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的曲阜的孔廟中,有《乙瑛碑》、《禮器碑》和《史晨碑》三個非常著名的碑,被合稱為孔廟三碑。
因為三碑均為漢隸,然風格不同,素來為歷代書法家所看重。本篇要說得就是其中之一《禮器碑》。
《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又名《韓明府修孔廟碑》,簡稱《禮器碑》或《韓敕碑》。碑文為贊揚韓修飾孔廟和制作禮器之事。
東漢桓帝永壽二年(156)立,原碑在孔廟中,《禮器碑》四面皆有刻字,碑陽十六行,每行三十六個字。碑左側三列,各四行,右側四列,各四行。碑陰三列,各十七字。碑陰碑側均保存完好。
《禮器碑》是東漢隸書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歷來對此碑的評價極高,清代金石書法大家翁方綱稱之為漢隸第一。
《禮器碑》用細筆寫隸書,形成了它一些特有的筆法。細筆書寫容易流于靡弱,但是《禮器碑》卻豎橫挺直,轉折成方,棱角分明,顯示了高超而富有特色的書寫水平。
有人認為它有點像戰(zhàn)國金文,但是《禮器碑》畢竟是隸書,它的橫直筆畫不是機械的直線,二是根據(jù)字形結構的不同,帶有一定的斜勢,且筆畫長短參差不齊,此外,它更有著隸書的重要特征——波筆與挑筆。
用細筆寫隸書
用細筆表現(xiàn)筆形生動的波筆是很困難的。但它卻巧妙地采用二個方法彌補了這個不足。
其一,由于細筆的提按受到了限制,故而它較多地利用較大的轉折來彌補提按。如“雷”字上端的波筆,它經過幾次轉毫,形成了這樣一個充滿力量,遒勁起伏的筆形。
注意“雷”字的上端
其二,《禮器碑》肥筆波磔比較少,大多是從細到粗突然增大,因此不能不用重按。具體地說,其波筆是這樣寫的:從細筆到波磔處,先是轉毫,使毫端下沉,然后重捺,再向上收鋒,這樣寫出的波磔短而尾尖上翹,像一個小的三角形。
注意“里”“并”波筆尾端的上翹
《禮器碑》筆畫少肉,行筆之后,常常只有行筆的骨架。一般來說,隸書的蠶頭運筆方法是逆入回鋒,然后鋪毫行筆,這種筆勢往來往往在起筆處只留下一個多棱的面體。而《禮器碑》筆勢往來的結果,常在起筆處留下一個斜下的短線或尖尾的短撇,如兩個“百”字的波筆的起筆就是例子。后一種是尖尾起筆與三國吳《天發(fā)神讖碑》相似,在一般漢碑中少見的。
此外,《禮器碑》的筆畫還交融了篆意的圓筆,筆畫粗細一致,近于戰(zhàn)國西漢的銅器刻字,但是恰恰中間的一橫畫是波筆,尾端微微翹起燕尾。如“君”字,“尹”用細均的圓轉之筆,但卻挑筆、波筆俱全,下面“口”用方折,并且生動的隸法筆勢??偟膩碚f,《禮器碑》筆畫方圓兼施,篆隸并用,所以有硬朗含蓄的感覺。
《禮器碑》結體方正寬博,有金文的靜穆之感,所以向以瘦勁聞名。它結構左右平衡,上下平均,豎為垂直,橫為水平,挑不縱而波不放。但如果我們因此而認為《禮器碑》只是消極地求取平正,那就錯了。實際上它的文字結構是多變的,往往斜中見正,寓靜于動,意趣橫生。如“青”字為取開張之勢,左下豎用挑筆,而“月”也不居中央而偏右,這樣整個“青”字就不是一機械的對稱。再如“陽”字,左右兩部分之間拉開了很大的距離,這是為了使右邊下數(shù)撇坦然而出,所以此字雖然疏朗,卻不松散。
《禮器碑》的結構還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如左右二個部分上下錯落,一個字之間的平行筆畫有陰陽背向等等,也是豐富多變,不一而足的。
古人有云“瘦勁如鐵,變化若龍,一字一奇,不可端倪”,“以為清超卻又遒勁,以為遒勁卻又肅括。自有分隸以來,莫有超妙如此碑者”。正道出了《禮器碑》瘦勁寬博的特點。
聯(lián)系客服