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戰(zhàn)爭,我國軍隊繳獲大量侵華日軍的軍用觀測器材,除望遠鏡外,還有炮隊鏡,觀測鏡和火炮、機槍的瞄準鏡。這些器材為我所獲后,在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作用。-
-
圖1-
炮隊鏡舊稱剪形鏡,是潛望式雙目光學儀器,主要用于炮兵戰(zhàn)場觀察、地形偵察、搜索目標、測定炸點偏差量,以及測定炮兵陣地、觀察所的坐標等。炮隊鏡出現(xiàn)于19世紀末,日本陸軍最初使用炮隊鏡始于日俄戰(zhàn)爭時期。日本引進德國葛爾茨(Goertz)公司制造15倍炮隊鏡,后在東京仿制,定名為“三七式”重觀炮隊鏡,視界3度,,出瞳直徑為3.1毫米,全重8.53公斤,是大正和昭和時期日本陸軍重炮、野炮的主要觀測器材。我在東北撫順收集到的一架日軍炮隊鏡就是這種(圖1)。-
圖2-
日本“三七式”炮隊鏡最初只是日軍炮兵的觀測具,后來也裝備步、騎兵編成內(nèi)的隨伴火炮,用于敵情搜索和射彈觀察。我們在歷史照片中可以發(fā)現(xiàn),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中,日軍所謂“多門師團”,即第2師團炮兵陣地上的“三七式”炮隊鏡(圖2)。日軍步兵慣于利用拂曉和黃昏發(fā)起攻擊,因而,日軍認為光度不夠是“三七式”炮隊鏡致命的缺點。為此,日軍引進德國卡爾·蔡司公司制全重50公斤的大型炮隊鏡,定名為“九一式”七厘米炮隊鏡,作為陸軍重炮兵的制式裝備。1933年3月11日,中國軍隊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趙登禹部大刀隊夜襲喜峰口日軍炮兵陣地,繳獲日軍炮隊鏡,并摧毀火炮18門。此戰(zhàn)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zhàn)士氣。-
日軍專為步、騎兵隨伴火炮設(shè)計了“九三式”8倍炮隊鏡,出瞳直徑為5毫米,其突出特點是兩鏡筒被結(jié)合軸固定?!熬湃健迸陉犵R為步兵炮觀察班的基本裝具。1939年2月10日,我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在河北南宮附近的香城固伏擊戰(zhàn)中,曾繳獲日軍“九二式”步兵炮和“九三式”炮隊鏡。直至抗美援朝作戰(zhàn)中,我志愿軍炮兵仍在使用繳獲日軍的“九三式”炮隊鏡打擊以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 -
-
圖3-
-
-圖4-
-圖5-
“日本光學”生產(chǎn)的“九八式”10倍炮隊鏡,用于炮兵要塞戰(zhàn)、包圍戰(zhàn)的觀測偵察,視界4度5分,出瞳直徑5毫米,全重14.5公斤。這種炮隊鏡是日軍四一式山炮和改進型的“三八式”野炮重觀測車的裝備,因而又稱“重觀炮隊鏡”。我收集到的“九八式”重炮炮隊鏡從重新涂過的外漆來看,也曾為我軍繳獲并在歷次作戰(zhàn)使用過(圖3)。“七·七事變”在宛平城外的日軍第1聯(lián)隊的一木大隊的軍官(圖4),以及為支援日軍第14師團強渡黃河,日軍野炮第20聯(lián)隊化裝偵察的日軍都是使用“九八式”重觀炮隊鏡進行戰(zhàn)場觀察(圖5)。順便一提,日本防衛(wèi)廳防衛(wèi)研究所戰(zhàn)史室編著的《長沙作戰(zhàn)》中寫到:侵華日軍第35師團的第一線部隊,在進行渡河作戰(zhàn)準備上煞費苦心。特別對黃河的特點,如河寬、流速、水深、河床、河岸狀況等實際狀態(tài),由主要干部親身便衣化裝進行了約一個月的認真?zhèn)刹?,以避免在選定渡河點、渡河方式等方面發(fā)生錯誤。
-
-圖6
--
-圖7-
-
-圖8-
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日本因軍用光學器材生產(chǎn)能力明顯不足,即設(shè)計生產(chǎn)了4、5種簡易的炮隊鏡,稱為“角形雙眼鏡”。其中有“日本光學”制的“二式”(圖6)和“九二式”角形雙眼鏡(圖7),主要裝備步、騎兵和工兵,可不用腳架,手持觀測數(shù)百米距離上小威力炮彈的射彈偏差(圖8)。-
日軍步兵炮觀察班的基本裝具除上述班長用的“九二式”角形雙眼鏡,其他4名士兵分別使用測距機和50厘米觀測鏡。我有幸收藏有后兩種觀測兵器的實物。先說50厘米的觀測鏡。 -
