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銘,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西南邊疆民族史研究。原文載殷群主編《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論叢》第八輯,民族出版社,2020年4月,注釋從略。
云南大理劍川的沙溪寺登村,游客稱為沙溪古鎮(zhèn),該村有“茶馬古道唯一幸存的古集市”的美譽,但受歷史資料的限制,其歷史發(fā)展脈絡還不夠清晰,許多問題還有待于史料和考古資料的發(fā)現來解決。本文依據現有可見資料對清乾隆以前沙溪寺登村事跡做簡單梳理,以期游人對沙溪的歷史有一個簡單的認識。
一 沙溪寺登村的興起
沙溪寺登村有人類定居的歷史十分悠久,從一個農業(yè)的村落變成農商結合的集鎮(zhèn)是什么時間,人們有不同的看法。許多研究者認為:沙溪寺登村的形成與附近彌沙鹽井的開采密切相關,彌沙井在唐代人樊綽《蠻書·云南管內物產》中就有記載,“斂尋東南有傍彌潛井、沙追井”,鹽井鹽的運銷要經過沙溪壩。因此,唐代沙溪集市就開始興盛了。沙溪盆地北部山區(qū)的劍川石寶山開鑿于唐代南詔時期,是大理地區(qū)佛教的圣地。石寶山佛教的興盛,南詔與吐蕃貿易往來,促進了沙溪寺登村的繁榮。
但是,從村落名稱的含義和相關的史料記載來看,沙溪古鎮(zhèn)的寺登村是因興教寺而得名,因廟會、香火的興盛而發(fā)展,因食鹽的交易而繁榮,時間應該在明清時期,可能非唐代。
沙溪寺登村是現代沙溪古鎮(zhèn)的核心區(qū)域,所謂沙溪古鎮(zhèn),實際是指寺登村的四方街及周邊民居?!八碌恰币幻摹八隆敝腹沛?zhèn)內的興教寺,“登”是白族話“地方”的意思,“寺登”就是寺院所在的地方,“寺登村”意思是寺廟所在地方的村子,“寺登街”意思是寺廟所在地方的集市。寺登村、寺登街均是漢語與白語合璧的地名、集市名。從名稱來看,寺登街作為一個集市是因興教寺得名的。因此,只要知道興教寺建立的時間,大致可以確定沙溪古鎮(zhèn)形成的時間。2006年5月25日,興教寺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所立保護碑銘說興教寺“始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1415年),為著名佛教密宗寺院”。碑文所確定的寺廟始建時間,應是來源于民國《新纂云南通志》卷一一九“祠寺考十一·寺觀六·劍川州”的考述。其書云:“興教寺在城南六十里,沙溪街,即楊升庵、李中溪詠海棠處,明永樂十三年建,殿宇巍峨,佛像、像龕尤精。”《新纂云南通志》的考述又是來自一本稱為《劍川縣采訪》的調查報告,但此調查報告現已不知流存何處。此外,興教寺正殿壁畫中有“大明永樂十五年歲次丁酉(1417年)夏六月,信士楊慶敬繪”及“沙退鄉(xiāng)甸頭村畫匠張寶”題記。由此可以確定,興教寺始建年代是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前后較為可信。沙溪寺登村集市的形成和繁榮應該是明代以后的事。
