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徐元直在投奔曹操前給劉備推薦了諸葛孔明,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載,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策,劉備憑借孔明這樣一位出色的政治和軍事天才很快在這個動亂的年代站穩(wěn)了腳跟,取荊州奪西川如履平地,后劉備打著為關羽復仇的旗號,不顧群臣反對討伐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夷陵之戰(zhàn)以劉備的戰(zhàn)敗而告終,后劉備病逝,白帝城托孤。
諸葛孔明臨危受命,力挽狂瀾,曾在《出師表》中陳述自己“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劉備死后,身為蜀漢丞相的諸葛亮為匡扶漢室,克復中原,一邊積極修好東吳,一邊對曹魏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北伐,史稱“六出祁山”,最后一次北伐積勞成疾,病逝歸天。
五丈原諸葛亮隔渭河對陣司馬懿
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親率大軍攻打曹魏,同時派人聯(lián)合東吳一起出兵,蜀漢軍隊駐扎在渭水南面的五丈原,司馬懿(字仲達)率領的魏軍渡過渭水,背水立營抵御諸葛亮。五丈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司馬懿決定以守為攻,同時魏明帝曹叡正在抵御東吳人馬,只好命令司馬懿只守不攻。
諸葛亮見司馬懿遲遲不來迎戰(zhàn),于是派人送去一套女子的服飾,這是在嘲笑司馬懿像女人一樣,畏手畏腳,司馬懿和被激怒的眾將士聯(lián)合上表魏明帝請求出站諸葛亮,但是曹叡派來一個欽差大臣死盯司馬懿不讓出戰(zhàn),只有諸葛亮明白,司馬懿這是做給魏軍將士看的,表示自己不是不敢打,是上司不讓打,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司馬懿真想出戰(zhàn),曹叡的欽差大臣是攔不住的。這就是所謂的“司馬懿千里請戰(zhàn)”
上方谷大火,司馬懿絕處逢生
話說此時,司馬懿和諸葛亮已經相持百日不下,每次諸葛亮派去挑釁的人都會被司馬懿好言相待,借機不動聲色的打聽諸葛亮的情況,不問軍事,只打聽諸葛亮的身體和飲食等生活情況,司馬懿從使節(jié)處得知諸葛亮每日吃飯很少,睡眠也不足,還要料理軍事政務,可想而知,諸葛亮這樣的身體怕是熬不了多久了。
果不出司馬懿所料,諸葛亮殫精竭慮病倒了,劉禪派尚書李福前來問候,之后又再三折返,諸葛亮知其來意,說到“我之后,可由蔣琬接任,蔣琬之后,可由費祎接任。”李福接著又問,費祎之后呢?諸葛亮沒有回答。
諸葛亮為了徹底貫徹隆中對的方針,完成劉備白帝城的遺愿,用計將司馬懿大軍圍困在上方谷(又名“葫蘆谷”),上方谷是諸葛亮巡查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的,入口狹窄,腹地寬闊,能容千軍萬馬,兩邊山崖高聳,中間地勢低洼,乃是伏兵作戰(zhàn)的絕佳地理位置,于是諸葛亮計上心來,司馬懿大軍若是被困于此,想來是必死無疑,于是諸葛亮開始謀劃誘敵之策,先令魏延和司馬懿交手炸敗,后引誘司馬懿大軍進入蜀軍埋伏好的上方谷,加之以火油火箭攻之,司馬懿大軍便絕無生還的可能。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也是天公不作美,就在司馬懿大軍絕望的時候,忽然狂風大作,烏云密布,頃刻間大雨滂沱,熊熊烈火被澆滅殆盡,司馬懿也絕處逢生,諸葛亮眼見錯過這次良機,下次再想誅殺司馬懿怕是無望了,不由身體一顫,口吐鮮血,感慨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被厝ボ姞I便一病不起。
秋風五丈原,漢丞相命歸天
沒過多久,諸葛亮由于積勞成疾,重癥難治,于234年秋在五丈原的軍中與世長辭,一代名相就此謝幕,終年五十四歲,蜀軍按照諸葛亮死前的安排秘不發(fā)喪,開始大規(guī)模的撤軍。與此同時,司馬懿收到消息諸葛亮去世后,開始發(fā)動對蜀軍的進攻,這時,姜維指揮調整戰(zhàn)旗方向,擂鼓作戰(zhàn),佯裝要和魏軍打起來,司馬懿見狀,趕緊停止對蜀軍的追擊,開始收軍后退。
后來,蜀軍安全撤離了五丈原,直到斜谷才安排諸葛亮的后事,百姓們還為此編寫了一句諺語“死諸葛嚇跑活仲達”,司馬懿也不禁感嘆,諸葛亮真乃世間少有的奇才啊!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段諸葛亮發(fā)喪時劉歡的一首《哭諸葛》唱哭了多少三國迷!
歌詞道:“蒼天吶,你為何急匆匆將他交于秋風;大地呀,你為何急匆匆將他攬入懷中;情愿以死,換他的生,好率咱將士再出征,鞠躬盡瘁,誰能比,一生潔白誰能及,啊……蒼天你太不公,大地你太絕情,空留下八陣兵圖和瑤琴,啊……蜀國交付與何人,生生痛死蜀人心……”
百姓為了紀念諸葛亮在五丈原修建了諸葛亮廟,據(jù)說保留了諸葛亮的衣冠冢,一千七百多年來,文人墨客絡繹不絕,五丈原也由此而聞名于世。
說到這里,有則奇聞異事,據(jù)說諸葛亮的墳墓一直以來都是個謎,按照諸葛亮死前的安排,自己會選擇墓地,只需要讓四個大漢抬著棺材一直往南走,繩斷之處即為棺葬地,但抬棺材的繩子遲遲不斷,四個大漢累的夠嗆,于是商議偷偷剪斷繩子回去復命,劉禪一怒之下殺死抬棺人,從此再也沒有人知道諸葛亮的墓地所在。諸葛亮的計謀之深遠,連身后事都想到了,真是讓人拜服!
諸葛亮是蜀漢的擎天白玉柱 架海紫金梁,卻不想天妒英才,為了實現(xiàn)對劉備的承諾,窮極一生,直至燈枯油盡,實為“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的典范,為歷代世人所傳頌。
下期看點三國典故之“空城計”,武侯彈琴退仲達,敬請期待。
【內容原創(chuàng),圖片來自影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