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曾說:“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
作為將領的原則,是應當先修養(yǎng)心性、制心不動,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
為將之道如此,做人之道也應如此,但凡遇事,當有“先治心”的反應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氣度。
誠如人們常說:遇事的第一反應,往往藏著一個人的學識修養(yǎng)和智慧格局。
人的一生過得好不好,就在于遇事的第一反應、面對問題的心態(tài)、處理事情的能力。
那些真正厲害的人,每遇大事、難事、爛事,都能冷靜分析、應對自如。
晚清三代帝師翁同龢寫過一副對聯(lián):“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strong>
每當遇到大事都沉著冷靜應對,不相信今日沒有古代的圣賢。
換言之,就是古今圣賢之人,都具有大氣度,遇到大事時,能心靜如水、沉著應對。
遇到大事,唯有靜心思考、綜合研判,才能找準癥結、掌控全局。
三國時,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
諸葛亮雖無兵迎敵,但卻沉著鎮(zhèn)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
司馬懿懷疑城內設有埋伏,便引兵退去,待得知西城是空城后,回去再戰(zhàn)。
此時,趙云已趕回解圍,最終大勝司馬懿。
立身于世,遇到大事,一定要凝心靜氣,降服急躁冒進,才能一心破千萬劫。
《荀子·解藪》里說:“虛一而靜,謂之大清明?!?/span>
達到了虛心、專心與靜心的境界,這叫做最大的清徹澄明。
靜,不僅是心性上的修煉,而且是有效處理事情的基礎。
心若不靜,別說大事,即便是小事也難以應對;心若靜,再大的事,都不是事。
遇到大事,第一反應是靜下心來,靜而后謀、謀而后動,才能以靜制動、化險為夷。
《周易》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strong>
易學的道理是窮極則變化,變化則通達,通達則恒久,所以有如天助一般,自然就能吉無不利。
變,是由窮到通的關鍵;變通,是解決難事的要訣。
遇到難事,不要愁眉苦臉、墨守成規(guī),而要能屈能伸、善于變通。
田忌常與齊威王賽馬,馬分三等,比賽時以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
因為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所以田忌屢戰(zhàn)屢敗。
孫臏知道后對田忌說:“再比一次,我有辦法讓你贏。”
比賽開始,孫臏先以下等馬對上等馬,再以上等馬對中等馬,最后以中等馬對下等馬。
比賽結果,一敗二勝,田忌贏了。
人生之路,荊棘叢生,遇到難事,善于變通,就能無往不利。
漢代桓寬《鹽鐵論》有言:“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strong>
聰明的人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策略,有大智慧的人會按照世事變化的情況而制定規(guī)則。
人生在世,若遇難事,不要畏首畏尾、僵化固執(zhí),而要學會觀察、靈活變通。
懂得變通,才能柳暗花明、絕處逢生;不懂變通,就會困頓不堪、越混越差。
遇到難事,第一反應是力求變通,唯有此路不通、另尋他路,才能條條大路通羅馬。
劉禹錫說:“清越而瑕不自掩,潔白而物莫能污?!?/span>
品德高尚的人,從不掩飾自己的缺點;潔身自愛的人,外物不能將其污染。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真正睿智的人,從不會與爛事糾纏。
遇到爛事,不要糾結糾纏、耿耿于懷,而要微笑遠離、坦然釋然。
東漢時期,有一個人叫孟敏。
有一次,孟敏挑的甑掉在地上摔碎了,他看也不看,泰然離去。
此時,剛好名士郭林宗經過,看到了整個事情。
郭林宗好奇地問:“好好的飯甑摔破了,你怎么看都不看一眼?”
孟敏笑著說:“甑已經破了,看它又有何用?”
郭林宗因此對他另眼相待,勸他去游學。
十年后,孟敏果然位列三公。
人活于世,遇到爛事,唯有想開看淡、笑著遠離,才能心不染塵、煩惱不生。
明代錢琦曾說:“見辱干世人,遇歹而忘?!?/span>
被市井之徒出言不遜所侮辱,過了一晚就忘記了。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把粗鄙污穢的話擱置心頭,更不會因毫無意義的爛事而痛苦煩惱。
遠離爛事,不僅是一種人生格局,而且是一門處世哲學。
人這輩子,難免會遇到一些爛事破事,學會遠離爛事,才有更多精力去做正經事。
遇到爛事,第一反應是盡快遠離,唯有不與爛事糾纏、好好善待自己,才能活出精彩、不枉此生。
▽
《滕王閣序》有言:“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strong>
喝了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潔;身處干涸的車轍中,胸懷依然開朗愉快。
生活的品質、人生的高度,就在于遭遇誘惑而潔身自好、身處困境而自強不息。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事:遇到大事,靜心謀劃,就能以靜制動;遇到難事,靈活變通,就能柳暗花明;遇到爛事,笑著遠離,就能快快樂樂。
無論身處什么樣的環(huán)境、遇到什么樣的事情,唯有心志堅定、心態(tài)樂觀,方能向陽而生、向美而活。
贊成的話,點個“在看”,與君共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