麥冬12g,玉竹15g,生地12g,白芍15g,甘草10g,石斛12g,川楝子10g,半夏3g.口渴甚加花粉;胃脘灼熱加白花蛇舌草20g、蒲公英15g;低酸者酌加烏梅10g、木瓜12g、山楂12g;大便艱澀加栝樓15g,決明子12g;便秘加郁李仁12g,麻仁12g;食少加谷芽15g、綠梅花10g。   主治:慢性胃炎癥見胃脘疼痛,嘈雜燒灼,知饑少納,口干引飲,舌光剝或少苔或有裂紋,脈細數(shù)或弦細;或胃酸缺乏,胃鏡檢查見胃黏膜輕度充血,分泌物偏少,或見腺體萎縮。中醫(yī)辨證屬肝脾陰傷,胃陰虧虛者。   三、清熱和胃湯   方藥組成:黃芩10g,連翹12g,敗醬草20g,黃連6g,白花蛇舌草15g,白芍15g,蒲公英30g.吞酸加吳茱萸3g、海螵蛸12g、鍛瓦楞子12g。   主治:慢性胃炎癥見胃脘灼熱疼痛,口苦且干,嘈雜易饑或泛吐酸水苦水,大便干結,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胃鏡見胃黏膜充血水腫或糜爛等。中醫(yī)辨證屬中焦郁熱,邪熱犯胃者。   四、疏肝安胃湯   方藥組成:柴明12g,白芍15g,香附12g,元胡12g,川楝子12g,烏藥12g,蘇梗10g,炙甘草10g.痛甚加九香蟲10g、元胡12g;脹劇加枳殼12g、佛手12g;噯氣加旋覆花10g、佛手12g;吞酸加左金丸。   主治:慢性胃炎癥見胃脘痞滿,或隱痛,痛引兩脅,或攻撐作痛,舌紅苔薄白,脈弦。中醫(yī)辨證屬肝失疏泄,木郁犯胃者。    五、化瘀理胃湯   方藥組成:丹參30g,檀香10g,砂仁6g,五靈脂10g,蒲黃10g,香附12g,元胡12g,川楝子12g,臺烏10g.若挾郁熱加白花蛇舌草20g、蒲公英30g;若兼氣虛加黨參20g,白術12g。   主治:慢性胃炎癥見胃脘疼痛,或刺痛、銳痛,痛處固定,舌質暗紅或暗紫瘀斑,舌底絡脈多粗亂而長色青,脈澀滯不暢。胃鏡多見腺體萎縮或伴腸腺化生、異型增生。中醫(yī)辨證屬肝脾氣滯血瘀。氣滯易致瘀,血瘀多夾氣,臨癥要區(qū)分氣滯與血瘀的主次,靈活用藥,要注意氣中血藥、血中氣藥的選用。 六、苦辛調胃湯   方藥組成:半夏10g,黃連6g,黃芩10g,吳茱萸6g,干姜10g,黨參12g,甘草10g.偏寒者加良姜12g、川椒6g;偏熱盛者加山梔10g。   主治:慢性胃炎癥見胃脘痞滿,食后為甚,或隱痛綿綿,便溏,兼見燒心泛酸,口苦而黏,以燒心而不喜涼飲食為突出表現(xiàn),舌質淡紅苔膩,或黃膩或淡黃膩,脈細弱。中醫(yī)辨證屬虛實寒熱并見者。本證大多是在久病脾胃氣虛的基礎上,或情志化火,或服食辛辣煎煿,郁而化火,或虛火內灼而引起,因此在用藥上要掌握寒與熱、虛與實的主次進行調治。   七、化濕醒胃湯   方藥組成:藿香12g,佩蘭12g,薏苡仁30g,白蔻仁10g,蒼術12g,厚樸10g,茯苓12g,菖蒲12g.偏寒濕加半夏10g、陳皮10g、干姜10g;偏濕熱加黃芩10g、黃連6g。   主治:慢性胃炎癥見胸脘痞悶,納呆少食,口淡無味,渴而少飲,腸鳴漉漉,大便稀溏,身倦困重,苔膩(黃膩多濕熱,白膩多寒濕),脈濡細或緩等癥。中醫(yī)辨證屬濕阻中焦,困遏脾胃者。   八、消食開胃湯   方藥組成:蒼術12g,厚樸10g,山楂12g,神曲10g,麥芽15g,半夏10g,茯苓12g,陳皮10g,生姜10g.食阻氣滯作脹加雞內金12g、砂仁6g;甚則大便不通,腹痛脹滿者加枳實10g、大黃10g;嘔惡痞滿者加藿香10g、木香6g;油膩肉積所傷者,重用焦山楂;米食所傷者以神曲、麥芽為主;面食傷者以萊菔子為主。   主治:慢性胃炎復加積滯中阻,癥見胃脘飽脹痞痛,噯腐吞酸,惡聞食臭,糞便異臭,舌苔厚膩,脈滑。中醫(yī)辨證屬飲食積滯者。   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在臨床上多見虛實相兼或虛多實少之癥。初病在氣,久病見陰虛絡瘀或虛寒兼瘀者為多。治療上一要補虛扶正,即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加胃黏膜細胞保護因子的釋放,調整胃腸功能,藥用黨參、黃芪、麥冬、當歸、菟絲子、枸杞子等;二要活血和絡,改善胃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細胞吸收,藥用丹參、川芎、赤芍、失笑散;三要清熱解毒,防止癌變,對于腸上皮化生及異型增生者,選用白花蛇舌草、莪術、半枝蓮、龍葵等;四要根據(jù)患者體質,病情寒熱虛實因人而治;五要注意飲食調節(jié),忌生泠、辛辣煎煿及厚膩之品,同時要調情志、避風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藥治療糖尿病方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臨床上人們把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發(fā)生在年輕人身上,2型糖尿病多發(fā)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本文所介紹的十六則中藥單方,主要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   1.用馬齒莧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取干馬齒莧100克,用水煎,每天1劑,早晚分服。本方對于未曾服用過治療糖尿病的西藥與剛發(fā)病不久的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顯著。   2.用僵蠶散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取僵蠶適量,將其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僵蠶末2克,每天服3次,飯前用白開水送服。2個月為1個療程,也可在間隔15天后,進行第2個療程的治療。   3.用棕櫚子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每日取經(jīng)霜棕櫚子(以陳者為佳)30—60克,用水煎,代茶飲,1個月為1個療程。在服藥期間,病人應禁食魚腥類、肉類及甜膩類食物,并應節(jié)制性生活。   4.用地骨皮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每日取地骨皮50克,將其放入1000毫升水中,用慢火煎至剩500毫升水時即可,代茶飲,同時可服用維生素類藥物。   5.用鮮檸檬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每日取鮮檸檬30—50克,將鮮檸檬絞汁或泡水,分3次服。10—15天為1個療程,也可在間隔10—15天后,進行第2個療程的治療。   6.用潺稿木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每日取潺稿木(樟科植物,又名椿龜根)125克,用水煎服,代茶飲。   7.用荔枝核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取荔枝核適量,將其烘干后研成細末。每次服用10克,每日服3次。3個月為1個療程。   8.用仙鶴草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每日取仙鶴草30—60克,用水煎,早晚分服。半個月為1個療程。   9.用麥冬全草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取鮮麥冬全草50克,將其切碎后煎湯,代茶飲,三個月為1個療程。   10.用花生根莖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取新鮮(或曬干)的花生地下根莖50—100克(或干品25—50克),用水煎,每日1劑,連續(xù)服用。   11.用蠶繭殼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取已經(jīng)出蛾的桑蠶繭殼7—10個(小兒減半),用水煎,早晚分服。半個月為1個療程。   12.用胡桃飲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每日取胡桃12枚,把胡桃敲破,將其硬殼、分心木(即胡桃果隔)及胡桃肉一起放入750毫升水中,用小火煎60分鐘,使藥湯約剩300毫升左右。去除其中硬殼及分心木,將藥湯及果肉分為3等份,于飯前半小時服1份,每日服3次。本方具有補腎益脾,清熱生津,固精的功效。   13.用鮮竹節(jié)草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取鮮竹節(jié)草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用,半個月為1個療程。   14.用山藥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取山藥600克,將其曬干研成細末,每日用水吞服10克藥末,每日服3次。