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欽民 撰於臺北2021.02底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本章要義:老子所認為的「道」是形而上、無形無象、不可言說、不可概念化的玄妙實體。是借由「無」、「有」來落實到有形質(zhì),「無」形成天地,「有」行成萬物,所以總結(jié)稱「道」是一切是萬物的根源,天地萬物皆來自於「道」。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要義:說明形而下的一切現(xiàn)象都是相對的、相互轉(zhuǎn)化的。因此一切價值觀都充滿主觀的執(zhí)著與專斷,且不停地變化中。而「聖人」超越主觀的執(zhí)著與專斷,而以「無為」處世。故其功業(yè)能永不泯滅。
老子·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本章要義:說明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是導致社會混亂與衝突的主因。聖人解決之道在於如何使人民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則人民自然不存智巧與欲念,就不敢胡作非為。而這辦法就是以「道」的「無為」。所謂「無為」儒家稱為「無妄為」,道家稱為「崇尚自然」。
老子·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本章要義:先說明「道體」的虛無看似空蕩虛無、似有似無難以捉摸。再進一步說明「道用」能挫去萬物的尖銳對恃、消弭萬物的紛亂糾結(jié)、能超脫局限,故能使萬物相互協(xié)調(diào),並能主宰萬物。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本章要義:說明天地的無偏無私,對萬物不加諸好惡。聖人對百姓亦當如此。並借鼓風箱的空虛才產(chǎn)生作用,教導聖人也應效法它的虛靜無為,任由天地萬物按自然變化,而不應加以干涉。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本章要義:藉由「谷」、「神」分別來說明「道」的虛空博大和神祕玄妙的特性。藉由「玄牝」來說明「道」生育萬物的神奇力量,及它無窮無盡的妙用。
老子·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本章要義:說明天能長生,地能存久,是因為它們都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指導聖人效法此道,唯無私心,才能成就自己。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本章要義:老子借水來比喻善的品格。舉水之「七善」體性,證明其與物無爭。因為無爭所以才能無怨尤。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本章要義:講萬事萬物「過猶不及」,不如適得其中。借以說明在功成名遂,已達頂點之時,就應含藏收斂退身事外,這才是符合天道的作為。
老子·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本章要義:借六段問句來說明上下句的意念,要能做到一致的困難性。為此之故,滋養(yǎng)生育萬物,必定仍會有不臻完善之處,所以對萬物就不該據(jù)有、不該恃功、不該宰制。唯如此才能叫做「德性的最高境界」。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本章要義:借現(xiàn)象界的「有」、「無」來說明實物只有在「無」的配合下才能發(fā)揮作用。所以從擁有物中要適當?shù)貋G掉一部分,才能使該物發(fā)生最大效用。惟本章的「有」與「無」與老子先前所說超現(xiàn)象界的「有」與「無」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本章要義:老子借用五個排比句來說明五色、五音、五味等粗淺枝末的影響。惟一旦為其所蔽,就不能見「道」之真體、萬物之本性。故聖人但求自我充實,寧以抱守清靜素樸的內(nèi)在根本。
老子·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本章要義:老子強調(diào)「貴身」即「重視自我」的思想,論述人之所以「寵辱若驚」乃因得自於上者之給予,相對承認了自己的微小卑下。如果缺少這種認識,就無所謂卑下,當然也就無所謂「貴大患若身」。故唯重視自我、珍惜自我的人,才足堪天下大任,才能放心的把天下委託給他。
老子·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zhí)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本章要義:講述道體。老子說它是屬非感官的存在,是一個混而為一的抽象之物。無形無象。從亙古至今惟綿綿不絕。所以只有瞭解「道」之為太虛的元始,掌握住「道」的基砥,懂得「道」之理,就可以用之於駕馭現(xiàn)實存在的一切現(xiàn)象。