-圖9-
1933年侵華日軍根據(jù)我國東北地形平坦開闊,展望通視良好的特點,日本佳能公司的前身,“精機光學”研究的研制了步、騎兵手持的5倍“九三式”觀測鏡,鏡筒一側(cè)有可伸縮控制桿,可單手操作,潛望高度為0.39~0.54米,以適應(yīng)東北地區(qū)高粱地和塹壕中的隱蔽觀察。由此可見日軍以我國為戰(zhàn)場需要,不斷“因地制宜”研發(fā)其軍用光學器材,其侵華的野心略見一斑。我手中的“九三式”50厘米觀測鏡是1943年7月由日本旭光學株式會社生產(chǎn)的(圖9)。-
測距機與測高機-
-
-
圖10-
-
圖11-
-
圖12-
我收藏的日軍步兵炮觀察班的另一裝備是“日本光學”生產(chǎn)的“九三式野戰(zhàn)輕測遠機”,為仿德國蔡司12倍野戰(zhàn)輕型測距機,基線長75厘米,全重8.8公斤,測距150~10000米,為步、騎兵專用。這具測遠機是我軍著名戰(zhàn)斗英雄之孫送我的。從我所見這具測遠機上面的涂漆和維修痕可知,這具繳獲日軍的測遠機,曾為我軍所用(圖10)。在得到它之前,我已從當年日軍的炮兵教材(圖11)和侵華日軍歷史照片中熟悉了它。如侵華日軍步兵第161聯(lián)隊進攻廣東時,陣地上就有“九三式野戰(zhàn)輕測遠機”和“三七式炮隊鏡”(圖12)。-
炮兵光學測距機內(nèi)裝有測量視角差的裝置,經(jīng)過轉(zhuǎn)換可讀出目標距離。日軍炮兵用測距機有“八年式”12倍重測距機,通稱“加”式測遠機,同時也裝備高炮部隊用于對空觀測,其精度為500米距離最小測定誤差為1.2米,1000米為4.8米。-
日本高射炮的研制始于大正10年(1912年)。而最初的對空觀測器材是陸軍野炮部隊所用的“八年式”12倍野戰(zhàn)重測距機。此后,日本根據(jù)德國進口的蔡司產(chǎn)品,由“日本光學”制造出了“九○式”三米(基線長)測高機作為陸軍高炮部隊的制式裝備。“九三式”二米測高機是在“九○式”三米測高機的基礎(chǔ)上進行簡化改進而成?!熬湃健睖y高機在1萬米高度距離上測量誤差為1.5%,而早期使用的“八年式”測遠機的萬米誤差則在5%。“九三式”的精度高于“八年式”3倍,是日軍野戰(zhàn)高炮部隊的主要裝備。-
1937年,日軍在推出“九○式”三米、“九三式”二米測高機之后,又研制、裝備更輕型的“九四式”一米8倍對空測距機。測高范圍在8000米,這是二戰(zhàn)時日軍最小的測高機。日軍在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前,又研制了十五厘米高射炮用、基線長為6米的最大的測高機。在抗日戰(zhàn)爭繳獲的侵華日軍的各種測高機,我軍在五十年代初,仍在東南沿海的防空作戰(zhàn)中使用。-
-
-
瞄準鏡-
在我見到的侵華日軍的瞄準鏡中有輕機槍、重機槍和火炮的白光瞄準鏡,唯缺步槍,即狙擊步槍的瞄準鏡,我都一直未見實物。-
我在日軍1929年的《步槍、輕機槍、手槍射擊教范》中看到,日軍要求步槍在400米距離開始射擊,輕機槍在600米,重機槍在800米,而狙擊手要求在1000米距離上殺傷對方生動目標。這就要求步、機槍裝有瞄準鏡。日軍裝備的“九七式”狙擊步槍,配有4倍的“九九式”狙擊瞄準鏡。為減少發(fā)射時煙光的暴露機會,“九七式”狙擊步槍槍彈的裝藥,由普通彈的2.8克,減至2克。
-
圖13-
我見到的2具2.5倍的日軍“九六式”輕機槍瞄準鏡,均為“日本光學”生產(chǎn)。這種瞄準鏡為日軍“九六式”和“九九式”輕機槍通用(圖13)。-
輕機槍裝瞄準鏡是日軍的特點之一。對此,輕兵器專家楊南鎮(zhèn)海軍大校評論說:-
眾所周知,使用瞄準獲得的射擊精度雖然較高,但那是對單發(fā)射擊而言,如果是連發(fā)射擊,則是對首發(fā)而言,給輕機槍裝了瞄準鏡,發(fā)射機構(gòu)卻又不設(shè)單發(fā)功能,不是對瞄準鏡的特性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嗎!其次,是關(guān)于瞄準鏡的特性問題。這里必須指出的是:瞄準鏡可提高射擊精度,但瞄準鏡不等同于射擊精度;瞄準鏡在提高槍的射擊精度的同時,也會降低槍的戰(zhàn)場適應(yīng)性……瞄準鏡瞄靜止目標方便,瞄活動目標困難,而班、組的步、機槍不論靜止目標還是活動目標,甚至連低空的飛機都要對付;瞄準鏡在冰天雪地中會結(jié)霜起霧,在高溫陰雨中會返潮發(fā)霉,而一線步兵班、組的步、機槍則始終要面對各種惡劣環(huán)境條件。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日軍幾乎就很少使用瞄準鏡,其主要原因并不是瞄準鏡沒用,而是沒有瞄準鏡的用處。-