20天為一個療程。   15.用南瓜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取鮮南瓜500克,將其煮熟,早晚各服一次,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   16.用苦瓜治療2型糖尿病   用藥方法:取苦瓜250克,將其煮熟,早晚各服一次,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   上述藥方均有相關的文獻記載,并經(jīng)臨床實踐證明,其療效可靠,無毒副作用。如果病人在服藥期間,能適當?shù)乜刂骑嬍?則療效會更好。但必須指出,用任何藥物治病的有效率均不能達到100%。因此,病人在服用上述方劑的過程中,應監(jiān)測血糖,必要時可調整藥方,以免延誤病情。  前列腺炎中藥方劑主治慢性有菌前列腺炎常用的中藥方劑   方 劑 一:萆謝、 王不留行、黃芪各20g,敗醬草、丹參、車前子各30g,赤藥、生地、柴胡、各10g,牛膝15g、穿山甲10g 、甘草10g。   方 劑 二:苦參、紅花、元胡、川芎、積殼、桂枝、川椒、艾葉各20g 透骨草、仲筋草、土茯苓、丹參各30g   方 劑 三:當歸、澤瀉、丹皮、茯苓各9g 山藥、 黃柏、黃芪各15g、生地12g 白花蛇、舌草60g 煎服   主治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中藥方劑   方 劑 一:川草謝、野菊花、菟絲子、枸杞子、紫丹參各15g 橘核、王不留行、荔枝核、益智仁、車前子、各10g,三七粉3g、魚腥草30g、臺烏藥6g,煎服。   方 劑 二:當歸、枸杞子、金銀花各20g,懷山草、云茯苓皂角刺各15g,生黃芪、車前子、杜仲、虎杖各3g,山甲片10g、蜈蚣2條,煎服。   方 劑 三:茯苓、車前子、黃芪、各10g,大黃、生麻各6g,益智仁20 g,王不留行15 g,煎服。   中醫(yī)在臨床時常常用熱水坐浴,推拿針灸、氣功等方法,這些方法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運用,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中藥減肥處方1 荷葉灰方   組成:荷葉。   方法:燒存性,研末,收貯備用。每次適量、水飲調服,每日3次。   功效:減肥。   2 清宮仙藥茶   組成:上等茶葉3克,紫蘇葉、石菖蒲、澤瀉、山楂各12克。   方法:后四種研粗末,與茶葉混合,收貯備用。每次適量,開水泡,當茶飲。   功效:消脂減肥,可用于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和高脂血癥。   3 大柴胡湯   組成:柴胡9克,黃芩9克,芍藥12克,半夏9克,大黃9克,生姜3片,大棗3枚,枳實9克。   方法:上八種藥,以水煎煮2次。每日2次,飯后溫服。   功效:治療過食肥胖、運動不足、情志失調以致皮下脂肪沉著的中年人。    4 海藻輕身湯   組成:取海藻、薏仁各12克,夏枯草、山楂、澤瀉各15克,茵陳、柴胡各9克,白芥子6克,甘草5克。   方法:清水煎取200ml,每次口服100ml,1日2次。   功效:化痰祛脂,健脾利濕,調理氣機,主治女性青年肥胖癥。   5 輕身散   組成:黃芪500克,茯苓、甘草、人參、山茱萸、云母粉,生姜各3克。   方法:先將黃芪、生姜煎煮沸,焙干為散;再將茯苓等其余五味搗篩為散,拌勻。每次服用1克,服時加鹽少許,開水沖服。   功效:補氣健脾,減肥輕身。 中藥方劑治高血脂癥 中藥處方(一)   【辨證】肝腎不足,氣血虛弱。   【治法】滋補肝腎,益氣養(yǎng)血。   【組成】桑寄生18克,制首烏20克,制黃精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兩次。   中藥處方(二)   【辨證】肝腎陰虛。   【治法】滋補肝腎。   【組成】丹參15克,首烏15克,黃精15克,澤瀉15克,山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中藥處方(三)   【辨證】肝腎陰虛,氣滯血瘀。   【治法】益陰化淤。   【組成】枸杞子10克,何首烏15克,草決明15克,山楂15克,丹參20克。   【用法】文火水煎,取汁儲于保溫瓶中,作茶頻飲。  腎結石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   【辨證】腎陰虧損,兼有濕熱。   【治法】益氣滋陰,清熱利濕。   【方名】四六利濕湯。   【組成】黨參12克,茯苓9克,生地9克,澤瀉9克,牛膝9克,茵陳9克,白術9克,知母9克,菟絲子12克,白茅根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中藥方劑(二)   【辨證】痰阻血瘀。   【治法】利濕化痰,活血消瘀,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方名】八角金盤湯。   【組成】八角金盤(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蘆根30克,赤小豆30克,陳皮5克,甘草5克。  中醫(yī)四招解決腎綜水腫中醫(yī)認為與水液代謝關系最為密切的臟腑是肺、脾、腎,這三個臟器的功能失調是引起水腫發(fā)生的關鍵所在,因此治療水腫,中醫(yī)一般以宣肺、健脾、溫腎為基本原則,具體方法如下。   1、宣肺利水: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風邪外襲所致發(fā)熱,惡寒,惡風,頭痛,肢體關節(jié)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脈浮。浮腫先見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醫(yī)稱此種水腫為風水,多見于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常用方劑有越婢加術湯和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常用藥物有麻黃、生石膏、生姜、白術、防風、桑白皮、雙花、連翹、薄荷、前胡、赤小豆、車前子、澤瀉、白茅根、益母草等。   2、健脾化濕、利水消腫:臨床表現(xiàn)為全身凹陷性水腫,腰以下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納呆,胸悶,苔膩、脈濡。常用方劑為五苓散合五皮飲加減,常用藥物有茯苓、豬苓、澤瀉、白術、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陳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腫甚而喘者加麻黃、杏仁、葶藶子;下半身腫甚加防己、川椒、厚樸等;如濕熱壅盛,煩熱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苔黃膩,加大黃、木通、小薊等。   3、溫中健脾、行氣利水:本法適用于脾陽虛弱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下肢浮腫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胸悶腹脹,納少便溏,面色萎黃,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脈滑沉緩。常用方劑為實脾飲加減,藥物有:茯苓、白術、附子、干姜、厚樸、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可加豬苓、澤瀉、黨參、黃芪等。   4、溫腎利水:適用于腎陽衰微者。主要表現(xiàn)為全身高度水腫,腰以下為甚,腰膝酸軟,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諷白,尿少,舌淡胖有齒痕,脈沉細無力。常用方劑有真武湯、金匱腎氣丸等。藥物有茯苓、白術、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澤瀉、山藥、山萸肉、肉桂等。  常用除痰方劑◎方 名:二陳湯(除痰之劑)   總 結:溼痰   編 號:001   組 成:半夏、陳皮、茯苓、甘草。   主 治:治一切痰飲為病,欬嗽脹滿,嘔吐惡心,頭眩心悸。   加 減:1.風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瀝。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濕痰:加蒼術、白術。   5.燥痰:加栝蔞、杏仁   6.食痰:加山查、麥芽、神麴。   7.