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大觀 2017-11-22
兗州區(qū)地圖
兗州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北鄰寧陽,西靠汶上,南、西分別與鄒城、任城接壤,東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毗鄰,總面積651.1平方公里。人口54.78萬人。4000多年前夏禹劃天下為九州,兗州為其一;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曾在此講學(xué);“詩仙”李白曾寓家在此。先后榮獲“省級文明城市”、“文化強省建設(shè)先進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qū)”的稱號。
一、地名由來
源于禹分九州的兗州。兗(yǎn)州(古作“沇州”),古九州之一,在今山東西部與山東河北交界處,在古黃河與古濟水之間。兗州這個地名最早出現(xiàn)在先秦著作《尚書·禹貢》。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后,劃天下之地為九州,兗州即為其一。兗州的這個“兗”字,來源于兗水。兗水又稱濟水,發(fā)源于今河南省濟源縣的王屋山中。兗水的兗字古代寫作“沇”。在小篆里,“三點水”有時候可以寫成“橫水”而放在“允”字的上邊,后來由篆書向隸書演化時,“橫水”就變成了“六”,于是成為今天的“兗”字。
兗州的“兗”字,還被后人賦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義,那就是端信。此說最早見于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的緯書《春秋元命苞》:“兗,端也,信也?!?初唐編《晉書》、《隋書》等國家正史,都曾對此轉(zhuǎn)述引申,例如《隋書·地理志》就說:“兗之為言,端也?!?div style="height:15px;">
二、歷史沿革
禹貢九州圖
今日兗州
1、夏、商、周三代均有關(guān)于九州或十二州的記載,雖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兗州”,作為地理概念用語。
2、漢代為加強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把全國重新劃分為十四州,設(shè)十四州刺史部。兗州是其中之一,治所設(shè)在濮陽。東漢時,兗州治所在昌邑(今山東巨野縣東南)。
3、三國時,兗州區(qū)域?qū)傥簢?。西晉時,先后設(shè)兗州刺史部、兗州(初治廩丘,后移治鄆城),晉惠帝末年(290),兗州全境淪沒,附屬后趙。晉明帝太寧年間(323年—325年)兗州寄居廣陵(今江蘇揚州江都區(qū)東北);康帝建元初(343年)寄治金城(今江蘇南京江寧區(qū)北)。穆帝永和(345年—356年)中僑治下邳(今江蘇邳州市東),淮西公太和(366—371)中又移治山陰(今江蘇淮安),孝武帝太元(376年—396年)中還治廣陵,并割江淮地區(qū)為兗州轄境,領(lǐng)十四郡。歷史上稱廣陵之兗州為南兗州。而稱北方鄆城同時存在的兗州為北兗州。
4、南朝時期,兗州州治先后在滑臺(今河南滑縣),時稱西兗州。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移治鄒山(今山東鄒城東南故邾城),又寄治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qū)),徒遷須昌(今山東東平縣西北50里)。元嘉二十年(443年)把兗州區(qū)域分屬徐州、冀州,其兗州舊地為魯郡代替。至元嘉三十年(453年)六月復(fù)立兗州,治瑕丘(今山東兗州市東北),宋孝武帝孝建初年(454年)治湖陸(今江蘇沛縣北),宋明帝秦始初(465年)移治瑕丘。齊、梁時,又設(shè)北兗州于清江,設(shè)南兗州于廣陵。兗州降魏之后,僑治于淮陰,舊地兗州移治于滑臺,后治瑕丘。時稱瑕丘之兗州為東兗州,復(fù)曰兗州。而滑臺之兗州則為西兗州。
5、北魏孝昌年間(525年—527年),西兗州又移治于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qū)西北)。北魏太和年間(477年—499年)置南兗州于渦陽(今安徽蒙城縣東北),北魏正光年間(520年—525年)又移治譙城(今安徽毫州)。當(dāng)時稱兗州(瑕丘)、西兗州(滑臺)、南兗州(譙城)為三兗州。
6、東魏時設(shè)兗州于瑕丘,改置南兗州于陳留,西兗州于濟陰(今山東曹縣西北)。北齊時,改清江之兗州為淮州,廣陵之兗州為東廣州。
7、隋初沿襲前制,開皇三年(583年),“遂廢諸郡,行州縣之制”。大業(yè)二年(606年),瑕丘之兗州改為魯郡,領(lǐng)十縣。西兗州改為曹州(今山東菏澤),南兗州改為譙郡。
8、唐高祖李淵立朝后,實行州治。武德五年(622年)平徐元朗部,置兗州。貞觀十四年(640年)置兗州都督府,轄兗、秦、沂三個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兗州為魯郡,乾元元年(758年)復(fù)為兗州,領(lǐng)八縣,同時設(shè)兗海節(jié)度使,治瑕丘,隸屬河南道,轄兗、海、沂、密四個州。
