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樂就是一部電影的名片,即使時光流逝,優(yōu)秀的電影音樂依然會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經(jīng)久不衰。人們對影片的記憶雖已淡忘,但只要熟悉的主題音樂旋律在耳邊響起,影片所有情節(jié)都將被一一喚醒。在文學上,有文以載道之說,而電影藝術亦應如此,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應是視覺效應與聽覺效應的高度完美結合。電影音樂為影片進行多方面的渲染,讓觀眾隨著聽覺感受進入電影情景中,以達到身臨其境的渲染效果。宏大真實的場面,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悅耳動聽的音樂,燴炙人口的插曲,方可稱之為經(jīng)典傳世之作。
電影-天使之城-音樂
Angel天使
演唱者: Sarah McLachlan莎拉·克勞克蘭
這位來自加拿大的“葛萊美天使女伶”創(chuàng)作歌手,西洋歌壇“知性女聲掌門人”之稱,以電影 《City Of Angel》(天使之城)主題曲Angel成為轟動全球。
《Angel》這是一首著名的英語歌曲,曲調(diào)溫柔,聽后會有溫暖的感覺,娓娓動人,莎拉·克勞克蘭以清澈蜿蜒川流般的歌聲,服貼了許多聽者的耳朵與心靈。
Sarah McLachlan更因為一手創(chuàng)辦空前的女性搖滾音樂演唱盛事--“莉莉絲音樂節(jié)”,讓眾多歌手崇拜不已,在西洋歌壇眾多才女中享有崇高地位。
《音樂之聲》背景設定在1938年,描述阿爾卑斯山上修道院修女瑪麗亞違反院規(guī),被派到單親的海軍上校崔普家里,擔任7個小孩的家教,她和上校墜入愛河,一家九口歷經(jīng)千驚萬險逃離納粹魔掌,1966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獎,是電影史上最著名的歌舞片之一。
Charmian Carr在1942年出生在美國芝加哥的演藝世家,母親為是歌舞劇演員,父親則是音樂人兼指揮家,她讀大學時曾當兼職模特兒。她在電影《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里面飾演上校的大女兒Liesl。Liesl最經(jīng)典的橋段就是她和郵差男友Rolfe 一起在月光下對唱情歌“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內(nèi)容大概就是女孩要滿17歲了,男孩也將滿18歲了,接著 Rolfe 便以那種自信的口吻告訴Liesl,未來會有很多流氓和騙子對她花言巧語,但是不用害怕,因為他自己會保護她,接著Liesl就說自己天真又害羞,害怕面對外面那么偌大的陌生世界,所以需要一位比自己年長又聰慧的人去應對將來的人生。
《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一部經(jīng)典電影的誕生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那個出生在海上,到死都不愿意離開大海的天才鋼琴家1900。
在影片中,配樂大師埃尼奧·莫里康(Ennio Morricone)用鋼琴配合管弦樂營造出的室內(nèi)樂效果讓整部影片的插曲唯美動人,為男主角超絕世的鋼琴技巧與即興演奏設下完美的襯托。
接下來為大家推薦的《Danny’s Blues》就是純粹的,屬于拉格泰姆風格的作品,歡快,活潑,而且其中一段鋼琴的左手演奏力度都是充滿了純正的爵士味
試著想象一下,如果沒有音樂,如果沒有和煦動人的鋼琴、如果沒有暖和的交響樂、如果沒有影片中那群童星如天籟般優(yōu)雅、圣潔、和諧的唱詩班大合唱?!斗排0嗟拇禾臁愤€剩下什么?剩下的只能是:平淡得如同一杯白開水似的情節(jié),如襯衫般單薄的故事結構,還有那老掉牙的主題。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音樂已經(jīng)不是一種表達手段,也已經(jīng)不是強調(diào)主題的表現(xiàn)形式。在片中,音樂就是主題!片中那美輪美奐的音樂,賦予了宗教情感的純凈與升華,有著近乎贊美詩的柔美與莊嚴,創(chuàng)造了超越時空的整體氣氛 ,展現(xiàn)了音樂對人性起到的巨大感化作用,而影片也因此成為一部贊美頌揚人性美的音之曲。
