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顯示:在我國青少年人群中,抑郁癥的發(fā)病率在逐年增加。
其中,中度抑郁的檢出率為 23.7%~54.4%,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 3.3%~9.68%。
作為父母,當孩子被診斷為抑郁癥后,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是不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讓孩子快點好起來,回到學校上學,就是你最大的愿望?
其實,孩子患上抑郁癥,我們家長最應該做的一件事,不是改變孩子,而是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
如果教育方式存在問題,在改變孩子之前,先要改變自己,可惜多數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想著讓孩子如何快點好起來。
忽略了父母自身的因素,只針對孩子的抑郁癥本身進行治療,任重道遠。
從心理學角度講,青少年抑郁癥的發(fā)生,主要有壓力因素,環(huán)境因素,校園暴力和創(chuàng)傷事件。
壓力因素包括來自學習的壓力和家長的壓力,環(huán)境因素包括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
想讓孩子盡快擺脫抑郁癥,家長首先要做出改變。
改變什么?
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的改變:改變認知、改變原來的溝通方式、改變情緒的處理方式。
一、改變認知
除了學習的壓力之外,最大的壓力來自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以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為代價去換取。如果一個孩子因為學習,累垮了身體,出現抑郁,焦慮,強迫等心理問題,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如果我們家長只看重學習成績,當孩子達不到你的要求時,他會內疚,會自責,會感覺對不起父母,抑郁癥的孩子都有高度的自尊心和道德感,如果他的自尊心和道德感不那么強,就不會患上抑郁癥。
這也是為什么有這樣一種說法:患上心理問題的都是好人,壞人是不會有心理問題的。
二、改變原來的溝通方式
多數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方式,是命令式的,指責式的,而不是平等對話。
指責、批評、命令式的溝通方式,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尤其是面對比較強勢的父母,孩子有什么委屈也不敢表達,只要說了,就是你不懂事,不聽話,還敢頂嘴。
在這種成長環(huán)境下,時間長了,加上學習壓力和在學校的人際關系出現問題,孩子根本不知道要向誰求助,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壓在心里,最后患上抑郁癥。
語言暴力最可怕,不要說什么刀子嘴豆腐心,你心里怎么想的,孩子看不見,但是你嘴上說的話,孩子全聽到了,所以,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是家長們應該做的功課。
三、改變負面情緒的處理方式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孩子成績不理想,寫作業(yè)拖沓,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沖孩子發(fā)脾氣。
可能當時孩子聽話了,其實,是在孩子心中埋下了負面情緒的定時炸彈。定時炸彈今天積累一個,明天積累一個,積累到一定程度,超出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荷載,就會爆發(fā)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等心理問題。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們還要學會正確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也許有家長會說:“我也不想發(fā)脾氣啊,可是孩子太氣人了,我控制不住情緒怎么辦?”
李宏夫老師在《情緒自救》一書中給出了情緒平衡法。
當情緒來臨時,只需4步就可以快速釋放負面情緒,恢復淡定從容的狀態(tài)。
第一步:看到情緒。
第二步:允許情緒。
第三步:接受情緒。
第四步:釋放情緒。
情緒平衡法在練習的時候,需要配合深呼吸來進行。吸氣,我現在看到你的出現;呼氣,我允許你的出現;吸氣,我接受你的出現;呼氣,我現在愿意釋放你。
整個四步為一輪,在你生氣的時候,想發(fā)脾氣的時候,可以多做幾輪,直到情緒平復為止。
需要注意的是:做情緒平衡法的時候,你需要離開當時的環(huán)境,找一個相對安靜的位置。
離開當下讓你情緒波動的環(huán)境,在心理上是一種阻斷,阻斷負面情緒的來源。
家長的三個改變,加上適合孩子的心理訓練方法,可以幫孩子盡快擺脫抑郁癥的困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