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字詩
編輯整理/大漠孤煙直
舞臺上有一種藝術(shù)叫三句半,同樣在中國浩如煙海的詩詞類別中也類似于此形式的詩,它叫十七字詩,這是一個獨特的雜體詩。
所謂十七字詩是從它的字?jǐn)?shù)上來講的。有人曾把瘸腿詩也叫十七字詩,大漠認(rèn)為不妥,瘸腿詩雖然形式及寫法同十七字詩,但從的字?jǐn)?shù)上來講常常多于十七字,而且不少的瘸腿詩都為五句。為此大漠認(rèn)為十七字詩應(yīng)該算是瘸腿詩的一個分類。十七字按它的屬性來說屬于打油詩類,因為它具有通俗詼諧,不拘平仄韻律,有時暗含譏諷的特點,為此把納入打油詩的一個類別中也不為過。十七字詩與一般的打油詩有一定的區(qū)別,這種區(qū)別在于字?jǐn)?shù)上,它由前三句的五字整句與結(jié)句的兩字半句組成。最后兩字往往是對前三句的做結(jié)論性、概括性總結(jié),就是相聲一樣,前面的都是包袱,后面的才是真料,往往就是最后的半句幽默頓生。一首十七字詩質(zhì)量的高低,往往就在于最后這兩個字。十七字具有很強的諷刺性、娛樂性,它也因輕快、活潑、短小,平常人都寫出,而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清人所著《笑笑錄》中專門記載了有關(guān)“十七字詩”的趣談:說有一位士子,偏愛寫詩,每每觸景生情、出口成章,常常拿自已同蘇東坡相比,故字號“西坡”。有一年大旱,當(dāng)?shù)靥貛ьI(lǐng)一批人去求雨,這位“西坡”見此情景,覺得好笑,遂賦十七字詩一首:
太守析雨澤,萬民多感德。昨夜推窗看, 見月。
太守聞之,大怒,派人把他抓到公堂判罪,罰送邊地,發(fā)遣之時,其舅送之。他見舅父瞎了一只眼,“西坡”又作詩一首:
發(fā)配到云陽,見舅又見娘。兩人齊落淚,三行。
為何兩個人只落三行淚呢?原來他舅父是一個殘廢只有一只眼睛,讀此詩真叫人又可憐又可笑。
西坡到云陽后,當(dāng)?shù)氐目h官知道他能作詩,便把他叫到大堂上,有意試試他的才氣。此是,恰好那位縣官的太太從后堂走過來,“西坡”見之頓時詩興大發(fā),立即吟出一首:
環(huán)珮響叮當(dāng),夫人出后堂。金蓮三寸小,橫量。
此詩一出氣得縣官鼻子發(fā)歪。原來那太太并非三寸金蓮,若說三寸也可以,得“橫量”,真令人笑破肚皮??磥磉@位“西坡”屬于憤青那伙的才子,倘若借此來表揚官太太一番說不定會有個好的出路。再說那位縣官也沒有得罪他,這么寫也確不地道。
關(guān)于這個十七字詩的故事傳說不一。有的說是明朝正德年間有個愛好寫十七字詩的青年,見一位稱西坡的貪錢的知府帶人求雨,于是作詩諷刺:
太守出褥雨,萬民皆喜悅。昨夜推窗看,見月。
知府知后惱羞成怒,將他捕至公堂,并讓他以自已的別號“西坡”為題,當(dāng)場作詩一首,作不好重罰。青年待知府話音剛落,詩即出口:
古人號東坡,今人號古坡。若將兩人較,差多!
知府氣得發(fā)昏,下令打他十八大板。打完,青年又忍痛吟詩一首:
作詩十七字, 被責(zé)一十八。若上萬言書,打殺!
這個傳說的詩雖然也是十七字,但個人覺得少了些幽默詼諧,比上個傳說中的十七暗然不少。至于誰叫西坡、十七字詩又是何人所作,我覺得沒有爭論的必要,只要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十七字詩就可以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