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淩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本章要義:本章是借對善道之士的描述。說明觀「道」的態(tài)度:要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不輕舉妄動、豁然開朗、敦厚樸實、胸襟曠達,隨和寬容,這樣才能使混濁沉淨清澈,才能使死寂重現(xiàn)生機。故唯虛心自斂以觀道體,那麼即使是隱跡韜光亦能不斷地大成道用。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本章要義:萬物靜觀方能自得,本章主講「致虛守靜」的功夫?!钢绿摗故窍粜闹堑淖饔?,達到?jīng)]有一絲心機成見的地步,則蕓蕓萬物方得以返回根本,就是「守靜」。惟要達靜的境界,得懂「?!沟牡览?,包容一切、大公無私、使天下歸從,唯如此才是順應天意,才能終身免於危殆。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本章要義:將君主與臣民的關(guān)係,分為四個次第,而得出「信焉不足,有不信焉」這樣的結(jié)論。借此指出君主應該努力的方向。最上乘的君王最能把握住「道」,乃因「貴言」。「貴言」則不輕發(fā)號令,則民不受干擾,則上下相和,則天下自然大治。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本章要義:係承上章,並說明當時社會的現(xiàn)象,正是由於君主所把握的「道」「信不足」之故,致使其統(tǒng)治力逐漸下滑,為此才倡議仁義、運用巧智、標舉孝慈、推崇忠臣,殊不知這乃是因其偏離大道所導致的結(jié)果。
老子·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本章要義:係承上章,續(xù)談治國之道,對當時亂象提出的「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等三種治理方法之批評,認為這些只能治標,不足以治本,老子認為還是得賴「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老子·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本章要義:「絕學無憂」應解為「棄絕清靜,明曉萬物之學而竟能不感到憂心」之意。則一旦如此,天下就無所謂「差別」、「差距」之分了,凡事就人云亦云,這豈不荒唐?故老子列舉其獨異於世人價值判斷之所在,關(guān)鍵就在於他能看重內(nèi)心修為,抱守人生本源,一心以守道為貴的緣故。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zhòng)甫。吾何以知衆(zhòng)甫之狀哉?以此。
本章要義:說明形而上的「道」雖然無形無象、似存若無,但天地萬物、萬象乃至純真至性也都是由「道」所形成的。而在這「道」中用以顯現(xiàn)「道」功能屬性的就是「德」,並藉以說明「道」的真實存在性。另若想探知萬物起始的本質(zhì),唯應先效法孔德之人以「道」做為其精神的根基。
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本章要義:說明「不爭」之道。開頭就藉曲、枉、窪、敝、少、多等六個客觀法則來說明不爭的內(nèi)涵。聖人依此而與「道」」抱持一致,而能成為天下人學習的典範。所以,他終能得到明、彰、功、長。而這正是因為他的不與人爭才獲得的成果。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本章要義:說明「希言」即不輕發(fā)號令擾民,才符合「道」的精神,才是理想的政治。否則就像妄作狂風、驟雨一樣,是不可能長久的。而「道」的精神就是自然無為,順從自然,也就是順從於道。而順從道的人,就能與道同體,故而從事治政者就不能不謹慎視之。
老子·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本章要義:借「企立」、「跨行」、「自見」、「自是」、「自伐」、「自矜」來說明這些輕浮的舉動皆不符自然之道。所以凡故意造作、有為之舉都只像似殘羹剩飯,非但無用,反而有累。所以,有道德的人不會這樣處世。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要義:本章是講「道」的體用。老子以道體的「獨立而不改」,道用的「周行而不殆」,所以對「體」的廣度與「用」的高度,虔敬地稱之為「大」。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故「道」大,則「天」、「地」、「人」亦然,惟人只居其一。所以應法地,法天,法道,最後「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本章要義:本章是對「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無奈的批評。老子言一國之君如果輕率會失去他的根基,躁動就會失去主宰能力。由此可知「重」和「靜」是本、是常;「輕」和「躁」是末、是變。所以要人們像聖人一樣「終日行不離輜重」,重靜而戒輕躁,方能免招致禍災。
老子·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guān)楗而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本章要義:本章是借「善行」、「善言」、「善計 、「善閉」、「善結(jié)」五者來申述聖人視物與我同體,故在處事接物、言行舉止上,應時順理,自然而然,至簡至易。所以教人要合於道,順應自然,應物為用,而不可妄用私智,自作聰明。
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本章要義:借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而能成為天下谿、式、谷。故能常德不離,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復歸於樸,來說明聖人若能統(tǒng)籌延攬而用,則順物施化,即使不為亦能成為一個完善體制的主掌者。而這一完善體制因渾然為一而完善,就再無可被一一置評的了。