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   8.氣痰:加香附、枳殼。   9.痰在皮裏膜外:加白芥子。   10.四肢痰:加竹瀝。   歸 經(jīng):此足太陽明藥也。   方 義:1.半夏:辛溫體滑,性燥,行水利痰為君。   2.痰因氣滯,氣順則痰降,故以橘紅利氣。   3.痰由濕生,濕去則痰消,故以茯苓滲濕為臣。   4.中不和則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為佐。   變化方:1.六君子湯:本方加人參、白術。治氣虛有痰。   2.陳皮半夏湯:本方去茯苓、甘草。   3.桔梗半夏湯:上方加桔梗。   4.半夏茯苓湯:本方去陳皮、甘草。   5.小半夏加茯苓湯:上方加生姜。并治水氣嘔惡。   6.茯苓半夏湯:本方加黃芩。治熱痰。   7.二陳加梔連生姜湯:本方加黃連、梔子、生姜。治膈上熱痰,令人嘔吐。   8.砂枳二陳湯:本方加砂仁、枳殼。行痰利氣。   9.導痰湯:本方加星、枳實。治頑痰膠固。非二陳湯所能除者,再加菖蒲,治驚悸健忘,怔忡不寐。   10.順氣導痰飲:導痰湯加木香、香附。治痰結胸滿,喘欬上氣。   11.本方加枳實、菔子、山查、神麴、栝蔞。治食積痰嗽發(fā)熱。   12.加味二陳湯:本方加蒼術、枳殼、片子姜黃。治痰攻眼腫,并酒家手臂重痛麻木。   13.溫中化痰丸:本方除甘草,加乾姜、姜汁糊丸。治胸膈寒痰不快。  六種常用清熱劑竹葉石膏湯   【成份】  竹葉6克,石膏50克,半夏9克,麥門冬20克,人參6克,粳米10克,甘草6克。   【主治】  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shù)。(本方常用于流腦后期、夏季熱、中暑等屬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飲屬胃熱陰傷者,亦可應用。)   涼膈散   【成份】  川大黃、樸消、甘草各20克,山梔子仁、薄荷葉(去梗)、黃芩各10克,連翹40克。   【主治】  上、中二焦積熱,煩躁多渴,面熱頭昏、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頷頰結硬,口舌生瘡,涕唾稠粘,睡臥不寧,譫語狂妄,大便秘結,小便熱赤,以及小兒驚風,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普濟消毒飲   【成份】  黃芩15克,黃連15克,陳皮6克,甘草6克,玄參6克,柴胡6克,桔梗6克,連翹3克,板藍根3克,馬勃3克,牛蒡子3克,薄荷3克,僵蠶2克,升麻2克。   【主治】  大頭瘟。惡寒發(fā)熱,頭面紅腫灼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shù)有力。(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礙等屬風熱邪毒為患者。)   左金丸   【成份】  黃連180克,吳茱萸30克。   【主治】  肝火犯胃證。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音,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本方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   瀉白散   【成份】  地骨皮30克,桑白皮(炒)30克,甘草(炙)3克。   【主治】  肺熱喘咳證。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哺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可用于小兒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氣管炎等屬肺中伏火郁熱者。)   清胃散   【成份】  生地黃6克,當歸身6克,牡丹皮9克,黃連6克,升麻9克。   【主治】  胃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疼,面頰發(fā)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腮頰腫痛,口氣熱臭,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本方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jīng)痛等屬胃火上攻者。  四種常用消導劑消導劑:以消導化積藥為主要組成,具有行為寬中、消食導滯、消痞化積等作用的一類方劑。主要治療食積停滯引起的脘腹痞滿,噯腐吞酸,食欲不振,厭食,嘔吐酸腐,泄瀉便秘等證。   凡能消化飲食導行積滯的藥物均稱消導藥,由消導藥組成的方劑叫消導方。   運用消導方藥以消除食積腹脹,消化不良或痞塊積聚等證的方法叫消導法,也稱消食化滯法,屬消法范疇。   本法適用于傷食,食滯證,證見脘腹脹痛,噯腐吞酸,大便不暢或泄瀉,或下痢等。同時,也適用于痰食氣血積聚或痞塊癥瘕等證。   枳術丸   【成份】  枳實(炒)250g,白術(炒)500g。   【主治】  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滿。   枳實導滯丸   【成份】  大黃十兩,神曲(炒)、枳實(麥炒)各五錢,黃芩(酒炒)、黃連(酒炒)、白術(土炒)、茯苓各三錢,澤瀉二錢。   【主治】  痢疾,脘腹痞悶,腹痛,大便窘迫,小便黃赤澀少,或大便不通,舌苔黃膩,脈沉有力。   鱉甲煎丸   【成份】  鱉甲炙十二分,桃仁二分,柴胡、蜣螂熬各六分,烏扇炮、黃芩鼠婦熬、干姜、大黃、桂枝、石葦去毛、厚樸、瞿、紫葳、阿膠各三分,蜂窠炙四分,赤硝十二分,芍藥、牡丹去心蟲熬各五分,人參、半夏、葶藶各一分。   【主治】  瘧疾日積不愈,脅下痞硬有塊,成為瘧母。   保和丸   【成份】  山楂180克、神曲60克、萊菔子60克、半夏80克、陳皮30克、茯苓90克、連翹30克。   【主治】  傷食積滯,胸脘痞滿,腹脹時痛,噯腐吞酸,惡食,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而黃,脈滑等癥。  推薦幾種常用理血劑 血分疾病包含血虛、血熱、血瘀、出血等四個方面的癥證,治療時血虛宜補血,血熱宜涼血,血瘀宜活血,出血宜止血。補血方藥和涼血方藥分別列入補益方藥和清熱方藥章節(jié),本節(jié)介紹活血、止血藥物和方劑?! ↑S土湯   【成份】  甘草、干地黃、白術、附子(炮)、阿膠、黃芩各三兩[各9g],灶心黃土半斤[30g]。   【主治】  陽虛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婦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者。   四生丸   【成份】  生荷葉9g,生艾葉9g,生柏葉12g,生地黃15g各等分。   【主治】  血熱妄行。吐血、衄血,血色鮮紅,口干咽燥,舌紅或絳,脈弦數(shù)。   咳血方   【成份】  青黛水飛6g,瓜蔞仁去油9g,海粉9g,山梔子炒黑9g,訶子6g。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咳血證??人蕴党韼а?,咯吐不爽,心煩易怒,胸脅作痛,咽干口苦,頰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十灰散   【成份】  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白茅根、茜草、梔子、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等分。   【主治】  血熱妄行之嘔血、咯血等。   小薊飲子   【成份】  生地黃24克、小薊15克、滑石15克、木通6克、淡竹葉6克、炒蒲黃9克、藕節(jié)9克、當歸6克、梔子9克、炙甘草6克。 【主治】  下焦熱結。癥見血淋尿血,小便頻數(shù)、赤澀熱痛、舌紅、脈數(shù)。   中醫(yī)方劑 利心水湯組成:人參10g,黃芪40g,當歸10g,川芎10g,玉竹12g,桂枝10g,制附子10g,白術10g,葶藶子30g,豬苓30g,澤瀉30g。   功能:益氣強心,活血通脈,滋陰安神,溫陽利水。   主治: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水證”:心悸氣短,動則自汗,勞則喘促,乏力尿少,上腹脹滿,不能平臥,唇指青紫,足踝浮腫,舌胖脈數(shù)等。   用法:加水適量,小火慢煎,頭煎2小時以上,2煎、3煎至1小時,每日服藥3次,7至10日為1療程??蛇B續(xù)服用2~3個療程。兒童藥量酌減,孕婦忌服。   方解:人參、黃芪益氣強心,當歸、川芎活血通脈,玉竹滋陰安神,桂枝、制附子溫經(jīng)通陽,白術健脾化濕,葶藶子瀉肺去飲,豬苓、澤瀉利水消腫。