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局是重要的社交活動場所。通過飯局可以產(chǎn)生決策,可以張揚勢力,可以收納或排斥,可以論資排輩或攀比高低,最重要的是,可以讓這個以食為名的活動,升華成細致有效的政治工具。飯局講求“四重要”,其中大有學問。
一.
誰請客重要,請誰更重要
能參加一定分量的飯局,意味著一種資格。意義越是重要的飯局,自然越封閉,級別越高的人才有資格參加。有時候,通過幾次吃飯,本來不認識的人可以建立甚至加強聯(lián)系,構(gòu)織起一種特殊的關系網(wǎng)。
只要不是婚喪嫁娶,升學升遷等宴會,被邀請的人往往關注的不是請客方,而是客人。
點菜不重要,座次才重要
歷史在進步,人類文明也一直試圖假裝消滅階級不平等。大不列顛島的亞瑟王創(chuàng)造了圓桌會議,打破了騎士的等級,使得每個人都覺得平等,讓大家更加團結(jié)。但事實并非這樣,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亞瑟王終究還是給自己位置上方加了一把賣冰棍兒的遮陽傘,告訴別人:“這攤兒還是我說了算!”
統(tǒng)治階層的排位秩序自然都是了解的。在《水滸》這一以草寇土匪為主角的小說中,各位哥哥弟弟們對“交椅”的排位重視到以命相搏的程度。
飯局中每個人坐的位置自然也是講究的。主位一般留給主客,就是宴請客人為首者,偶爾飯局的主人也坐。主位一般設置在餐廳或包間入口對面,這個習俗來源于古代帝王朝堂之上,可以觀察全員的出入,從而起到控制場面的作用。列席者無論進出、落座還是舉杯交談,目光始終繞不開主位,從而使得主位有了莫大的存在感。
給他人的席位安排是很講究的,坐哪個位子對應著他的職務、年齡、與主角的親疏關系等。當然列席并不固定,很容易被臨時加入的賓客打破排序。
常見的規(guī)矩是一般副主陪在主位的對面。依照以右為尊的原則,主人在主位的右手,主持人在主位的左手,其他依照關系遠近或個人喜好可以隨意落座。
吃飯不重要,說話才重要
如果填飽肚子的聚餐升級為“局”,就意味著變成了一個特別的政治場域,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商業(yè)的利益、政治的角力、權勢的較量、人情的冷暖皆在這里無聲上演,吃飯變成了最細致而有效的政治社交工具。
飯局上,借著酒肉溝通感情,達成目的,說話自然必不可少。大多主人客人喜歡聊一些商賈鴻儒,名流達官的趣聞軼事,以展示自己人脈廣。無論真假,在座都需一一附和,即使無趣也得哈哈一笑,不能冷場讓主客失了面子。整場下來,核心就是極度維護主辦方與來客的聲望地位,是對方得到極度的社會認同感。
而那些作陪的人,盡量少說話或不說話。三杯下肚,血管擴張人情高漲,誰說的多就是誰的風頭,作為陪從話多自然不妥。
四.
哪吃不重要,結(jié)果才重要
改革開放經(jīng)濟發(fā)展到如今,國人基因里那些農(nóng)業(yè)社會殘留的饑餓感已經(jīng)當然無存。誰也不會為了打牙祭而去混飯局了。所以只要能把人請來,就無關在哪兒吃,一群扛大包的工友在蒼蠅館子照樣能組織一場千杯泯恩仇的飯局。領導干部,商界巨賈也喜歡簡單樸實的“家宴”。無論是組局的,還是赴約入局者,大家都看重的是飯局帶來的結(jié)果,雙贏固然最好,一方得利不損對方也過得去。
費盡心機熱血沸騰口干舌燥吃一頓飯,是為了以后能吃到更好的飯。,這就是飯局的政治目的。
《禮箋文化》
品有故事的酒,
讀有態(tài)度的書。
傳有溫度的情,
送有內(nèi)涵的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