老子·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本章要義:本章是老子對「有為」之政提出的警告,講聖人為政,應當自然無為,不固執(zhí)己見,不妄作不妄為。且凡物之現(xiàn)象皆各有其特性、不同好惡,故既然為政,就不能以一成不變的方式對待,而應借捨棄那些極端的、過奢的、驕縱的措施。這樣才能達到不敗不失。
老子·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兇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本章要義:老子提出「其事好還」警告那些好於用兵者。並指出用兵,只在不得已時用之,一旦達成結(jié)果,就不敢強奪豪取、驕傲、炫耀、自大。因為「物壯則老」,凡舉過強盛者,就會走向衰敗,這就是因為不符合於「道」之故,而凡不符合於「道」者,必定早夭。
老子·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指出戰(zhàn)爭的禍害,以表示他反戰(zhàn)的思想。更指出即使是出自於不得已,也要淡然以對。否則就是好戰(zhàn)、好殺人者。為此喻戰(zhàn)爭就像是進行一場喪禮。兵眾像是帶著哀痛的心情去參戰(zhàn)的,沒有戰(zhàn)死者就當作是剛參加完了喪禮一樣。
老子·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以「樸」來形容「道」,它雖然微小而不可見,但天下卻沒人能支配它。侯王若能執(zhí)持守它,萬物將自動歸服。一旦開始以文法制度干預,即使事出有名,也要適可而止,才能避免衍生問題。要知唯領悟「道」之於天下的作為,才誘導出百谷千川都匯聚於江海的道理。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本章要義:本章是老子教人如何進入道德的境界。他認為一個能自知、自勝、知足、自強的人,才能反觀自己、勝過自己、不向外需索、堅強不屈。唯不離失自己者,才能歷久不衰,才能算是真正的長壽。
老子·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本章要義:本章講述大道的偉大並不是它自以為偉大,而是在於它生養(yǎng)萬物、畜養(yǎng)萬物卻能不辭、不有、不為主,所以才造就了它的偉大。
老子·第三十五章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本章要義:相較於誘惑能令人短暫的止步佇足,大道就顯得平淡無味,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但它卻更能使人前往歸附,而且還能平安康泰。除此之外,它的作用還是那麼地無窮無止。
老子·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本章要義:本章講述想讓事物成為「怎樣」,就先暫且任由它成為「怎樣」的相反樣子,而這就是在暗藏了一個不欲人洞察的玄機。這玄機能致使「柔弱勝剛強」。所以,「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意即不要亮出自己的基底,隨便讓人摸透自己的底細。否則就難保不遭「暗藏的玄機」所算計。
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本章要義:講述理想的政治在於「無為」,任萬物自化?!笩o為」即「崇尚自然」。強調(diào)統(tǒng)治者執(zhí)守它,則天下萬物皆能自我化育。惟一旦出現(xiàn)偏差,仍應以清靜無為的無名之樸來安定它。則天下萬物就能「靜以自正」,自然而然地就會走向正軌。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本章要義:本章為老子《德經(jīng)》之首章。指出「德」是顯現(xiàn)無形無象「道」的作用。而「德」分順應自然的「上德」和別有用心的「下德」。由於下德是偏離於道,所以才致使仁、義、禮相繼被推呈。故強調(diào)大丈夫應捨棄仁、義、禮這類淺薄虛華的教條,而應回歸正「道」的淳厚樸實。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稱「道」為「一」。是繼前一章對「道」的偏失之為,借天、地、神、谷、萬物、王侯來說明真正得「道」所起的正面作用。後再借「賤」「下」的特性,喻為政者要能「處下」「謙卑」。即使受到讚譽也不當視為稱讚。不妄求成為稀世寶玉,但求能堅固如樸石。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本章要義:在老子哲學當中「反」涵蓋兩種意義,即「相反對立」與「反復本初」。本章借以說明「道」究竟是如何運行及作用:指出「反」,是「道」的運動規(guī)律?!溉酢故恰傅馈蛊鹱饔弥凇H会崤e萬物的生成,係由先是無形的「道」產(chǎn)生有形的天地,再產(chǎn)生出萬事萬物來。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直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借由「聞道」之士的理解與態(tài)度來說明「道」的高深莫測,幽隱而不可名狀。並承上章「反者,道之動」舉出「道」和「德」所呈現(xiàn)異於與物的十二種特質(zhì)。最後老子講到,就是因為這些特性,所以「道」既能生成萬物,又善於成就萬物的一切。
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借「一」、「二」、「三」來說明「道」創(chuàng)生萬物時的活動歷程?!傅馈箯臏啘S不分的狀態(tài),造分出陰陽兩氣;陰陽兩氣在互相激蕩成適均狀態(tài)後,新的和諧體就這麼產(chǎn)生。而後段可能是誤植,惟大體的意思是借「孤」、「寡」、「不谷」來提醒人戒矜戒驕,應謙虛自守。