全方藥物在其具有益心氣、活心血、滋心陰、溫心陽、安心神為主的基礎之上,適加化濕去飲消腫之品,起到了利心水之功效。用藥符合中醫(yī)心臟病病理生理“心以氣為本,血為標,陰為體,陽為用,神為安,水為變”的基本特點。   加減:利心水湯,是針對各種心臟病所致慢性心功能不全,發(fā)展至嚴重階段,導致心力衰竭,出現(xiàn)心水證而設?!督饏T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敝委熞暺湓l(fā)病,以本方為主,臨證加減為:高心病加天麻、菊花、鉤藤、夏枯草;冠心病加丹參、赤芍、郁金、延胡;肺心病加杏仁、貝母、桔梗、桑白皮;風心病加防風、防己、羌活、獨活;心肌炎加大青葉、銀花、連翹、黃芩;心律失常加酸棗仁、柏子仁、茯神、遠志。  脂肪肝中藥方劑〖 方 名 〗 脂肪肝中醫(yī)方。   〖 組 成 〗 生山楂30克 制首烏30克 丹參20~30克 益母草15~30克 菊花20克 草決明15克 白芍15克 醋柴胡10克。   〖 用 法 〗 煎成水劑360ml,每日3次,每次120ml,28天為2療程。   〖 治 法 〗 降脂復肝。   〖 主 治 〗 脂肪肝。   〖 出 處 〗 中藥方劑大全。   附:脂肪肝是糖尿病患者最易出現(xiàn)的合并癥之一,可能是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肝內脂質代謝紊亂、脂蛋白合成障礙所致。脂肪肝多見于輕度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可能與肥胖、高脂血癥有關,因肥胖型糖尿病人末梢組織的胰島素活性降低,動員大量的脂肪酸進入肝臟,形成脂肪肝。另外,重度酮癥酸中毒時更易并發(fā)急性脂肪肝,病理呈脂肪浸潤,細胞外水腫,胞內及核內有肝糖元沉積。但經(jīng)胰島素治療后,酮癥時脂肪肝多可恢復正常。對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應限制飲食總熱量。中藥以舒肝理氣、活血利濕為主,方藥:柴胡、枳殼實各10g,丹參、茵陳各30g,赤白芍、虎杖、首烏各15g,生大黃6~10g ,澤瀉10g,水煎服,日1劑。藥理研究中藥澤瀉、首烏、黃精、枸杞、山楂、茵陳等都有抗脂肪肝的作用。  慢性胃炎中藥方劑中藥處方(一)   〖 辨 證 〗 氣滯食阻,胃失和降。   〖 治 法 〗 理氣和血通降。   〖 方 名 〗 加味香蘇飲。   〖 組 成 〗 香附10克,橘皮10克,枳殼10克,雞內金5克,香櫞皮10克,佛手5克,大腹皮10克,砂仁5克,木香6克,三仙10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董建華方。   中藥處方(二)   〖 辨 證 〗 肝郁化火,氣滯血瘀,久病入絡。   〖 治 法 〗 理氣化瘀通絡。   〖 方 名 〗 金延香附湯加減。   〖 組 成 〗 金鈴子10克,香附10克,元胡5克,枳實10克,大腹皮10克,黃連3克,吳萸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良姜10克,香緣皮10克,煅瓦楞10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   〖 出 處 〗 董建華方。  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 妙方精選甘麥大棗湯是漢代醫(yī)家張仲景治療“臟躁”病的專用方劑。兩千年后的今天,本方仍是中醫(yī)治療“臟躁”常用的方劑之一。   古時候,有一村婦時常在夜間哭泣,其家人、鄰居都十分害怕,以為她是“鬼上身”,便請來一些道士施法“抓鬼”,可都沒有什么效果。后來,來了位行醫(yī)老者,說自己能治好農婦的病。待他看過農婦后,開了一方叫她每日服用。十幾天后,農婦的病奇跡般地好了。這則藥方就是——   甘麥大棗湯   甘麥大棗湯是漢代醫(yī)家張仲景治療“臟躁”病的專用方劑。兩千年后的今天,本方仍是中醫(yī)治療“臟躁”常用的方劑之一,多以此為基礎進行加減應用。后世醫(yī)家在臨床實踐中擴大了本方的治療應用范圍,凡神不守舍、情志抑郁屬于心血不足,心失所養(yǎng)者,都可以以本方為基礎加減治療。   【方藥】甘草10克,小麥15克,大棗5枚。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能】補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柔肝緩急。   【主治】臟躁(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   學現(xiàn)代研究 甘麥大棗湯有鎮(zhèn)靜、催眠、抗驚厥作用??烧{整神經(jīng)活動,能緩和神經(jīng)緊張。具有雌激素樣作用。   臨床應用 在中醫(yī)辯證施治原則指導下,可用本方加減或與西藥配合治療抑郁癥、更年期綜合征、神經(jīng)官能癥等。   加減應用   ◇若失眠癥狀較重,或月經(jīng)量少、色淡,淋漓不絕者,可與歸脾湯合用,酌情加減。   ◇若舌紅苔少,有明顯陰虛內熱之象者,可與六味地黃丸合用,酌情加減。   ◇若虛煩不眠,多夢,頭暈目眩,脈弦細,肝血不足者,可與酸棗仁湯合用,酌情加減。   ◇若精神恍惚,健忘,失眠癥狀明顯,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心陰不足,心腎不交者,可與天王補心丹合用,酌情加減。   ◇若失眠癥狀明顯,舌苔黃,兼有痰熱內蘊者,可與溫膽湯合用,酌情加減。   ◇若心境不佳,煩亂不安,呵欠頻作,肝郁明顯者,可與逍遙散或丹梔逍遙散合用,酌情加減。   注意事項:   ◇濕濁內盛者不宜用。   ◇心火亢盛者不宜用。   ◇不可大量服用或小劑量長期服用。因甘草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可引起水腫,血壓升高。   臟躁,男女皆可有之,但以女性多見,屬于神經(jīng)官能癥類疾病。具有發(fā)作性特點,其主要臨床癥狀為:發(fā)作時自覺心中煩亂,精神恍惚,悲傷欲哭,可見種種神志失常狀態(tài),不能自主。古人形容為“如神靈所作”。呵欠頻作,常伴有睡眠不佳。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其病多因情志不遂,憂慮過度所致。病位主要在心,兼及肝脾。病機為憂思過度;加之憂思不解,以致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氣血化源不足,陰血虧少,心失所養(yǎng),神不守舍,精神失控,從而導致臟躁病的發(fā)生。治療應以益氣補脾,養(yǎng)心安神為法。  中風中藥方劑(1)風中經(jīng)絡型   癥狀:半身不遂,口眼彎斜,肌膚不仁,發(fā)熱惡寒,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滑或弦。   方藥:肉桂6g,炮附子5g,麻黃5g,防風、防己、當歸各12g,人參、川芎、白芍、杏仁、黃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  ?。?)腑氣不通型   癥狀:半身不遂,口眼彎斜,脘腹?jié)M悶,大便秘結,小便赤黃,或見頭暈煩躁,舌紅,舌苔黃或膩,脈滑或弦。   方藥:厚樸、大黃、枳實、甘草各10g  ?。?)氣虛痰阻型   癥狀:半身不遂,口眼彎斜,面色萎黃,語言騫色,痰稀而白,或見頭暈目眩,舌質淡有齒痕,舌苔白滑或膩,脈滑或弦。   方藥:六君子湯加減:人參、甘草各10g,茯苓、白術、陳皮各15g,半夏、竹茹、膽南星各15g。  ?。?)氣虛血瘀型   癥狀:肢體緩縱不舉,或見攣卷,或見疼痛,舌質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脈沉細或澀。   方藥:補陽還五湯:生黃芪30g,當歸、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龍、紅花各15g。  ?。?)氣滯經(jīng)絡型   癥狀:肢體癱瘓或口眼彎斜,胸脅脹滿,嘆息為快,脘腹?jié)M悶,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弦。   方藥:八味順氣散:人參、白術、白芷、烏藥、青皮各10g,茯苓、陳皮各15g,甘草8g。  ?。?)邪熱壅盛型   癥狀:半身不遂,口眼彎斜,面色潮紅,口渴喜冷飲,小便赤黃,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   方藥:川芎、白芍、白術、菊花、桔梗、荊芥穗、連翹、黃芩、寒水石各10g,當歸、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黃各5g。   (7)氣血兩虛型   癥狀:肢體緩縱無力,或見蒼白腫脹,面色無華,少氣懶言,聲低氣怯,或畏風自汗,舌質淡白,舌邊有齒痕,脈細弱。   