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任正非花費了20億元聘請美國IBM公司為華為做管理咨詢,沒想到金發(fā)碧眼的美國人“落地”華為沒一天,便向任正非瘋狂吐槽華為的老式蹲坑。IBM的顧問嘲笑說:“華為的廁所就是一個洞而已?!?/span>
這便是20年前的華為,而“蹲坑廁所”也見證了華為用20年的時間從一家國內的“土狼”公司,發(fā)展成國際的通信巨頭。
華為于1987年成立,到1997年已經度過了十個年頭,員工人數在這一年突破了6000人,而官僚主義、論資排輩等一系列“大公司病”也出現(xiàn)了。小到螺絲漏發(fā),大到設備的部件損壞,訂單都發(fā)不明白,有些中層干部對待客戶傲慢無禮,對待同事趾高氣揚。曾經野蠻拓荒式的“土狼文化”已成為制約華為向正規(guī)化、現(xiàn)代化企業(yè)轉變的瓶頸問題。
任正非意識到,華為急需來一場徹底的改革。
1997年12月,任正非帶著華為幾位核心高管來到了美國,先后拜訪了惠普、休斯電子、貝爾實驗室和IBM這4家公司。其中任正非對IBM最為感興趣,在IBM足足考察了一天。在這一天的時間里,從產品的預先研發(fā)到項目管理,從生產流程到項目結束的評審,IBM高管為任正非詳細講解了IBM的產品方法論。在任正非臨走時,IBM總裁郭士納還送了一本哈佛出版的管理著作給他。
此次美國行,讓任正非對華為在擴張中存在問題,和如何解決企業(yè)在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效率以及管理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據說當時正值美國過圣誕節(jié),但聽完郭士納的匯報,任正非卻在硅谷的旅館里待了足足有3天沒有出門。
專心消化這次訪問的內容,還整理出一疊筆記準備傳達給深圳華為總部的員工。此時任正非心里只有一個想法:IBM才能幫助華為改革,改革華為才能存活。
任正非再次找到郭士納,想讓華為完整地引入IBM管理體系,郭士納回答:可以,但要付費,而且很貴。根據郭士納的方案,IBM將按照3個不同級別,按照每小時收費分別為300美元、500美元和680美元的服務價格,派出70位顧問進行為期5年的服務,也就是說華為需要花費20億元完成這次改革。任正非沒有還價,便爽快地答應了。郭士納對下屬說:華為要好好教。
1998年,回國后的任正非寫了篇文章《我們向美國人民學習什么》,并召集了華為上百位中高層領導,宣布與IBM的合作正式啟動,開展IPD(集成產品開發(fā))、ISC(集成供應鏈)、IT系統(tǒng)重整、財務四統(tǒng)一等8個管理變革項目。
由“華為女皇”孫亞芳擔任總指揮,郭平擔任副組長,要求300多名來自研發(fā)、生產、財務等方面經驗十足的骨干員工,必須無條件配合IBM的各項工作。
“IBM化改革”的宗旨很簡單:將權力回歸流程,讓流程擁有權力。
然而,革自己的命是最難的,IBM在華為推進改革時遇到了不少的阻力。很多華為的員工更是當面和任正非表示:IBM的理念不符合中國人的習慣。對此,任正非下令:不愿意改革的員工直接辭退。
華為在經歷了5年的“IBM化”之后,華為的冬天終于結束,暖春來了。
1998年在沒有接受IBM幫助時,華為平均交貨率為30%,僅為世界級企業(yè)的1/3。世界級企業(yè)的訂單完成周期平均在10天左右,華為卻要20-25天。
而到了2003年,華為訂單的交貨率已經飆升至65%,而訂單的完成周期也縮短為17天。改革效果非常明顯。
除此之外,IBM還對華為很多發(fā)展問題提供了有價值的建議,在IBM的建議下,華為對手機業(yè)務進行了品牌建設。
于是5年的服務期限后,任正非又讓IBM對華為進行組織流程的改造,因此華為總共向IBM學習了10年,學費高達40億元。
2008年2月,孫亞芳帶領著50多名華為的高層干部,在深圳坂田舉行了歡送宴,感謝IBM的顧問們在10年的時間給予的指導和幫助。而多年來的緊密作戰(zhàn)也讓華為人非常感激IBM的指導,其中一名負責管理改革的副總裁失聲痛哭道:“盡管華為和IBM合作是一個商業(yè)咨詢的項目,但這對華為來說,無疑是脫胎換骨的。”
正如任正非曾說過:IBM教會我們爬樹,我們才能爬到樹上摘到蘋果。
2008年,在IBM全面完成指導后,華為以183億美元的營收超過摩托羅拉,與愛立信和諾基亞三分天下,同年華為還上榜《商業(yè)周刊》評選的年度全球十大最具影響力公司,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yè)。
2020年,作為學生的華為以1000億美元的營收超過營收為740美元的老師IBM。曾經“身患重疾”的華為,如今已脫胎換骨,跳起了輕盈的舞步。
20年前,華為的廁所都是蹲坑,如今都已是5星級的配置。
20年前,華為連一臺咖啡機都沒有,如今在華為園區(qū),隨處可見。
截至2019年,華為全球的員工一共有19.4萬人,這些員工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他們信仰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但卻可以喝同一種飲品——咖啡。
咖啡是一種全球化的飲品,盡管華為的員工來自世界各地,但是經常在休息的時候捧著一杯咖啡待在一起交流,摩擦出各種火花,產生各種思想上的碰撞。
從產品聊到組織,從管理聊到市場,有些員工想不明白的工作問題,突然有別的員工一下子就點破了,一個無心插柳,一個成蔭。如此一來,公司就可以得到良性的發(fā)展,而員工和部門之間也會因為這種一起喝咖啡的交流,讓華為的戰(zhàn)斗隊伍更加有凝聚力。
而華為還會時不時舉辦“與任正非咖啡對話”的活動,邀請各行各樣的大牛和任正非一起喝咖啡,一起交流探討。
甚至在華為內部還專門出了一條政策:華為的高管和高級專家,到外面交流時,每喝一次咖啡就可以獲得1000美元的獎勵。并且作為一條特殊的政策,獎勵無需經過審計部門核算,只要申請了就會獲得獎勵。通過這種“無門檻”的激勵手段。
如今華為的每個食堂,每個辦公樓已經都裝備了咖啡機,甚至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口味的咖啡多得讓你眼花繚亂。
很多中國企業(yè)家靠“土辦法”發(fā)了家,自認為“土辦法”可以延續(xù),所以不愿意去學習西方先進的管理思想,也不愿意承認西方管理思想的先進性。
但任正非不同,他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和華為的不足,也愿意承認別人的優(yōu)點,更愿意花大價錢將先進的管理體系引入進來。
其實站在巨人的肩膀眺望遠方,是一條成功的捷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