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闡述「柔弱」的作用和「無為」的效應。說明「柔」能「勝」剛的道理。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本章要義:本章是老子以生命和聲名,貨利來比較何者貴重?得到名利和失去生命何者的危害大?說明只有知足和知止才能免卻禍害。實際上也是闡述他「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另一種論述。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以相成相反的辯證觀點。闡述「清靜為天下正」的道理。提出大道雖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辯。表現(xiàn)出來的是卻是「若缺」、「若沖」、「若屈」、「若拙」、「若訥」的樣子。但它的作用卻總能不歇不窮。所以,只有清靜無為才是治理天下的正道。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本章要義:本章是老子再次闡述他的反戰(zhàn)思想,抨擊當時的武力侵奪。老子指出戰(zhàn)爭的起因在於人的貪得無厭、不知止足;故警惕為政者,應當清靜無為,以消弭侵奪的欲念。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強調(diào)人應先立自我認識,只要返觀內(nèi)照,認識了自己的一切,就可達到「不出戶,知天下。不闚牖,見天道」的程度。而有這種認知能力的人就能「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老子·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認為「為學」是學習知識經(jīng)驗,越積越好?!笧榈馈故侵庇^體悟了除欲念,要越減損越好。最終達到無為而無不為地步,這樣萬民才能各得其生、各得其養(yǎng),那才算得上有資格執(zhí)掌天下。
老子·第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接著上章「無為無不為」而具體講到聖人居於其位,要無主觀偏見,要收斂自己的欲意,要以百姓之心為心去治理天下。那麼百姓自然就無不以他馬首是瞻了。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講「攝生」即養(yǎng)生之道。舉出能普普走完一生的、夭折的、自尋死路的各占三成。而這是因為他們太在意生存、享受之故。而只有一成的人,清心寡欲,懂得注重養(yǎng)生。而正因為它們能這樣的保護自己,自然就不會使自己置身於死亡之地。
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本章要義:本章講「道」生成萬物?!傅隆剐铕B(yǎng)萬物。而「道」、「德」之尊貴,就在於它們能任萬物各依其自性發(fā)展而不加干涉、不居功、不佔有。而這些德行,老子稱之為深遠的、看不見的「玄德」。
老子·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用了「母」、「子」的概念說明道與天下萬物的關(guān)係,若能認識並掌握「母」就可以理解「子」的產(chǎn)生。那麼就能「塞其兌,閉其門」不追逐身外之物,就能洞察萬物精微之起始。則堅守柔弱、虛靜、觀照內(nèi)在,就能與常道合一。這麼就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了。
老子·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本章要義:本章是老子痛批時政的敗壞。以人君的矜誇炫耀、侈饜自奉,強用財貨以誇富強等,是放著正道偏向邪徑的作為,所以才致使朝政徹底的廢弛,農(nóng)田徹底荒蕪,國庫也為之徹底空虛。故老子有感而發(fā)「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span>
老子·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用了上「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的類推方法。先講厚實修身建德之基礎,不但能用以永世傳承,還能從修德的利益,由己以至於家、鄉(xiāng)、邦、天下。然後再講運用這些修為觀照自己就可同樣關(guān)照他人,就能達到察己以知彼,同理最終也就能觀照到天下而知曉天下了。
老子·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以「柔和」「強盛」對照。說明能返回到嬰兒般的純真。是一種向淳真無欲本性的回歸,是具有深厚修養(yǎng)境界的人,則「精之至也」「和之至也」,就無物能傷。反之,「物壯則老」,闡明過於強盛的同時者也正步向衰老,很快就會死亡。這是因為「強盛」不符合「道」之故。
老子·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一書少有講到境界者,惟此借真正懂「道」者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修為,而達到了「玄妙同一」的境界。正因為此,他們超越了親疏、利害、貴賤之範疇,而能成為天下所尊重者。
老子·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span>
