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傳教士利瑪竇
基督教傳教士將“God”翻譯成“天主”,而不是“上帝”。利瑪竇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傳教士,他于公元1583年到達中國傳教。在傳教過程中,他將“God”翻譯成“天主”,而不是“上帝”。
在利瑪竇的譯法中,“天主”代表了基督教的通用詞匯“God”,用于指代宇宙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宰。他選擇“天主”這個詞,可能是為了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概念相呼應,以避免與當時占主導地位的佛教和道教發(fā)生沖突。在利瑪竇的傳教過程中,他意識到其實又可以用中華民族的“上帝”概念來代替“耶和華”。這種譯法由于傳教效果好而被逐漸接受,直到成為了普遍使用的說法。然而,今天大多數(shù)人只知道上帝是耶和華,而不知道還有“昊天上帝”這個概念。
其實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甲骨文中就已經(jīng)有上帝這個詞了
甲骨文字典中可見卜辭有上帝這個詞
“上帝”之詞出現(xiàn)于我國古書的《尚書》與《詩經(jīng)》多次,戰(zhàn)國時期的大學、中庸、孟子與荀子等書中也有多次的“上帝”出現(xiàn),所以毫無疑問我們可以說:“上帝”一詞早已含蓋在我國文化之中,因此上帝應歸屬中華文化遺產(chǎn)。
這里不妨舉一些遠古文獻的相關(guān)記載:
《詩經(jīng)·大雅·云漢》:“旱既太甚,滌滌山川。旱魃為虐,如惔如焚。我心憚暑,憂心如熏。群公先正,則不我聞。昊天上帝,寧俾我民?”
《尚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p>
《尚書·舜典》:“肆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p>
詩經(jīng)周頌《執(zhí)競》:執(zhí)競武王,無競維烈。不顯成康,上帝是皇。
《詩經(jīng)·魯頌·閟宮》云:“上帝是依,無災無害?!币馑际巧系凼且罁?jù)、皈依、福音。
《詩經(jīng)·大雅·文王之什》云:“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jiān)觀四方,求民之莫。
《詩經(jīng)》云:“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周易》云:“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薄笆ト撕嘁韵砩系?,而大亨以養(yǎng)圣賢?!?/p>
上帝一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頻繁出現(xiàn),通常被視為至高無上的神明,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宰。在儒家經(jīng)典中,上帝通常被稱為“天帝”或“天皇大帝”,有時也被稱為“昊天上帝”。在《詩經(jīng)》中,上帝被描述為至高無上的神明,統(tǒng)轄萬物,關(guān)注萬民。在《尚書》中,上帝被認為是宇宙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宰者,同時也是人類的救贖者和審判者。
除了儒家經(jīng)典外,古代其他文獻也都有關(guān)于上帝的記載。例如《易經(jīng)》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表述,強調(diào)了上帝的存在和力量。同時,在道家經(jīng)典《道德經(jīng)》中,也有關(guān)于“道”的論述,認為“道”是萬物之母,主宰著宇宙萬物??梢娖鋵嵵袊怨乓詠砭陀兄系鄣男叛觯@絕非近代西方文化所能侵奪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