前往沙溪的游客多數是自助游的游客,出游時,往往都會通過百度搜索了解沙溪古鎮(zhèn)的歷史。網絡上流傳較多的說法是:沙溪興教寺是明代由鶴慶府土司高興動員10位土司共同修建的,依據是《故世守鶴慶高侯行狀墓碑》。查閱《白族社會歷史調查(四)》(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收錄的碑文可知,該碑是鶴慶第四任土司高寶之妻及子女為高寶所立墓碑。又查閱明代《土官底薄·鶴慶軍民府知府》可知,高寶是永樂十八年(1420年)因其兄長高興無繼承人而接替兄長擔任鶴慶知府,碑文中有高寶“改造石室祝延,建興教,重修龍華梵剎的記錄”,如果這一記錄是指建興教寺,那么興教寺的始建發(fā)起人應該是第四任鶴慶土知府高寶,而非第三任知府高興。因此,網絡中廣為傳播的鶴慶土司高興建興教寺的說法應該是誤傳。劍川著名文化人楊延福先生在《沙溪興教寺大門重建記》碑文中說:“明永樂初年,鶴慶土知府高寶倡首興建興教寺,沙溪佛教密宗信徒協(xié)力興建”,其歷史依據應是來源于此碑刻。
歷史時期,佛教寺廟通常都選擇在清靜的地方建廟,以利僧人靜修,興教寺也應如此,不大可能是因為寺登街商業(yè)貿易興盛,經濟發(fā)展而在此建寺廟。因此認為寺登村是因茶馬古道食鹽的交易,村民具有較強經濟實力修建寺廟的觀點不盡合理。況且,康熙《劍川州志》卷五“賦役·鹽課附:鹽井·彌沙井”記載:“劍川原食麗江五井鹽,后因五井無課,而彌沙井系本州所轄之地,改彌沙井鹽”。文獻記載說,劍川人所吃的鹽來自于麗江“五井”,后來才吃本地彌沙井鹽。另據康熙《劍川州志》卷十五“鹽井”記載:“彌沙井,在西南一百二十里,出彌沙浪鄉(xiāng)山巖,汕水成潭,居人取鹵煮鹽,形如彈子,今行鹽于沙溪,觀音山兩處。” 明清時期,食鹽不能隨意經銷,不同的鹽井,政府劃定有嚴格的食鹽買賣地區(qū)。彌沙的鹽是清康熙時才在沙溪地區(qū)銷售的。因此食鹽的買賣推動沙溪古鎮(zhèn)的發(fā)展也應該在清康熙以后。沙溪民間“先有興教寺,后有寺登街”的傳說,看來是正確。說明至少在清代初期,作為一個集市,寺登街已經存在?,F在,因沙溪鎮(zhèn)鎮(zhèn)政府在此,因此人們把寺登街稱為“沙溪古鎮(zhèn)”,而當地人還是習慣稱之為“寺登街”。
茶馬古道從云南的普洱、臨滄等產茶區(qū)出發(fā)北上,經巍山到達大理、劍川、麗江等地再進入西藏,其間又分化出若干支線。新中國建立前,滇藏茶馬古道一直是云南西部重要的交通線,古道馬幫交通的發(fā)展,帶動了沿線村鎮(zhèn)的興起,催生了一系列為馬幫服務的小村鎮(zhèn)。
沙溪古鎮(zhèn)是滇藏茶馬古道支線的重要站點,沙溪壩地勢開闊平坦,交通便利,便于食鹽的集散。沙溪壩土地肥沃,氣候溫暖、物產豐富,可為馬幫貿易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歷史上北來的藏族馬幫帶來西藏的藥材、皮毛、馬匹等在此出售,買走食鹽、茶葉等物資;沙溪周邊山區(qū)的彝族、白族下山出售土特產,換回日常生活用品,沙溪古鎮(zhèn)由此熙熙攘攘,人聲鼎沸,成為熱鬧非凡的集市。1973年,從云南到西藏的214國道修通之后,現代汽車運輸逐步替代了傳統(tǒng)馬幫運輸,失去現代交通便利的沙溪古鎮(zhèn),經濟衰落,發(fā)展停滯。但村落的傳統(tǒng)建筑風貌和文化卻意外得到保存。
二 李元陽、楊慎游沙溪
明代劍川未修地方志,因此關于明代沙溪地區(qū)的情況缺乏詳細可查的記錄。但因沙溪北部的石寶山是滇西著名的佛教圣地,文人墨客往來較多,沙溪壩子是石寶山到洱源的歇腳之地,有明一代,白族著名文人李元陽,著名狀元才子楊慎,以及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都在沙溪壩子里留下了足跡。多少給后人留下了一些明代沙溪的歷史記憶。
李元陽(1497~1580年)是明代云南著名的白族文化人,字仁甫,號中溪,大理府太和縣人。明嘉靖元年(1522年)科舉考試名列云貴鄉(xiāng)試第二名;嘉靖五年(1526年)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分宜縣知縣、江蘇江陰縣知縣、戶部主事、監(jiān)察御史、荊州知府等職務。嘉靖二十年(1541年)棄官回鄉(xiāng)。李元陽著述豐富,在哲學、史學、文學、書法、教育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譽為“史上白族第一文人”。