本章要義:本章仍是老子對闡發(fā)「無為」的思想。言縱使「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但唯有「無為」,好靜不生事,才能治理天下,獲取天下人心。故舉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誡執(zhí)政者唯如此,天下自然太平。
老子·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本章要義:承前章老子再以「其政悶悶」來講述「無為」並非消極。甚至可說它在現(xiàn)象交互轉(zhuǎn)化中,反而有相對積極的成果。故禍福、正邪、善妖等亦復如是。所以老子認為聖人以道自守,而不割、不劌、不肆、不耀。而這也正說明為什麼「無為」之政,卻能有「其民淳淳」成果的緣故。
老子·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提出「嗇」概念。認為「嗇」是在精神上再於積蓄、養(yǎng)護、厚植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嗇」,只有積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同此理,用之於修身、還是治國都同得厚積根柢,唯「根深柢固」了,才是能長久之根本所在。
老子·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以「治大國,若烹小鮮」說明為政要少去折驣人民,要實行「無為」之治,即不擾民不害民。則即使是有危害者,也起不了它們的作用。在聖人自己就更不可能去傷害人民。如此一來,人民自然就能享受「無為」的恩澤,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老子·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本章要義:本章相對於治理內(nèi)政,講的是處理國與國間的關(guān)係。主張無論大國或小國想借以取得被歸附或取得被包容,皆應採用「謙下」的策略,而不可企圖統(tǒng)治小國或去依賴大國。惟能如此,才能各取所需。但前提是大國要能像容納百川匯聚那樣甘處於下,先能主動地放下身段才行。
老子·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講「道」的可貴之處,在於對任何人都能予保護。善於「道」的嘉言能被公諸於眾。遵行嘉言能提高形象。於「道」有求即能有得,有過亦能得寬宥。正因此,自古天下人才會這麼地珍貴它。所以對國之重的天子或三公,與其拱壁駟馬的儀式,不如向他們進獻此「道」。
老子·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先指出「無為」是處事治世的宗旨。繼以「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怪赋龅奶幨轮问缿B(tài)度方法,言處事要從細微處著手,凡不可看得太簡單,只有謹慎地將之視為困難處理,終了就能順利解決。
老子·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本章要義:治國謀事,均應在安靜之時,未兆之先,脆弱之際,微小之期先防患於未然。並舉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等說明,凡等累積出了大問題再去處理者,將招致失敗。放著不收拾,將會有損失。並提出做事就要能「慎終如始」,這樣才能「無敗事」。
老子·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本章要義:本章強調(diào)為政在於樸實不在智巧。政治的好壞繫於統(tǒng)治者的居心,以智巧治理,就衍生腐敗風氣,人自變得狡詐虛偽,終導致天下不安定。故戒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惟「愚之」並非主張愚民政策之意,實係使人民找回真樸的本性,然後讓一切都完全順於自然。
老子·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本章要義:本章講的是「不爭」的政治哲學。六十一章是通過大國與小國的關(guān)係,講了「大者宜為下」的道理;本章再舉「江海為百谷王」強調(diào)聖人想要統(tǒng)治人民,就得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導人民,就得把自身放置在人民後面。最後,要做到「天下樂推而不厭」及「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藉道的自述舉出「慈」、「儉」、「不敢為天下先」指出慈愛才能勇敢,儉樸才能廣達,不強爭好利才能為眾人的領袖。有「道」者秉持這三原則,於征戰(zhàn)能得勝,於守衛(wèi)能鞏固。就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否則,便會自取滅亡。
老子·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本章要義:老子在本章中舉「不武」、「不怒」、「不與」,以避免與敵正面對恃爭鬥的行為闡述落實「不爭」觀念具體結(jié)果,處事接物,皆能隨心應手、不爭而自得、不勞而自成、賢能者自然能為其效力。是以雖為「不爭」,但終還是能達到「爭」的目的。
老子·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zhí)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本章要義:本章和前兩章是相應的,以「哀」、「慈」、「柔」明不爭之德。藉由用兵的角度,談以退為進的處世哲學。正因此往往製造出驕兵、輕敵的對手,而達到其以守為攻設定的成果。除此,講到「抗兵相若,哀者勝」,而這正是千古以來眾所皆知的「哀兵必勝,驕兵必敗」道理之所在。
