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校歌軼事
然,因歌詞無朝氣,旋律不激昂,詞譜不和諧,盡管校長蔣介石曾在全校大會幾次帶頭唱起這首校歌,但仍“和者蓋寡”。也就是說,這首校歌并未在黃埔軍校中“唱起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此種尷尬局面直到1926年黃埔四期學生畢業(yè)時仍延續(xù)著。換言之,無論的是黃埔一期的陳賡、徐向前、胡宗南、杜聿明...... 到黃埔四期的林彪、劉志丹、張靈甫、胡璉...... 唱過的只是戴季陶作詞的第一版校歌,而流傳至今的黃埔軍校校歌均與他們無緣。
以下是根據(jù)《黃埔日刊》上刊登的曲譜整理出來的第一版校歌。
1926年11月,時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著名共產黨人熊雄,找到了軍校政治教官的陳祖康。陳曾與熊雄一起留學法國,且在法國加入了中共。1925年春回國到黃埔任教。
歌詞交音樂教官林慶培譜曲。不久,這首新校歌便刊登在《黃埔日刊》上。至此,歷史上黃埔軍校先后出現(xiàn)過兩首(版)校歌,第一首(版)校歌為《陸軍軍官學校校歌》(簡稱校歌),創(chuàng)作于1924年,第二首(版)校歌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歌》(簡稱黃埔校歌),創(chuàng)作于1926年。
由陳祖康作詞,林慶培譜曲的這首雄壯而鏗鏘有力的黃埔校歌在校內外廣為傳唱,流傳至今,且被視為黃埔校歌正統(tǒng)。
“陸軍軍官學校校歌”的石碑
據(jù)陳祖康回憶,因歌詞交稿后不久,他就離校赴福建參加國民革命軍東路軍政治部的工作,故歌詞是否被采用不得而知。 直到1927年春,他在福建擔任中共閩南特委委員、福建臨委委員期間,見到他的學生時才得知黃埔軍校已有了校歌,聽學生當場清唱后,才確認他的歌詞被采用。1928年2月,陳當選中共閩南臨委常委,兼省臨委組織部長,4月份起又被任命代理福建臨委書記。
然,世事難料。在白色恐怖及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下,因感中共前途渺茫,陳在1928年6月中旬投靠了國民黨張貞部。6月24日,陳祖康被福建臨委開除出黨。隨后,陳曾游離于國民黨和中華革命黨(第三黨)之間,爾后又參加了蔡廷鍇19路軍的“福建事變”,公開反蔣。福建政府垮臺后,陳于1934年被拉入國民黨軍統(tǒng)組織,先后任軍統(tǒng)閩北站站長、蔣介石成都行轅調查處第二股上校股長、軍統(tǒng)上海站站長、華安“中美合作所”少將督察組長等職。1949年逃往臺灣,任國民黨軍少將。1960年,受命赴香港進行反共的情報工作。1979年2月,陳祖康病逝于臺灣,享年78歲。
大浪淘沙,書寫人間滄桑。風云變幻,折射人生軌跡。盡管陳祖康這位早期的共產黨人最終與共產黨分道揚鑣,但其在黃埔軍校的那段“校歌”經歷仍是“可圈可點”的。正如同他自己所說:“在這校歌的字里行間,無疑是代表了一部分黃埔精神?!薄?/span>
陳祖康作詞、林慶培作曲的這首歌使黃埔軍校有了真正意義的校歌,且已成為軍歌經典,流傳至今......
1929年黃埔軍校閱兵影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