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 來自專欄
無熱惡寒發(fā)于陰,發(fā)熱惡寒發(fā)于陽。
太陽惡寒并發(fā)熱,少陽寒熱來復(fù)往。
陽明但熱不見寒,背寒即合太陰臟。
太陽脈浮少陽弦,陽明在經(jīng)大脈現(xiàn)。
沉而有力是腑實,無力而沉附子見。
太陰浮大緩無力,少陰沉遲并微細。
微細欲絕是厥陰,弦而無力即肝虛。
太陰手足自溫之,少陰厥陰四逆始。
若有少陽陽氣閉,疏肝瀉火皆可治。
自利不渴屬少陰,渴是少陰不化津。
厥陰消渴兼久利,龍雷火升夜半飲。
腹?jié)M而吐是太陰,欲吐不吐少陰經(jīng)。
吐而沖逆屬厥陰,痛煩胸滿吐涎清。
勞宮汗出為桂枝,反此陽明腑氣實。
手心為桂手背附,表里浮沉虛實知。
三陽抓獨取少陽,三陰獨取少陰經(jīng)。
前者為開后者闔,咽喉便是截斷形。
浮為太陽多惡寒,緩風(fēng)緊寒無力虛。
咳而遺尿是蓄水,色黑反易為血蓄。
時熱時汗皆桂枝,時腹自痛是里虛。
脈弦少陽半表里,口苦咽干一證備。
弦而有力為少陽,無力而弦厥陰具。
大脈即是陽明病,日晡潮熱是在經(jīng)。
大而無力是虛勞,細澀夜熱與失精。
手心汗出燥屎成,噫氣胸痹是陽明。
少陰陽微與陰細,咽痛干嘔但欲寐。
附子但向腰中求,人參還是背中虛。
浮緩即是桂枝證,沉遲附子溫陽氣。
表脈反沉麻附甘,陽氣虛弱多兩感。
反熱即向細辛求,但寒不熱病纏綿。
陽不入陰是少陰,早醒渴癢入厥陰。
錯雜沖逆與勝復(fù),寧失其方勿失經(jīng)。
本文為轉(zhuǎn)載文章,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