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師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日;唇口青,身冷,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府,即愈。
寸脈指的是陽脈,指的是上焦,指的是頭部。寸脈如果往手掌方向跑,也叫透關(guān),也叫寸上寸,這就表示病進入到項部或者是到頭腦,這就會有寸上寸的脈象。
“寸脈沉大而滑”,就是上焦受病了,“沉”代表的是里,“大”代表盛,合起來就是里盛,沉為實,病人又是滑脈,滑脈就表示氣流動得很快。
“沉則為實”實就是血實,血實的時候代表血液充滿在血管里面,整個血管都膨脹起來,脈是又大又實,實就是脈很重、很硬。
“滑則為氣”如果是滑脈,滑講的是氣實,就是氣充飽了,像氣球一樣,鼓脹得很厲害。如果氣和血兩個在血管里面流動的時候太強盛了,“實氣相搏,血氣入藏即死”,這就類似是高血壓,腦溢血的現(xiàn)象。
我們的氣是在血管外的網(wǎng)膜上面走,血在血管里面走。如果氣和血通通是實的時候,血管會繃起來,里面的血太過充滿,一下子就破裂掉了。如果入臟,這個臟不單單指的是五臟,這里指的就是腦部,也就是入腦,就是腦溢血,就很危險了。在張仲景那個時代,入腦,也就只有死亡。當然現(xiàn)在有西醫(yī)的開顱手術(shù),把瘀血取出來,這項手術(shù)還是不錯的,但是,治好的幾率也就是成功率還是很低,不過,也有治好的。
如果是入腑,就是進入三焦,進入消化系統(tǒng),就會好的?!按藶樽湄省?,就是突然發(fā)生昏迷的現(xiàn)象,如何區(qū)分呢?張仲景就說了:“唇口青身冷,為入藏”當我們看病人外表時, 如何知道病是入臟還是入腑?如果這個病人的嘴唇發(fā)青,身體又感覺到冷,這就表示入臟了。
嘴唇為什么發(fā)青?唇口,指的是脾臟,脾統(tǒng)血。唇口發(fā)青,代表脾臟都是寒的,中焦都是冷的。血一直往上,不會下來停在頭部,這就代表入臟了,就會出人命。
是因為腦部缺氧,血里面已經(jīng)沒有氧氣了,此時血的顏色就會變黑,于是嘴唇的顏色就會發(fā)青,身體就冷掉了?!叭肱K”是死癥?!叭缟砗?,汗自出,為入腑,即愈?!笔帜_沒有痙攣,還有力氣,溫度也還有,自己流汗出來,這是入腑,自己就會好。汗自出,表示熱有地方宣泄。像高血壓的病人,熱沒有地方宣泄,就危險了。
張仲景說:“入臟即死”,我們中醫(yī)不可能就這樣看著他死,就算救不回來,也得救,會想盡所有的辦法來進行搶救,例如百會放血,十宣放血,把濕氣放掉,血充到腦上去,百會一放血,人就慢慢的醒過來了。
中醫(yī)的觀念里面是血氣相搏,血太熱,造成血熱的原因是什么?中醫(yī)觀念里面是血里面的水不夠了,血就熱,熱就會產(chǎn)生高壓,其實高血壓就是血太熱了形成的。而西醫(yī)所有降血壓的藥都跟利尿劑有關(guān),吃完后小便量很多,血壓因此下降了。
可是西藥降到的是形,第二次再回來的時候血會更熱。“熱”就是膨脹得很快,脹得很快,越來越強。所以大家吃高血壓藥來降血壓時,心里想的是可以預(yù)防中風,結(jié)果后來還是昏厥,還是中風了。
在中風之前是有預(yù)兆的,如果你的手前三個手指頭持續(xù)的麻,兩個月以內(nèi)你就有機會得到中風。如果腳前面足陽明胃經(jīng)從足三里到解溪那一帶會麻時,表示兩個禮拜以內(nèi)就有機會中風。中風之前遇到這種麻的現(xiàn)象,請趕快灸足三里。灸到有疤痕讓它起水泡。
灸完足三里,這個時候我們再看他還有什么癥狀,如果脈很洪大,病人燥是白虎湯證。白虎湯吃下去,把津液補足,血里面的水份經(jīng)過補足后, 血壓就正常了,血管就不會爆滿了。所以,吃降血壓藥,就是逼著血往上沖,所以吃西醫(yī)的降血壓藥,結(jié)果還是照樣中風,就是因為這樣。
因為人的情緒是無法掌握的,有時會突然很興奮或者是突然生氣,都會引發(fā)中風。降血壓藥只能控制到形,沒有辦法控制到心神,而一個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都會造成你血液循環(huán)加速。所以病人如果開始吃降血壓的藥來控制血壓時,連情緒都不能隨意的波動,必須要像和尚一樣,心如止水才可以的。但是如果你能夠控制你的情緒像無欲的出家人一般的話, 基本上你是不需要血壓藥,因為你的血壓一定很穩(wěn)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