正如以上楊南鎮(zhèn)海軍大校所說,我翻看過近萬張日軍的歷史照片,沒找到日軍在戰(zhàn)斗中使用裝有瞄準鏡的“九九式”機槍的照片。此外,日軍規(guī)定,輕機槍瞄準鏡行軍時由機槍班長攜行,而不是由射手攜帶。這也說明“九六式”輕瞄準鏡在戰(zhàn)斗中觀察的作用似乎大于瞄準的作用。
-圖14-
日軍裝備的“三年式”6.5毫米重機槍和“九二式”7.7毫米重機槍通用的瞄準鏡有三種之多。分別為6倍的“九三式”瞄準鏡、5倍的“九四式”瞄準鏡、4倍的“九六式”瞄準鏡。我擁有實物的只有“九六式”瞄準鏡(圖14)。
-圖15-
-圖16-
-圖17-
-圖18-
“九六式”瞄準鏡是“九二式”重機槍制式化的配置,出瞳直徑4毫米,視界10度,是三種瞄準鏡中最大的。瞄準高度最高61厘米,最低43厘米。而“九四式”瞄準高度最高可達89厘米,最低71厘米,出瞳直徑3.5毫米。北京軍品收藏家余戈有一具“日本光學”生產(chǎn)的“九四式”瞄準鏡(圖15),我有幸拍攝下來在拙著中展示?!熬湃健泵闇淑R實際是“九三式”50厘米觀測鏡的縮小型,準確地說應(yīng)是縮短型,出瞳直徑3.2毫米,可用于手持觀測。在實戰(zhàn)中,我從歷史照片上發(fā)現(xiàn)它的身影。1938年抗日戰(zhàn)爭中山西忻口戰(zhàn)役,日軍步兵第21聯(lián)隊的九二重機槍陣地一側(cè)就藏著一個手持“九三式”瞄準鏡隱蔽觀測的日本軍人(圖16)。按日軍的戰(zhàn)斗編組,攜帶機槍瞄準鏡的應(yīng)是重機槍分隊的4號射手。其它兩種日軍重機槍瞄準鏡我都在其侵華戰(zhàn)爭的歷史照片中找到(圖17~18)。
-
-圖19-
我見到的侵華日軍火炮的瞄準鏡有兩種:一種是“九五式瞄準鏡丙”(圖19),一種是日軍稱之為“箱形照準眼鏡”的瞄準鏡。
-圖20-
“九五式瞄準鏡丙”,于大正七年(1909年)由德國葛爾茨光學公司引進,用于火炮的射向的標定及瞄準。具有周視性能,放大倍率為3倍,視界13度,照視距離2000米,主要由鏡頭、迴轉(zhuǎn)盤室、鏡體及接眼筒組成。這種瞄準鏡通用于日軍“九二式”步兵炮、“九四式”75毫米山炮、“三八式”野炮(圖20)、“四一式”騎炮等。
-
-圖21-
所謂“箱型”瞄準鏡,日本在明治末期將由德國卡爾·蔡司生產(chǎn)的的這種火炮瞄準鏡與“三八式”野炮以及十二厘、十五厘榴彈炮一同購進。該鏡倍率為4倍,視界10度,出瞳直徑4毫米。大正七年(1909年),當“九五式”瞄準鏡制式化之后,“箱型”瞄準鏡遂停產(chǎn)。箱型瞄準鏡主要裝配在“十一年式”平射步兵炮(圖21)、“四一式”山炮和“三八式”十五厘加農(nóng)炮。
-
-圖22 -
-
當年日本引進德國蔡司和日本仿制的“箱型”瞄準鏡(圖22)。它們距今有80年,還是90年的歷史?亦或是更久遠?我說不清。但它們是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展歷程的產(chǎn)物。
-
-
圖23
-圖25
--
圖26-
-
-圖27-
此外,在我見到的抗日戰(zhàn)爭戰(zhàn)利品光學器材還有“日本光學”生產(chǎn)的炮兵野戰(zhàn)方向板測“高低用”,即測俯仰角的光學器材(圖23)。我在當年日本《每日新聞》社秘藏的“不許可”發(fā)表的照片中發(fā)現(xiàn)1937年9月在上海江灣日軍炮兵在民房頂上用野戰(zhàn)方向板測量的照片(圖24)。我還見到過日軍炮兵用“九八式”輕地上標地機所配置的一套潛望鏡和“九八式”標定計算器箱(圖25)??上в嬎闫飨渲皇且粋€空的鐵箱了(圖26)。從箱上的標牌可知也是昔日“日本光學”的產(chǎn)品(圖27)。-
上述侵華日軍炮隊鏡和各種軍用光學器材,時時告誡我,六、七十多年前,這些觀測器材昔日的主人們曾用它們窺測過我們的國土。今天,透過這些已漸模糊的光學鏡頭,我仿佛看到了不算久遠的那段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以及先輩們殷紅的鮮血!-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