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于汕頭為易友至一山頭鑒定地方時,見此山成形成局,而結穴處已是宋朝古墓,于時略作停留,拍攝留作案例。
01,衛(wèi)星圖
圖1,穴在紅圈處,乃大龍送砂之一枝,借正龍作青龍,大龍外纏為白虎,去龍回轉作朝,
02,于踏腳案上看穴場
圖2,紅圈處是宋代古墳,穴星開面,中間有隱隱脈下。
03,于踏腳案上看穴場廣角圖
圖3,雖是大龍的一條送砂,但自身開面成形,借局而結。
04,于踏腳案上看穴場全景圖
圖4,龍虎環(huán)抱有情,藏風聚氣。
05,正看墳墓廣角圖
圖5,墳墓緊坐中脈,氣得其正。
06,正看墳墓
圖6,墳墓為盧氏后人近年重修,左右附葬二墳皆其族人。
07,近看墳墓
圖7,此墳后人于宋代出有國子監(jiān)直講,鎮(zhèn)江府通判。
08,于墳墓后看明堂
圖8,墳前不足百米抬起土坡為踏腳案,因被挖過不少土平了不少。
09,明堂廣角圖
10,于墳前看明堂
11,拉鏡頭看朝山
圖11,朝山可見左前文筆插天,右前三臺聳立,現(xiàn)代筑水庫的水口恰在正前方。
12,于墳前看青龍砂
圖12,青龍砂起峰,是借用正龍身為青龍。
13,于墳前看白虎砂
圖13,白虎砂比青龍砂矮,蜿蜒而抱穴。
盧氏墳數(shù)據如下:
重修碑向:戌山周天300度
文筆峰:辰115度,
三臺峰:巽134度。
外明堂見巽水來放光。
后語:
此地借得正龍送砂之一枝而結,自成一局,文筆插天,是為文貴。
消砂得合,貴而發(fā)??;但納水不善,雖發(fā)而漸冷退,久而出乞丐。
古言:“巽水一勺可救貧”,惜于此向消不了巽水。如此地消理得法,自當富貴財丁齊善。
多位易友說朝向三臺,現(xiàn)補上此方位的圖片,以供大家欣賞:
14,向三臺
15,拉鏡頭看
16,拉鏡頭看朝山
盧氏祖婆墳如今的石碑是重修過的,立向也不知道是不是原始的,現(xiàn)場看到附葬在右邊的同族老墳,石碑沒有重修過,就是朝向三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