電影音樂分為寫實性音樂和表現(xiàn)性音樂,影視音響也可以分為寫實和寫意兩種,《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寫實性音樂音響和寫意性音樂音響的巧妙結合運用,片中孩子們排練合唱時的歌聲就屬于寫實性音樂即有聲源音樂,而影片的背景音樂大多屬于表現(xiàn)性音樂即無聲源的寫意音樂。這充分體現(xiàn)了影片本身的主題:就是音樂!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在這個影片中主要表現(xiàn)在表達主題;參與敘事;抒發(fā)感情和烘托氛圍。例如影片開篇主人公指揮的樂團音樂可以在某種意義上稱作是影片的前奏序曲,它奠定了影片全片的主題與基調(diào);在敘事上,片中馬修教學孩子們練習合唱時的歌聲和樂曲就直接參與影片敘事,成為影片不可分割的敘事工具,特別是馬修給莫杭治開小灶時莫杭治天籟般的聲音對影片敘事和主題表達起到重要的作用,使觀眾感覺到馬修和音樂對莫杭治的影響,還有孩子們心理上的變化,直接參與劇作并表達影片主題。記得有這么一段情節(jié),在美妙的鋼琴樂下,孩子們唱著:“風中飛舞的風箏,請你別停下,飛向大海,飄向空中,孩子們在望著你吶,在那暴風雨中,你高揚著翅膀,別忘了飛回我身旁...”而畫面鏡頭是莫杭治和佩皮諾望著窗外渴望自由的眼神,同時響起馬修的旁白:“我感到孩子們對自由的渴望,在最遙遠的天邊建筑自己的小屋...”我對這一段印象特別深刻,寫實音樂,寫意音樂,音樂與音樂,音樂與畫面達到一種水乳交融的境界。
影片中針對不同的情景和人物,所運用的背景音樂也不一樣,當蒙丹出現(xiàn)時,例如馬修制止蒙丹吸煙的第一次交鋒,莫杭治與蒙丹在晾衣房矛盾沖突,蒙丹教壞郭邦等等的情景時所響起的背景音樂,就如蒙丹本人一樣,不那么寧靜,又帶有一股邪惡之氣,此時,音樂也起到了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而每當馬修與莫杭治母親見面的時候,此時響起的音樂總是那么輕柔舒緩,又帶有一點浪漫,將馬修對莫杭治母親的好感和單相思烘托的淋漓盡致,同時也與莫杭治母親那美麗賢淑的形象氣質相得益彰。還有一處印象比較深刻的情節(jié)體現(xiàn)了音樂在抒發(fā)感情和烘托氛圍上的作用,就是當校長得到消息說學校失火后驟然響起的音樂以及在回校途中所配的音樂,音樂的節(jié)奏和力度明顯加重,急促,緊張,同時蘊含著一些危險的訊息,但隨著馬修領著孩子們從迷霧中慢慢出現(xiàn)時,音樂突轉并慢慢停止,這告訴觀眾擔心和險情已經(jīng)沒了,孩子們都安然無恙,音樂的變化同時也符合觀眾的心理變化。
此外還有片中莫杭治離開學校在街上偷看母親工作時運用的音樂也恰當?shù)目坍嬃水敃r莫杭治的情緒,也將母子之間的疏遠氛圍和莫杭治對母親的渴望表達了出來。其他諸如幾個學生偷看馬修的書包時用的音樂能夠烘托氛圍;當影片臨近尾聲,響起那首《Cerf-volant》,孩子們清澈的音聲從高高的城堡式的禁閉室中飄逸到窗外,合著一架架承載了稚嫩筆跡的紙飛機,仿佛天使的羽毛一片片,一片片,一片片落到馬修的面前,差點讓我落淚。陽光下,沒有言語,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然而孩子們的歌聲如輕柔的海浪層層相疊,一雙雙揮舞的小手寫滿了離別的眷戀和心靈的親吻。
埃尼奧·莫里康內(nèi)是目前最多產(chǎn)的電影配樂大師,從1961年的配樂處女作《法西斯分子》(The Fascist)開始,至今已經(jīng)參與了近500部電影的配樂工作!甚至還曾經(jīng)有過一年為27部片子配樂的最高紀錄。多產(chǎn)的莫里康內(nèi)幾乎可以勝任任何一種類型片的配樂。2006年,奧斯卡把終身成就獎送給了這個意大利老人。
《天堂電影院》主題曲,恬適淡雅,深刻地詮釋出一股懷舊的思緒與情懷,每一段音樂無不直探心底;余韻纏綿,悠然神往之間,依俙也勾起你生命中一些感動的時刻與溫馨的片段,把托托身邊所有的愛烘托得完美無比,在你心中回蕩不己.
時隔許久,你還記的《這個殺手不太冷》的電影嗎?
無論你是記得還是忘記,甚至沒看過。
相信這首《Shape of My Heart》會讓你再度沉迷。
有人這么評價說:“歌曲起初吸引我的是意境、氛圍,與電影中危險又美麗,冰冷又溫情的基調(diào)完全契合。
《Shape of my heart》演唱者是Sting是英國著名歌星,也曾是一名出色的搖滾樂手,無論作為Police樂隊主唱還是后來的個人發(fā)展生涯,他都留下了很多經(jīng)典歌曲。他幾乎是英國樂壇長青樹,他的音樂有著詩人的特色.他有很多不錯的歌曲,都是有異于通俗的。他最為人們所知的一首歌曲就是這首《Shape of my heart》,被作為呂克·貝松導演的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1994)的主題曲 。
《Shape of my heart》就是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Leon的內(nèi)心獨白,一個職業(yè)殺手,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以愛,不可以牽掛,可最后,他還是可以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馬蒂爾達改變了他,“你讓我嘗到了人生的滋味,我開始想要過得快樂,睡在床上,有牽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