楊慎(1488~1559年)是明代著名文學家,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年)科考獲殿試第一,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楊慎為人正直,不畏權勢,嘉靖三年(1524年)因反對嘉靖皇帝為生父封號,被廷杖充軍至云南永昌衛(wèi)(今保山)。楊慎在云南三十多年,遍游云南名山大川,博覽群書,著述豐富,被譽為明代三才子之首(楊慎、解縉、徐渭)。20世紀90年代熱播的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边@首膾炙人口的歌詞即來源于楊慎所寫詞《臨江仙》。
明嘉靖七年(1528年)擔任江西分宜知縣的李元陽因母親去世,回鄉(xiāng)守孝而結識了流寓云南的楊慎,由此兩人開啟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友誼。李元陽在《〈送升庵先生還螳川客寓詩〉序》中說“始嘗等告歸吾鄉(xiāng),聞流寓有升庵先生者,一弱冠窺天下。風節(jié)在廊廟,博聞強記,當世無比。余故疑其自峻如斷崖絕壁,不可逕而造也。及見而揖之,則溫然有恭,渾然無飾,退然恐先也,未必其心安于此,又十五年,余既歸田,見先生之溫然、渾然退然者,猶二十年前不改其度也”。
楊慎為著名的狀元、官至翰林院編修,曾是皇帝近臣,且為“大禮議”案中名士,李元陽對其崇拜有加。未見面時擔心其清高而不可接近,見面后發(fā)現楊慎溫文爾雅,和藹可親,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兩人相約游覽了劍川石寶山,考察南詔歷史遺跡。李元陽在《游石寶山記》中寫道“石寶山在劍川州西南深山中,嘉靖辛卯暮春,成都楊修撰約以同游”。三月五日兩人從石寶山下到沙溪壩的興教寺住宿。適逢興教寺內兩棵海棠樹正盛開,楊慎觸景生情吟《詠興教寺海棠》詩:
兩樹繁花占上春,多情誰是惜芳人。
京華一朵千金價,肯信空山委路塵。
繁花似錦,春意盎然的海棠花,有誰會憐惜你的美麗,若是在京城可是一朵值千金啊,誰肯相信如此絢麗的花朵,會在空曠山野委身路人和塵土。楊慎通過詠海棠花來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境況。
李元陽對楊慎的才學與人品一向欽佩,對其遭遇更是十分同情。見他以海棠花自喻,不因遭遇坎坷而沉淪,便吟《和楊太史興教寺海棠》二首,以安慰他:
(其一)
意濃姿淡浣新紅,山館相逢二月中。
區(qū)別要君重著意,山榴踟躕熳成叢。
(其二)
國色名花委路旁,今年花似去年芳。
莫言空谷知音少,也有題詩玉署郎。
楊慎和白族才子李元陽在沙溪興教寺的吟詩和對,在民間傳為佳話,也演繹出許多故事。沙溪民間有傳說,興教寺的兩棵海棠樹種了多年都不怎么開花,楊狀元來這年就開得特別多,特別盛。李元陽、楊慎題詩之后,興教寺的海棠年年都開得枝繁葉茂。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時隔三十多年后的又一個春天,李元陽重游石寶山,再訪興教寺。風光依舊,但花開花落,人事已非,楊升庵已經故去,懷念友人,感慨萬千的李元陽乃賦《興教寺海棠感舊》一詩:
太史成都楊謫仙,昔游同賦海棠篇。
今日重來花樹老,回首春風三十年。
三十年中人事改,升庵垠溪皆不在。