老子·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感嘆「被褐而懷玉」。講述他的立論縱有宗旨,處事縱有所據(jù),既易知也易於實行,但天下卻沒少有能了解的人,也少有照著去實行者。問題就在人受到外界的干擾,遮蔽用心去體悟。說明即使是如此經(jīng)綸治世之學,如不被所知所用,那就什麼也不是,也不是什麼了。
老子·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本章要義:本章係繼前一章老子感嘆他的「道」就像「被褐而懷玉」一樣,總結(jié)出「知我者?!沟脑颉9世献訉Α钢恢购汀覆恢拐咚鶗憩F(xiàn)出「崇尚它」、「避棄它」的態(tài)度並不感到憂心。因為他知道無形無象的「道」,終將能自然而然地引導這些人真正了解與接觸它。
老子·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本章要義:本章是老子的為政觀。他指出為政者壓迫到人民的居安,堵塞到人民的生計,無異於是把人民逼上絕路,人民自然鋌而走險,群起抗爭。所以戒之、為政者應摒棄壓迫、堵塞的政策而擇取謙下、愛民的施為。則「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老子·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戒之,凡事順天道而為,舉出「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對於「勇於敢」與「勇於不敢」的,自然都會報予相對應的酬酢。之於為什麼?就連聖人也很難說得明白,但「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不是不報,只是時機未到罷了。
老子·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稀有不傷其手矣。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指出,作為統(tǒng)治者不可以為了遂行自己的好惡,不惜假各種手段達成目的。戒之,天道冥冥之中皆各自其所司者,君王雖握有生殺大權(quán),但輕率決定人民的生死,妄替天道,則「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最終沒有不反傷到自己的。
老子·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本章要義:本章內(nèi)容基本上是對統(tǒng)治者提出施以嚴苛政治不如寬容政治的警告。他認為「民之飢」、「民之難治」、「民之輕死」皆源之於統(tǒng)治者「食稅之多」、「上之有為」、「求生之厚」所致。為此,戒統(tǒng)治唯以「無為」做其治政思想,才能避免苛政之弊於未然。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本章要義:本章舉出老子從觀察人與草木在生時所呈的柔軟與死後呈僵硬的現(xiàn)象,以證強硬者等同死亡之概念,而柔軟者則等同生存之概念。以此再次強調(diào)強硬者實則是居於劣勢,而柔軟者反能實居有優(yōu)勢。總結(jié)出他一在強調(diào)的「柔弱勝剛強」的思想哲理。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首先將「天之道」與「人之道」做對照,指出「人之道」即當時當權(quán)者所奉行的「損不足以奉有餘」與「天之道」的大公無私正好相反。為糾正當時社會不公現(xiàn)象,提出「損有餘而補不足」,乃是在奉勸當權(quán)者要能像有道者那樣,將多餘的拿出來供養(yǎng)天下的不足。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本章要義:本章前段老子再次喻說柔克剛、弱勝強的道理來肯定水之本性的優(yōu)越處。後段則據(jù)此類推君王要配稱「社稷主」、「天下王」者,除了謙下,還要能「受國之垢」、「受國不祥」即還要能夠承受國之屈辱與承擔國家之災患,像水性善居低處、避高趨下來。換言之即屈下不爭之觀念。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本章要義:本章「執(zhí)左契而不責於人」是老子用以戒為政者應以「德」化民之喻,唯如此不蓄怨於民。對百姓只有給予、輔助而不予強索、干擾。否則蓄怨既生,再去「和大怨」,「必有餘怨」。故再者舉「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勸說唯施「德」政者,終能會受到「天道」的青睞。
老子·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提出「小國寡民」之論,是對當時社會階級剝削、兼併戰(zhàn)爭不斷和人性淪喪而提出的批判。他指出在這征伐不減的時代,只要不窮兵黷武,不動不動就把軍隊派上戰(zhàn)場,那麼即使是「小國寡民」,生活條件艱苦,人民都能滿意現(xiàn)狀,至死也都不會離開這樣的國度。
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本章要義:本章老子以「信美」、「善辯」、「知博」的問題。說明雖然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往往和真實現(xiàn)象並不一致。但對於自己,仍應要求做到「信言」、「善行」、「真知」。也就是像「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一樣,無欲無求,讓一切都重歸於淳樸真實的狀態(tài)。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