方藥:八珍湯:人參、白術、川芎、白芍、甘草各10g,熟地、茯苓、當歸各15g。  ?。?)肝風挾痰型   癥狀:半身不遂,口眼彎斜,頭暈或頭痛,急躁易怒,或見多痰,肢體麻木,舌紅苔白膩,脈弦或滑。   方藥:白術、茯苓、天麻、橘紅各15g,半夏、甘草各10g,生姜3片,大棗3枚。  萎縮性胃炎中藥方劑 〖 辨 證 〗 氣滯阻絡。   〖 治 法 〗 安胃,寧痛、散結。   〖 方 名 〗 安胃煎。   〖 組 成 〗 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紅花8克,徐長卿12克,陳皮8克,大貝母12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袁正剛方。  治療破傷風偏方 蟾蝎丸治破傷風一   藥物:蟾酥6克,干全蝎15克,天麻15克。   用法:蟾酥化為糊。干蝎炒,天麻炒,研末,與蟾酥調成綠豆般大小丸。每次1-2丸,糧食酒送服。   雞矢白治破傷風二   藥物:雞矢白(白雞屎)3-9克   用法:用燒酒沖服。   破傷風驗方三   藥物組成:炒荊芥12克、桂枝6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桃仁泥10克、紅花6克、槐樹漿2盅(沖服)。每日一劑。   按:此方多年來屢用頗驗。若用于新生兒破傷風癥效果亦好,其昏迷時可用鼻飼給藥。一般藥后汗出,邪隨汗解。有時用人指甲3克,麻油炸,研末,白酒沖服亦效?;睒錆{的取法是:將稍粗些的鮮樹條,斷為尺許,以火燒樹條之中間部分使兩端流出白漿,取之備用。  木耳腐竹兔肉湯健脾養(yǎng)血【來源】   民間藥膳方   【用料】   黑木耳10克,腐竹1條(約120克),生姜2片,枸杞10克,兔肉250克。   【制作】    將腐竹、黑木耳分別用清水浸軟、洗凈,腐竹切段;姜片枸杞洗凈;兔肉洗凈,切塊。起油鍋,下姜片,爆香兔肉,加清水適量,下黑木耳、腐竹、枸杞,用文火燜熟,調味即可。飲湯吃全部用料,每天1料,連用7天為1療程。   【功效】   健脾養(yǎng)血涼血。用于氣血虛弱的氣短懶言、臉色無華等。 桃花湯治痢疾便血  〖方源〗《傷寒論》“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nbsp;  〖組成〗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25g]    干姜一兩[6g]    粳米一斤[25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方歌〗 桃花湯中赤石脂,干姜粳米共用之,虛寒下痢便膿血,溫澀止痢最宜施。   〖主治〗虛寒痢。下痢不止,便膿血,色黯不鮮,日久不愈,腹痛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遲弱或微細。   〖功用〗溫中澀腸止痢。  不傷身體的中藥減肥法肥胖給人們帶來的煩惱與日俱增,雖然減肥 target=_blank>減肥的方法五花八門,但結果不是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就是引起不良反應。下面幾種中藥減肥方法既有較好效果,又不會帶來副作用。    1、枸杞子每日30克,沖茶服,早晚各1次,連用7周,用藥無禁忌,一般1個月后體重可下降2.6千克。   2、飯前半小時服用大黃片4-10片,每日1-3次,大便保持每日3次左右。   3、干荷葉100克,山楂250克,浙貝母100克,皂夾(火制)圖克,生大黃50克,陳皮50克,上藥研細末為1療程劑量。每日取干藥50克,用開水浸泡,取汁300毫升,每日分2次服,1個月1療程。   4、茵陳40克,首烏20克,金櫻子30克,黃精30克,生山楂15克,丹參20克,大黃10克,三七粉5克,澤演15克,葛根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5、決明子30克,澤演、郁李仁各15克,火麻仁、山楂各10克,研末,每袋20克,每日3次,每次1-2袋,飯前半小時服。   6、番瀉葉、桃仁、豬苓、枳殼、黃芪各10克,研末。每次10克,開水沖服,每日1-3次,30天為1療程?!?nbsp; 慢性腎功能衰竭中藥方劑中藥處方(一)   【方名】慢腎功能衰竭方劑一。  【組成】熟附塊(先煎)9~15克 姜半夏9~15克 生大黃(后下)6~15克 紫蘇30克 綠豆15~30克 落得打15~30克 六月雪30~60克 黨參12~30克 川黃連3克 生甘草6克 炒白術12克?!  居梅ā克宕郎?,分次服。  【治法】溫腎健脾,扶正降濁?!  局髦巍柯阅I功能不全所致的氮質血癥及尿毒癥?!  炯訙p】嘔吐甚者,以生半夏代姜半夏,常用9~12克,氣虛甚者加灸黃芪15~30克,如有條件可服人參6~12克,濃煎代共;尿素氮較高者可加生大黃、煅龍骨、煅牡蠣、六月雪各30克,熟附塊12克,水煎至150毫升,保留灌腸。并可用丹參注射液16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中靜脈滴入。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   中藥處方(二)   【方名】慢腎功能衰竭方劑二。  【組成】桃仁10克 大黃(后下)10克 桂枝6克 甘草3克 川牛膝10克 芒硝(沖服)15克 田三七粉(沖服)1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后將藥汁混合,分2次服,每次100~200毫升,服至蓄血除,諸癥漸減或除去為度?!  局畏ā科蒲吗??!  局髦巍竣傧陆剐钛0Y見少腹急結,其人如狂,小便自利,甚者澹語煩躁,脈沉實等癥。②慢性腎炎尿毒癥瘀血阻滯所致的無尿癥。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  中藥方劑治種類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中醫(yī)方劑   [辨 證] 濕熱內蘊,熏蒸肝膽?! 治 法]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方 名] 虎杖煎劑?! 組 成] 虎杖30克,茵陳30克,板藍根30克,蒲公英30克,陳皮10克?!   用 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 處 〗 黃文章方。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藥方劑   [辨 證] 氣滯血瘀?! 治 法] 舒肝活血,利濕解毒?! 方 名] 舒肝活血湯?! 組 成] 柴胡9克,全蝎10克,山楂15克,黃芪20克,茵陳20克,郁金30克,丹參30克,赤芍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三七粉2克(沖服)?!   用 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 處] 劉時尹方。   急性黃疸性病毒肝炎中藥方劑   [辨 證] 濕熱毒邪瘀滯?! 治 法] 清熱除濕,活血解毒?! 方 名] 茜茜糖漿?! 組 成] 茜草20克,茵陳20克,淮山藥20克,甘草15克?!   用 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服用時加少量白糖),10日為1療程?! 出 處] 陳高材方。  治療骨髓炎的中藥方劑  【辨證】跌打損傷,氣滯血瘀,感染毒邪,瘀毒搏結,深擾骨髓,腐敗化膿而成。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方名】升葛二蟲湯。              【組成】升麻30克,干葛30克,生山楂30克,當歸30克,僵蠶15克,蟬蛻15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趙祚忠方。  急性心肌梗死中藥方劑 【辨證】心陽不振,血行失暢,厥脫。  【治法】回陽救逆,理氣活血。  【方名】心梗救逆湯。  【組成】紅參15克(另煎代茶飲),熟附片(先煎)15克,山萸肉18克,當歸18克,全瓜蔞12克,薤白6克,紅花6克,煅龍牡各30克,降香6克?!居梅ā克宸咳?劑,日服多次。  肛竇炎方—大黃元明煎 方名:大黃元明煎   【功能主治】   功能清熱燥濕,活血止痛。主治肛竇炎。     【處方組成】   大黃20克、元明粉50克、黃連20克、黃柏20克、乳香20克,水煎成400毫升,早晚2次灌腸,每次40-60毫升,肛內保留20分鐘。    【臨床療效】    治療10例,皆愈。    【處方來源】    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中醫(yī)院鄭日新。    【按 語】    肛竇炎為多種肛疾之源,處理不當常釀成肛周膿腫、痔瘺、肛乳頭炎或肛裂等。用中藥保留灌腸治療肛竇炎,是局部直接給藥,藥力直接被腸粘膜吸收,藥達病所,較內服藥成效快,較手術療法簡單,病人容易接受。  