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古琴藝術(shù)有兩種表演形式,其一是獨奏,另一種就是彈唱結(jié)合的“琴歌”形式?!扒俑琛币喾Q“弦歌”,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有了。孔子編輯的《詩經(jīng)》,在當時都是用琴瑟伴奏演唱的?!叭傥迤鬃咏韵腋柚薄@是漢代《史記·孔子世家》中的記載,大概也是“弦歌”一詞最早的出處吧!到了明代我國琴界大量刊印古琴譜集的時候,歷代琴歌作品也被琴家收羅成集,如明初正德年間謝琳編輯的《太古遺音》就是一部刊載35首琴歌的譜集,明代中期萬歷年間楊表正所編十卷《重修真?zhèn)髑僮V》則是擁有101首琴歌的琴歌集,明末清初僧人琴家東皋禪師心越(俗名蔣興濤,1639-1695)還把琴歌帶到日本,他去世后由門人編撰出版的琴歌集《東皋琴譜》曾在日本多次重印再版……。這些琴歌,絕大部分還未被現(xiàn)代人彈奏和演唱過,正是我國古琴和古典歌曲有待挖掘的藝術(shù)寶藏?,F(xiàn)在,我們能聽到的琴歌既有琴家代代相傳而繼承下來的,也有現(xiàn)代琴家通過對古樂譜的研究整理出來的。如輕盈的《黃鶯吟》、瀟灑的《漁歌》、凄楚的《胡笳十八拍》和表現(xiàn)愛情生活的《鳳求凰》、《長相思》,還有那首著名的《陽關(guān)三疊》,都是今天常常在電臺廣播和音樂會上演唱的琴歌。五十年代作曲家李煥之用大型琴歌《蘇武思君》改編的合唱曲《蘇武》,還在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上獲得了金質(zhì)獎?wù)履兀?/span> 《秋風詞》是一首感情質(zhì)樸,具有濃郁山東地方特色的琴歌。樂曲一開始就把人們帶到月光皎潔、秋風蕭瑟的夜晚。隨著落葉的飄散、寒鴉的鳴叫,使人感到一派寥落的秋意,到“相親相見知何日”一句時,低沉的音調(diào)唱出了懷念親人的縷縷情思,最后以柔情委婉的旋律刻劃了主人公對親人真摯的愛戀。 百年前的清代末期,琴歌《秋鳳詞》就在山東諸城地區(qū)流傳了。最為諸城琴家王既甫、王心源父子所傳授,曲譜收錄在王氏家傳的《桐蔭山館琴譜》上,但何人所作,已無從查考。它與另兩首古琴曲《關(guān)山月》、《長門怨》同為山東諸城琴派所有的曲操。1911年,另一位諸城古琴家王燕卿先生南下金陵,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傳授古琴,《秋風詞》也被他從偏僻的北方小縣城帶到琴藝活動興盛的江南地區(qū)并很快在全國琴壇流傳開來。 本網(wǎng)轉(zhuǎn)載出于傳播古琴文化和分享學習之目的,感謝原作者成公亮先生!如有投稿請聯(lián)系微信號:guqin2100 覺得不錯,請點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