縱然拈筆更題詩,山水蕭條失光彩。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冬,大理著名文化人,《滇系》編纂者師范游覽興教寺時,海棠樹已經不見蹤跡,師范感嘆題詩:
盈盈絕世無雙種,落落空山古道旁;
曾有詩人天上至,旃林捉筆互平章。
名花委去知何日,譜入新詞永不磨;
好語溪南諸秀士,重培佳樹得春多。
師范還為楊慎、李元陽的“興教寺海棠詩”書寫刻石,以抒發(fā)懷古之情。民國《新纂云南通志》(卷一百)考述云:
興教寺海棠詩刻,荔扉師范撰書,高二尺,廣六尺,十八行,行八字,行書,乾隆癸丑冬,咸豐丙辰春三月刊石,今在劍川縣見拓片詩。
楊慎、李元陽和對的2首《興教寺海棠詩》,乾隆年間被任職劍川的官員師范書寫為豎行。咸豐年間被刊刻于石。此后,寺登村村民出資將師范所書“興教寺海棠詩詞”,做成木匾額懸掛于興教寺。“文革”期間,寺廟衰頹,匾牌遷移至石寶山文物管理所,現興教寺內的海棠寺匾額應是復制品。
三 徐霞客游沙溪
徐霞客為明代著名旅行家,他在晚明的崇禎十一年(1638年)53歲時至崇禎十二年(1639年)54歲時游歷了滇東、滇中和滇西三十多個府、州、縣。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二月十六日,徐霞客游覽劍川石寶山。十七日從石寶寺(今寶相寺)下山,過石鐘山,由西北向東南穿過沙溪壩子前往浪穹(今洱源)。徐霞客在其《滇游日記七》中詳細記錄了游歷沙溪的過程:
十七日由石寶飯而下山。二里,度橋東上,即轉東南,二里,東逾其脊,乃轉而南行。漸下,轉而西南,三里,又轉而東,一里,循山南轉。其地馬纓盛開,十余小朵簇成一叢,殷紅奪目,與山茶同艷。二里,過一南度之脊,里余,越嶺而南,始見沙溪之塢,辟于東麓。所陟之峰,與東界大山相持而南,中夾大塢,而劍川湖之流,合駝強江出峽貫于川中,所謂沙溪也。其塢東西闊五六里,南北不下五十里,所出米谷甚盛。劍川州皆來取足焉。從嶺南行又二里,峰頭石忽涌起,如獅如象,高者成崖,卑矮小者為級,穿門蹈瓣,覺其有異,而不知其即鐘山也。去而后知之,欲再返觀,已無及矣。又一里,遂東南下,三里及其麓。從田塍間東南行,二里,得一大村,曰沙腿。遇一僧,即石寶山之主僧也,欲留余還觀鐘山,且言:“從此西四十里,過蕨食坪,即通楊村、蘭州,由蘭州出五鹽井,徑從云龍州抵永昌,甚便?!庇鄬闹?,以浪穹何巢阿未晤,且欲一觀大理,更聞此地東去即觀音山,為鶴慶、大理通道,若舍此而西,即多未了之愿。乃別僧東南行塍間,三里至四屯,村廬甚盛,沙溪之水流其東,有木梁東西駕其上,甚長。度橋,又東南望峽坡而趨,二里,由峽躡坡東向上者五里,得一坡頂,踞而飯。
徐霞客離開寶相寺向南大約走了十余里后,一路觀賞到冬季盛開的馬纓花,登上一山脊后看到了沙溪大壩,他描述沙溪壩是東西兩列山脈中間的“大塢”,即四面高,中間凹下的地方,云南人稱為壩子。劍川壩子里的劍湖流出的水與“駝強江”(今稱楊嶺河或桃園河)匯合之后注入沙溪盆地中,稱為沙溪(今稱黑潓江)。沙溪壩子東西寬五六里,南北長五十余里,盛產稻米,是劍川的大糧倉。徐霞客沿沙溪西北面的山區(qū)小路而下,途經石鐘山石窟,但因無人導游,徐霞客不知道是著名的石鐘山。等離開石鐘山后才得知怪石叢生的地方是石鐘山,石鐘山有中國西南地區(qū)最大的石窟群,徐霞客遺憾地錯過,使得其游記中失去劍川石寶山石窟中最精彩部分。
徐霞客從石鐘山下山大約走了四里路就到山腳沙溪平壩。他從“田塍間東南行,二里,得一大村,曰沙腿”,“田塍”就是田間的土埂子,田間小路。徐霞客由西北向東南在田間小道中走了二里地,來到一個叫“沙腿”的大村子。許多研究者認為“沙腿”就是今沙溪古鎮(zhèn)最早的地名。從徐霞客的所記里程看,“沙腿”應該是今石鐘山東南麓,甸頭村南一帶村落。“沙腿”地名在石寶山石窟題記中就出現過。徐霞客在“沙腿”偶遇石寶山的主持僧人,主持盛情挽留徐霞客返回石鐘寺游覽石窟,并告訴他由此向西可以到達永昌(保山),徐霞客考慮到與浪穹(洱源)的朋友何巢阿有約,必須去浪穹會朋友,婉言謝絕了主持僧人的邀請,繼續(xù)沿田間小路向東南行走。
