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年紀輕輕的,當年怎么會去選擇搞傳統(tǒng)文化保護?”“80后”博士李致偉說,他常常在自報家門后,面對他人不解的疑問。李致偉說,其實他在少年時代也曾沉迷于日本動漫,但在和日本人的接觸中,他卻體會到日本人對中華文化的敬重,進一步接觸文化保護后,他更深切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18日在廈門大學舉行的第四屆“中華文化發(fā)展論壇”上,眾多來自兩岸的“80后”、“90后”,像李致偉一樣,分享中華文化打動自己的魅力。
清華大學碩士生王日澤自小就和京劇結下不解之緣。他講述了來清華交流的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各國學生是如何被京劇魅力所打動,并希望“和更多的兩岸青年,甚至是世界青年一起體味這種來自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樂趣”。
圖片來源:東南網
在論壇上,還有大陸青年進行射禮、漢服、書畫、音樂等表演,展現(xiàn)中華文化之美。
“回首自家無盡藏,何需持缽效貧兒”,臺灣遠望文化事業(yè)研究員張瑋珊當場吟誦詩詞,稱要警惕臺灣執(zhí)政當局“去中國化”的趨向,以及將中華文化庸俗化的一些做法。
在大陸已成“網紅”的自媒體人侯漢廷亦歷數(shù)臺灣執(zhí)政當局“去中國化”的種種行徑。他說,在臺灣,有識之士提出加強中華文化教育的建議卻被某些人污蔑為泥古不化;臺灣中學生一周只被安排四到六個小時的語文課,遠低于大陸和世界其他主要地區(qū)。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導致很多臺灣年輕人已不如大陸年輕人了解中華文化。他不禁發(fā)問,如今“中華文化在臺灣嗎?”
對此,出席論壇的海協(xié)會副會長葉克冬呼吁,兩岸同胞要共同反對“文化臺獨”的倒行逆施,共同承擔起繼承弘揚中華文化的使命。
新黨主席郁慕明則表示,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和魂,根必須要越扎越深。他說,目前有一些人,“不但沒有扎根,反而要刨根”,他呼吁青年人要正面地告訴這些人,敢挑戰(zhàn)中華文化的就是我們的敵人。
臺灣中華民族發(fā)展基金會董事朱甌雖已年過七旬,說起兩岸年輕人都熟悉的《甄嬛傳》等新時代話題卻如數(shù)家珍。在他看來,發(fā)揚中華文化,需要了解年輕人“想什么,看什么”。他建議,應該從內容、產業(yè)以及新科技等三方面,引領年輕人關注傳統(tǒng)文化。年輕人所喜愛的“二次元文化”如動漫文化等,都可以成為中華文化傳播的渠道;VR(虛擬現(xiàn)實)等新科技,也都可以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的手段。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