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食物品
小兒疳積者,宜吃下列食物。
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的作用,最宜小兒疳積者煮粥食用。張耒《粥記》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明代醫(yī)學家繆希雍還說:“粳米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因之而強健。”
糯米
只適宜小兒疳積者煮成糯米粥食用,做飯或做成糕餅點心則不相宜。正如清代醫(yī)學家張璐在《本經(jīng)逢原》中所說:“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稀糜相當于薄粥,益氣而易消化吸收?!夺t(yī)藥六書藥性總義》說得好:“粳米粥為資生化育神丹,糯米粥為溫養(yǎng)胃氣妙品。”
鍋巴
又名鍋焦,為燒干飯時所起的焦鍋巴?!毒V目拾遺》中說它“補氣,運脾,消食,止泄瀉。”小兒疳積癥,宜用鍋焦煎水代茶飲,有開胃助消化的作用?!吨芤嫔覍毞健份d有鍋焦丸:“小兒常用健脾消食:鍋焦(炒黃)三斤,神曲(炒)四兩,砂仁二兩,山楂四兩,蓮肉四兩,雞肫皮(炒)一兩,共研細末,加白糖、米粉和勻,焙作餅用。”這對小兒疳積者,頗有裨益。
白扁豆
性平,味甘,有補脾、健胃、和中、化濕、止瀉的作用?!兜崮媳静荨吩疲?#8220;扁豆治脾胃虛弱,食積痞塊,小兒疳疾。”《會約醫(yī)鏡》中還說:“生用清暑養(yǎng)胃,炒用健脾止瀉。”故小兒疳積見有食少便溏,或消化不良、久瀉不止者,食之最宜。
雞肝
有補肝腎的作用?!夺t(yī)林纂要》中記載:“雞肝治小兒疳積,殺蟲。”《本草匯言》還說:“雞肝,消疳明目之藥也。目乃肝竅,疳本肝疾,小兒肝熱致虛,故成疳疾,目暗者,以雞肝和藥服,取其導引入肝,氣類相感之用也。”在《良朋匯集》中有一方,名雞肝散,是專門用于“治小兒疳膨食積,蟲氣上攻,至晚不能視物,目生翳障:雞肝一個,不落水,竹刀切片,加牡蠣粉七分,朱砂粉少許,拌勻,摻入肝上,飯鍋上蒸熟食之,如此十次。當時忌食茶湯油膩。”雞肝散所治之疳,又名小兒疳眼,實際上是小兒角膜軟化癥。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也介紹:“小兒疳眼:每天取鮮雞肝1~2個,在沸水中燙20分鐘,以食鹽或醬油蘸食,連吃3~5天為一療程。”
雞肫皮
又叫雞內(nèi)金。歷代醫(yī)學家均認為雞肫皮有消積滯、健脾胃、助消化、療疳積的作用。如《滇南本草》云:“雞肫皮寬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兒乳食結(jié)滯,肚大筋青,痞積疳積。”《壽世新編》中還介紹:“治小兒疳?。弘u肫皮二十個,瓦焙干,研末,車前子四兩,炒研末,二物和勻,以米糖溶化,拌入與食。忌油膩、面食、煎炒。”據(jù)現(xiàn)代研究,人服食雞肫皮后,胃液分泌量增加,胃酸度及消化力均增高,胃運動機能也明顯加強,胃排空率大大加快。這說明中醫(yī)稱雞內(nèi)金能“健脾胃,消積滯”是有科學道理的。
蝗蟲
又叫蚱蜢?!峨S息居飲食譜》中認為它有“暖胃助陽,健脾運食”的作用。《食物中藥與便方》中指出:蝗蟲富含蛋白質(zhì)及脂肪、鈣、鐵、磷,并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等,有補養(yǎng)強壯的效果,可治療小兒疳積。
鰻鱺