外痔、內痔偏方集中營 (1)割鼻草洗凈切碎,用花生油炒之,用文火炒20分鐘才可吃,此方吃后不可吃任何東西。   用法:飯后兩點才可服用,服用此方經(jīng)過兩點鐘才可以吃飯。   注意:割鼻草,要炒花生油,不可摻鹽及任何東西,并忌吃蔥。  ?。?)每天吃葡萄干30粒,還要多運動。   時間:定在下午四點,連續(xù)服用1個月可根治。  ?。?)無花果葉治痔瘡:藥物:鮮無花果葉。   用法:將無花果葉放入瓷盆中煮20分鐘,趁熱熏洗患處。每日3次。   療效:此方對外痔療效特佳。  ?。?)紅糖100克,金針菜120克。將金針菜用水2碗煎至1碗,加入紅糖,溫服,每日1次。   本方活血消腫,適用于初起痔瘡。  ?。?)黑木耳30克。將木耳摘去污物,洗凈,加水少許,文火煮成羹,服食。   本方益氣、涼血、止血,適用于內外痔瘡患者。  ?。?)劉寄奴、五倍子備等分。研為細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類編朱氏集驗方》,治痔瘡。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于痔瘡。   (8) 朱砂15克,草決明20克,煅牡蠣、馬勃、黃柏各15克,甘草6克。布包馬勃與它藥同煎30分鐘,去渣留汁內服,每日3次,每次約160毫升。   本方為中醫(yī)彭顯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渾血止血,軟堅收斂,腎腫止痛,對消除痔瘡有效。  桃花湯治痢疾便血
〖方源〗《傷寒論》“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組成〗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25g]    干姜一兩[6g]    粳米一斤[25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方歌〗 桃花湯中赤石脂,干姜粳米共用之,虛寒下痢便膿血,溫澀止痢最宜施。   〖主治〗虛寒痢。下痢不止,便膿血,色黯不鮮,日久不愈,腹痛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遲弱或微細。   〖功用〗溫中澀腸止痢。  冠心病中藥方劑中藥處方(一)  〖 辨 證 〗 氣陰兩虛。   〖 治 法 〗 益氣養(yǎng)陰,化瘀通絡。   〖 方 名 〗 益氣養(yǎng)陰通絡湯。   〖 組 成 〗 南沙參20克,北沙參20克,麥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參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張志雄方。      中藥處方(二)   〖 辨 證 〗 氣陰兩虛,心脈瘀阻,虛實相兼。   〖 治 法 〗 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   〖 方 名 〗 寧心湯。   〖 組 成 〗 孩兒參9克,丹參9克,當歸6克,川芎3克,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紅花5克,茯苓9克,木香5克,陳皮3克,炙甘草3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孟百三方。  慢性腸炎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  〖 辨 證 〗 胃熱脾弱,肝氣不暢,清濁不分。   〖 治 法 〗 調肝健脾,和中分泄。   〖 方 名 〗 調肝健脾湯。   〖 組 成 〗 南柴胡12克,焦茅術10克,茯苓10克,姜樸6克,焦內金10克,炙香附6克,炒山藥10克,車前子10克,炒抗芍10克,焦建曲10克,廣木香3克,殼砂仁3克,萸連2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瞿文樓方。  腦血栓中藥方劑中藥處方(一)  〖 辨 證 〗 肝陽挾熱上犯。   〖 治 法 〗 平肝化痰,瀉實通腑。   〖 方 名 〗 鉤軍湯。   〖 組 成 〗 鉤藤15克(后下),牡蠣30克(先煎),生石決明30克,生川軍4.5克(后下),枳實12克,茯苓12克,黃芩9克,天竺黃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張伯臾方。      中藥處方(二)   〖 辨 證 〗 氣虛血滯,瘀痰阻絡。   〖 治 法 〗 益氣養(yǎng)陰,活血養(yǎng)榮,化痰軟堅。   〖 方 名 〗 固本復元湯。   〖 組 成 〗 黃芪15克,雞血藤20克,丹參15克,黃精15克,海藻12克,玄參15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趙益人方。  低血壓中藥方劑中藥處方(一)   【組 成】高麗參10克,炙甘草5克。   【制用法】水煎4小時,頓服。   【適應證】體位性低血壓。      中藥處方(二)   【組 成】黨參、枸杞子各10克,黃芪30克,陳皮、阿膠各15克,生地黃20克,升麻3克,防風、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低血壓自覺勞累或登高時頭暈、心慌氣短。      中藥處方(三)   【組 成】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低血壓。      中藥處方(四)   【組 成】附子、牡蠣各15克,干姜、炙甘草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水煎2次,1次服下。   【適應證】急性低血壓。  神經(jīng)官能癥中藥方劑中藥處方  〖 辨 證 〗 氣陰兩虛。   〖 治 法 〗 和血通陽,補益心氣,育養(yǎng)心神,寧神定志。   〖 方 名 〗 益心定志湯。   〖 組 成 〗 當歸身10克,紫丹參12克,白檀香5克,細砂仁3克,酸棗仁6克,炙遠志6克,北五味5克,玉桔梗6克,煅牡蠣12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言庚孚方。  慢性乙型肝炎中藥方劑中藥處方  〖 辨 證 〗 濕熱邪毒內蘊,肝郁血瘀,脾腎兩虧,營衛(wèi)失調。   〖 治 法 〗 清化解毒,活血祛瘀,健脾疏肝,益氣濕腎。   〖 方 名 〗 乙肝解毒湯。   〖 組 成 〗 方1:黃芪3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露蜂房15克,半枝蓮15克,仙鶴草15克,土茯苓15克,仙靈脾15克,鹿銜草15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當歸12克,生雞內金12克,桂枝9克,甘草3克。   方2:雄黃30克(色赤如雞冠者為上品,效高毒性?。?,生白礬(即酸礬)15克,五靈脂60克,共研細末裝膠囊。   〖 用 法 〗 方1煎服,先將諸藥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沸后再煎5分鐘即可。   方2膠囊用湯藥或溫開水送服均可。每次吞服0.3克(2粒),每日2次。湯藥、膠囊均6日一個療程。   〖 出 處 〗 來春茂方。  益元散【出處】《傷寒直格》     【分類】祛暑劑-清心解暑     【組成】滑石(36克)甘草(6克)辰砂(15克)     【功效】清心解暑,兼能安神。     【主治】暑濕證兼心悸任忡,失眠多夢者。     【用法】燈心湯調服。用量按比例酌定。     【禁忌】孕婦忌服。     【方解】祛暑清熱利濕。兼安神。  玉女煎【出處】《景岳全書》 【分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成】石膏(9-15克)熟地(9-30克)麥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 【功效】清胃熱,滋腎陰。 【主治】胃熱陰虛證。頭痛,牙痛,齒松牙衄,煩熱干渴,舌紅苔黃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饑等。(本方常用于牙齦炎、糖尿病、急性口腔炎、舌炎等屬胃熱陰虛者。) 【用法】上藥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方解】"本方主治少陰不足,陽明有余之證。陽明之脈上行頭面,入上齒中,陽明氣火有余,胃熱循經(jīng)上攻。  支氣管哮喘中藥方劑中藥處方(一)  〖 辨 證 〗 痰飲喘咳。   〖 治 法 〗 宣肺化痰,平喘止咳。   〖 方 名 〗 清喘湯。   〖 組 成 〗 炙麻黃9克,細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 出 處 〗 蘇禮方。     