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與太原
2008年07月07日
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黃帝、堯舜禹都是伏羲后裔。他是一位最早的社會管理者,更是一位天才的科學家。作為人文始祖,傳說他和女媧一起創(chuàng)造了人,作為科學家,他觀天文,定歷法,畫八卦和64卦制規(guī)和矩,該歷法發(fā)展為我國的農歷,沿用至今。八卦和64卦系列集天文、數(shù)學、陰陽于一爐,逐漸發(fā)展成為易經,列于《法》、《書》、《禮》、《樂》、《春秋》之先,居六經之首,其崇高地位,它書莫及。他還用結繩記事的方法發(fā)明了網罟,指導農耕和漁獵。以佃以漁。他和女媧一起發(fā)明了作圓和畫方的工具——規(guī)和矩。
作為社會的管理者,人稱他是建立社會秩序的王。在后期的傳說中,伏羲被神化了,成了東方之神,昊天大帝。人們不禁要問他到底生在哪里?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戰(zhàn)國楚帛書·乙篇》是伏羲身世最明確的記載。帛書說:“曰故風峪伏羲,出自雷澤大人跡?!薄堵肥贰ぬ患o》:“伏羲母華胥居于華胥之渚,嘗暨叔匿翔于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銓之,意有新動,因生伏羲”。意思是說伏羲的母親華胥氏是風峪部落的女首領,她在做姑娘的時候和她的族叔(伏羲的舅姥爺)領著她的族人在汾河畔放牧,在這里結識了雷澤氏酋長,華胥是在水草豐茂的汾河邊踏著這個男子漢的大腳印青春發(fā)動,心有所感,向濃密的草叢走去。云雨交和,從此就懷孕了,后來就生下了伏羲。
這兩段重要的文獻中提到了若干地名均與太原有關,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風峪”是伏羲的故土。伏羲姓風。風峪位于今太原市晉源鎮(zhèn)西峪口,在太山之南,龍山之北的兩山之間,中為風峪內河。出峪口地名亂石灘,相傳為遠古石頭城之廢墟。在風峪曾發(fā)現(xiàn)舊石器晚期遺址,1980年6月調查中,在地表共采集石制品10件,其中石核6件,石片64件,圓頭刮削器10件,尖壯器3件,均為舊石器晚期遺物。山溝北部山梁上還有原古生殖器崇拜的巖畫和雕塑的遺跡。
“雷澤”在古冀洲。古冀洲首府即太原?!妒酚洝の宓郾炯o》記載:“虞舜者各曰重華,冀洲之人也”?!八矗麣v山、漁雷澤”(可見雷澤在冀洲)而《禹貢》”“冀洲之域領五府、十九洲,七十八縣,首府太原,號曰晉陽”。至于《路史》中提到的“汾”,《說文解字》:“汾水,出太原晉陽山,西南入河,從水分聲,或曰出汾陽北山?!边@是確指山西汾河再無它義。汾河在太原境內貫穿南北,伏羲在此出生。
伏羲的母親為華胥氏,父親為雷澤氏。華:從草從畢。草為木(故伏羲為木德王;畢為天上“星宿”,為雨神。胥:從正從月,為司月族,觀星辰,正月律,定歷法之族。據《易經》:華、月方位為西,雷澤方位在東。在這里《易經》的論述,《路史》的傳說與實際地名的位置關系,完全印合。
順便提一下,華是野生麥,即莜麥,燕麥之屬。山西是野生麥的故鄉(xiāng),當時華胥族已知種植麥和黍等五谷。故風峪又稱風谷。另外,因有正月,可知當時已有十二月建,十二地支,一年十二個月。例如其后人“嫦娥奔月”就是對月亮觀察和周年關系的一次天文歷法大總結。本文不贅述。(上)范惠生(來源:太原晚報)
除了伏羲的身世,還有若干關于他的其它活動的記載也都與古太原地名及現(xiàn)存的上古遺跡有關。
伏羲與龍?!蹲髠鳌贰疤皇弦札埣o,故龍師而龍名”。然而什么是龍?《爾雅翼·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聞一多在《伏羲考》中說:“龍是一種圖騰,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是蛇圖騰融合了許多它族圖騰。形成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生機勃勃、團結向上,活靈活現(xiàn)的龍。他表明早期由氏族,胞族向民族的發(fā)展,標志著民族的形成,它是圖騰融合的最高產物。是向心力、凝聚力、團結、和諧、共存、共榮、高尚精神的體現(xiàn)。它代表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是當時民族發(fā)展中改革開放的產物。
聞一多說:“龍圖騰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態(tài)是蛇圖騰。而伏羲正是人首蛇身圖騰氏族的首領。他對龍圖騰的形成,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伏羲故鄉(xiāng)的太原,始名龍城。城西有龍山為伏羲觀天象制八卦之所。
系辭曰:“古之伏羲氏王天下,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紋與地之宜,于是始作八卦”。太原龍山之龍觀、古名昊天觀,昊天為伏羲之名。《永樂大典·太原府志》:“昊天觀在縣西龍山之頂”。今天,古昊天觀遺址,院中有唐槐兩株。觀前門兩側有上古柏樹兩株(一公一母),柏樹應是古時建昊天觀或修昊天觀所載,年代十分久遠。
伏羲仰觀俯察,創(chuàng)造出八種神秘的符號,代表著天地自然和人及一切事物的演變。稱之為八卦。(八卦是華夏族書寫文字的起源)。伏羲用八卦演示自然界和人的變化規(guī)律,制定了人類社會的法則和規(guī)范,伏羲以八卦制天下,天下伏而開化。故名伏羲。易曰:乾坤屯蒙,太原縣西有蒙山、開化寺。啟蒙開化之義。
作為龍圖騰的實物遺存,需要提到太山龍泉寺。
太山位于風峪溝北,黃帝合鬼神之所,《韓子》:“黃帝合鬼神于西太山上,駕象車,交六龍,畢方并館,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乃作清角之樂?!笔屈S帝代神農后,合鬼神封禪于西太山的壯觀場面。太山在今太原市晉源區(qū)西三公里處。
龍泉寺始名昊天祠。太昊、昊天均為伏羲之名。祠為宗祠。是黃帝等伏羲后人祭祠伏羲的宗祠。寺北山崗前有古洞,名老虎洞。(按伏羲風姓從龍、從虎、易曰:云從龍,風從虎)。
明嘉靖《太原縣志》載:“太山有龍池”牞“龍泉池”在太山寺東,池后有龍宮。龍池水從石雕龍嘴流出,水清甘甜。飲之長壽。池前東南有古柏一株,形如飛龍。古柏年代十分久遠。
龍泉寺內立一巨碑,半在地下,地上字跡已不可辨,碑額上雕兩條螭龍,龍身在碑頂互相纏繞,頭在兩旁各向一邊,龍腹部下生出小龍。巨碑頂部中央一輪紅日由兩龍之手擎天托起。(此為伏羲、女媧之像,與各地出土的伏羲女媧絹畫、帛畫、石刻等紋相似)碑背面石紋印跡清晰似龍身俯仰、龍鱗有序,整個石碑栩栩如生。像在講述萬年的滄桑。
由此可知,太原始名龍城,源于伏羲時代,與伏羲龍、中華龍同時產生。(下)(來源: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