俗稱白鱔、鰻魚。性平,味甘,有補虛羸、殺蟲的作用,適宜小兒疳積者服食。明·李時珍曾指出:“鰻魚治小兒疳勞。”《本草匯言》亦載:“鰻鱺消疳治廉,殺諸蟲之藥也,食之又能補腎臟,壯虛羸。”已故名醫(yī)葉橘泉教授也曾介紹:“小兒疳癆:鰻魚油加食鹽少許,每服半匙,一日二次,食后服。”鰻魚油的具體制法是:取活大鰻魚數(shù)條,清水漂洗。先于鍋中煮沸清水,再將活鰻投入、加蓋煮2~3小時,鰻油浮于水面,取油備用?;?qū)Ⅵ狋~切成3~4厘米段,納于鐵皮筒內(nèi)(筒長20~23厘米,大如竹筒),筒的一頭用泥封固,另一頭用鐵絲繞成團塞住,將鐵皮筒架在炭火上燒,塞鐵絲的一頭向下,筒口以碗承之,俟燒至鰻魚焦時,鰻魚油即向下流入碗中,燒至油盡鰻焦枯成炭為止。
蠶蛹
是一種高蛋白營養(yǎng)滋補品,小兒疳積者宜炒食之?!侗静菥V目》載:“蠶蛹為末飲服,治小兒疳瘦,長肌,退熱,除蛔蟲。”可見對小兒“蛔疳”者亦宜。清代名醫(yī)王孟英也認為,“蠶蛹甘溫,補氣,止渴,殺蟲,治疳積,童勞。”現(xiàn)代民間中也經(jīng)常用于疳積者,如《泉州本草》就介紹:“治小兒疳積,骨瘦如柴:蠶蛹不拘多少,炒熟調(diào)服。”
使君子肉
凡小兒疳積者皆宜食之,尤其是蛔疳食之最宜。明·李時珍說:“此物味甘氣溫,既能殺蟲,又益
脾胃,為小兒諸病要藥。”《本草經(jīng)疏》說得更好:“使君子,為補脾健胃之要藥,小兒五疳,便濁瀉痢及腹蟲,莫不皆由脾胃虛弱,因而乳食停滯,濕熱壅塞而成。”正因如此,歷代不少醫(yī)治小兒疳積的名方,如《幼科準繩》中用使君子散“治小兒疳蛔”,《局方》用使君子丸“治小兒五疳”,《簡便單方》中“治小兒痞塊腹大,肌瘦面黃,漸成疳疾”以及《幼科發(fā)揮》中的“萬氏肥兒丸”,《證治準繩》中的“集圣丸”等,均用到使君子。由于使君子肉味道香甜,兒童多愛食之。但服后忌吃熱食,否則會引起呃逆、眩暈、嘔吐等。
榧子
性平,味甘,善于殺蟲消積,適宜腸道寄生蟲引起的小兒疳積者食用?!度沼帽静荨份d:“榧子殺腹間大小蟲,小兒黃瘦,腹中有蟲積者食之即愈。”《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治小兒疳積:每日嚼食香榧7粒,有養(yǎng)身治病之功。”
山楂
有消積滯,尤其是消肉積的作用。元代醫(yī)學家吳瑞就曾說過:“山楂化食積,行結(jié)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元代名醫(yī)朱丹溪也認為:“山楂,大能克化飲食。”《本草經(jīng)疏》中還說:“山楂能入脾胃消積滯,大抵其功長于化飲食,健脾胃,行結(jié)氣,故小兒宜多食之。”尤其是飲食過飽,傷及脾胃,以致食積不化的小兒疳積者,食之最宜。
南瓜子
性平,味甘,能殺蛔蟲,故對蛔蟲引起的小兒疳積,即蛔疳之癥,食之最宜。可用南瓜子炒熟吃,兒童一般每次用50~100克,于早晨空腹時服。也可選用《四川中藥志》中介紹的方法:“治營養(yǎng)不良,面色萎黃:南瓜子、花生仁、胡桃仁同服。”
豬肚
能補虛損,健脾胃?!侗静萁?jīng)疏》還說:“豬肚,為補脾胃之要品。”《日華子本草》中說:“豬肚,補虛損,殺勞蟲,治小兒疳蛔黃瘦病。”《幼科指掌》中載有“豬肚丸”,用以“治疳勞”。所以,患有小兒疳積者,宜食之。
鵪鶉
性平,味甘,能益氣補虛。宋代醫(yī)家就曾指出:“小兒患疳,旦旦食之。”《本草求原》中亦載:“鵪鶉補土續(xù)氣,調(diào)肺利水濕,治腹大如鼓,疳積。”《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鶉,甘平和胃,止疳痢,除膨脹,愈久瀉。”所以,小兒疳積者,食之尤宜。
獾肉
又稱豬獾肉。能補脾胃?!夺t(yī)林篆要》中還說它“補中,益氣血,殺蟲,消疳積。”唐代食醫(yī)孟詵也認為:“瘦人可和五味煮食,令人長脂肉、肥白。”故凡小兒營養(yǎng)不良,疳積消瘦者,食之頗宜。
此外,小兒疳積者還宜服食谷芽、麥芽、蕎麥、蘿卜、青菜、白菜、芹菜、馬蘭頭、梨、蘋果、金橘、檳榔(蛔疳宜食)、蓮子粉、山藥、玉米粉、蛙肉以及黨參、太子參、白術(shù)、茯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