中藥處方(二)   〖 辨 證 〗 痰火犯肺,瘀塞肺竅,肺失肅降。   〖 治 法 〗 清熱化痰,宣肺利氣。   〖 方 名 〗 加味前胡湯。   〖 組 成 〗 前胡12克,杏仁9克,桑葉12克,知母12克,麥冬9克,黃芩9克,銀花15克,款冬花15克,枇杷葉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鄭僑方。  支氣管擴張偏方支氣管擴張的主要癥狀是長期咳嗽,咳大量膿性痰,每日可達100-140毫升,反復咯血,以及多次繼發(fā)感染引起的周身毒性癥狀,如發(fā)熱、盜汗、食欲減退、消瘦、貧血等,痰量在體位改變時,如起床時或就寢后最多。痰液呈黃綠色膿樣,如有厭氧菌混合感染,則有臭味?! 》剿幰唬?nbsp;  生地25克 功勞葉25克 仙鶴草30克 百部18克 白芨12克 天冬15克 知母12克 沙參20克 百合30克 三七粉3克(沖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用于咳嗽、發(fā)熱、咯血養(yǎng)陰清肺止血。   方藥二:   旋復花10克 沙參15克 百部12克 白芨15克 側柏葉20克 仙鶴草30克 代褚石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三次服用。具有降氣、鎮(zhèn)咳、止血之功效。   方藥三:   桑白皮15克 地骨皮15克 生地12克 生地愉15克 炙杷葉12克 炙紫苑9克 黃芩10克 黛蛤散15克(包)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3次服用,適用于肺有燥熱、肝火亢盛、咳嗽咯血。具平肝清肺、寧絡止血之功效。  早期肝硬化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 辨 證 〗 肝脾血瘀,水濕內困。   〖 治 法 〗 疏肝理脾,行氣活血。   〖 方 名 〗 舒肝飲。   〖 組 成 〗 鱉甲16克,丹參13克,茯苓13克,白術10克,當歸身10克,白芍10克,澤瀉10克,郁金9克,青皮6克,枳殼7克,木香5克,炙甘草3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李聰甫方     中藥處方(二)  〖 辨 證 〗 肝氣虛,脾陽弱,氣血兩虧。   〖 治 法 〗 溫陽補氣養(yǎng)血。   〖 方 名 〗 補肝湯。   〖 組 成 〗 附子9克,白術9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4.5克,青皮4.5克,陳皮4.5克,當歸12克,雞血藤15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柴國劍方。  小便失禁中藥方劑中藥處方  〖 方 名 〗 小便失禁方。   〖 組 成 〗 麻黃6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生干草3克,白術10克,白芍10克,防風6克,陳皮6克,升麻3克,葛根6克。   〖 用 法 〗 每日一劑,水煎服。   〖 備 注 〗 無。   〖 出 處 〗 殷洪琪方  
缺鐵性貧血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 辨 證 〗 脾腎虧損,氣血兩虛。   〖 治 法 〗 補腎填精,益氣生血。   〖 方 名 〗 補腎生血湯。   〖 組 成 〗 人參10克,生黃芪24克,鹿角膠12克,龜板膠12克,阿膠12克,當歸12克,熟地12克,制 首烏30克,紫河車12克,枸杞子15克,黑磁石10克,炙甘草6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 出 處 〗 茍禎學方。     中藥處方(二)  〖 辨 證 〗 脾虛血虧。   〖 治 法 〗 滋養(yǎng)血液,健脾行氣利水。   〖 方 名 〗 養(yǎng)血丸。   〖 組 成 〗 紅棗500克,當歸45克,白芍30克,皂礬45克,白術30克,陳皮15克,厚樸30克,檳榔45克。   〖 用 法 〗 紅棗去核杵如泥狀,其余藥物研粉共摻和混勻,賦形為丸,每丸10克,日服3次,溫水沖服。   〖 出 處 〗 馮化馴方。  尿毒癥中藥方劑中藥處方  〖 辨 證 〗 腎脾陽虛,水氣泛濫,濁邪內盛上逆。   〖 治 法 〗 溫腎健脾,降濁和中,宣通水道。   〖 方 名 〗 溫陽降濁湯。   〖 組 成 〗 茯苓15克,白術12克,附片9克,白芍12克,西洋參6克,黃連4.5克,蘇葉9克,豬苓15克,澤瀉15克,生姜12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杜雨茂方。  治泄瀉方治泄瀉方     1.益脾餅    治脾胃濕寒,飲食減少,長作泄瀉,完谷不化。     白術(四兩) 干姜(二兩) 雞內金(二兩) 熟棗肉(半斤)     上藥四味,白術、雞內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軋細焙熟(先軋細而后焙者,為其焙之易勻也)。再將干姜軋細,共和棗肉,同搗如泥,作小餅。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時,當點心,細嚼咽之。曾為友人制此方,和藥一 料,服之而愈者數(shù)人。后屢試此方,無不效驗。     一婦人,年三十許,泄瀉數(shù)月。用一切治瀉諸藥皆不效。其脈不涼,亦非完谷不化。遂單用白術、棗肉,如法為餅,服之而愈。此證并不用雞內金者,因雞內金雖有助脾胃消食之力,而究與瀉者不宜也。     附錄︰     直隸青縣張××來函︰ 胞妹××,年四十余歲,體素瘦弱,久患脾胃濕寒,胃脘時覺疼痛,飲食減少,常作泄瀉,完谷不化。因照益脾餅原方,為制一料,服之即愈。為善后計,又服一料,永久祓除病根。      2.扶中湯    治泄瀉久不止,氣血俱虛,身體羸弱,將成勞瘵之候。     于術(一兩,炒) 生山藥(一兩) 龍眼肉(一兩) 小便不利者加椒目(三錢,炒搗)     龍眼肉,味甘能補脾,氣香能醒脾,誠為脾家要藥。且心為脾母,龍眼肉色赤入心,又能補益心臟,俾母旺自能蔭子也。愚治心虛怔忡,恒俾單購龍眼肉斤許,飯甑蒸熟,徐徐服之,皆大有功效,是能補心之明征。又大便下血者,多因脾虛不能統(tǒng)血,亦可單服龍眼肉而愈,是又補脾之明征也。     一婦人,年四十許。初因心中發(fā)熱,氣分不舒,醫(yī)者投以清火理氣之劑,遂泄瀉不止。更延他醫(yī),投以溫補之劑,初服稍輕,久服,則瀉仍不止。一日夜四五次,遷延半載,以為無藥可治。后愚為診視,脈雖濡弱,而無弦數(shù)之象,知猶可治。但瀉久身弱,虛汗淋漓,心中怔忡,飲食減少,躊躇久之,為擬此方,補脾兼補心 腎。數(shù)劑瀉止,而汗則加多。遂于方中加龍骨、牡蠣(皆不用)各六錢,兩劑汗止,又變?yōu)槁[。蓋從前瀉 時,小便短少,瀉止后,小便仍少,水氣下無出路,故蒸為汗,汗止又為漫腫也。斯非分利小便,使水下有出路不可。特其平素常覺腰際涼甚,利小便之藥,涼者斷不可用。遂用此方,加椒目三錢,連服十劑全愈。     3.薯蕷粥    治陰虛勞熱,或喘,或嗽,或大便滑瀉,小便不利,一切羸弱虛損之證。     生懷山藥(一斤,軋細過羅)     上藥一味,每服用藥七八錢,或至一兩。和涼水調入鍋內, 置爐上,不住以箸攪之,兩三沸即成粥服之。若小兒服,或少調以白糖亦可。此粥多服久服間有發(fā)悶者,摻以西藥百布圣一瓦同服,則無此弊,且更多進飲食。     門生吳××,年二十一。羸弱發(fā)熱,脈象虛數(shù),不能飲食。俾早晚服山藥粥,加百布圣,晌午單服玄參三錢, 煎湯服。如此數(shù)日,食量增加,發(fā)熱亦愈,自此健壯。     一婦人,年三十余。泄瀉數(shù)月不止,病勢垂危。倩人送信于其父母,其父將往瞻視,詢方于愚。言從前屢次延醫(yī)治療,百藥不效。因授以山藥煮粥方,日服三次,兩日全愈。又服數(shù)日,身亦康健。     一娠婦,日發(fā)癇風。其脈無受娠滑象,微似弦而兼數(shù)。知陰分虧損,血液短少也。亦俾煮山藥粥服之即愈。又服數(shù)次,永不再發(fā)。     奉天關氏少婦,素有勞疾,因產(chǎn)后暴虛,喘嗽大作。治以此粥,日服兩次,服至四五日,喘嗽皆愈。又服數(shù)日,其勞疾自此除根。     奉天鄭××之女,年五歲。秋日為風寒所束,心中發(fā)熱。醫(yī)者不知用辛涼表散,而純投以苦寒之藥,連服十余劑,致脾胃受傷,大便滑瀉,月余不止,而上焦之熱益熾。醫(yī)者皆辭不治,始求愚為診視,其形狀羸弱已甚,脈象細微浮數(shù),表里俱熱,時時惡心,不能飲食,晝夜猶瀉十余次。治以此粥,俾隨便飲之,日四五次, 一次不過數(shù)羹匙,旬日全愈。     農村小兒,于秋夏之交,多得滑瀉證。蓋農家此時多飲涼水,而小兒尤喜飲之。農家此時多食瓜果,而小兒尤喜食之。生冷之物,皆傷脾胃,脾胃傷,則滑瀉隨之,此自然之理也。而滑瀉之證,在小兒為最難治。蓋小兒少陽之體,陰分未足,滑瀉不止,尤易傷陰分。往往患此證者,數(shù)日即渾身發(fā)熱,津短燥渴,小便不利,干嘔懶食,唯嗜涼物。