他走了“三里至四屯,村廬甚盛,沙溪之水流其東,有木梁東西駕其上,甚長”。“四屯”即今沙溪寺登村,應是徐霞客依據當地人的口音,記錄下的地名?!八耐汀币詵|是沙溪河(今黑潓江),河上有木橋,這一地理特征非常明顯地可以看出“四屯”就是今寺登村。徐霞客描述寺登村是一個繁華的大村子,“村廬甚盛”,當時還沒有古戲臺(古戲臺是清代嘉慶年間建),寺登街是定期集市,徐霞客沒有遇上趕集日,因要趕路去浪穹,徐霞客沒有在寺登村留宿,也就沒有去興教寺,于是經過沙溪河上長長的木橋,向東南方向山麓走去,翻過沙溪東面的大山,前往洱源。
四 康熙年間《劍川州志》中的沙溪
康熙年間《劍川州志》是清代唯一的一部劍川地方志書,由時任劍川州知州王世貴等修撰,他在該書的序言中稱劍川“山川靈異,卉木繁茂,鳥獸魚遨游,多勝地曰,城廓完好,屯落稠密,可以樵,可以漁,可耕可讀是一個比較好的地方”??滴酢秳Υㄖ葜尽肪硭摹绑A館”記錄劍川有4個官辦客棧(公館),其中一個就在沙溪,說明沙溪是茶馬古道的重要站點。同卷“倉庫”一節(jié)記載劍川有5個儲存糧食的大倉庫,其中一個就是“沙溪倉”,這個倉庫就坐落在沙溪公館內,說明清康熙時沙溪壩子糧食產量較大,是官方重要的糧食儲備基地。也印證了徐霞客所說“沙溪所出米谷甚盛。劍川州皆來取足焉”的描述。卷七“寺觀”一節(jié)中有關于興教寺和寺登村的記錄,云:“興教寺在沙溪寺登村”。卷十五“街市”記錄劍川有五大集市,其中之一就是沙溪。
乾隆五十三年前,劍川州隸屬于鶴慶府,康熙《鶴慶府志》中每一卷都辟有專章記劍川事??滴酢耳Q慶府志》卷八“戶口·劍川”一節(jié)中記錄了沙溪20個村的村名,其中有寺登村;卷二十三“古跡·劍川州”之中也有“興教寺,在沙溪寺登村”的記載。
五 張泓《滇南新語》中的沙溪
張泓為清代乾隆時云南官員,乾隆六年(1741年)他任新興州(今玉溪)知州,乾隆十年調任劍川知州,十四年至十六年先后在今怒江州瀘水、昆明、楚雄黑井鎮(zhèn)等地任職,乾隆十六年再次回劍川任職。《滇南新語》是其云南任職期間的見聞和回憶。張泓在劍川任職時間比較長,諳熟劍川風土人情,因此《滇南新語》中有大量篇幅記述了劍川的山川、風物、地震等,其中專門記述了劍川、沙溪壩的集市貿易:
劍川有夜市在禁鼓初動之后,劍處滇之極西為進藏門戶,土著皆夷,州之沙溪、甸尾皆有市,悄悄長晝,煙冷街衢,日落黃昏,百貨乃集,村人蟻赴。手然松節(jié)曰明子。高低遠近,如螢如磷,負女攜男,趨市買賣。多席地群飲,和歌跳舞。
《滇南新語》記述劍川的集市是夜市,時間是日落后鐘樓上第一次鼓聲之后,劍川地處滇藏交通的門戶,當地的土著居民都是少數民族,劍川州的沙溪、甸尾都有夜市。白天街上行人稀少,冷冷清。張泓認為夜市是不良風俗,因此任知州時進行了強制改良,改為白天趕集,不知是否屬實。
張泓記述,太陽落山后,人們手持松明做的火把,逶迤而來,遠近高低的火把,如同夜晚飛舞的螢火蟲。村民、客商紛紛攜帶各種土特產到街上交易。趕集的人們有席地暢飲者,有歡歌跳舞者,好一派繁榮的景象。
小 結
茶馬古道沿線古村落眾多,一定程度上見證了歷史時期滇藏、滇緬交往交流的歷史,但地方志中往往較少記錄村落的歷史,這給后人了解古村的發(fā)展脈絡帶來了困難。沙溪寺登村雖為茶馬古道上重要集鎮(zhèn),但史料記載仍然十分匱乏,楊慎、李元陽、徐霞客、張泓等名人的游歷記錄,一定程度上再現了寺登村的歷史面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