9、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漢設(shè)兗州秦沂節(jié)度使,屬河南道,治瑕丘。到后周時期,因慕容彥超據(jù)兗州時反叛,遂降兗州為防御州,領(lǐng)六個縣。
10、宋代時期,兗州屬京東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兗州升為大都督府。熙寧五年(1072年)正式分京東路為京東東路、京東西路,兗州屬京東西路。政和八年(1118年)改為襲慶府,治瑕縣,下轄瑕縣(今兗州)、奉符(今泰安)、泗水、襲縣(今寧陽)、鄒縣(今鄒城)、任城(今任城)、仙源(今曲阜)、萊蕪、金鄉(xiāng)、魚臺十個縣。
11、金改設(shè)兗州。初置泰寧軍,治嵫陽。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為泰寧軍節(jié)度使,隸屬山東西路,轄嵫陽、曲阜、泗水、寧陽四個縣。
12、元朝設(shè)兗州,治嵫陽,隸屬濟寧路。憲宗二年(1252年)分隸東平路。至元五年(1268年)復(fù)屬濟州,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隸濟寧路總管府,轄嵫陽、曲阜、泗水、寧陽四個縣。
13、明初,嵫陽并入兗州。兗州轄三縣,隸屬濟寧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為魯王,藩兗州,升兗州府,隸屬于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復(fù)置嵫陽縣為兗州府治所在地,轄濟寧、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
14、清代仍設(shè)兗州府,治滋陽,隸屬山東省。據(jù)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版(兗州府志)記載,兗州府轄一州十三縣。
15、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府制,改道縣制。撤銷兗州府,府所在地改屬濟寧道。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滋陽縣城區(qū)稱兗州縣,農(nóng)村稱滋陽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市縣合并,稱滋陽縣,隸屬尼山專區(qū)。
16、1962年1月,滋陽與曲阜分治,滋陽縣改稱兗州縣,隸屬濟寧專署。1984年4月,兗州縣隸屬濟寧市。
17、1992年8月1日,撤縣設(shè)市,兗州縣改稱兗州市。
18、2013年10月18日,撤市設(shè)區(qū),兗州市改稱兗州區(qū)。
四、風(fēng)景名勝
天下第一劍
1、天下第一劍。在兗州博物館陳列的大廳里,有一把碩大、修長的鑄鐵劍,重1539.8公斤,長達7.5米,劍柄上鑄有文字圖案。銘文為:“康熙丁酉二月知兗州府事山陰金一鳳置”。圖案為:劍的吞口為一個怒目橫眉的怪獸頭形狀,叫“睚眥”,傳說它是龍王九個兒子中的第二個兒子,因為性格兇猛好斗,才作了兵器上的裝飾。據(jù)有關(guān)專家介紹,這把大劍,無論是重量還是其長度,在華夏現(xiàn)今出土的劍文物中均屬第一。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劍”,成為四方來客到兗州參觀的首選項目。
青蓮閣
2、青蓮閣。位于城東泗河西岸,原水利局宿舍院內(nèi)。始建無可考,1522~1565年(明嘉靖年間)知縣李知茂重修,后傾圯。據(jù)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載:“閣在黑風(fēng)口龍王廟內(nèi),其地即李白詩所云‘魯東門’者。道光間邑令馮云鹓重建,以祀謫仙。”李白號青蓮居士,到兗時常住于此,并留下30余首著名詩篇。后人為示紀念,在此建青蓮閣。閣為磚木結(jié)構(gòu),3間2層樓閣式。硬山頂,前面設(shè)廊,內(nèi)設(shè)木質(zhì)樓梯、地板。閣內(nèi)曾塑李白及兩子女像,馮云鹓在閣門立柱上寫有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為:“乘興偶憑欄,問泗水長流,何殊昔日?”下聯(lián)為:“欲吟還擱筆,有先生在上,不敢題詩?!?div style="height:15px;">
3、興隆塔。位于城內(nèi)東北隅寺廟內(nèi)。隋仁壽二年建普樂寺,后易普樂寺為興隆塔寺,興隆塔由此得名。唐大中年間維修該塔,公元982年(宋太平興國七年)重修,改成直閣間塔,成為“魯邦之勝,法門之雄。”興隆塔為磚木結(jié)構(gòu),共13層,高54米,為八角樓閣式空芯磚塔,磚疊澀檐,有簡單斗拱。底7層塔體粗大,層與層設(shè)臺階踏步,層間設(shè)回廊,游人可拾階而上。上6層驟縮細小,形成2米寬的陽臺,臺周設(shè)有石雕欄桿,扶欄遠眺,兗州風(fēng)貌盡入眼底。上6層空心,設(shè)有樓板木梯,可直至塔頂(現(xiàn)已拆除)。琉璃瓦制成的蓮臺寶相式塔剎聳立在塔的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