當此之際,欲滋其陰,而脾胃愈泥,欲健其脾,而真陰愈耗,涼潤溫補,皆不對證。而小兒又多苦服藥,病家又多姑息,以婉隨小兒之意,以致遷延歲月,竟成不治者多矣。惟山藥脾腎雙補,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利小便而止大便,真良藥也。且又為尋常服食之物,以之作粥,少加沙糖調和,小兒必喜食之。一日兩次煮服,數(shù)日必愈。若系哺乳稚子,不能食粥,即食之亦不能多者,但濃煮生山藥汁,飲之亦可。愚以此方治小兒多矣。志在救人者,甚勿以為尋常服食之物,而忽之也。  帕金森綜合癥偏方   處方與用法:黃芪30克,川芎、全蝎、當歸、地龍各10克,巴戟天、天麻、赤勺各15克,紅花6克,蜈蚣6條,丹參20克,木瓜18克?! ∷宸咳?劑,30天為1個療程。   功效:補氣活血,養(yǎng)血通絡,主治老年人帕金森綜合征,手腳顫抖,或伴局部疼痛等。   附:帕金森綜合癥,又稱震顫麻痹,是發(fā)生于中老年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性疾病,以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行動遲緩為本病的主要特征。  腦炎常引起黑質及其上行的黑質紋狀體通路的損害,是發(fā)生帕金森綜合癥的病因之一。另如動脈硬化、顱腦損傷、腦腫瘤、一氧化碳中毒、利血平、酚噻嗪類藥物、錳、汞、氰化物中毒等也可引起與帕金森氏病類似的臨床癥狀或病理改變,這些情況統(tǒng)稱為帕金森綜合癥。 治心病方      1.定心湯    治心虛怔忡。    龍眼肉(一兩) 酸棗仁(五錢,炒搗) 萸肉(五錢,去凈核) 柏子仁(四錢,炒搗) 生龍骨 (四錢,搗細) 生牡蠣(四錢,搗細) 生明乳香(一錢)生明沒藥(一錢)     心因熱怔忡者,酌加生地數(shù)錢,若脈沉遲無力者,其怔忡多因胸中大氣下陷,詳觀拙擬升陷湯后跋語及諸 案自明治法。    《內經(jīng)》謂“心藏神”,神既以心為舍字,即以心中之氣血為保護,有時心中氣血虧損,失其保護之職,心中神明遂覺不能自主而怔忡之疾作焉。故方中用龍眼肉以補心血,棗仁、柏仁以補心氣,更用龍骨入肝以安魂,牡蠣入肺以定魄?;昶钦咝纳裰筝o右弼也,且二藥與萸肉并用,大能收斂心氣之耗散,并三焦之氣化亦可因之團聚。特是心以行血為用,心體常有舒縮之力,心房常有啟閉之機,若用藥一于補斂,實恐于舒縮啟閉之運動有所妨礙,故又少加乳香、沒藥之流通氣血者以調和之。其心中兼熱用生地者,因生地既能生血以補虛, 尤善涼血而清熱,故又宜視熱之輕重而斟酌加之也。     西人曰︰人身心肺關系尤重,與腦相等。凡關系重者、護持 之尤謹,故腦則有頭額等八骨以保護之,而心肺亦有胸脅諸骨以保護之。心肺體質相連,功用亦相倚賴,心之功用關系全體,心病則全體皆受害,心之重如此。然論其體質,不過赤肉所為,其能力專主舒縮,以行血脈。有左右上下四房;左上房主接肺經(jīng)赤血;右上房主接周身回血;左下房主發(fā)赤血,營運周身;右下房主接上房回血過肺,更換赤血而回左上房;左上房赤血,落左下房入總脈管,以養(yǎng)全體;右上房回血,落右下房上注于肺,以出炭氣而接養(yǎng)氣。故人一身之血,皆經(jīng)過于心肺。心能運血周流一身,無一息之停,實時接入,實時發(fā) 出,其跳躍即其逼發(fā)也,以時辰表驗試,一(即一分鐘)跳七十五次,每半時跳四千五百次,一晝夜計跳 十萬八千次。然平人跳不自覺,若覺心跳即是心經(jīng)改易常度。心房之內左濃于右,左下房濃于右下房幾一倍,蓋左房主接發(fā)赤血,功用尤勞,故亦加濃也。心位在胸中居左,當肋骨第四至第七節(jié),尖當肋骨第五第六之間,下于乳頭約一寸至半寸,橫向胸骨。病則自覺周遭皆跳,凡心經(jīng)本體之病,或因心房變薄變濃,或心房之門有病,或夾膜有病,或總管有病。亦如眼目之病,或在明角罩,或在瞳人,或在睛珠,非必處處皆病也。大概心病左多于右因左房功用尤勞故耳。心病約有數(shù)端︰一者,心體變大,有時略大,或大過一半。因心房之戶,有病攔阻,血出入不便,心舒縮之勞過常度。勞多則變大,亦與手足過勞則腫大之理相同。大甚,則逼血舒縮之用因之不靈矣。一者,心房門戶變小、或變大、或變窄、或變闊,俱為非宜。蓋心血自上房落下房之門,開張容納血入后,門即翕閉,不令血得回旋上出。其自下房入總管處亦有門,血至則開張使之上出,血出后門即翕閉,不令血得下返。若此處太窄太小,則血不易出。太大太闊,則血逼發(fā)不盡,或已出復返,營運不如常度矣。再者心跳︰凡無病之人心跳每不自覺。若因病而跳時時自覺,撫之或覺動。然此證有真有假︰真者心自病而跳也,或心未必有病,但因身虛而致心跳,亦以真論;若偶然心跳,其人驚懼,防有心病,其實心本無病,即心跳亦暫時之事,是為假心跳證,醫(yī)者均須細辨。凡心勻跳無止息,側身而臥,可左可右,呼吸如常,大概心自不病。所慮跳躍不定,或三四次一停,停后復跳不能睡臥,左半身著床愈覺不安,當慮其門戶有病,血不回運如常。有停滯妄流而為膨脹者,有累肺而咳嗽、難呼吸或喘者,有累腦而昏蒙頭疼,中風慌怯者,有累肝而血聚積滿溢者,有累胃不易消化,食后不安,心更跳者,皆心病之關系也。若胸脅骨之下有時動悸,人或疑為心跳,其實因胃不消化、內有風氣,與心跳病無涉,虛弱人及婦女患者最多,略服補胃 及微利藥可也。     按︰西人論心跳證有真假,真者手捫之實覺其跳,假者手捫之不覺其跳。其真跳者又分兩種︰一為心體自病,若心房門戶變大小窄闊之類,可用定心湯,將方中乳香、沒藥皆改用三錢,更加當歸、丹參各三錢;一為心自不病,因身弱而累心致跳,當用治勞瘵諸方治之。至假心跳即怔忡證也,其收發(fā)血脈之動力,非大于常率,故以手捫之不覺其跳。特因氣血虛而神明亦虛,即心之尋常舒縮,徐徐跳動,神明當之,亦若有沖激之勢,多生驚恐,此等證治以定心湯時,磨取鐵銹水煎藥更佳。至于用鐵銹之說,不但如西人之說,取其能補血分,實借其鎮(zhèn)重之力以安心神也。載有一味鐵養(yǎng)湯,細觀方后治驗諸案,自知鐵銹之妙用。惟怔忡由于大氣下陷者, 斷不宜用。      2.安魂湯   治心中氣血虛損,兼心下停有痰飲,致驚悸不眠。     龍眼肉(六錢) 酸棗仁(四錢,炒搗) 生龍骨(五錢,搗末) 生牡蠣(五錢,搗末) 清半夏 (三錢) 茯苓片(三錢) 生赭石(四錢,軋細)若服一兩劑后無效者,可于服湯藥之外,臨睡時用開水送服西藥臭剝一瓦,借其麻痹神經(jīng)之力,以收一 時之效,俾湯劑易于為力也。     方書謂︰痰飲停于心下,其人多驚悸不寐。蓋心,火也,痰飲,水也,火畏水刑,故驚悸至于不寐也。然痰飲停滯于心下者,多由思慮過度,其人心臟氣血,恒因思慮而有所傷損。故方中用龍眼肉以補心血,酸棗仁以斂心氣,龍骨、牡蠣以安魂魄,半夏、茯苓以清痰飲,赭石以導引心陽下潛,使之歸藏于陰,以成瞌睡之功也。     一媼,年五十余,累月不能眠,屢次服藥無效。診其脈有滑象,且其身形甚豐腴。知其心下停痰也。為 制此湯,服兩劑而愈。     一婦人,年三十許,一月之間未睡片時,自言倦極仿佛欲睡,即無端驚恐而醒。診其脈左右皆有滑象,遂用苦瓜蒂十枚,焙焦軋細,空心時開水送服,吐出膠痰數(shù)碗,覺心中異常舒暢,于臨眠之先又送服熟棗仁細末二錢,其夜遂能安睡。后又調以利痰養(yǎng)心安神之藥,連服十余劑,其證永不反復矣。     《內經(jīng)》邪客篇有治目不得瞑方。用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水沸,置秫米一升,制半夏(制好之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渣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知覺好也)。故其病新發(fā)者,復杯則臥,汗出而已矣,久則三飲而已也。觀此方之義,其用半夏,并非為其利痰,誠以半夏生當夏半,乃陰陽交換之時,實為由陽入陰之候,故能通陰陽和表里,使心中之陽漸漸潛藏于陰,而入睡鄉(xiāng)也。秫米即蘆稷之米(俗名高粱),取其汁漿稠潤甘緩,以調和半夏之辛烈也。水用長流水,更揚之萬遍,名曰︰“勞水”,取其甘緩能滋養(yǎng)也。薪用葦薪,取其能暢發(fā)腎氣上升,以接引心氣下降,而交其 陰陽也。觀古人每處一方,并其所用之薪與水及其煎法、服法,莫不詳悉備載,何其用心之周至哉﹗      按︰《內經(jīng)》之方多奇驗,半夏秫米湯,取半夏能通陰陽,秫米能和脾胃,陰陽通、脾胃和,其人即可安睡。故《內經(jīng)》謂“飲藥后,復杯即瞑”,言其效之神速也。乃后世因其藥簡單平常,鮮有用者,則良方竟埋沒矣。門生高××治天津劉姓,年四十二,四月未嘗少睡,服藥無效,問治法于愚,告以半夏秫米湯方。高×× 因其心下發(fā)悶,遂變通經(jīng)方,先用鮮萊菔四兩切絲,煎湯兩茶杯,再用其湯煎清半夏四錢服之。時當晚八點鐘, 其人當夜即能安睡,連服數(shù)劑,心下之滿悶亦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4四味藥方劑
方劑學習:中藥方劑中,帶數(shù)字6到9的方劑
中醫(yī)經(jīng)典方劑(下)
方劑心得十講 焦樹德 3 - 放下的日志 - 網(wǎng)易博客
六君子湯的功效
青春痘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