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漢武帝為了自己的心愿,不顧江都公主的身體與感情,安排他遠嫁烏孫,也實在有損他英明神武之名。
唐朝詩人戎昱曾做過一首《詠史》: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漢武帝假如能讀到這首詩,心中也會覺得慚愧吧。
歷配三王的解憂公主與她的侍女
江都公主為漢朝與烏孫的友誼奠定了良好的開端。但可惜她早早殞命。漢武帝面對的,是剛剛打開的局面可能毀于一旦的危機。
就在漢武帝頗為煩惱的時候,烏孫王軍須靡向漢朝提出了再派公主和親的請求。
這無疑是一個示好的信號。為了維持與烏孫的關系,漢武帝決定答應軍須靡,再選公主出嫁。這一回,他選的是解憂公主。
解憂是楚王劉戊的孫女。漢景帝時期,發(fā)生了“七國之亂”,楚王劉戊是其中的主謀之一,所以失敗后家族遭到殘酷的洗刷,只有極少數(shù)后代僥幸免死,算是留下了一點血脈。解憂出生時,距楚王劉戊自殺已有30多年,家族早已衰敗。
解憂的身世和細君幾乎相同,但解憂不像細君那樣多愁善感。她從小性格開朗,聰慧樂觀,身體也很健康。黯淡的幼年生活磨練了她的意志,使她早早獨立,成熟堅強得多。因此,對于被選定為和親公主,解憂處之泰然,坦然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漢武帝當即封劉解憂為公主,準備了豐厚的彩禮,派人護送公主上路。
19歲的解憂公主告別長安,來到烏孫,依舊被封為右夫人,與左夫人匈奴公主同事軍須靡。
兩位夫人誰更得寵,關系著烏孫與漢匈之間哪一國關系更親近。解憂公主與左夫人爭的不僅僅是一個男人,更是一個國王,一個王國。
在開始的較量中,解憂公主落了下風。畢竟,風俗迥異,言語不通,解憂公主難以很快進入狀態(tài),幾年下來一無所獲,而匈奴公主卻為軍須靡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泥靡,成為王位繼承人。烏孫日益親近匈奴了。
危急關頭,轉(zhuǎn)機出現(xiàn)了。國王軍須靡病危,自知將死,可兒子泥靡年紀實在太小,不能擔當重任,于是立下遺囑,讓堂弟翁歸靡繼承王位,等到泥靡長大再將王位還給他。
不久,軍須靡去世,翁歸靡繼承了王位。這位新烏孫王身寬體胖,被稱為為肥王。按慣例,翁歸靡繼承了堂兄的兩位妻子。與反應激烈的江都公主不同,解憂公主坦然接受了烏孫的風俗。既然不能反抗,坦然接受才是最好的選擇,解憂公主是個聰明人。
翁歸靡人長得胖,性格也隨和開朗,與解憂公主非常合得來。而解憂公主也學會了烏孫語,習慣了烏孫的風俗習慣,漸漸進入了狀態(tài)。這一回,解憂公主終于在烏孫站穩(wěn)了腳跟。她為翁歸靡生了5個子女,其中有3位王子——元貴靡,萬年,大樂;兩位公主——弟史和素光。解憂公主成了名副其實的烏孫國母。
此后的數(shù)十年間,翁歸靡對待解憂公主關懷備至,言聽計從,烏孫與漢之間書信、使者往來不斷,相親相近,同進同退,與匈奴則日益疏遠。在這期間,漢朝的西北邊疆安然無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日益頻繁密切,絲綢之路繁榮一時,漢朝的威儀和影響進一步遠播天山南北,西域諸國都爭相與漢交好。解憂的長子元貴靡被立為烏孫王儲;西域小國莎車在國王去世無人即位的情況下,決定迎接解憂的次子萬年為國王,看重的就是萬年一半的漢家血統(tǒng);龜茲國王降賓幾經(jīng)努力求得解憂長女弟史為妻,深以作了漢家的外孫女婿為榮;素光后來也稱為了烏孫國若呼翕侯的妻子。和親政策終于在解憂的努力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隨解憂公主一起遠赴烏孫的侍女中,還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叫馮嫽,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
馮嫽雖然是卑微的侍女出身,卻知書達禮,聰慧且富有見識,尤其能言善辯,沉著穩(wěn)健。馮嫽到烏孫后,不久就被嫁給顯赫的右將軍為妻,又因為才華出眾,被烏孫上層乃至西域各國貴族尊稱為“馮夫人”。她與解憂在宮廷內(nèi)外互為犄角之勢,相互支持,并在出現(xiàn)危機的情況下挺身而出,以使節(jié)的身份斡旋于西域諸國之間,化干戈為玉帛,立下了汗馬功勞。
眼見烏孫偏向親漢,匈奴人對在烏孫風光無限的解憂公主恨之入骨,開始仇視烏孫。在不斷的施壓都沒有效果的情況下,匈奴壺衍鞮單于開始趁漢昭帝新死,漢朝無暇估計西域的情況下率軍進攻烏孫,要求翁歸靡交出解憂公主,斷絕與漢朝的一切往來。
在解憂公主的鼓勵下,翁歸靡絲毫不打算向敵人妥協(xié)。為了抗擊匈奴,解憂公主上書剛剛即位的漢宣帝,請求朝廷出兵共同征討匈奴。負責輔政的大將軍霍光當機立斷,在請示漢宣帝后,出兵15萬,分五路討伐匈奴匈奴,并派校尉?;莸綖鯇O主持烏孫戰(zhàn)局。
西漢軍隊給匈奴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匈奴人聽說西漢大軍迫近,根本沒敢正面交鋒,一路向北潰敗。趁漢軍吸引了匈奴人全部注意力的時候,在?;莸闹鞒窒拢瑸鯇O王翁歸靡率無損軍隊襲擊了匈奴右谷蠡王的王庭,壺衍鞮單于的叔父、兄弟、兒女、將領被斬殺、俘獲無數(shù),大匹牲畜也成了烏孫的財產(chǎn)。
為了報復,在漢朝撤軍后,壺衍鞮單于親率數(shù)萬騎兵撲向烏孫,大肆擄掠一番而回。倒霉的是,回軍途中,他們遭遇了暴雪,生還者寥寥無幾。其后,匈奴境內(nèi)又爆發(fā)了天災,再也沒有外出掠奪的實力。烏孫、先零、烏桓三國趁機聯(lián)合圍攻匈奴,使匈奴全國人口損失十分之三,國力極大削弱,各屬國土崩瓦解,從此一蹶不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